书城文化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10319800000027

第27章 出版不是跟风炒股

横看今日的中国出版,我以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出版人缺乏雄心,缺乏冒险精神,缺乏创造性。手中捏了一些钱,总想让钱生钱,尽快赚一点,至少不要亏,所以投入十分小心,非有九成把握不肯出手……

写到这里,连我自己都怀疑写错了,因为这不像描写出版人,倒像在说股市的小散户似的。——真对不起,在我心里,有不少出版人,真就像这类小散户呢。

本来,出版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一种新书都应是“新”的。但既是新的,就难免要自己去经受读者和市场的考验,这就有一定风险。于是,有些编辑和领导就宁可不创造,少劳动,只以目光四处搜寻,看钱投到哪里不会有风险。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哪类书好,跟着出哪类;哪个作者畅销,我也去缠那个作者;哪本书卖得火,等着接手那一本的版权;更有甚者,搞改头换面的重复出版,或偷偷去挖作者墙角,以至闹出不少版权官司……这样做,当然出不了好的新的文化产品;其实,也肯定赚不了大钱。问题在于,把出版只定位在赚钱,更进一步则只定位在“不亏”上,这在出发点上就是错的,是背离了出版事业的本质的。即使在出版已经“产业化”的今天,这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

这就不由得想起宋玉《风赋》中的名句:“夫风,生于地,起于青睐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膋滂,激颺赻怒,罜罜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这段千古妙文写得太绝了,这就讲清了大手笔的产生过程。虽然有些好书到后来如火如荼,不可一世,但其之始,也往往是轻轻悄悄,并无大声息的。因为真正的突破,真正的新,一开始总难让人明白其好处,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的和市场的检验,才有可能红起来。最说明问题的是畅销书《哈利·波特》,其第一部出版之后,在英国的书店里摆了好多日子,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据说,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最初只尝试性地印了五百本精装本,付给作者的报酬只有一千英镑,出版近一年也没有安排什么营销活动;然而,经过阅读传播,它渐渐热起来了,到第二部出版时,已经是世界性的大事件了。如果出版者只跟在别的畅销书后面走(当时畅销的大都是中小型的单本作品),不肯印行如此卷帙浩繁的超大部头怪书,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J.K.罗琳了。再举一个近一点的例子:将近二十年前,几位编读书类刊物的编辑策划了一套“书趣文丛”——全是书评书话类文章的个人结集。当时,出版极不景气,个人集子很难出版,出版社几乎全都视集子为畏途(连吴小如这样的大名家对自己的文章竟能结集出书也大感惊讶)。然而因为作者都是一流的,文章也确实好,书很快就销空了。于是再印,再出新的,竟一连出了六十来种!虽然这书不可能像《哈利·波特》那样真正畅销,但出版社至少还是赚的,而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出版风气,一时间,出这类很文雅的准学术性随笔,成为颇受市场青睐的事了。这打破了当时武侠书、琼瑶书的一统天下,将来写当代出版史,我想这是必须提及的。而策划之初,它不正是“生于地,起于青睐之末”吗?

真正的创造,都应该是“生于地”的,出版人理应脚踏实地,眼睛向下。如果成日仰头观天,辨测风向,精于算计,看似诸葛孔明一般,其实干不成多少大事。到头来,劳碌多年,也许就只是个股市散户。说句笑话,股票市场门口,自命小诸葛者,大有人在——但他们真的不应成为出版工作者的榜样。

二〇一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