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10319800000028

第28章 出版不应限制先进文化的引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内的管理,尤其是教育文化方面的管理,颇有一点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这里的数量不是指量化研究,不是管理上的细化,而是指简单地以量的多少判定是非,而不看其质如何。比如,过于看重论文发表多少,而不真正重视论文质量,就是一个显例。许多论文完全为凑数而写,形同垃圾,发表过程也是漏洞百出:个人要论文、学校要数字、刊物要版面费,各方好处均分形成利益链,唯独论文的实际价值没人关心。这一情况领导部门并非不知,但可能较为难管:如要从质量上把握论文,那对领导的要求就太高了;而从数量上把握,一张报表就行,小学文化水平就已足够。一直说干部要专业化,现在公务员的学历也越来越高,可真正到了需要发挥水平的时候,却不见谁凭真才实学来练一练了,此非怪事欤?当然这不是个人问题,多因领导机关目前工作习惯使然,所以需要改革。

出版方面也是如此,哪一类书出多了,哪一类书出少了,领导部门常了如指掌;但那类书中有几本是质量高的,高在哪里,为什么高,其他书的差距在哪里,应如何改变,对这些具体问题能说出所以然的就不多了。这里也有个最明显的例子:近年西方童书引进了不少,读者很欢迎,于是国内出现了一些呼声,认为引进压倒了原创,应该限制引进。本土的创作当然需要倡导、扶助、推动,但光从量上作对比,不从质上作对比,认识就会出现误差。引进版图书并非质量齐一、铁板一块,其中有质量高的书,也有质量很一般的书,甚至还会有坏书。同理,本土原创的书中也有质量较高的、质量一般的和质量很差的。这些都不管,只管限制引进版,多出本土原创书,看起来很爱国,胳膊很朝里拐,却也有可能恰恰把应该引进的好书限制掉了,把本土原创的商业性强思想艺术性差的书过度扶助以至泛滥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其实更应从质上限制,对国外高品位的、艺术性强的童书,大量引进,只嫌其少;而那些单纯为赚儿童的钱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童书,则限制引进,甚至可基本不引进。但这就需要具体分析,要作具体研究,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辨别能力了。对本土创作也要做这种具体分析,优秀的本土创作当然需要扶持与保护,但是并不是凡本土皆好,更不能看到本土作家写的书市场销路很好就欢呼雀跃,因为这也可能就是商业童书泛滥成灾的体现。那种为要保护的国内作家的创作,就希望少出点外国书,以便将地盘留出来的想法,我以为是很没志气的。发出这种呼吁的,往往就是写不出好作品而又缺乏上进心的作家。真正有上进心的,还巴不得多一些各国的好作品以便借鉴学习呢。

当年鲁迅先生就极端重视翻译引进外国书,他甚至认为,翻译比创作还重要。他把好的译者比作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窃火”的普罗米修斯,有了火种,人类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比喻在儿童文学界同样适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如没有任溶溶先生一气译出八种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顽童型”作品(包括《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等,由当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儿童文学会那么快地发展到今天吗?到了今天,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仍需向世界一流作品看齐,我们的佳作还不够多,问题仍然不少,因此,鲁迅的比喻仍没过时。

现在我们常说的“三个代表”中,有一个指的是“代表先进文化”,没有说“代表本土文化”,更没说“代表地域文化”。这是站得相当高的。世界最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先进文化的一个方面,只有在这样的文化充分引进之后,本土文化与这样的文化有了充分的交融和碰撞,本土文化才会得以提升并具有同样的先进性。如把先进文化关在门外,以此来保护本土文化,那本土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发展。所以,为了中国一代一代的孩子,也为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有更多的翻译家和出版家,把眼光投向最好的儿童文学,不管它们出于哪个国度,我们都应尽快“拿来”。我想,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而这作为一个原则,也不应只限于童书出版界吧。

二〇一三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