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1032900000037

第37章 给自己好的改变 (2)

因此,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我想诚恳地告诫那些刚刚踏入社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不必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应该注意工作本身带给你们的报酬。譬如发展自己的技能,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工资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如果你有机会去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始终高居事业的顶峰。在他们的一生中,曾多次攀上顶峰又坠落谷底,虽起伏跌宕,但是有一些东西却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毅力与创新力。这些能帮助他们重返巅峰,俯瞰人生。

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进步,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没有污点的人生记录,使你在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拥有一个好名声,良好的声誉将陪伴你一生。

有许多人上班时总喜欢“忙里偷闲”,他们要么上班迟到、早退,要么在办公室与人闲聊,要么借出差之名游山玩水……这些人也许并没有因此被开除或扣减工资,但他们会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也就很难有晋升的机会。如果他们想转换门庭,也不会有其他人对他们感兴趣。

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这样的人只会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里,永远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不可忽略细节

发现细节的人,是细心的人;发现科学细节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在他们眼中,细节不仅不小,而且如洪钟一样,具有撼人心魄的伟大力量。

一天,杰克和汤姆一起外出,杰克去了古玩市场,汤姆进了一家饭店。

在古玩市场,杰克见有位老妇人在卖一只玩具猫。老妇人说,这个玩具猫是他们家流传几代的宝贝,只是儿子得了重病,急需用钱,只好忍痛把这传家宝卖了,换点医药费。杰克拿起这只玩具猫,发现猫身很重,外表黑糊糊的,似乎是用黑铁铸成的。聪明的杰克一眼看到猫眼散发出幽幽的绿光,知道了玩具猫的猫眼是用绿宝石做成的。他心里不由得一阵窃喜,不露声色地问老妇人玩具猫要卖多少钱。老妇人说,3美元就够了。

杰克说:“我想买这两只猫眼,我出一美元怎么样?”

老妇人想了一下,认为也还合算,就把两只猫眼卖给了杰克。

买下两只猫眼后,杰克在饭店找到汤姆,高兴地说:“我只花l美元就买下了两颗绿宝石,简直太意外了。”

汤姆拿过来一看,发现这两只猫眼的确是罕见的绿宝石,便让杰克讲他是怎么买到的。杰克从前到后讲了一遍事情的经过,汤姆马上跑到古玩市场,找到了那位卖玩具猫的老妇人,提出要买那只玩具猫。老妇人说:“猫眼已经被别人买去了,如果你还想要的话,干脆就给两美元吧。”

汤姆立刻付了钱将玩具猫买了下来。

“你怎么花两美元买回一只瞎猫呀!”杰克嘲笑他说。

汤姆并不理他,他用一把小刀开始刮玩具猫的一只爪子。黑的外皮逐渐脱落,黄灿灿的金色渐渐露了出来。汤姆非常开心:“我想得没错,这只玩具猫是用纯金铸造的!”

原来当年这只玩具猫的主人为了掩人耳目,怕猫的金身暴露,便用黑漆将玩具猫漆了一遍。杰克后悔不已,问汤姆是怎么知道的。汤姆笑道:“你要科学地看待问题。你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不值钱的黑铁铸的猫身会用绿宝石做猫眼——这意味着什么?”

现实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有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捕捉,才能挖掘出它的巨大价值。

捧读科学史籍,重温大师们攻关夺隘的经历,总有一些细节忽隐忽现,尽管它们细小到如萤光一闪,甚至忽略不计,但却逃不过大师们的眼睛。

那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克莱尔·佩特逊正在洛杉矶研究岩石中铅的同位素。铅的半衰期是一定的,了解了铅的同位素之间的比例,便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年龄。为了研究这个课题,需要用十分纯净的试剂作为样本。但是,说来奇怪,尽管他反复提纯,总是得不到纯净的试剂,试剂中总是存有微量的铅。

佩特逊发现了这个细节。他在想:自己的烧杯没有洗干净,或者是自己操作时有了疏忽?佩特逊反复地进行实验,更加细心地操作。但是,结果还是一样,样品中总有一些铅的成分。佩特逊决心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问题常常是发现的开端,是创造的种子,揭开了问题的原因,就是一种科学发现。

毛病出在哪里呢?

他怀疑蒸馏水不太洁净。然而,经测试,蒸馏水是纯净的。他又测试空气是否洁净,结果发现空气中有铅的污染,空气中的铅污染又造成了样品的铅污染。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也为了获得纯净的样品,他搞了一个超净实验室,这就是说,进入实验室的空气也是经过净化的。结果,在超净实验室中生产的试剂达到了要求,没有了铅污染。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佩特逊在研究铅的同位素问题时,无意间发现了空气中存在铅元素,它造成了严重的铅污染。

佩特逊由此步入了铅污染研究领域。后来,他条分缕析地提出了铅对生态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铅污染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等一系列经典课题……从空气到海洋,从古代到现代,从生态到历史,再到人体健康,最后佩特逊把铅污染的相关问题搞得清清楚楚。

无独有偶,美国昆虫学家卡拉汉教授也是从一些细节问题入手,开始研究“飞蛾扑火”的秘密的。

“飞蛾扑火”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指弱小的东西自不量力,自讨苦吃,甚至自取灭亡。人们注意到了飞蛾投火的现象,但是,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思考飞蛾为什么投火。是自杀吗?表面上是自杀,但是,它为什么要投火自杀?自然状态下的生命不会有意地自杀。飞蛾投火的原因何在呢?卡拉汉教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最后他敏锐地抓住了几个细节问题:

小小的飞蛾何以要自己找死呢?为什么有许多种类的飞蛾会冲入烛光中去呢?火焰的色调与蜡烛相似的燃烧着的一块木材就并不会对飞蛾有这样的吸引力,要不,飞蛾为什么不飞进野营者的营火里去呢?要是对飞蛾诱惑力最大的是可见光,那么营火和烛光应该具有相同的吸引力……也许这棕色的小飞蛾是对这闪闪烛光情有独钟!若是果真如此,那么这灼热的烛焰中,除了可见光之外,必定还有其他东西。

他进一步想到,火焰发出的光谱中,有可见光,也有不可见光。紫外波段和红外波段的光对人眼来说,都是不可见的,由此,他想到了不可见光有可能是引起飞蛾投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可见光中,有紫外线,有红外线,是哪一种不可见光吸引了昆虫呢?他推测,吸引昆虫的是红外线。

推测和判断都是寻求真理的必要的步骤,但是,并不是科学的结论。一切推测和判断都必须接受检验。他想,如果是红外线吸引了昆虫,只要有红外光源,就可能吸引大量的昆虫。

为了验证这种想法,他用一只6瓦的黑光灯放在滤光器里,用滤光器过滤掉所有可见光和紫外线,只让红外线光通过。滤光器的外边是一个捕虫器。他把这只特殊的灯放在一间黑屋子里,每天晚上放100只蛾子,5天中一共放了500只蛾子。结果,到周末,共有约70%的蛾子进入了捕虫器。

这个实验自然是具备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只凭一种实验下结论,还不可靠,也可能是巧合。为了进一步验证,他又用绿光灯作实验。这种绿光灯也发射红外线,这次用另一种蛾——谷蛾作实验,结果,约80%的蛾子进入了捕虫器。

卡拉汉又想到,最能引起飞蛾投火的又为什么是蜡烛火呢?

他了解到,蜡烛中有一种叫蜂蜡的成分,这是一种昆虫也具有的物质。他想象,蜂蜡在燃烧时会挥发,它能被昆虫的触须所接收。也许是这种物质引起了蛾子性的激情,它们误解为异性在这里,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烛火。

这种大胆的猜测还是需要证明。他在实验中发现,进入红外线灯的蛾子都是清一色的雄蛾,而且,单纯用红外线灯引诱雄蛾的成功率是70%。但是,如果在红外线灯中放进两只雌蛾的话,诱捕雄虫的成功率便可达到80%。

卡拉汉由此想到,对于生物来说,最大的需要是食和色,它们最大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殖。根据以上种种实验,他推断,昆虫可能是为了求偶的原因而扑向火焰的。烛光像是一个微波发射源,它发出的波被昆虫的触角所接收,这对昆虫来说,好像闻到了雌性昆虫的信息。因为昆虫是用一种电磁波的方式去嗅气味的。红外光的波长,激发了雄昆虫的性兴奋,使它们不顾一切地扑向似乎存在雌蛾而实际上并不存在雌蛾的烛火中去。

由现象到本质,由猜测到证实,由原因到机理,卡拉汉一步一步地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一层一层地将深层的原因揭开,出色地回答了这个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从对几个细节问题的关注而开始的。

人们总是很尊敬作出科学发现的人。其实,要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发现,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是很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从你身边擦肩而过。你能不能有所发现,这要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因为,一切科学奥秘,必有与其相联系的现象。正如牛顿所说:“上帝把真理藏了起来,但却故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演变成一些细节因素,从人的眼前一闪而过。抓住抓不住,全看你的敏锐性、观察力及科学意识。

细节之所以称为细节,是因为它往往不是一个主体因素,有时它是一个意外、一个偶然,如佩特逊发现铅污染。当时,佩特逊的主攻方向是运用铅的同位素测定地球的年龄。这个时候,“铅污染”叩门而来。

要想抓住细节有很大的难度。关键看你的鼻子?嗅觉灵不灵?眼光毒不毒?大脑的科学细胞发达不发达?飞蛾投火早被人发现了,我们的祖先甚至把这种现象收入成语里,并从中悟到了一定的哲理,但却没有人从中发现具有张力的科学。卡拉汉教授却独具慧眼,一下子抓住了几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于是,一项科学发现问世了。

发现细节,表面上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本质上却是科学视野与科学素养的差别。当年,谢皮罗教授在放洗澡水时,发现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发现这个细节的恐怕不止他一人,但揭示其中科学奥秘的却只有他自己。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自身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起着支撑作用。

发现细节的人,是细心的人;发现科学细节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人。

不要忽略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