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路阳光一路歌
10333800000005

第5章 央行情(5)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见金

杨聚德同志早在青年时期就接触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教育和影响,使他认识到我们的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跟着这样的党走是不会错的。从此,他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并予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向所在的中国银行的职员们宣传党的政策,积极投身护行工作,保证了银行财产的完整无缺,受到了西安市军管会授予的“保护国家财产有功奖”。

1949年5月西安解放,他参加了革命工作,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天壤之别的巨大变化,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把一个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他打心眼里觉得共产党真的很了不起。怀着对党的崇敬之情,他努力学习,要求上进,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并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他崇高的信念和毕生的追求。

此后,杨聚德同志一直在原陕西省人民银行工作,心中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工作中他勤勉敬业,忠于职守,因此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任省人行储蓄处副处长。但由于家庭出身、银行党组织关系移交地方多年等原因,直到1975年8月离休,最终还是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夙愿成了未了情。

离休后,杨老矢志不渝,始终也没有放弃对信念的追求。他一直关心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坚持每天在家读书、看报,借助助听器听广播,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老干部活动。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希望,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不疑。特别是看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老人入党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他不间断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要求入党。当时,曾有人问过杨老,这么多年要求入党没有如愿您是怎么想的?杨老说“虽然由于主、客观的一些原因,我还没有入党,但我对党的认识是刻在我的脑海里的,是抹不去,擦不尽的。入不了党将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我要继续努力追求!”

2000年10月,他再次向分行老干部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收到他的申请书后,党支部及时研究上报,上级党组织安排专人考察培养。在分行党委的重视下,2003年4月初,90岁的杨老终于实现了自己70年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激动地说:“我一生中无所欲求,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成为党的人。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杨老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一生的追求,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而在他身后走过的却是一条长达70多年的追求之路。消息传出,在分行机关引发了热烈的议论。有人被杨老的行为深深打动,称赞他是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但也有人私下嘀咕:“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入党,究竟是为了啥,还能干个啥?”面对议论,杨老说:“实现愿望,此生无憾。一息尚存,决不动摇!虽然我现在年老体弱,虽然我入党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也没有精力去做什么工作,但我可以用自己一生追求党的事例去影响、教育大家,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党做一点工作,延长我在党内的生命。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宣传到老、与时俱进到老。”一席极其普通而又震撼人心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里面,凝聚了杨老对党多么深厚的感情,反映了杨老对党多么坚贞的信念!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是什么支撑着杨老这么多年来始终对党念念不忘?又是什么支撑着一个已被医生断定为抵抗力是零的高龄老人这么多年来从不放弃对党的追求?答案正如杨老本人所说,始终相信党就是他的信念之所在、支撑之所靠。他就是这样怀着对党的无比崇尚,一生追求,无怨无悔。

一个93岁老人的所言所行,让我们的心旌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颤!一个93岁老人的所行所言,让我们的灵魂受到了正气的洗礼!一个持之以恒追求入党的耄耋老人,其内心信念之企及,其灵髓深处追求之真率,其对心愿执着之坚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值得我们西安分行系统的党组织自豪!值得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骄傲!

不求人知于我 但求无愧我心

70年孜孜追求,心系于党;30载离而不休,续写辉煌。离休后的杨老尽管衣食无忧,但仍然感觉灵魂深处没有归宿,那一份份入党申请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期间,虽经历波折,但杨老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对党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没有改变过,他的追求也从行动上得以充分体现。90高龄的他,常常谢绝其他同志的劝说,执意坚持参加组织活动。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为人谦虚谨慎,与邻里和睦相处,深得大家的尊重和好评。

一位伟人曾说过:“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90高龄的杨老,人虽弱小而单薄,但心却比天空还要宽广,心里老是装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与坚强,老是装着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与奉献。尽管1975年就退休的他,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生活非常简朴。但他对公益事业却非常慷慨,经常倾囊相助,向社会奉献爱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不懈追求。从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的特大洪水,到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疫情;从2004年发生在印尼的海啸,到陕西铜川市陈家山煤矿的矿难等,杨老每次都是将自己几乎整月的离休费捐出。他先后捐出近万元现金和许多衣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2003年,杨老从《华商报》上看到有些贫苦家庭子女考上大学却无钱报名的消息,便主动隐姓埋名向贫困学生捐献了6000元钱;次年,又捐献了节余的养老金12000元给贫困优秀学生。后被受资助的学生反映给电视台,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分行离退休干部处才得知消息。所在党支部领导向他了解情况时,杨老平淡地说:“这些钱是国家给我的养老金,我现在生活有保障,把节余的部分捐助给这些贫困优秀学生是我报答党和社会的最好途径。我希望这些优秀青年能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尽管我捐献的钱还不多,但滴水是可以成河的。”2004年,杨老主动联系新闻媒体,表示愿意身后捐献角膜。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件件小事折射光辉。这一切,正是杨老对党孜孜追求最生动的诠释!

杨老有3个子女,他们都得益于父亲“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教导,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大学毕业生,都在各行各业出色地工作和奉献着,大儿子还是战斗英雄和抗日功臣。杨老的家庭被评为2005年分行机关“尊老爱幼幸福家庭”,他本人曾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健康老人”和“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百名精英”老人。

杨老献爱心的举动,受到大家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议论,而杨老都能正确面对。他始终认为,“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稳定的收入,我的钱是党和国家给我的,我自己用不了,就应该拿出来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实际上,由于杨老退休早,没有参加1993年工资改革,他的离休金并不多。但他就是用这不多的离休金一次又一次的奉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和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折射出我们党的伟大和光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杨老就像那燃烧的红烛,要把自己最后一缕光和热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杨老就像那辛勤的春蚕,要把自己的最后一根丝和纬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这一切,让我们大家很清晰地感受到杨老对党孜孜不倦的追求、发自内心的挚爱、忠心和赤诚。可以说,这才是他入党蕴藏的真正含义。这一切,被他点点滴滴的行动不断地放大,不断地辉煌,最后在我们大家的脑海中,显影、定格,铸成了一座伟岸的信念大山。

华夏有脊梁,腾飞何畏难;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就是杨老的抒怀自勉,也是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这一切,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杨老对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发自内心的挚爱、忠心和赤诚;这一切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矗立在杨老心中那座伟岸的信念大山。

2006年采写于西安,刊登于2006年西安分行网站上并被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先进事迹报告会采用

一个关于维吾尔族农民绿色农庄的传奇

提起“龟兹”这个地名,也许只有对新疆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才会知道其所指。但如果说西气东输的起点,大多数关心国家时事的人都会说出一个地名——轮南(轮台的南部)。轮台,这个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的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如今已成为祖国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和“西气东输”首站。如果说是石油、天然气产业撑起了新疆轮台工业经济的天空,那么,支农再贷款无疑是一腔新鲜血液为新疆轮台的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绝不是溢美之词,维吾尔族农民吐尔地·克依木在荒地崛起的绿色庄园将为你明证……

传奇式的绿色农庄

一个关于维吾尔族农民绿色农庄的传奇吸引着我们这些中央银行人。从巴州的首府库尔勒出发,驱车沿314国道向西南行驶,沿途陪伴我们的除了绵延不绝的黛色远山和道路两侧的电线杆外就是一望无际的荒原,虽然其中不乏金秋胡杨的灿烂与红柳的辉煌,但人烟稀少却是事实。据了解,轮台县境内可垦地达540万亩,而实际全县总灌溉面积为41万亩,其中耕地28万亩,其余绝大多数是荒地——这就是轮台,一个荒地占其可耕面积达92%的边远县府。然而驱车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吐尔地·克依木的绿色农庄后,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宛若世外桃源般优美、安闲,有着美国西部农场般的生机与风韵、拥有较为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绿色农庄。一架架垂挂着晶莹剔透的葡萄的长廊、一棵棵挂满火红石榴的石榴树,一片片盛开着洁白棉花的棉田,雄鸡高唱、奶牛低吟,宽敞的院落,考究的住房,院墙边悠然开放着朵朵雏菊和灿若云霞的月季花……

当地人之所以称其为农庄,是因为:它是一个集种植、养殖、生活、就医、上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村庄——拥有6500亩已改良的土地,其中:杏园450亩,葡萄园200亩,石榴园、桃园、梨园、无花果园共计100余亩,苜蓿地100亩,棉田4000亩;建有牲畜圈舍3000平方米,养羊500只,养牛100头;主人住房350平方米,农工住房达4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农用机械。各项资产共约1700万元人民币。而这笔庞大的资产的所有者是一个名叫吐尔地·克依木的维吾尔族青年农民。

我们难以把无垠荒原与突起的绿色联系起来,我们也难以想象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农民会有这样一种生产规模、会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1万元贷款起家

吐尔地·克依木原是塔尔拉克乡阿克不拉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和其他乡亲一样种着几亩农田,收入单一微薄。颇具经济头脑的他偶尔在集市上贩卖些农产品,但时常是赔多赚少。1995年,轮台县人民政府出台了鼓励农民开荒的政策,吐尔地认为这是一个脱贫致富、大有作为的好机遇,他迅速办理了700亩开荒地的手续。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荒资金不足使他一筹莫展,望“地”兴叹。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并不富裕,从左邻右舍处筹足开荒费是不可能的,而仅有初中文化的吐尔地对银行贷款又一窍不通。正当他焦急之时,盼来“及时雨”县人行同志,他们在掌握吐尔地贷款条件的基础上,指导乡信用社贷给他1万元的担保贷款。在当时,1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吐尔地当年就将这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垦了100多亩的荒地并种起了棉花,踏实肯干的他有了不错的收入,按时还了贷款,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的同志也交上了这个诚实的朋友。

致富的源头

自1999年,人行巴州中心支行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广大农民可谓如鱼得水,特别是吐尔地·克依木更是受益无穷。他找到了发展生产最有力的支撑和最稳定的依靠。据了解,五年来,吐尔地·克依木累计获得支农再贷款支持达1800万元。他农庄的生产规模也从1995年的100亩,发展到1000亩、3000亩直至目前的6500亩。种植结构从原先的单一种植棉花发展到以棉花为主,兼顾杏、葡萄、香梨、石榴等多种农作物。从专营种植业发展到种养结合、齐头并进;从最初的以家庭劳动力开展生产发展到目前的年雇用480名季节工,拥有17名专业管理人事、拥有自己的学校、医务工作人员的小系统、小社会。经营状况也由原先的亏损转变到2005年实现纯利润350万元。

当我们问吐尔地·克依木:你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的?

纯朴憨厚的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说:“要不是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不可能富起来!要不是人民银行给我大力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真的、真的,我就是这样想的。”他仿佛在自言自语,但又确确实实在和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