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10754500000002

第2章 画面与镜头:动画理论的本体探索

第一节 声画:创造灵动而丰富的情感空间

如果说视觉艺术集中于空间,那么声音则是对时间的排序的艺术。只有声音与画面完美结合的艺术才能给视听带来更为感人的艺术世界。在动画制作中,一段好的音乐可以使人们深深地沉浸在美妙的艺术氛围中。通过耳朵我们可以感受到由音乐带来的各种情绪,喜、怒、哀、乐。单纯的画面表达是单薄无力的,只有声与画的结合,才能积极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引领观众进入动画中的世界。音画的完美结合不但丰富了动画所传递的意境,也丰富了整部影片的画面效果,更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世界。

默片时代已然远去,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早已渗入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单一的视觉美或听觉美,终究不如耳濡目染、声色兼备的艺术形式更有感染力。动画中画面的表述能力是有限的,这些画面所不能表达或者很难表达的部分,我们可以用声音来表达,这不仅丰富了动画的展现方式,也丰富了画面的表达空间,更加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享受。优秀的音乐和音效常常能把动画片推上另一个高度,对于动画来说,它不仅仅是视觉艺术,更是视听艺术。

一、声音和画面在动画中表现的结合形式

声画关系是指声音与画面在影片中的结合关系。在一部动画影片中,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画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只有事先设计好,根据画面剧情需求来配音,做到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使之完美融合,才能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动画影片。

1.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是指声音与画面的节奏、情绪、内容基本一致。在给动画影片剪辑声音时要求画面的发声体中发声动作与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出现和同时消失,两者节奏一致,步调统一。声画同步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升影片中角色形象的感染力。声画同步是画面与声音关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

2.声画对位

(1)音画并行

声音形象不是与画面表达的内容处于一种对立状态,也不是简单地解释或追随画面里要表达的内容,而是属于在片中找不到声源的主观音乐,用来揭示影片的主题思想、内容和刻画人物心理等等。如宫崎骏的动画片《龙猫》中,其开始的那段曲子把我们带到了欢快的儿童世界。活泼欢快的旋律与画面上出现的一排可爱的小龙猫形成了完美的融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音画对立

画面与声音处于对立面主要表现在气氛、情绪、内容、节奏等上面。适当的音画对立能够更能深化影片主题,起着反讽或者加深印象深入刻画人物心理等作用。

如果出现声画不同步、错位或者配错音效的情况,那么影片就会大打折扣,不仅是观众在听、看时感官不舒服,也让剧情的发展出现错误,没有对应到相应的画面上去。因此在给短片配音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把握好影片的节奏,做到音画同步、音画对位。如动画《僵尸新娘》,本片通过画面和音乐的对比,营造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

二、声画的结合增强画面的趣味性

影视动画脱胎于电影的艺术形式,其视听语言的处理也来源于电影的视听语言方案,但又有动画视听语言自身的特点。画面赋予了声音神韵和形态,声音则以生命回报于画面……声音与画面相得益彰,如影随形。音乐在动画中的作用是在与画面配合中展现出来的,随着影视音乐的发展,它在动画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大。音乐在动画中可以起到增强画面趣味的作用。声音和蒙太奇的视觉片段结合起来,与画面形成一种艺术的默契与对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声音与画面的有机巧妙组合形成了完整的电影语言。

三、声画结合是动画更好情感表达的驱动力

音乐可以组织成不同节奏和旋律。用音乐伴随着画面传达喜悦或者悲伤的气氛,以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感受,这是动画音乐比较高层次的作用。这样的音乐能够直接服务于影片的主题和立意。如果动画影片通过背景音乐的形式出现,则更侧重音乐的写意功能。如收视群体成人化的日本动画,就大多采用这样的音乐来体现含蓄、细腻的特点。动听的音乐穿插于情节之中,渲染画面气氛,增强对观众的情绪感染力。

1.加强对动画主题和画面环境的气氛烘托

动画主题的气氛烘托是根据影片的主要思想和感情路线,选择一个能与之配合、带有相同主题旋律的曲调穿插在影片中,适时配合画面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动画片《狮子王》采用了非洲土著乐器,由非洲合唱团配乐,整个影片的音乐都让人感受到来自非洲旷野的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画面环境烘托是指根据剧情需要,用特定的声音渲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如要描述的是夜晚的乡村田间,我们可以用蟋蟀声、蛙鸣等来烘托,让观众感受更真实。街道集市上用上吵闹叫卖声、来来往往的车辆声等来感染气氛,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生活味十足的画面。

2.加强动画的情感表达

音乐在动画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特质就是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烘托,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情动人。激烈、舒缓、哀伤、欢快等不同的音乐与之相对的景和谐交融,可以给观众带来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四、声画结合对动画角色的塑造和质感的体现有重要作用

人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动画声音,每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声音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以外的感官刺激。主人公性格的塑造和质感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配音来完成的。

语言也是角色之间包括角色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能够最直接、最鲜明地展现角色之间的关系。动画中的角色通常是夸张的造型,相对的配音也要夸张以符合其形象特征。像《哆啦A梦》中的小叮当、《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大力水手》中卜派的老婆奥莉弗,它们的配音都很有特色,这些陪伴我们长大的卡通形象,只要光听到说话声就能想到它们或可爱或调皮的样子。

在动画影片中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还能对角色形象进行塑造。不同的声音和画面结合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就如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一样,在塑造角色时,根据画面需要,选择不同的声音感情色彩来塑造不同的形象。例如对于稳重严肃的人,我们用低调沉稳的音乐衬托;活泼好动的小孩子,可以用轻松调皮的旋律渲染;英雄人物,用大气豪迈的音乐来烘托。

动画片《花木兰》的背景音乐,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截取西方和东方的优点,配合影片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人性的至善至美。动画片《小马王》中,在小马王前面是一条鸿沟、后有追捕者的时候,强烈而紧张的音乐烘托了角色面临的困难。他勇敢地选择飞跃鸿沟,在飞跃的过程中,音乐再次出现,变得舒缓,最后成功着陆,音乐结束,出现了小马王的喘息声,成功地塑造了小马王的性格特点,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五、声画结合承载着动画情节连接的纽带作用

1.参与情节的交代

动画影片自发展以来,从最早的无声片开始就有音乐的现场伴奏方式,用音乐来渲染故事情节的气氛,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读懂画面中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动画片《美女与野兽》的开场,由一段配有音乐的旁白交代了这个古老法国神话故事的背景,稳重且富有磁性的男性声音加上颇有神秘感的音乐,给我们设定了一个神秘而浪漫的故事感情基调。

2.参与剧情的发展

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当中去,成为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母亲和婆婆对花木兰的梳洗打扮中就是用歌舞来代替一系列对白台词,用词曲唱出剧情。

《埃及王子》中时而激情洋溢、时而低回婉转的音乐,完整地表达出人民从痛苦中一步步因信仰而走回自由的过程,使《埃及王子》的中心思想——“信仰的力量”得到了升华。

总之,在动画中,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是最活跃和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在画面与声音的结合中,还要注意声画同步与声画对位,把握画面节奏与情感基调,让音乐情感带动画面,让画面情感不仅仅是通过画面表达更是通过声音流露出来,利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声画结合,作为一种具有表达现实能力的艺术形式,它已是动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任何一部动画影片如果少了声音和画面的融入,就如同断了翅膀的鸟丢了灵魂,少了生动和灵活,连感情也变得暗淡,因此动画作品中只有声音与画面密切配合,画面为声音提供展示的舞台,声音为画面插上飞翔的翅膀,才能让一部影片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带给观众完美的视听盛宴。

第二节 色彩:渲染缤纷的生活画面

“色”指颜色,一种单纯的色相,是有相无形的。“彩”是多种颜色的相互交汇。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有色彩,从你睁开眼的那一刻,色彩就在你身边,包括衣、食、住、行,甚至人类所使用的语言或情绪的描述。周围的色彩都会给人的感情和情绪带来影响,色彩与世上各种事物相关。色彩和人类如此接近和熟知,但要真正了解它又是那么遥远和陌生。

色彩一直是很神秘的东西,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文化具有差异,色彩的象征意义就不同,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如何使色彩达到所想要表达的目的显得极为重要。我们注意某种颜色时的情感会使我们想起经验来,情景产生色彩的效果,这种情景可以告诉我们某些色彩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性的。动画片是视觉艺术,色彩是呈现视觉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所以一部好的动画片,必须要有好的画面效果,画面效果离不开色彩的表现。

目前中国的动画商业性比较强,在动画色彩的使用上趋向于对西方色彩的抄袭,缺乏对本民族色彩文化的了解,故许多动画作品生硬,缺少一种灵魂。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富于意境、优雅深邃,只用了简单的色彩搭配,却显得轻盈飘逸,玲珑剔透,准确而生动地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及质朴的艺术风格,还有《铁扇公主》《库尔勒香梨》《女娲补天》等优秀的传统动画,它们之所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片中色彩的运用将华夏雄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的色彩美学表现得恰到好处。

一、色彩是动画创作的基础

色彩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是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标准。色彩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当前CG时代,动画追求的是视觉效果,而中国的动画行业发展鱼龙混杂,一味搬用国外优秀作品的特色,而忘记了自己作品特有的魂。无论什么艺术,对于色彩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无论色彩对人们的视觉多么重要,也离不开具体的形作为载体,色彩作用于人的感情,尤其不能离开色彩所依附的对象。动画中的角色、场景等等都是需要色彩依附的对象。

1.色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在说色彩概念之前,得了解一下人能看到外界事物的条件。人能看到物体是外界客观事物对人的感觉直观的作用,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这才有了对事物的感觉。色彩的形成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光源、物体、眼睛、大脑。人对色彩感觉的产生是由发光物体对人的眼睛所反射的光谱波长引起的生理反应。

色彩由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要素构成。固有色是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如自然中的天蓝、花红、草绿,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光源色是光照到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如静物写生中的白色衬布在红色灯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绿色光源照射下却呈现绿色。色彩除了受光源影响外,还要受周围环境色的影响,环境色就是周围次要物体反光的色呈现在物体暗部的反色。

色彩的三原色由红、黄、蓝三色组成。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色彩,就是这三种颜色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而生成丰富多彩的颜色,只有对这三种色做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懂得色彩。

色相是颜色的相貌,它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特征,不同的色相是不同颜色所处的特定波段数的显现。平时我们所说的红色的、黄色的,这里的红黄就是指它的色相。色相与颜色波长有关,色相本身是不改变的,但由于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了变化,使视觉上的色相发生了改变。

色彩三要素由明度、亮度、饱和度组成。明度是物体表面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是反映颜色的明暗度,光波辐射或物体反射不同程度所呈现出的现象。白色是影响明度的重要因素,若想增加明度就添加白色,反之亦然。

纯度是指物质的纯洁程度,也叫纯净度,自然光中的红橙黄绿蓝紫色是纯度最高的色,黑白灰三色无纯度。艳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是色彩光谱中若干波段综合而成的。与纯度概念不一样,我们可以说一件灰色衣服不艳,但不能说不纯洁。

颜色的大致分类:无彩色和有彩色。无色彩就是只有明度,没有色相、艳度的变化,它包括黑白灰,以及黑、白之间的灰。有彩色就是无彩色以外的各种颜色。

2.色彩文化与动画的关系

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其色彩效果也不同。在欧洲,绿色是普通的颜色,但对于生活在荒漠中的民族,绿色却是天堂中的色彩。伊斯兰教就把绿色作为神圣的颜色。几百年前,颜色的价格非常贵,需要很复杂的工艺程序。色彩的运用在当时并不是品位,是物质金钱的象征,在当时,深绿色是一种廉价的色彩,所以一些王公贵族不穿绿色衣服。

绿色是伊斯兰教中神圣的颜色,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旗帜上的基本色彩。在爱尔兰,绿、白、橙三种色组合是爱尔兰国家权力的象征。德国绿党于1980年左右建立,绿色成为德国政治色彩。在传统意义中,绿色代表自由,在意大利的绿、白、红色旗中,绿色代表“人类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黑色在非洲是最美丽的色彩,在非洲国家的旗帜上黑色代表民族的色彩,象征着独立自主及新生的意识。马拉维的国旗在黑色上升起一轮太阳,象征黑色大地上新的世界。

在政治领域里色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红色是革命旗帜的颜色,是社会主义国家旗帜的基本色彩。红色是旗帜中最常见的颜色,一方面比较好看,另一方面特别耐光。红色旗帜因象征战士的鲜血而一直在历史中出现。在俄语中红色的意义远远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颜色,红色是美好、珍贵、美丽的意思,莫斯科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

动画片中的色彩应用也受各自国家特殊文化的影响。我们欣赏一部动画影片时,应该先了解动画的制作历史背景,进而了解动画色彩的某种特殊含义,从而能更深刻地了解动画作品。例如,经典法国动画《凯尔经的秘密》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影片开头就用一种带有宗教神秘的色彩做背景,画面一幕幕切换着不同的故事背景,历史来源于公元9世纪,动画中精致、富有想象力且具有浓厚装饰色彩的插画出于原经文。一本经书出现的背后是各种文化的汇集,受摩洛哥及当地异教民风、古爱尔兰文化及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综合形成了一部具有多元色彩的动画。

3.影响动画色彩的因素

影响动画色彩的因素有很多:物体的质感、环境的影响、创作者的个性。动画专业的色彩是一种主观、心理的非现实媒体色彩,只有了解影响色彩的众多因素,才能根据动画情节表达出带有情感的色彩。

(1)物体的质感对色彩的影响

不同的质感及肌理效果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如质地轻柔的棉花,让人感觉柔软温暖;坚硬质地的物体,如金属器皿使人感到冰冷;但光洁的玻璃质感就显得比较透气令人豁然开明;木头的厚实质感使人感到温暖,像花瓣叶子的植物质感就是一种自然感受。动画短片《瞳界》中就运用了卡纸的纹理质感,使色彩更具童趣性。

(2)外界环境对色彩的影响

外界光照不同,所表现物体的色彩也不同,色彩从早到晚都顺着光线的不同而改变,如我们所喜欢的印象派作品,就体现出光是绘画的主人。最典型的作品就是莫奈的《草垛——早晨、中午、傍晚》,早晨的色调,以清新的青灰色略带点黄绿色为主。中午阳光高照,因光照强烈,物色呈现冷白亮色,暗部呈现对比的暖色。下午,太阳由亮金色变为红色,暗部是冷色。对于日光,物体呈现的固有色真实,色彩较稳定。室内光线就要考虑灯光,周围受事物的环境色影响,可以主观调配环境光,找到作业想要表达的色彩感。在动画影片《瞳界》中就分为3种不同的环境氛围,现实生活中的白天为稍暗的冷色调;梦境中晴空的色彩以清新黄绿的色调为主,新气象新面孔,突出小女孩的快乐心情;与进入恐怖森林中冷暗色调的环境对比强烈,沉闷压抑的暗色调使故事情节的恐怖效果更强烈。

(3)作者本身个性对色彩的影响

每一个绘画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构成了抒情写意的情感表达,这是由习惯、经历、审美情趣确定的。

二、色彩对动画短片风格的影响

动画影片中的色彩是讲述故事最为简单且效果明显的视觉表现形式,对动画片风格的定位有着重要影响。色彩的表现风格有三种:写实风格、装饰风格、抽象风格。

(1)写实风格

具体写实主要看形和色,用色彩塑造物象的造型。忠实地用色彩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体积与明暗。绘画者在绘画生涯的开始都先以写生风格为主进行现实生活的表现。

(2)装饰风格

装饰风格是指形式语言、风格样式以及处理手法的视觉倾向。装饰风格可以简单地考虑为写实绘画风格之前的表现形式,它处于二维和三维之间,是对色彩与形的处理勾勒出的表现形式,传达创作的情感、意向。

(3)抽象风格

抽象风格强调绘画的色彩造型具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价值。用点、线、面和色彩表现创作作品,它不受外界现实物体的影响,利用抽象的几何形式表现思想,能体现艺术家的灵魂。

三、色彩在动画短片中的表现及运用

1.动画短片中角色的色彩运用

完整的动画形象是形与色的总和,形的感情要依靠色来表达,不同的色产生不同的效果。色彩具有心理联想的特征,能引发相应的情感,这是色彩语言在动画艺术中的魅力所在。如淡绿色使人感到安静、舒服,灰蓝色让人感到寒冷,同样动画片中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准确运用来表达。色彩设计整合了人们的视觉、情感,若体现角色的一个性格,色彩表现的欠缺会使角色变得木讷,没有特点。色彩的恰当运用能使一个角色的形象变得有生命,形成独有的角色性格,以此来赢得观众的喜欢或厌恶。角色的形象塑造,是辅助影片的亮点,它所呈现的性格也是剧本所要求的类型。

2.色彩在动画短片动态因素中的运用

如同影片一样,动画片是一种视觉艺术,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它通过运动的画面来讲述故事,而运动的重点就是动作,是原画设计的范畴,动作赋予各类角色生命,带动观众的情绪,烘托场景气氛。但在调动观众情绪和烘托场景气氛上,大部分动画创作者都是从镜头构图、剪辑以及动作上下手,或者为了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就使用各种特效或增加材质,很少人将注意力放到色彩上。让色彩走进动画,让色彩“动”起来,这也是做好动画的重要表现之一。

色彩对角色的运动规律有着巨大影响,动作的基础就是运动规律,运动规律需要依赖世界的物理规则,例如,一块石头从空中落下的速度与一张纸落下的速度肯定不一样,落的状态也不一样,这就要依据物体的物理属性及外部环境的作用,动作虽说生动就要夸张变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化也要依附于万物的规律。若想突出动作的快速感,可以在动画中稍微改变色彩使动作产生更强烈的动感。例如在动画短片《街头音乐》中就能使在角色动作速度并不快的情况下,将色彩不断地变化,使整部片子的动态能跟上片中快节奏的音乐。但要注意颜色的区别不能太大,对比过于明显,观者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动作色彩的变化上而忽略故事情节。

(1)色彩的快慢感

在人们的感觉中,敏感性最快的为红色,绿色、黄色次之。就如交通信号灯就是红、绿、黄。平常戴的安全帽就是黄色,利用色彩这一性质,产生视觉上的快速反应。所以色彩的快慢感运用到动画动态中就显得更流畅、形象更生动。

(2)色彩灰色对动作的影响

灰色能够汲取对方的活力,削弱色彩的对立感,而造成融合的作用;重色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影响轻重感觉最大的就是色块的明度,同明度同纯度的色相,冷色要比暖色重。纯度方面:纯度弱的轻,纯度强的重。例如在动画影片《瞳界》中,为了避免头重脚轻,就给她戴上一个在视觉上比橙红纯度低的色,鞋子用的是褐色系,是大地的色彩,显得较稳重。

(3)色彩明度对动作的影响

色彩的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明度越高色块越显得轻,我们可以利用色彩这个属性来为动画的动作服务。例如,若想表现烟花的动画,用色彩明度高的色块表现烟花迸发的短暂瞬间,能更好体现烟花迸发的极快速度,而且明亮的色彩能刺激观者的眼球。然后用明度低的色块表现烟花落下的动画,让人高亢的心平静下来。前后烟花的明度对比强调速度快慢的差异,用来渲染烟花的效果,增强气氛。

色彩生命感是建立在高度假定的前提下,色彩表达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动画动作的色彩运用要有幻想性和趣味性,为了表达一种情感、情绪、理念,运用色彩性质将其成为一个特别的视觉符号,准确地运用色彩强化特殊的效果,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产生共鸣的心理感应。不要把色彩停留在普通的表情上,夸张的色彩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大惊失色,失色就是要夸大常规的色彩,在表情突然改变时运用明显对比的色彩来烘托人物情绪的极大变化。

(4)补色对比对动画动作的影响

补色可以改变平淡、沉闷的动作,增加动作的流动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视觉满足,在动画角色中运用不同面积的互补色,可以产生活跃的流动感。例如,在经典动画短片《没有影子的人》中,背景中红绿色彩的搭配产生了动感,角色的颜色搭配也采用许多互补色,使简单的动作变得生动起来。

三、动画短片中场景色彩的表现

1.动画短片场景中的画面色彩

动画场景的设计要为剧情服务,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画面色彩是动画创作中的的重要元素,在场景设计中表现最直观的就是画面色彩。人类感受色彩必须通过视觉感受器——眼睛,受其明度、色相、纯度的影响,产生兴奋、华丽、朴实的感情联想效果就是人对色彩的心理现象。所以画面的色彩是不可忽视的,它在不同时间、空间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变化。

(1)色彩具有轻重感

颜色的轻重感主要由明暗程度决定。明度低的颜色给人沉重感,明度高的颜色则给人轻松感。

(2)色彩的情绪感

色彩对我们情绪的影响无所不在,充满阳光的蓝天使人轻松、心旷神怡,月光中的蓝天给人凄凉的感受,死气沉沉的天空给人一种恐惧感。

2.色彩对动画短片场景构图的影响

要想画好风景色彩的场景,需要先了解风景的基本形态,包括地平线、远景、中景和近景的布局,建筑和植物的透视关系等主要因素,掌握好远景、中景和近景的色彩空间表现,把对象的形状和色彩归纳在三个层次空间中。

3.色彩声音感在动画短片中的运用

色彩可以显示出声音,鲜明的色彩表示尖锐的声调,深暗色彩象征低沉声调,绿色类似于笛声在微风中传递,黄色仿佛奏起的管乐,虽受人们心情、思维层次的影响,但感觉上基本一致。

色彩的运用就是心理的视觉表现,与声音构成了视听语言。声音由人声、音响和音乐等组成。声音来自人的感官印象,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由声音来判断,色彩在动画中就要根据人物的声音来搭配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动画在视觉及听觉协调的搭配中演绎故事情节。音乐的准确运用能触及观者的心灵,很好地表达主题。例如奥斯卡动画短片《父与女》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画面色彩,例举《父与女》就是觉得这部动画太完美,每次观看都有一种心灵的触动,该片中的笔触像是用毛笔绘制加上淡雅的水墨色。使人思念的回忆油然而生。作品的色彩是墨黑中透着暖暖的褐色,使画面稳重而淡雅,是一张张插画的拼合。其风格具有诗的韵味,透透的画面,似乎能浸染人的心灵,湿润情感。在这种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色彩中,音乐时而轻快柔和,时而低沉幽缓,色彩在大众的手风琴中演绎着它的本有特色,将简单平凡的主题演绎出不一样的故事。耐人寻味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让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思想。

4.动画短片中色彩象征的意义

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感情,这是人们在经验中得出的结果,象征效果从经验中产生,将抽象的本无感情的色彩赋予情感。如被视为热血的红色,寒冷的蓝色,纯洁的白色,地域文化差异不同,时代不同,色彩的象征性也不同,如黄色是中国封建社会高贵、权力的象征。我们习惯认为红色是希望的象征,而西方则视它为恐怖、危险的象征,这显然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

黑——寂静、沉重、严肃,也意味着绝望、恐怖;

白——洁白、明快、纯真;

灰——平凡、温和;

红——喜悦、热情、活泼,也意味恐怖、危险;

黄——明快、高贵;

蓝——沉静、诚实,也意味着忧郁、消沉;

绿——和平、生机;

紫——高贵、神秘,也意味着不安、诡异;

橙——亲切、活泼、具有活力。

橙色也是中国哲学的色彩,橙色变迁的效果与其他色彩不同。混合色绿色是大地的独立色彩,紫色是红、蓝的混合色,象征基本对立物的统一。橙红色是黄色、红色的混合色,像光和火,属于感性和理性的一个整体。橙色是介于完美与不幸之间的色彩,阴阳并非对立,它们相互转化,象征着变迁。橙红色是一种兴奋、欲望的色彩,象征具有乐趣的生命。

黑色在基督教中是简单、廉价的色彩,代表的是一种谦恭之心。教会统一的服装色彩就是黑色,表示教会中的人不分种族阶级人人平等,所以黑色成为了资本家所喜欢的色彩,是一种时尚高贵的象征,也正如我们日常所说:黑色永远不会过时。但在绘画创作中黑色是压抑的色彩,是黑暗、恐惧、阴森的象征。

所以色彩在不同的地域所表达的感情不同,象征的意义也不同。我们要了解色彩这种神秘的语言,将其准确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将是成功的一半。

四、总结动画短片中的色彩运用

动画是视觉、听觉元素的巧妙运用,在动画中孩子们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梦想中美轮美奂的世界。现实中无法表现的都可以通过精美的画面来表现。所以在角色设定及场景设定之前,创作者就大量搜集关于色彩的书籍,了解色彩的奥秘,针对动画的题材有目的地对角色和场景进行色定。色彩有温暖、寒冷之分,这主要是从季节变化中,人们通过生活的经验得出的冷暖感受。

由于眼睛的错觉关系,不同的色彩明度及纯度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色彩的轻重由色彩的明度、纯度与色调决定,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较重,冷色比暖色重。注目色与不注目色,这主要取决于人的情绪以及周围色彩的关系,活泼、随意风格的表现情趣在现代生活紧张的节奏中应用普遍,促使人们产生轻松感,摆脱紧张、刻苦的生活环境,投入到轻松、自由的气氛中。

第三节 手绘:赋予生命的个性展现

伴随着电脑技术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手绘动画并没有被代替,而是发展得相当成熟。在笔者看来,传统手绘动画的独特魅力是数字技术动画所不能代替的。

一、传统手绘在动画中的选题定位

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重要产业。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这个产业,因为动画产业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还把国家特色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传播宣传了国家文化,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机遇。在动画产业蒸蒸日上的今天,中国动画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严峻的形势和机遇面前,中国要紧紧抓住机遇并勇于接受挑战,走出属于中国的路。

什么是动画?人们理解的是“会动的画”,在笔者看来这个解释是不够严谨的。20世纪40年代,动画家诺曼·麦克拉伦就声明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笔者的理解是画出来的有节奏的、动作流畅连贯的运动,使画面生动鲜活起来,给画面注入生命。

传统手绘动画不受约束和限制,可以发挥无限的遐想,表现电影中难以表现的画面,表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画面。独特魅力的手绘动画不会被代替,它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它充满了无限的创造性。手绘动画表现的画面是传统的直接的,是深入人心的一种手法。就如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深入人心,让人深思。

二、传统手绘在动画中的特点

1.传统手绘动画的特点

(1)传统手绘动画的理解

手绘动画是平面动画艺术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动画制作专业的基础[1]。传统手绘动画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按顺序排列,开始和结尾连接在一起做循环动作。它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的视觉原理,将一张张静止的连续的画面播放产生的运动效果。传统动画已经有100年的发展历史,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运动,绘画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因为它最直接地作用于视觉。传统动画的影响力非常大,不仅受小孩子的欢迎而且受大人的欢迎,就像迪士尼的米老鼠、宫崎骏的龙猫,人一生都不会忘记好的动画角色形象。动画的周边产品的发展证实了人们对动画中角色形象的喜欢。传统手绘动画顾名思义是靠双手一张张画出来的,数字动画是用电脑制作的,而电脑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表情、神态等表现得不自然,甚至表现不出来,而且线条有些不真实、呆板,没有生命力,缺乏个性化的表现。而传统手绘动画便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这些动作、神态、表情,使其自然连贯流畅地表现出来,线条轻松随意,充满生命力。

(2)传统手绘动画的特点

①平面感

传统手绘动画是在平面上绘制的,大多数动画的角色和场景颜色单纯。

②绘画性

传统手绘动画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从而吸收了绘画的特点,虽然传统手绘动画没有数字动画的视觉冲击力大,但是它的线条简洁流畅,这是数字动画所不能及的。

③夸张性、鲜活性、非现实性

传统手绘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夸张,可以简洁,变形可以很灵活,给予物体活的生命,就像《猫和老鼠》中的形象,可以拉成长条,可以挤成平面,可以将切断的尾巴再接起来,这些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能出现的,表现出了传统手绘动画的鲜活性、夸张性、变化性、非现实性。

④线条的活力感、真实感

线条是手绘表现的生命,它充满了生命力,简洁、流畅[2]。传统手绘动画是靠手一张张画出来的,数字动画是用电脑制作的,而电脑对一些较难的动作、表情、神态等表现得不自然,甚至表现不出来,而且线条有些不真实、呆板,没有生命力,缺乏个性化的表现。而传统手绘动画便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这些动作、神态、表情,使其自然连贯流畅地表现出来,线条轻松随意,充满生命力。

⑤民族特色

传统手绘动画可以借鉴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特色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民族特色在动画中的运用是对其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外是传播宣传本民族文化,全世界都对其认识了解。就如迪士尼的《功夫熊猫》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虽然不是中国的动画影片,但是在别的国家有对我国民族特色的运用,说明中国民族文化传播到了全球。

2.传统手绘动画的优缺点

(1)传统手绘动画的优点

①形象物体的夸张、变形、非现实

传统手绘动画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表现生活中不能出现的,只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可。传统手绘动画可以千变万化,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就像《猫和老鼠》中的形象可以压成扁扁的平面,可以挤成长条,可以变成物体的形状。夸张、变形给予动画形象鲜活的生命力。

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借鉴不同民族文化的动画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传统手绘动画是国家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一种表现方式,对国家文化和民族特色起到传播宣传的作用。就如中国的水墨动画,借鉴的是中国水墨画、书法文化等民族特色。外国看中国水墨动画对中国的毛笔字和水墨画产生了兴趣,这就起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些丰厚的资源都可以运用到传统手绘动画中,将中国文化精髓和民族特色发扬光大。

③传统手绘动画是由绘画演变而来的,吸收了绘画的特点

手绘动画是靠手来构图和上色的,所以画面丰富,线条流畅,人物动作自然生动,场景细致,有绘画的特点。

(2)传统手绘动画的缺点

接触过传统手绘动画的人都知道手绘动画繁杂,工作量大,制作时间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使是简短几分钟的小动画,也需要成百上千张画。宫崎骏的一部手绘动画电影就用了几年的时间。传统手绘动画也需要很细致的分工,团队中每个人分工合作。数字动画只需电脑,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做出一部有声有色的动画短片。看过传统手绘动画和数字动画的就会感受到数字动画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空间感,强悍的特效,形象的真实性,且数字动画很有发展空间。而传统手绘动画是在平面上的,不能给观众视觉上以冲击力。

3.传统手绘动画的艺术感

传统手绘动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历经时间的磨砺使传统手绘动画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艺术超越生活中的真实,是因为它只是生活的真,并不是艺术的真[3]。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优秀的数字动画站到了动画市场的前面,传统手绘动画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渐渐沉寂下去。但是,在感觉传统手绘动画就要淡出动画产业的时候,时不时就会出现高艺术价值的手绘动画。这一点很好地说明传统手绘动画在动画产业中的独特艺术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手绘动画这一艺术之花都不会凋谢,她会永远在动画的海洋里熠熠生辉。传统手绘动画是用绘画直接作用于视觉的,绘画又具有个人的风格艺术特性,而不同国家又有不同的文化、民族特色和艺术氛围,所以传统手绘动画具有不同的艺术感。

传统手绘动画的艺术特性其实是生活中的真实,因为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建筑等等都是艺术的再现。就如中国的水墨动画,它是借鉴中国的水墨画,水墨画中又有中国毛笔字的艺术。水墨动画用黑黑的墨汁表现画面,传达情感。

4.传统手绘在动画中运用的局限

首先是角色的原画和运动规律,传统手绘动画是一帧帧的画出来,连接起来动作要自然流畅,所以运动规律是个难点。虽然动画角色进行了夸张变形,但是也要按照运动的规律绘制,否则角色的动作生硬不连贯,给观众别扭奇怪的感觉。原画是动画动作的基础,中间画决定动画动作的协调连贯性,中间画过多会导致时间与正常的不符,中间画过少则会导致动作不连贯。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一定要把握好原画中间画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然会抖动。在数字动画中这些局限是不存在的。传统手绘动画的制作需要大量人力,工作量大,拿上色来说,我们的动画要一张一张地上色,工作效率低。

三、传统手绘在动画中的表现及运用

1.动画《诱惑》的剧本创作及采用传统手绘风格的确定

(1)剧本的创作

剧本创作是整个动画项目的源头,剧本创作的好坏决定了项目市场的规模及发展前景,剧本不是写小说也不是演戏剧,动画剧本是剧本的创作与动画的结合[4]。

笔者理解的文字剧本是故事的大纲,简单讲述故事的矛盾冲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剧本是动画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决定着动画片是否受欢迎。好的动画剧本会受到观众的喜欢,知道了故事大纲就有很想看下去的欲望,使动画的票房上升,这就是一个好的剧本的成功之处。剧本是动画片的根源,剧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片子的受欢迎度。好的剧本首先要有吸引人眼球的故事,角色之间的关系,故事的高潮、矛盾冲突,中心思想,反映出的主题等等。剧本是动画创作的基础,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剧本,写剧本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性,所写的东西必须是能看得见的,能够被表现在屏幕上的[5]。

(2)风格的确定

什么样的题材风格才会被人们喜欢,这就需要动画者们走进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耳朵去听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民族特色、中国元素,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材方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典中传承和创新是我们继承和创新中国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美术资源,是我们继承汲取的重要源泉。而中国动画在选材方面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些资源,缺乏创新,缺乏想象力。如今的中国动画选材大不如前,让我们感到惭愧的是迪士尼的多部作品都有将中国元素融合到作品中,在很小的细节中都会发现中国元素,对比中国动画者真是应该好好反思。国产动画在运用传统手绘表现方式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会有不错的效果。然而,中国对历史悠久、深厚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缺乏创新突破。迪士尼的《功夫熊猫》很好地学习借鉴了中国元素,把中国文化渗透到片子的每个细节,成为影片的一大看点。

中国动画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动画都超过了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充分借鉴中国文化,这一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在动画中的运用是有市场的,是受人欢迎的。现在的中国动画处于停滞阶段,很多动画者一味地模仿外国,结果看起来四不像。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动画方面继承发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与时俱进,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对中国文化和元素的继承与发扬上,我们真正的差距和匮乏之处是观念、信心、价值观、想象力和整合能力[6]。

2.传统手绘在动画短片角色塑造中的运用

当观众看一部动画片时,首先看的是动画中的角色,角色是动画片中情感的传达者,所以角色造型设计不容忽视。“若想要角色在动画影片中‘活’起来,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性格特点”。角色造型设计的最基本表现方法是简洁和夸张,好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相当于使动画片成功了一半。[7]

角色造型设计要与动画的题材类型结合起来。传统手绘动画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表现生活中不能出现的,只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可。传统手绘可随意设计角色造型,传统手绘的简洁线条可将角色造型、表情、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角色造型的设计直观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特征,传统手绘将角色造型最直接地作用于视觉,例如憨厚笨拙的小熊维尼,它鲜明的性格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传统手绘在动画短片场景设计中的运用

场景在动画影片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8],场景是动画片中角色发生矛盾的地点和环境,为角色提供服务。场景的设计要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等。动画场景要呼应动画角色或与角色形成对比,因为场景是为动画整个故事内容、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空间服务的,所以场景设计应与角色设计相呼应或形成对比。场景有烘托角色和故事气氛的作用,在动画场景中,通过场景的呼应或对比把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生的动作行为烘托出来,场景可以通过色彩、线条等方式烘托故事的气氛和氛围。

4.传统手绘在动画短片中色彩的运用

色彩作为动画中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动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环境的氛围,为增强剧情画面的丰富、真实,为动画短片的欣赏价值起了关键的作用[9]。对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很大影响,不同的色彩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不同的色彩又象征和寓意着不同的意思,活泼、激情、生机、活力、恐怖等等都能用色彩表现出来。

色彩作为整个画面的视觉元素,在影视动画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动画《诱惑》中色彩主要是以鲜亮色调为主,使动画整体充满生机和活力,也象征着现代城市的生机,给观众一种敞亮的感觉。而主要角色是灰暗色调,象征贪婪、邪恶、颓废、空白的内心和性格特征,给观众带来灰暗的感觉。两种色彩的对比,象征美好的东西下面总是会有灰暗的一面。

(1)动画角色造型对色彩的运用

从手绘的动画角色形象中可以看到角色的性格特点,简单的线条就可以把角色表现得栩栩如生,加上颜色更提高了观赏性和丰富了视觉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增强角色的生命力和性格特点,让观众对角色充分认识,了解动画者塑造的角色。动画中会有很多角色,主角是主要部分,故事都是围绕主角展开的,所以主角的色彩要突出表现,配角是衬托主角的,所以配角的颜色要和主角的颜色形成对比,有层次地突出表现主角。

(2)动画场景对色彩的运用

前面说过场景是为角色提供服务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动作都是在场景中发生的。场景服务角色,色彩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场景不仅要让观众眼前一亮,还要与角色相呼应。

第四节 镜头:感知动画的假定性

假定性是艺术的普遍特征,动画片也是具有假定性的艺术形式,它虚构连接的同时也对创作者作出了思索限定,使他们的联想沿着假定的构思线索方向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感知角度与动画镜头中假定性之间的关系:从电影中寻找感知对动画镜头假定性的影响;错觉是构成动画镜头假定性的前提;利用认知法则设置动画镜头的假定性。

动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让平面中静止的图形、图像活动起来,在一个假定的空间中连续地腾跃变幻,如同生命的精灵那样“活”起来。这一切都是由人们的感知错觉造成的,因而我们不得不思考动画镜头中的假定性与感知之间的关系。假定性是艺术的一个普遍特征,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假定性就没有艺术。假定性规律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假定性问题就成了艺术学的一个传统命题。动画片是具有假定性的艺术形式,它虚构连接的同时也对创作者作出了思索限定,使他们的联想需沿着假定的构思线索逻辑方向发展,不能漫无边际,所有想象都要为突出核心服务。假定性是艺术家和公众对某件事的“默契”,他们共同约定对艺术抱有相信的态度。也就是说,观众在看片的时候,就已经与片子的创作者之间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并且是观众认可的东西,那么这种感知就是动画假定性成立的基础。所以米特里认为他的学说既是电影美学又是电影心理学。对于感知角度与动画镜头中假定性之间关系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从电影中寻找感知对动画镜头假定性影响的影子

电影从一开始,就与其制作手段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这就造成电影带着逼真地反映现实的非凡能力进入艺术领域。但摄影机在技术上所能达到的逼真性,不等于艺术上的真实性;而(如果仅仅有)逼真的画面,如果没有(而缺乏)画外之意,电影也不能成为艺术。

动画是属于电影学范畴的。如果说电影是综合性艺术,那么动画片更应该享有这一称谓,因为动画片的形式特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了综合艺术的种种特性,包括艺术的影像风格、文学的内涵、戏剧的叙事规律、音乐的境界、电影语言的结构等等,构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艺术样式。动画片与电影唯一的不同是拍摄对象的区别。同样,动画造型也是从属于电影造型的,电影造型的所有原则也是动画造型的原则。比如在镜头语言方面,电影是运用镜头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以镜头的组合表现表达一种特别的思想,用镜头切割画面,整合、扩大空间,重组空间,塑造特定环境,用镜头打碎时间链条,创造特有的节奏等。动画在镜头的运用上都是和这些一致的。镜头是整部影片的连接体,是整部影片叙事的载体,它关系着整部影片的最终效果。而观众之所以能通过观看一个个镜头来了解影片的内容和信息,这都源于镜头中的假定性。而很多动画工作者在创作动画作品时,经常注重画面效果而忽略动画最本质的“情节”与“逻辑”,恰恰这两者是通过镜头的假定性来充分体现的。镜头假定性的忽略就意味着连续放映的仅仅是绘画或摄影的众多画面,而并非整体的影视作品。

因此,关于电影的真实性与假定性的争论,自从电影成为艺术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过,至今仍众说纷纭,甚至连基本概念都各有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因为电影艺术并不是机械地记录生活,而是要对生活所展示的图景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假定性。动画也是如此。正如歌德说的那样:“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都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真实的假象。”在电影、动画中,这种再创造特别要使人看不出痕迹来。

二、错觉是构成动画镜头中假定性的前提

电影艺术的构成方式中,错觉原理是重要的基础之一。错觉是二维的银幕平面造成的三维世界的幻象,以及每秒24格的连续静止图像产生似动现象的心理基础,又可以成为电影时空构成的一种技巧。贡布里希在他那本极为重要的著作《艺术与错觉》中指出:“当我们研究那些身兼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错觉主义者’(illusionist)的往昔艺术大家时,艺术研究和错觉研究就不可能处处泾渭分明。”知觉心理学中的错觉在生活和电影中会起到相同的作用,但是错觉构成动画影片时,往往是用一种直接的技巧来“欺骗”观众。如果图画以足够快的速度撤掉,那么负像形状,亦即由背景呈现出的偶然形状,就诱发出这样一些幻想。我们可以设想,这些错误的解读不断在我们心中掠过,但是通常等不到我们有所意识就被抛弃,因为它们被更一致、更站得住脚的假设所压倒。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之所以被称为“个人风格”影片,不仅在于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清新脱俗的题材,更在于他那深沉的画风及创作过程中对镜头假定性的设想,为日本动画开创出了全新风格。在动画影片《魔女宅急便》中,我们能看到一个镜头:女角色坐在扫帚上向前下方飞行。其实这扫帚并非向前下方飞,而是动画工作者在后期制作中,把背景向后移动。利用了人们的错觉,造成扫帚向前下方飞的假象。这种错觉技巧渗透在动画制作的每一环节——原画、动画、剪辑等。其实动画就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果,那种似动现象不是由视觉滞留,而是由心理活动造成的。

在人类认知的层次上,认知心理过程中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使假定性无所不在。如果把假定性原则作为艺术作品构成方法,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如苏联学者伊·别利亚耶夫所言:“虽然电视有着明显的假定性,但在我们看来它是非假定性的。非假定性主要是就事实而言。我们相信荧光屏就如同相信我们的眼睛。”艺术研究的基础如果放在心理学上,错觉的假定性问题就成为动画艺术得以形成的最基础的前提。

三、利用认知法则设置动画镜头中的假定性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利用认知法则,可以给创作者带来很大的创作自由度,使他们可以突破真人环境的约束框架,充分借助动画影视表现手法进行动画镜头假定性的创作。假定性的参与让电影的创作者和观众可以借此达成首次默契,错觉在此使其开始突破画框。动画画面的边框也是假定性在感知层次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动画的发展确实伴随着对边框的突破,就是要让观众的眼睛看不见银幕的边框,仿佛是把自己的目光投射到一个无限的世界中去。在《幽灵公主》中,当镜头中出现所示的画面时,有一群人在山林中运东西,这时传来几声狼叫。此时观众就能明白有狼在人群附近,而且它们之间将要发生什么冲突。这就充分说明了,观众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屏幕以外的东西,但从这个镜头中,得到了除画面以外的信息。再如在《三个和尚》动画片的两幅画面中,虽然背景同样都是空白的,其中一个画面因为两只动的小鸟,观众“看到”的是天空,另一个画面因为烛台和观音的存在,“看到”的却是寺庙的殿堂。

日丹说:“一个电影镜头的拍摄角度的艺术假定性,也和绘画和照相一样,首先就是来自作者独特的发现,来自作者的视角。镜头的四边形框格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即对所描写对象的干预,有意识地使它从前后左右上下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它像画布的边框一样,是具有艺术上的含义的,它不但是协调艺术空间的一个尺度,而且是这种协调是否符合目的性的一种尺度。”

总之,动画艺术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存在,它不注重追求一般故事片的逼真性,在人物造型和空间造型等方面,多运用夸张、变形、幻想和象征等手法,通过获益深思为主的银幕形象表现剧情,叙述故事,创造意境,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我们对动画每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的辨识过程,在知觉层面上就是不断寻求默契—修改—再达成默契的过程。部分动画工作者以为只要学习了一般的电影理论,就可以跨过疆界来理解动画艺术的语言;还有一些故事片制作人由于不了解动画电影,碰到动画电影的领域,若延续其固有的习惯,便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运用电影的思维方式,从感知、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动画镜头的假定性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