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影的故事
10414300000004

第4章 电影的觉醒

中国电影常常出现“高峰”或是“低谷”,却很少出现“高原”,因而造成奇迹与唾沫齐飞的景象。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具有超大的潜力,而近两年的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产电影佳作欠奉,供给不足所引起的。一般人看,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按道理说,这样的“奇迹”也“不足为奇”,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已经走在了“L”型曲线的拐点。靠噱头和招牌已经不足以让观众埋单,换句话说,只有将优质电影重现给观众,大家才能在美好事物中感受到意义,同时美好的电影也会让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回归电影院。

逐渐发酵的网络舆情,让笼罩在中国电影头上的“偷票房”阴影日渐浓郁。中国电影怎么了?事实上,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顽疾之一,偷票房这种下作的行径多次在热门档期中只露出冰山一角。每一部中国电影的背后都站着众多出品方,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博弈。如果说偷票房是影院赤裸裸地把票房收益从制片方口袋中掏出,那么维系着电影长线走势的影评网站评分,同样也有被操控的风险。高涨的观影热情推动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而中国电影的井喷则带动了中国电影市场人气的上升。遗憾的是,票房背后则是乱象丛生。面对着电影票房这个人见人爱的“小恶魔”,各家片方花式发力,斗智斗勇。

在利益面前,专业数据狂变脸,到底哪家票房统计系统更科学?中国电影市场的乱象究竟打了谁的脸?都想干票大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垄断程度越发集中的电影行业,票房注水、幽灵场等现象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确凿证据难以被获取等原因,或再度沉渣泛起。如此乱象,绝非健康电影市场所能忍受的。中国电影任重道远。

实事求是地看,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难点较多,中国国产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形式不易被外国人接受,同时又缺乏海外发行渠道、进入主流院线的机会较少。未来,中国电影在满足海外华人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的同时,满足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对中国影片的观影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电影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电影未必要有宏大的篇章,电影的场面绝不是人多就能取胜。电影拼的还是故事,故事永远是电影克敌制胜的法宝。2017年以150万人民币引进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改印度电影歌舞的模式,创造了12.95亿的中国票房,超过印度本土票房两倍。道理很简单,是故事和演员的真诚打动了中国亿万电影观众的心。一部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电影票房是印度本土票房的两倍,难道不值得发人深思吗?

电影的发展是以与其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的。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电影由无声而至有声又至立体音响,由黑白至彩色,由单一银幕至多种银幕。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电影在艺术上不断变化,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及较大可塑性的一门艺术。电影在逐步的发展进程中,吸收了诸多艺术的精髓,并逐步将这种吸收与自身特点尽可能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其综合性,又有其独立性,使电影终于成为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又成为覆盖面最广阔的传播媒介。电影观众既是艺术欣赏者又是商品消费者。成本巨大的电影再生产是无法依赖个人或集团承担的,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也就是广大的电影群众。因此,电影只能以各种方式求得尽可能多的观众的认同,才能生存和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从事电影活动,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人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明确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扶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大题材电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展现艺术创新成果、促进艺术进步的电影以及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电影,并对优秀电影给予奖励。通过明确规定尊重、保障电影创作自由,保护电影知识产权,电影行业协会维护成员合法权益,为电影创作人员开展体验生活等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等措施,积极营造激发创作热情的制度环境。通过鼓励电影科学技术创新、电影题材等创新与电影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等措施,积极营造提高电影质量的制度环境。法律是最高级别的规则,也应该是最低水准的要求。

如何正确理解电影的产业属性与艺术属性可以说是电影自产生以来的一个历史性命题。首先,电影的产生有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是电影的首要背景,是电影产生的先决条件。电影的存在依赖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电影产业主要涉及电影企业与电影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电影企业是电影产业结构中的最基本单位,出现在20世纪初电影发明后,一般可分为制作型企业、发行性企业和放映企业。电影产业结构是由功能相近的一批企业所组成的、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的完整的系统结构,包括影片的生成、发行和放映的各个企业单位。其次,电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内,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并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作品,具有特殊的艺术性。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电影提供独特的全新艺术功能性,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并确立了自身摹物表情的特定艺术方式,如蒙太奇和特写,从而摆脱了初生时作为机械复现活动的照相和以娱乐为主要方式的性质和形态,而成为具有特殊艺术手段以及新的艺术可能性的独立艺术样式,电影运用自身独特手段去表现、观察世界,对人生进行思考,从而建立起深厚的人文关怀。再次,电影是一种通过工业化、产业化方式能实现的艺术样式,电影的产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是相互依赖的。电影的产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动辄成百上千万,作为商品形态的电影推向市场后,它所得到的投资回报也是非常悬殊的,有的只能卖几部,有的却可以接连上映,票房长红。抓住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作出艺术性和欣赏性俱佳的电影作品,是票房的保证。另外,对于一些具有艺术探索性、实验性的小众电影,也只有在电影产业结构中,获得经济收益和盈余,才能有资金支持它的艺术探索和追求。此外,从近几年的中国电影来看,逐步开始重视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曾经在电影艺术领域取得过成就的导演,在科技与电影结合、利用大牌明星增添商业价值、以观众审美需求为主导,制造炫美视觉感受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轰动的影响,将人们重新带回了曾一度冷清的电影院。所以,将电影的产业属性和艺术属性更好地结合,是电影良性发展的条件,有很多导演都能掌握二者的属性,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如斯皮尔伯格,既有像《E.T.外星人》这样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迎合人们欣赏情趣的吸金利器,又有像《紫日》《辛德勒名单》这样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

看电影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接受视觉的享受或心灵的放松,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从这些光影中获得自己尚未拥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拥有的人生经历,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对于生活的千奇百怪的态度,以此最终形成一套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社会、对于人性、对于爱情等完整的、立体的认识。从而预先从电影中演习了自己的生活,等我们在真正遇到那些相同问题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去解决的方法。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足够从容,而我们也将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阅历,看电影的意义绝非单纯的娱乐和社交。

电影的王道是故事,但中国电影里没有故事的电影却越来越多。在浮躁、物化的世界里,热钱关心的只是无厘头的炒作。若是中国电影只是在无病呻吟,票房再高都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精神风貌。电影是商品,但首先是艺术品,只有遵循电影艺术的创作和生产规律才是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振兴之路。

没有疲软的热门档期,也没有注定被冷落的文艺片,用故事打动人,以内容为王,尊重艺术、尊重观众,才是票房与口碑背后的那颗初心。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海外资本和大片的不断冲击,中国电影人应保持正确的方向,准确领会、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制作出植根于中国主流文化的优秀作品,共同谋划中国的文化方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维护和推动中国电影业的健康平稳快速发展,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持续挑战面前,中国电影人、文化产业工作者在追求更高艺术境界、谋划更好商业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高站位,时刻不忘塑造和强化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之源,先进的文化理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认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

很多人喜欢攒局,其实攒局也是搅局。在中国电影光鲜靓丽的背后,是业者默默的耕耘和无私的奉献。毋庸置疑,很多行业都有搅局者,电影业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怎样,中国电影都在突飞猛进。中国电影用了10年的时间,走在了世界电影票房的前列。5万块电影屏幕稳居世界第一,让3.9万块电影屏幕的北美市场相形见绌。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只有90亿美金,与3.9万块屏幕的北美相比,还差着整整20亿美金。无论是从电影创作本身,还是从人均屏幕数量或是人均观影数量上看,中国电影真真不像媒体吹嘘的那样,进步和成绩是固然存在的,但差距和问题也是明摆着的。不言而喻,美国的人口基数与中国的人口基数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电影不能自娱自乐,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向世界,就要建立既属于中国本民族,又在全世界具有号召力,并且能穿梭在多元、异质文化中,从容与世界对话的电影文化品牌。解读世界与言说世界不应仅停留在以西方为中心的方法上,更应该有东方的视角、有中国的方法,但这种视角与方法必须是东西方视角都能明白的视角。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问题的解决是中国电影比票房更重要的历史命题。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电影在票房剧增,表面欣欣向荣的背后其实是一堆烂片被惨烈地烧成炮灰。80%的电影票房口碑欠佳,其原因是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制片人。好的制片人是站在导演身后的导演。制片人对电影的理解比导演还要深刻,制片人的电影素养理应胜过导演,中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制片人根本看不懂剧本。中国电影的误区是制片人定位在管理者岗位上只限于融资和“扎钱”,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中国电影很难真正走向世界。

单一电影或单个导演的成功,都无法完成中国电影文化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建构。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不仅需要跟上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实施区域间的横向的电影文化合作,还需要在纵向上完成多层次的电影文化建构,达到电影类型的多元化和类型电影的多元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电影良性、有序地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体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同时,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积极进军电影行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市场化运作,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影产业链。核心业务环节包括电影制片、电影发行、院线经营、影院放映,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公司和影院等。

从电影产业链的参与方来看,电影制片商主要负责影片制作;发行商从电影制片商方面获取影片发行权后,主要负责影片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和营销(就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电影制片商同时也是电影发行商);院线公司从发行商处获得电影拷贝后,负责向其所属影院进行发行,并就影片在所属影院放映进行统一安排(按照现有体制,发行商不能直接向影院发行影片);影院统一按照其所属院线公司的排映计划对影片进行放映。除此之外,电影产业的第三方主要包括以广电总局和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监管管理机构,以及以互联网第三方票务分销平台和票务系统供应商为代表的渠道和业界咨询机构等。公司主营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业务,属于产业链下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观影服务。

从业务流程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分为电影制片、发行商发行、院线发行、影院放映等流程。对于国产影片而言,影视制作机构通过各类影视制作要素进行电影制作,生产国产影片并向发行商发售。对于进口影片而言,进口影片专营商向境外电影制作、发行机构获取进口电影片源。电影发行商获得片源后与全国范围内的院线进行谈判,约定分账比例并进行供片。院线从发行机构获得片源后,对旗下影院进行统一排片;影院负责安排电影放映,最终为消费者提供观影服务。

从收入分配的流程来看,影院向消费者提供放映服务,从消费者处率先取得总票房收入,在扣除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及税金和附加后,剩余部分即净票房在影院、院线、发行商、制片商之间按比例分成。影院作为净票房分账的起始环节,按照与院线事先约定的分账比例向院线支付分账款;院线取得分账款后,按照与发行商事先约定的分账比例向其支付分账款;发行商最后再向制片商支付分账款。至此,电影产业链各业务环节由下至上的票房分账完成。

院线处于中国电影产业链的中下游,是以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家影院的组合形式为依托,以资本联结或签约加盟的形式为纽带而建立的影院联盟。院线对旗下的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和统一排片。影片发行商从制片方处取得版权后只能与院线进行影片发行和票房分账的谈判。

中国目前城市院线数为48条,农村院线311条。近年来,中国城市院线总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农村院线数量相对增长幅度较大。院线基本保证2K或4K放映标准。3D银幕已经成为现代影城的标配之一。同时,观众观看3D电影已趋于常态,国产3D电影不断增加,3D电影银幕会继续稳步增长。

所谓4K数字放映是指在影院中放映分辨率达4096×2160的数字电影。国内目前绝大部分影院还是采用2K数字放映的放映机,分辨率只能达到2048×1080。目前,国际上的大电影公司都已经开始提供4K分辨率的数字拷贝,但这些影片进入国内后只能在2K放映机上降格放映,画面质量损失严重。随着国内影院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将是各影院竞争的焦点,4K数字放映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必将带来国内影院放映设备的新一轮革新。

目前中国市场总票房已经有能够承载500多亿的量级,每年院线上映影片的类型、题材和风格不可能因为没有分级制度就单一化和同质化,中国电影市场需要照顾到全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所有观众,除去好莱坞大片、国产喜剧片等年龄分级不那么明显的电影可以符合所有人群的需求,文艺片、小众的电影和风格另类的颁奖季电影有特定人群的喜爱和支持,分众发行模式符合市场对电影多元化的需求和期待。600亿到1000亿的中国电影市场并不遥远,遥远的是中国电影的质量,相信中国电影的崛起不是梦。

印度电影陆续走进中国市场,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比起欧美电影,甚至是同属亚洲区的日韩电影,印度电影仍然是比较陌生的。许多观众在早期接触印度电影时,对印度电影有一个刻板印象,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然而,印度电影积极学习了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和架构,在学习的同时,保留了印度电影的传统和活力因子,印度的电影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操作系统。印度电影在中国大行其道找到票仓,印度电影为何如此受到中国电影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本土电影很难有出彩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越来越娱乐和商业化。比中国电影工业更加成熟的印度,有着享誉世界的宝莱坞,除了大家熟悉的歌舞娱乐片外,均是在不缺乏娱乐性的情况下,对严肃问题提出质疑和声讨。中国观众在华语电影中少有看到对现实社会热点事件的犀利讽刺和展现。中国电影市场走心电影大热,对应的则是走肾电影的失落。曾几何时,科幻、奇幻、玄幻等视觉系大片是市场宠儿,观众可以不计较剧情、不计较逻辑,只要视觉上够爽,就愿意为之买单。但从时下的情形来看,各种类型的幻片已经没那么灵了。为观众而创作,才是最受观众喜欢的创作。于微观处看,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拍真正的电影才是中国电影的正道。中国电影人口红利的加持被摊薄,题材多样化,口碑为王胜出,马太效应巨大。跨入500亿时代的中国电影市场的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对传统电影人和电影公司来说,或许除了内容层面的持续优化外,保持匠心精神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电影迟早都要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观众渴望能激发他们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