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10756900000002

第2章 西部开发

新机遇 新思路 新问题

——西北开发与发展调查之一

最近,记者在对西北地区“八五”时期经济建设态势和发展思路进行专题调查时,看到这个地区干部群众情绪高昂,经济建设势头很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进入“八五”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几个好机遇。一是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所制定的产业和区域倾斜政策,以及继续重视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政策,给西部发展带来契机,使西北各省区的干部群众很受鼓舞;二是近年来国家能源建设战略的不断西移和西北原材料基地建设规模的扩大,使西北地区的开发步伐加快,人们看到了西北经济建设的宏伟前景,增强了信心;三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已经接轨并即将在年内通车,这样就把大西北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一个广阔的欧亚大市场出现在面前,等待西北人一展身手。

西北各省区均清醒地看到了这些机遇,并在积极努力抓住这些机遇,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都根据中央《建议》精神和国家十年规划、“八五”计划,总结“七五”经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放开步伐走各自有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

归纳西北各省区“八五”经济发展的思路,有几个突出特点:其一,发挥资源优势,以扩大资源开发来促进经济发展。新疆以水土利用和石油开发为先导,实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宁夏实施“黄河经济”战略,深度开发利用黄河资源,发展农业、能源两大优势,建设不同规模的农副产品基地、能源基地和高耗能原材料基地,带动其他产业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甘肃则以能源工业为先导,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建设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其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进步。青海把“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突出科技教育”作为全省的发展重点。陕西提出依靠科技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其他各省区都纷纷加强了“科技兴省(区)”的工作。

其三,更新观念,加强联合,扩大开放。陕、甘、宁、青、新做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一方面加强与内地和沿海省市的横向经济联合,引进和利用外省市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方面实行东西双向对外,全方位、多层次开放,争取在利用外资方面有较大突破。

据各地反映和记者了解,目前西北各省区“八五”计划的实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各省区的经济发展。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国家开发西部的期望值过高,规划项目有一定的盲目性。西北大部分省区“八五”期间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都规划了几十或上百个,一个省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就需几百亿元。但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多指望国家和各部委投资,不少干脆是搭在国家建设项目的车上,而对国家究竟能给西北拿出多少投资并不清楚,造成一些项目不切合实际。

二、西北各省区经济力量单薄,尽管面临不少良好的机遇,也难有大作为。西北五省区除甘肃省地方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外,其他省区都吃国家的财政补贴,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甘肃、陕西还各有2亿元的财政赤字。因此,上项目往往是西部省区拿不出配套的钱,看着项目好而不能上,或干脆被实力雄厚的东部抢走。一些新项目即使建成,西部也所得无几,不能提供积累、滚动发展。据青海省省长金基鹏介绍,现在龙羊峡水电站每年的利润,70%还了贷款,30%由中央和地方分,其中的70%交中央,地方只剩30%,一年也就300来万元,所得甚微。

三、西北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拖了后腿。石油开发方面,对陆地海相地层找油理论研究不够,指导勘探难度大;在沙漠、黄土层、山地的石油勘探技术上、装备上准备不足,使工作量不能大上。物探工作欠账太多,限制了勘探开发规模。原材料基地建设方面,地质找矿工作落后,矿产后备资源不足。由于地质勘探费少和机制不活,各省区50%左右的地勘费被人头吃掉,50%左右勘探设备和力量闲置。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严重制约着石油开发、原材料工业建设和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铁路运输矛盾日益尖锐。新疆石油勘探开发已有较大突破,但兰新铁路改造和兰新铁路复线建设都远远落在后边,输油管线建设也还未提上议事日程。陕甘宁盆地大气田已发现,但下游工程的研究和建设还没受到应有重视,出现“气等人用”的局面。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西北开发建设,甘肃省省长贾志杰等西北省区的领导和一些经济界专家建议:由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专题研究西部开发问题,协调西部开发中的关系,指导西部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当像鼓励沿海开放那样,制定西部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开发资金、技术和人才;建立西部开发银行,吸收国外银行和政府贷款及各界资金,为西北开发筹集资金。(发表于1991年8月10日……与陈志强合作)

资源开发中几方的关系亟待协调

——西北开发与发展调查之二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重点的西移和西北原材料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疆、青海和陕甘宁盆地石油天然的大规模勘探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基地、西北有色金属和高耗能工业基地、陕西及宁夏煤炭基地建设都已声势颇大地展开,组成了一曲空前壮观的大西北开发建设大合唱。但在这曲大合唱中,尚有一些不和谐音,影响着合唱效果。

其一,地方与国家争利益。一些地方与国家争开矿山,抢占油田,破坏和浪费了资源。甘肃厂坝铅锌矿本属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开采,但现在地方和驻地部队在矿区建了36家小矿,乱采滥挖,采富丢贫,破坏了矿体,还造成严重的污染,长期不能解决。长庆石油勘探局在陕北发现并探明储量上亿吨的安塞油田后,子长县竟决定不让长庆局到县内打井,公然抢占了27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约2000万吨原油储量),自己打开发井68口,但因技术不过关,开采仅半年原油含水就达30%,使资源受到破坏。安塞县和志丹县还分别抢占了长庆局的8口和6口油井为地方所有。

其二,地方利益之争贻误事业。黄河水电梯级开发方案中,计划在宁夏和甘肃交界的黄河黑山峡段修建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但坝址究竟建在哪个省区境内,两个省区争了几十年,至今互不相让。结果,使本来在70年代就要修建的工程,拖至今日不能动工。

其三,不少中央企业与地方关系紧张,摩擦不断。地方反映,有些中央企业居大自傲,无视地方;中央企业反映有些地方政府对当地中央企业强摊硬派,乱揩油,使中央企业不堪重负。地处秦岭深处的金堆城钼业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钼金属采、选和冶炼基地。但这家公司与当地几个县的关系不甚融洽。过去,金堆城镇有个石可粮站,是钼业公司和地方粮食部门协商于1987年办起来的。去年11月,因双方摩擦频繁,粮食部门以交通工具困难等理由关闭石可粮站,使当地1000多户居民往返14公里到其他粮站买粮,十分困难。省地县政府多次协调也没有解决,直到今年4月中旬记者到当地采访时,粮站还未开业,群众反映强烈。

其四,行业之间本位主义严重,各行其是,互相封锁,缺乏协作,影响大局。据反映,在西北地区找油工作中,地质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勘探部门各干各的,很少通气和衔接,尤其是双方互相封锁地质勘探资料,造成重复工作、重复花钱,带来人、财、物的浪费。在这次塔里木石油会战中,问题同样存在。

上述种种现象中,当事双方各有各的理由,但各方对西北资源开发一盘棋的观念不强是显而易见的。西北资源开发是个整体事业,有关方面一方步调不一致,都影响全局工作。因此,如何协调好西北开发中的国家、行业和地方三方面关系,兼顾各家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此,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同志建议:

——90年代开发大西北也要像50年代建设大西北那样,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共产主义风格,引导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西北资源开发做奉献。

——西北诸地政府要摆正资源开发与西北建设的关系,看到这既是对西北经济建设的促进,也是对全国经济建设的支持,要积极为国家在西北的开发项目搞好配套和服务。只有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不急于求成,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吸引来投资和人才,促进项目上马,才能真正推动西北经济的发展。

——行业和部门之间要建立加强联合、密切协作的机制,使利益兼顾、风险共担。为改变目前原油、原材料开发生产中地质部门经费不足、勘探开发部门亏损、加工和流通部门赚钱的不合理状况,建议给地质部门放宽政策,鼓励开展有偿服务,或对所提交的资源评价报告收取适当的服务费,或从矿产开发利润中返还一定比例的补偿费,或实行工作量和探明储量与经费挂钩包干政策;适当提高原油和原材料价格,使开发部门能有一定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能力。

——对于地方有争议的问题和所争夺的项目,建议由国家出面积极协调并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精神,采取措施裁决拍板,不要绕开矛盾,任其双方争吵不休。如对宁夏和甘肃相争的黑山峡水利工程问题,能否由国务院出面组织权威的专家论证小组拍板定案;或先由国家划出一块建设特区,完工后利益由宁夏、甘肃两省区协商分配;也可考虑采取给予有关省区适当补偿的政策等。

——要把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建设开发项目,应努力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要给地方以适当的产品扩散和服务配套机会。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量与地方联合开发,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表于1991年8月10日……与陈志强合作)

原材料基地建设中的反差与对策

——西北开发与发展调查之三

自“六五”国家原材料工业建设重点逐步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战略转移以来,西北地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西北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达40.2万吨,占全国的17%,而且,一批在建项目达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9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八五”期间,西北地区仍将是国家原材料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有色金属总公司1/3以上的投资仍将投向这里。但是,与国家重视和投资增多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东部原材料缺乏省与西北联合建设原材料基地的热情下降,而作为原材料基地的西北诸省区积极性实际也不高。

反差之一:东西部联袂开发的热情下降

建设西北原材料基地光靠国家投资,力量有限。倡导和吸引东部、内地原材料匮乏省市向西部投资,与资源丰富的西部诸省区联合开发建设原材料基地,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还可借此建立起东西部经济结合的纽带。据记者调查,近1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东部省市从实际需要出发,投资在西部联合建立了一大批原材料生产基地。仅上海市就投资18亿元,与内地和西部地区省区联合建立了200多个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五省区吸引东部用于原材料建设的投资已超过20亿元。但是,去年以来,这种大有前途的联合形式遇上了“倒春寒”,甚至出现了退股退潮的现象。如西北有色金属项目的建设方面,沿海、内地省市非但不再投资,反而纷纷抽股、退股,纠纷迭起,官司不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不稳,政策多变,价格波动过大,使合资双方无所适从。如电解铝市场,在1987年到1988年之际,价格扶摇直上,一吨平价铝售价四五千元,议价竟卖到15000元以上。由于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悬殊,东部省市纷纷与西北各省区联营铝生产。1989年下半年后,国际市场铝价下跌,国内惩治公司倒卖,限制铝消费,市场疲软,而且由于原料涨价,电解铝生产成本上升,再加上国家提高平价铝价格,缩小双轨制差距,使计划内外价格趋近,电解铝生产无利可图,许多厂家甚至出现亏损,不少铝生产投资者蚀本,原订合作协议、合同无法执行。兰州铝厂、青铜峡铝厂、铜川铝厂等大铝厂都陷入纠纷之中,有的还被告上了法庭。

二、体制不顺,国家无优惠政策,西北建立原材料基地的优势相对下降。地方多与国家有色金属总公司合作建厂,但生产、经营均被有色系统包揽,地方无法参与决策和经营;合作的外省分税问题长期不能解决,100%的所得税、70%的产品税都上交国家,而地方一块风险大、获利小,得不到保护;过去对西北有色金属企业实行的优惠电价政策取消,电价由原来的每度0.055元涨到0.15元左右,使成本居高不下。

三、东部一些省市也缺乏长远眼光,投资多着眼于眼前的得失,一旦出现波折,便抽股散摊。沿海有些省市甚至计划甩脱西部的原材料供应,依赖进口,走“两头在外”的路子,但忽视了国际市场也不一定比国内市场稳定这一事实。

四、西北地区的投资环境欠佳,西北有些省区及其企业往往怕吃亏,计较小得小失。甘肃省有家企业,一见市场起波折,于己不利,便擅自不履行合同,凉了东部企业的心。有的地方观念落后,守着富裕的资源,却不愿与外省区坦诚地合作开发,自称“不吃子孙饭”。

反差之二:原材料产地积极性不高

原材料基础工业能否兴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产地的积极性的高低。但据了解,西北诸省区也在纷纷从原计划与国家合作建设的一批原材料项目中退出。甘肃省原计划与有色金属总公司合作,在新建的西北铅锌冶炼厂投资入股40%,在厂坝铅锌矿投资入股45%,现在一个子也不投了;甘肃省原定在白银铝厂投资40%,现在也退到24%;青海省原计划在青海铝厂二期工程建设中投资入股20%,现在也退出不干了。这固然与这些省财政困难有关,另一方面,这些省区兴办加工业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甘肃、新疆两省区计划部门的一些同志反映,国家目前的原材料工业政策,不符合商品经济规律,限制了原材料产地的经济发展,打击了积极性。其主要问题是:

一、原材料调出价格低,产地利益过多地转往加工地。原材料工业耗能高,产地先需投资办电,为原材料生产提供廉价电力,而电力效益却被原材料产品载走转给加工地。在目前“双轨制”的价格体系下,国家又平价调走原材料,使产地蒙受了双重的损失。据甘肃省计委工业处处长孙真真反映,全省仅调出镍、铝、塑料、铝锌等十余种原材料,经内地加工后再返回甘肃,其价格的剪刀差使全省一年便损失35亿元。

二、原材料企业多为矿山企业,投资大,利润低,但国家的投资政策与加工业一样,也推行“拨改贷”,使企业和西北财政困难省区不堪重负。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总经理陈永年反映,该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10万吨的锌冶炼厂,贷款投资10亿元,一年利润1.5亿元,但贷款利息一年就1亿元,再加几年建设时期的利滚利,企业没建成就亏损了。

三、原材料企业多为国家投资国家建,产品和税收也主要被国家拿走,就地加工少,地方自主权小,与地方经济联系不大。大多数原材料行业的中央企业与地方脱节,处于“孤岛”经济状态,而一旦资源枯竭,又将成为地方沉重的包袱。所以,地方认为这种原材料企业建与不建对地方来说都一样。

对策:关键在于引导

据有关方面介绍,我国目前每年进口原材料上千万吨,花外汇达200亿美元。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时不我待。但原材料工业完全靠国家投资建设,财力有限,独臂难撑。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多方合办原材料基地,应该是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认为,联合兴建原材料基地,东部有愿望,西部有需要,潜力大,前景好,关键是国家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对此,一些同志建议:

——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东部和内地向西部投资,与国家和产地联合兴建原材料生产基地,并使这种联合方式成为国家原材料基地建设的主流。

——建立一批跨越东西部地区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集团,改变目前原材料行业中的封闭割据、利益不均、势单力孤的状况。

——帮助原材料产地发展初级加工业,或让税让利,或给地方返还一部分利益,使原材料产地有一定的积累和流动发展能力,从而调动其开发建设原材料基地的积极性。

——改革中央原材料企业的运行机制,通过产品和技术扩散,与地方经济联姻配套,携手发展原材料工业;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将目前中央企业包办的社会服务业、配套加工业等,下放或转移到地方去搞,既可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中央企业与地方的关系,也可减轻大中型企业的负担。

——要限制原材料的进口,保护和促进国内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和原材料市场的发育。(发表于1991年8月11日……与陈志强合作)

如何抓住欧亚大陆桥开通的新契机

——西北开发与发展调查之四

去年9月,我国北疆铁路与苏联境内的土西铁路接轨,形成了东起我国连云港,西到德国汉堡和荷兰阿姆斯特丹,横跨欧亚两大洲,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陆桥。据了解,这条全长一万多公里的“第二座欧亚大陆桥”,将在今年10月份试运行,明年初正式开通。但是,我国如何抓住和利用这座大陆桥所带来的契机,各地众说纷纭,认识不一,行动不快。

第二座欧亚大陆桥开通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将由以往的沿海单向开放开始转变为东、西双向开放的格局,特别是为陇兰经济带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西可直通欧洲,辐射西亚和南亚,东可从连云港出海,缩短了往日本和东南亚的运距,共辐射30多个国家。同时,还为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东欧、西欧、西亚、南亚各国间的相互贸易开辟了新的运输捷径。有关资料表明,利用这座新大陆桥进行欧亚两大洲间的运输,比海运可提前一个月到货,节约运费20%-25%。而且,它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运距缩短3000公里,并拥有不冻港,自然条件好。日本、南朝鲜及台湾等对这座大陆桥兴趣浓厚,均已派团实地考察,准备利用。我国内地和沿海地区对这条大陆桥也十分重视,近一年来,东部和内地省市的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到西北考察访问,寻求合作利用这座大陆桥的途径。仅今年前5个月,新疆就接待了十几个省市的代表团。

然而,如何利用这条大陆桥,西北一些省份还心中无数,感到无从下手。如新疆外贸部门和经济协作部门的同志反映,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未来过境贸易枢纽和转手贸易中心的新疆,至今还没有能打开苏联和东欧的市场,对苏联至阿姆斯特丹铁路沿线的经济状况、贸易前景、运输潜力等都不了解,心中无数,更不知道自己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些什么工作。尽管新疆已经组织一些力量在开展研究,但进展缓慢,加之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多头经营,外经贸厅、地方贸易进出口公司、新疆建设兵团三家各干各的,互不通气,力量分散,不能统一行动,谁也形不成大气候。而且,全区对苏经济贸易缺乏长远规划,短期行为较多,对本区企业和内地西出商品则实行买断经营,不愿搞联营和代理,诸侯经济思想表现得较严重,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开拓路子。

甘肃省经委、外经委的一些同志则认为,这座大陆桥很可能给国外和东部提供通道,而西北只能看着“酒肉穿肠过”。这不仅对西北经济促进不大,反而会占去西北有限的铁路运力,加剧西北运输的紧张状况,影响西北经济的发展。

陕西、青海以及内地、沿海一些省市的同志则认为,能利用好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关键在新疆。只要新疆能解放思想,真正敞开门户,利用全国的各方力量去打开向西开放的市场,其他省区便可鱼贯而入。但目前新疆无力开拓,又不接受其他省市区参与向西市场的开拓,使这条通道在国内就先已梗阻。结果只能是内地省市进不去,新疆也发展不了,向西开放的局面难以打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认为,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不只是给内陆腹地省份提供了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把西北地区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为西北开发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西北各省区要把握住这一点,早利用这条大陆桥得利,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也认为,这条大陆桥将把沿线城镇和地区带入国际贸易的行列,提供多种发展的机会,不论对西北的城镇还是农村,都将增加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些同志还认为,这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使西北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有形无形的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不能低估。如果及时抓住机遇,搭上大陆桥行进的列车,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就能有较大的发展。

对于如何利用这座大陆桥,使其为西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较大作用,各地的同志和一些专家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应组织力量立即开展如何利用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研究和规划论证工作,并由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指挥和协调大陆桥的利用工作和货物组织、运输工作,改变目前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状况。

第二,向西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仅仅靠新疆甚至西北地区的力量,对付不了向西开放的外部世界。因此,需要东西部联合起来,利用东部的对外开放经验和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西北的资源和天时地利优势,联合发展出口商品基地,联合开展外贸加工,共同开辟苏联、欧洲和西亚市场。

第三,苏联、东欧是民族问题的敏感区、多事区,西亚是宗教狂热区,利用欧亚大陆桥,开辟西部通道,要尽快制定一定的防范措施,防止通道打开后,泥沙俱下,民族问题侵扰、宗教渗透,影响我国安定团结的局面。

第四,要看到我国产品的质量还不高,许多国产商品在西亚只能摆地摊,对东、西欧适销对路的产品也不多。各地要尽快研究开发质量较高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随着大陆桥的贯通,西北将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各地应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新的姿态和面貌开展国际合作。

第六,向西开放既要破除保守思想,大胆开拓,又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发表于1991年8月11日……与陈志强合作)

关于西北五省区联合开发的思考

8月下旬,西北五省区党政主要领导汇聚银川召开第三次联席会,围绕“加强联合开发,加快脱贫步伐”的主题,交流经验,探讨联合开发资源、挖掘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共商振兴西北的大计。会议引起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林业部、国家体改委、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经贸委、水利部、交通部、农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力部、国家开发银行等21个中央和国务院部门的领导、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上,西北五省区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联合的要求,内容包括协作开发资源、扩大开放、建设市场,加快脱贫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性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西北五省区来讲,有相近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水平,有系统的资源优势和同样的困难与问题,有共同的脱贫愿望和发展前景,并有国家经济开发重点逐步西移等有利于联合的天时地利,所以,西北五省区联合开发条件具备、前景广阔。

事实也是如此。自1993年西北五省区确立以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的形式开展区域协作以来,对西北地区的联合开发、共同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通过联席会制度使西北五省区在联合起来,共同做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发步伐、实现共同发展”这篇大文章方面达成了共识。二是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利于联合开发的政策措施,并已经上报国务院,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三是三年来西北五省区在信息交流和经济技术协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互之间的各种往来明显增多,联合协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四是一些共同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得到了中央部门的支持,比如兰新复线、宝中铁路、包兰铁路电气化改造、西兰乌光缆工程、盐环定水利工程、土哈油田开发等。这都无疑会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对区域性的联合开发和经济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区域联合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这要引起各区域联合体的足够重视,并认真进行思考,有个清醒的认识,以便适应形势,把握机遇,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区域联合健康、深入地发展。从会议上交流的情况来看,在当前的形势下,要使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开发搞得扎实有效,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其一,及时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协作每年有一个主题固然必要,但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合理制定区域内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协调一致,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和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的政策则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指导好联合开发和经济协作工作。

其二,抓住机遇,调整结构。针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内各省区都在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开辟产品市场,建立自己的资源基地,尤其是出现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一些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趋势,给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西北各省区应认真予以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优惠政策,联合扩大资源、科技、市场开发和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力度,积极迎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主动填补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出现的空白,借此促进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步伐。

其三,不走形式,重在务实。联合起来向中央要政策、寻求资金、落实项目、提出建议,取得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支持,是必要而无可厚非的,但这不是区域联合的主要目的和工作重点。区域联合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集五省区之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区域内共同受益的实事,或协调解决一些跨省区的矛盾、问题和难题上。这似乎更为实际,并能防止联合流于形式。如黄河黑山峡河段的开发问题,虽然在技术问题上有过争议,但由于利益作祟,甘肃和宁夏两省区就大坝建在谁家的地界内争执达20多年,这是造成工程耽误至今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现在,大部分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工程的技术问题已有定论,如果五省区的领导能认真坐下来协调好这件事,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建设办法,促使工程尽快上马,则不失为千秋功业。

其四,谨防眼光陷于小圈子。在像西北这样一个经济优势、产业结构,而且困难和问题都趋同,经济又都不发达的地区内开展联合,会受到种种问题的困扰和束缚。面对现实,如何克服自身的不利因素,扬长避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调动联合各方的积极性;如何走出穷帮穷的困境,甚至防止陷入狭隘的区域利益小圈子等,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其五,要正确客观地看待东西部关系。西北五省区要求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向西倾斜、增加投资加快西北的开发和建设,呼声很高,期望值也很高。对此要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保持清醒的头脑。西部固然需要重视,需要发展,但在国家利益的总盘子里,有以下事实不能不重视。一是在现阶段,国家只能执行使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先富起来的政策;二是东部地区虽然比西部地区较富裕,但实际上本身还不够发达,需要继续发展,才能为国家积蓄必要的财力;三是目前在东部的投资效益明显比西部高,国家的投资总要追求较高的效益,择优而投;四是目前国家虽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不可能用牺牲东部利益的办法来发展西部。中央只能更多地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鼓励东、西部地区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面对这种形势,西北五省区如何搞好联合开发,需要认真研究。

其六,力争把西北的区域合作纳入国家的盘子。西北地区的联合开发和其他大部分区域的协作一样,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缺乏国家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应争取国家给以重视,把区域联合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计划之中,切实加强领导,从政策的投资方向、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使区域经济开发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原载1995年10月6日《瞭望》新闻周刊第42期)

吹响开发大西北的号角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开发建设,曾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大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将成为中国下个世纪经济建设的重要战场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今年6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将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且,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6月19日江泽民又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在内的西北地区,人口八千多万、面积占中国陆地三分之一,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富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待开发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家在50年代和90年代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大西北开发热潮,使这里建起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开发重点西移、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西北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对口帮扶、东西部横向经济技术合作等措施,加快了西北地区的开发力度,使这里丰富的能源、矿产、土地资源得以大规模地开发,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中国开发大西北战略意义重大。众所周知,中国东部的能源短缺,原材料资源匮乏。只有大力开发西北地区富集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才能满足东部地区的建设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并使西北地区得到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西北开发率先在能源、原材料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据有关中国油气资源评价报告显示,西北五省区蕴藏着315亿吨石油资源和15万亿方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52%。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已经开发了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陕甘宁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等地的油气资源。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西北地区已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4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一万亿立方米。

现在,西北地区的原油年产量已经达到21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达30亿立方米,并建成了一大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形成了3000多万吨的炼油能力、30万吨乙烯和近200万吨尿素年产能力。近几年还铺设了13条长距离油气管道,总长度近4000公里,向中心城市、石化企业,甚至向北京、河北等地输送油气。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旺,下游产品开发缓慢,制约了西北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随着国家能源建设重点西移,西北地区的煤炭和电力开发建设也声势浩大,成效显著。西北地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65%。其中,新疆、陕西两省区的煤炭储量分别占全国各省区的第一和第二,仅宁夏灵武煤田的煤炭探明储量达270多亿吨,相当于中国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煤炭探明储量的总和。

近年来,国家已经投资在陕西神府煤田开发了设计生产规模1071吨的7个矿井,建设了年生产规模为1000万吨的陕西黄陵矿区,正在开发建设年产原煤1160万吨的宁夏灵武矿区、设计年产原煤1000万吨的甘肃华亭煤矿,新疆乌鲁木齐和哈密两个矿区也得到加速开发。另外,设计最终生产规模3000万吨的陕西彬长煤矿区的开发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煤炭开发带动火电建设势头强劲。宁夏大坝电厂、石嘴山电厂,甘肃靖远电厂,陕西蒲城电厂、略阳电厂、渭河电厂,新疆玛纳斯电厂等一批大型火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西电东送”战略已进入实施阶段。

同时,水电开发建设也热火朝天。仅黄河中上游地区就开发建设了青铜峡、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龙羊峡、李家峡、大峡等大中型水电站。而且,近期还在黄河上中游进行装机150万千瓦的公伯峡、装机200万千瓦的大柳树等水电站的前期准备工作。

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八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中,西北五省区的电力事业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发展。据西北电管局介绍,西北电网(不包括新疆)在“七五”计划时期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80万千瓦,“八五”计划时期新增电力装机容量600万千瓦,“九五”计划时期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970多万千瓦,基本上每五年翻一番。而同期,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成倍地增长,与电力事业的发展成正比。

伴随着能源建设,西北五省区的原材料开发布局迅速拉开,有色金属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高耗能工业快速崛起,油化工、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及适度加工业得到较大发展或开始大步启动,使大西北经济建设的高潮正在来临。

西北五省区的地矿、冶金、有色和建材等系统的勘探部门加快了西北的区域地质工作,寻找到国家急需的大量大宗矿产、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等,为下个世纪的西北大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储量。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农业开发最早,但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被认为是中国21世纪的希望。国家一直重视这里的农业开发,几十年来投入巨资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水利建设,使西北五省区现在耕地面积达到1200多万公顷,区域内粮棉油不仅能充分自给,每年还大量调运支援内地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西北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在陕西渭北旱塬、榆林沙区,宁夏河套平原,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河湟谷地、环青海湖、柴达木绿洲,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等地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形成了一批国家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区域内粮食早已自给有余,新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观察家认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开发,不仅给中国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还将为下个世纪国家大规模开发大西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北开发的成就还表现在以能源、原材料和农业开发为筹码的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初具规模。几十年来的建设,已使西北地区公路、铁路、空中航线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特别是兰州——新疆及其复线、包头——兰州、兰州——西宁——格尔木、西安——兰州、宝鸡——中卫,以及新疆南疆、北疆铁路等铁路主干线的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兰州机场、青海曹家堡机场、宁夏银川河东机场等大中型飞机场的建设,对大西北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促进的作用。尤其是1991年正式通车的北疆铁路,开通了连接欧、亚两个大陆的贸易大通道,再次重修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大通道。而且,微波、光缆、卫星等先进的通信手段,已经大大缩小了中国西北地区与内地、东部以及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西北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国内外刮目相看,中外客商纷至沓来。近年来,中国内地和东部省区青睐于西北地区的资源和商机,刮起一股“走西口”的旋风,纷纷到大西北联姻,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经济技术协作,联合开发大西北;不少有眼光的国外财团和企业也一批批地到西北考察和投资,争相占领中国西北这块大市场,使这条古“丝绸之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12个国家投资22亿多美元,在这个自治区的食品加工、金属制造、纺织、化工等行业兴办起400多家企业,占到当地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同时,近两年来,内地和东部省市区也在新疆投资78亿多人民币,在农、工、商、贸等方面落实了1000多个项目,给当地年增加产值26亿多元。

但是,观察家认为,虽然中国大西北的变化巨大,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内地相比,西北地区仍然显得落后,经济也比较脆弱,并且,还有几百万人口没有脱贫,制约着西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

不过,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央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先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江泽民还宣布,国家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国家计委也表示,在安排大型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方面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倾斜,有意识地通过大型项目建设带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观察家认为,这无疑是西北地区的福音,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已将大西北开发提前提上了议事日程的一个重要信号。中国西北地区进入大开发的时代已经为时不远了。(《经济世界》1999年第8期特稿)

中国东部企业向西部挺进

在短短的几年前,我国东西部间还是一番“孔雀东南飞”的景象:大量的人才和资金由不发达的西北地区流向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

为使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国家曾经提倡并积极组织东西部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今年以来,东西部间关系出现新一轮喜人的变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的经济考察团、企业经济贸易洽谈团络绎不绝地奔赴西部地区。著名乡镇企业——江苏省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吴仁宝率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各地洽谈,上海市经济代表团深入到陕西省延安市进行考察,参加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的东部企业阵容庞大,到新疆和甘肃“走西口”的东部省区的政府、企业的团组更是车水马龙。

“挺进西部”已经成为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企业界流行的口号。

种种信息表明,以东部地区的企业纷纷挺进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西部市场共同发展经济为标志的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联合再起热潮。

国有企业捷足先登

在与西部企业的联合中,实力雄厚的东部国有企业率先西进,而且,不少企业已捷足先登,并取得初步成效。

江苏省常州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远赴宁夏,与西北轴承厂联姻结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双方都是我国机械行业的“百强企业”。常州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想开辟西部地区的市场,以实现其“巨人发展战略”。宁夏西北轴承厂也不甘于现状,图谋更大发展。去年9月,两家一拍即合,共同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对长期亏损的宁夏柴油机厂进行改造,于去年11月份组建起常柴银川柴油机有限公司。输入常柴名牌产品技术后,原来年产仅3万余台柴油机还无销路而亏损的老企业焕发了青春,月产达1万台优质名牌柴油机,产品一举占领了西北市场,并销往华北和东北地区。据常柴银川柴油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民介绍,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利润已逾600万元。同时,它还带活了宁夏十几家为其配套的机械企业。而且,最近双方又决定进行扩建,近期内使企业达到年产优质柴油机30万台的规模,产值达到3.7亿元。

如此高效,如此神速的发展,是投巨资、建新厂都所难以达到的。

这是东西部企业联合的奇迹!

这种由东西部的两家实力强大的企业联合改造的成功经验,在东西部企业的联合中,被誉为“常银模式”而得到推广。

东西部企业合作成功的例子各地都有。就连宁夏贫困的西海固地区也没有被遗忘,北京彩虹公司在这里租赁了彭阳县亚麻棉纺厂,没有投入多少资金,而仅仅是加强了管理、帮产品找到了销路,就救活了这家亏损企业,赚得了可观的利润。他们还成立了西北亚麻纺织集团,使当地的6家生产不景气的亚麻厂出现了生机,地方上丰富的亚麻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成为扶贫的典型。

乡镇企业“抢占中西部”

东部地区一些有远见的乡镇企业也不甘落后,踊跃西进,并且提出了“抢占中西部”的口号。

早在去年,浙江省杭州万向集团就制定了“西进计划”,拟投资1亿元开发中西部地区内陆市场。最近,这个集团又与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有关乡镇企业“西进”问题研讨会,提出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联合发展机械工业的动议。万向集团公司总裁鲁伟鼎近日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在西安投资建设一家万向节生产企业。公司还计划在中西部的一些省区兴建一批投资公司,向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一些行业进行开发和投资。

江苏省华西集团则很务实,公司董事长吴仁宝于今年7月率团在宁夏考察时表示,华西将投资为西海固贫困地区建设一个规模为1000户、6000人的移民易地开发基地,并力争把这个基地建成贸工农、农科教、种养加结合,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辐射力的宁夏“华西”新村,发挥其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并且,华西将用两三年的时间,通过合作帮助中卫县东园乡东园村建成宁夏第一个亿元村。同时,华西集团还与宁夏一些乡镇企业达成了一批联办企业、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培训管理技术人才等合作意向。现在,其中的一些项目已经在实施。

东部的一些乡镇企业家说,西部是个大市场,不能拱手让给外商,也不能让国有企业独占。

乡镇企业的行动又带动了东部的民营、私营企业家,他们也争先恐后地到西部开拓市场,构筑光彩事业。

“春风又度玉门关”

企业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东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西部资源方面,在前些年联合建设原材料基地工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扩展到农业、林业、畜牧业,及其加工业,甚至联合开发对外开放的“西部通道”等方面。

据介绍,近年来,天津、上海、河北等省市已在新疆投资2亿9千万元,开发棉花生产基地105万亩。广东等地的投资者还在吐鲁番建起较大规模的葡萄、哈密瓜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并且,继高耗能工业大规模西移之后,又出现“东锭西移”现象——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向西部转移。据悉,近期内上海市将把10至20万锭的棉纺织能力向新疆转移。到今年上半年,新疆已经先后与沿海及内地的9个省市达成了接受91万锭棉纺能力的协议,其计划总投资达14亿元。

对此,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真正出现了“富浪西涌”的势头。

以企业界为代表的“西进”之势何以如此汹涌呢?

在宁夏考察的浙江省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汉华告诉记者,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是中国21世纪的希望,国家正在大力开发,并给予了种种倾斜政策,发展潜力大,市场广阔,任何有抱负的东部企业都不能忽视这块广阔天地。而且,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开发基础,只要注入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就能获得高效益,有大发展。这一点,连外商也看得很清楚,近年来纷纷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投资,何况我们中国的国有企业怎能不“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常柴公司与西部的合作实践已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这无疑是东部企业积极到西部投资的基础和心态。

经济界人士认为,这次东西部经济大联合热潮的出现,不同于以前政府组织下的地区间的扶贫,也不仅仅是沿海地区企业的一种促销活动,而是东西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优化组合,是一种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的经济行为。它将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对平衡地区的发展关系、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张开了臂膀

今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个非常令人瞩目的举动,西部地区的代表们向东部地区的企业家们发出热情的邀请:“请到西部来淘金”。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集,是充满诱惑力的一块待开发“富矿”。它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5.9%,人口约占全国的22.8%,能源、矿产、土地及劳动力等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各种矿产资源储备量的60%以上分布在西部,各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开发潜力巨大。尤其是西北地区基本上还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

今日的西部,并不是昔日美国荒凉的西部,也非骇人的不毛之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过唐宋盛世。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又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不间断的建设和开发,而且其力度不断加大。现在,西部地区已经在交通、通信设施和科技、工业、农业等方面为大规模开发准备了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东西部差距,除了需要用政府行为协调外,更多的是利用市场的手段,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式来解决。西部地区有资源,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缺乏,与东部地区正好形成互补。加快这种优势互补的进程,是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

为此,西部各地都在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东西部间的种种联合。青海省副省长王汉民介绍说,青海省已经制定了一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联合东部和内地开发青海的资源。对外来的投资者,青海将在能源、运输等方面优先予以照顾。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包文发告诉记者,自治区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措施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为此,政府准备了100多个工农业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将到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地上门寻求合作。

东西部经济联合互补之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形成强大合力之时,也无疑将是中国雄踞世界的希望之时。(原载1995年《经济世界》第12期)

内蒙古中西部隆起一块经济发展高地

——呼包鄂“金三角”调查(上)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升级的机遇,开拓创新,经济跨越式增长,成为西部地区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亮点和新的增长极。

西部大开发中一块引人注目的经济版图

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5年在全国排名第一,而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呈三角形区域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2006年以占全区11%的面积、27.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区53.2%的国内生产总值、51.2%的财政收入、56.5%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最强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被称作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

地处内陆的呼包鄂三市,目前的多项发展指标已经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达到2710多亿元,分别接近或超过千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达到了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地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都已经接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2006年,呼包鄂三市财政总收入合计达365亿多元,所辖的26个旗县区的财政收入全部超过亿元;全区13个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市区),三市有12个。

最近几年,呼包鄂三市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方面不断突破,尤其是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优势特色产业逐年壮大。2006年,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42.46亿元,占全区的56.5%,比上年增长了28%。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分别增长了28.2%、28%和30.5%。能源、冶金、装备制造业、化工、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6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具雏形,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随着呼包鄂三市农牧区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2006年,三市的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3.3%,其中,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7.7%、73.1%和57.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呼包鄂三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055元、15122元和13002元,接近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308元、5338元和530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金三角”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据统计,呼和浩特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55亿元,同比增长18.3%;财政收入77.5亿元,增长4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77亿元,同比增长3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51亿元,增长0.5%。包头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6亿元,同比增长20.3%;财政收入81.07亿元,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36亿元,同比增长2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84亿元,增长26.5%。鄂尔多斯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93亿元,增长36.1%,稳居全区第一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3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3亿元,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3亿元,增长48%。三市经济发展仍然领跑内蒙古各地。

产业集群化 经济多元化

由于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内蒙古现象”正在影响着中国地区经济的格局,使全国经济增长重心出现明显的“北移”。在这一现象背后,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圈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

依据各自不同的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呼包鄂三市的发展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作为内蒙古首屈一指的经济增长极,三市发展又遵循了更多的共同规律。其中,产业延伸、产业集中、产业多元这一经济板块发展的主要策略,也是呼包鄂“金三角”在西部地区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呼和浩特市的乳业、电子信息、电力、医药发酵、冶金化工、机电装备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正在进一步形成和壮大。上述6大优势特色产业2006年完成增加值15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0%。同时,特色工业园区、名牌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基本建成了乳品加工、火力发电、生物发酵三个国内同类地区中最大的产业基地和自治区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伊利、蒙牛两大集团双双进入“中国500”强,2006年两大集团总部销售收入合计可超过330亿元,鲜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冶金工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成为包头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已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7.7%。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已经使包钢、包铝、北方重工等骨干企业的技术达到国内或国际一流水平,并且正在形成强劲的竞争力。

鄂尔多斯市通过大基地、大产业、大集团延长产业链,实现煤炭深加工,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已经成为要素流入区。全市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区第一的增长速度,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145.8亿元,位居全区第一位。几年来,鄂尔多斯引进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6项,投资规模达到4290亿元,引进了神华集团、国家五大发电公司、两大石油石化公司、上海华宜、印尼三林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建设了一批技术领先、装备先进的工业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2006年,三市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4.5亿元,占全区的51%;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区的41%,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区的89.7%。中国社科院《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我国200个城市中,呼包鄂三市的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

协调发展之梦正在实现

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使呼包鄂三市不仅形成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洼地,而且呈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态势。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介绍说,鄂尔多斯资源富集,但市里没有简单地把资源优势等同于经济优势,而是在充分利用好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基础上,突出了不依赖资源的意识,积极推进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的紧密结合与集聚,从根本上改变地区要素结构,推进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市里利用煤炭等自然资源,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吸引大项目,通过大企业、大基地、大项目聚集了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优势生产要素,聚合力产生的爆发力,成就了全市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经过6年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实施,全市有40万农牧民实现了向城市的转移,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0%左右提高到70%以上。

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三个同步”的鲜明特点: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同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怪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二是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势同步,在经济总量由百亿元阶段跨向千亿元阶段的过程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呈现出三二一式的产业结构特征;三是产业壮大与产业升级同步,高科技、无污染、非资源依赖成为首府工业体系的显著特征。

包头市围绕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把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切入点,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对包钢集团、明天科技、包头铝业等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监测,着力建设一批资源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牧业园区,从企业、区域、社会等多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目前,呼包鄂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随着三市机场的修建、扩建,这里成为自治区机场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公路、铁路、航运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区域内大中城市城区迅速扩大,一批小城镇急速成长,以包头、呼和浩特两座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为中心,以东胜区、准格尔旗等自治区最具活力的旗县区为基础的城市群雏形正在形成。

城市的发展使区域内第三产业获得大发展的机会,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目前,呼包鄂三市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第一产业的比例普遍降到5%以内,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增加至50%以上,呼包鄂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发表于2007年8月3日……与刘军合作)……

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的可贵经验

——呼包鄂“金三角”调查(中)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机遇,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真抓实干,实现了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西部资源富集、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抓住机遇 创造性地工作

西部大开发以来,呼包鄂“金三角”地区抓住了政策和市场的发展机遇,利用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各种有利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呼包鄂地区拥有一定的优势。储量1250多亿吨的煤炭、7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逾亿吨的稀土保有储量和58.6亿立方米的黄河配给水量,拥有全内蒙古自治区的60%以上的科研开发机构和75%的科技人员,以及距离北京500公里、距离天津出海口600公里、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区位优势,是呼包鄂地区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资源优势自古就有,而呼包鄂地区在新时期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成功经验,在于依托和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正是这些脱胎于资源优势的“新优势”,具备了“人无我有”的独特性,成就了呼包鄂快速发展的梦想。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采访时看到,在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时,这里没有简单地就资源做资源,而是以资源为土壤培育项目、企业、基地,打造了一个易于人才、科技、资本、管理等要素聚焦的创业平台,从而聚集了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原动力。利用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建起了蒙西新材料、棋盘井电力冶金、树林召新型能源化工、乌审召天然气化工、东胜羊绒纺织生产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吸纳了一批企业家、培养了一批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目前,这里的第一代企业家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平稳过渡,第二代企业家正在做大做强,第三代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成批涌现,其中不乏在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优势经理人才。

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的资源,呼和浩特市成功孕育了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龙头,进而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产业向前延伸至数以百万计的奶农、围绕奶牛养殖业的运输、饲料、奶牛繁育,向后扩展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包装、乳业设备建筑安装等行业。

探索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思路

呼包鄂三市在打造“金三角”经济圈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发展路子。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同时,呼包鄂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支撑三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了呼包鄂三市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

一是产业多元。呼包鄂三市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资源开发“起家”,但三市在发展和提升资源型产业的同时,注意发展非资源型加工业,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各自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有效提高了非资源性产业比重,构筑起多元化支撑的产业体系。鄂尔多斯市本来以煤炭、天然气资源为优势,但记者在其康巴什工业园区华泰汽车生产基地看到,这里已投产了年产5万辆SUV乘用车的生产线,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同时,年产30万台国际最先进的清洁型柴油发动机、25万辆整车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还计划上年产70万台发电机、20万辆整车的三期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投资额将达150亿元,销售收入近1000亿元,创税收近百亿元,还将带动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几乎等于再造一个鄂尔多斯市。

二是产业延伸。在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呼包鄂不断加大资源转化力度。在发展采掘和初加工产品中,注意把推进产业延伸作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抓,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现在,这里煤炭转化率已经达到50%,煤化工、煤制油、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正在形成,钢铁、有色金属、PVC等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不断向下游系列产品延伸,带动中小企业围绕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三是产业升级。呼包鄂三市注意强化自主创新,通过技术跨越带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智力密集、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鄂尔多斯市在几年间将1901座煤矿压减到276座,产能由2550万吨增加到1.7亿吨,形成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机械化程度高、竞争力强的大煤炭集团;引进一批大企业,使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等一批先进的煤化工项目和先进的制造业项目落户生根;还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研究中心,把鄂尔多斯建成了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等,不断开发技术和智力密集的高端产品,培育高端企业,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起核心竞争力。

现在,呼包鄂三市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鲜明,经济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形成。

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用鼓励和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思路指导呼包鄂三市的发展。为实现“呼和浩特市建成现代化的首府城市,包头市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鄂尔多斯市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定位目标,自治区在对呼包鄂进行个别指导,包括确定发展战略,发挥优势区域的同时,建立了一个“赛马式”的工作激励机制,提倡三市开展地区间发展竞赛活动,形成了三市经济社会发展交替前行、轮流领先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治区始终把呼包鄂三市置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同等城市背景下,寻找发展差距,借鉴兄弟城市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提出并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突破口。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每年召开一次呼包鄂三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把脉三市的发展现状,帮助理清思路,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三市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竞争向上。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有效调动了三市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大家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出现“英雄好汉争上游”的喜人局面。几年里,三市你追我赶,交替前行,共同发展,经济发展实现整体跨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初步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2006年,自治区政府编制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三市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进行了安排,使呼包鄂区域发展进一步走向“政府推动、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法制保驾”的方向。

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召开第四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就呼包鄂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提出,呼包鄂要着力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率先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突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率先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表于2007年8月3日……与刘军合作)

呼包鄂“金三角”协调发展尚需合力

——呼包鄂“金三角”调查(下)

在审视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用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衡量其发展,也存在不少差距,面临一些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提高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形成三市的发展合力。

呼包鄂三市的一些干部和参加自治区第四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的有关领导、经济界专家学者,在对三市经济发展会诊中,提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呼包鄂三市与全国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发展基础、综合实力仍然薄弱。从总量上看,2006年全国有6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GDP超过1000亿元,而呼包鄂地区只有包头市刚刚达到1010亿元,排在最末位;从质量上看,虽然三市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2006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呼包鄂三市分别排在第35位、第77位和第54位,除了经济因素以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差距依然较大。

二是随着经济总量快速做大和其他盟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呼包鄂三市在自治区实现持续领先的目标压力越来越大,后劲显得不够足。今年第一季度,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于全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3个百分点左右。

三是呼包鄂目前发展中存在不少不够协调发展的现象,如城乡差距、县域差距、产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和产业风险增大等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三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去年,呼包鄂三市中只有包头市入围全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前50名。

四是产业结构偏重,中小企业偏少,民营经济发展不足,非公有制经济薄弱。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三市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5亿元,占全区中小企业的48.2%,比三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的比重低25.6个百分点。

五是呼包鄂三市在发展中显得相互竞争有余,而合作不够。各市多各自埋头发展,单兵作战多,考虑各自利益多,而联合发展、统一谋划、区域推进、整体运作少,共谋利益少,尚没有形成区域性发展合力,在空间上、范围上,甚至在效率和效益上,均制约了三市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第四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指出,呼包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并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对这一发展拐点,需要呼包鄂三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针对呼包鄂面临的发展新机遇与新挑战,三市和自治区有关厅局的一些干部群众,以及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及时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经过前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呼包鄂已经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础条件。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提升城市集聚和发展能力的同时,认真研究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通过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等措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加紧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以特色园区为载体,在有色金属和不锈钢产业、PVC产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围绕延伸加工、与大企业配套协作和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对具备条件的地区、项目和企业,集中使用专项贴息资金,集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招商引资,促进中小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自治区目前已启动这一工程,呼包鄂地区产业基础扎实,应当率先实施,实现“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不以“卖资源”、“吃资源饭”为主,而以资源为吸引力,积极推进由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的转变。要以上一发展阶段所形成的较为优越的创业平台,打造优势的人才团队;以已经成形的产业与项目优势为支撑,构筑科技创新优势;以日益先进的产业体系,培育资本聚集优势,用“后天”的社会优势取代“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

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为地区经济服务的物流园区,把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工业经济园区的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务院要求,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这一目标任务相比,呼包鄂地区还有相当的差距。服务业的发展应当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处于加快发展阶段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快发展。

五、加强呼包鄂三市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互动发展目标。呼包鄂三市要要注意发挥整体优势,着眼于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加快构筑三市产业群和城市群,推进三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市在区域经济协作方面有很多优越的条件,应对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加强统筹规划,系统部署,认真实施。同时加快建设区域统一市场,构筑统一的人才流动和物流平台,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分别根据各自比较优势按照地域、产品和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分工、协作配套,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真正打造一个产业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基础雄厚的“金三角”经济圈。

六、要突出和谐发展,牢固树立“民生是最大政绩”的发展观,实现教育、健康、卫生等社会发展指标的快速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及西部其他“后发地区”提供和谐发展的成功经验。

随着地区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层次的提高,呼包鄂三市要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率先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努力促进居住人口的全面发展。首先,要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众的增收问题,切实加大社会保障和扶贫济困力度,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呼包鄂地区拥有全内蒙古自治区64%的普通高校、近一半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四分之一的职业中学,应在坚持教育的普惠性同时,大力培养经济、技术、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适用型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三是要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发表于2007年8月3日……与刘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