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平凡就是不平凡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同时,“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如此而已。
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也就是说,“我想要这样”、“我想要这种状态”——描绘你心中梦想的目标,然后乘上喷气式飞机,顷刻之间飞跃千里,马上到达目的地——世上没有这样高超的方法。不管多么伟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地、持续地努力才能实现。
埃及的金字塔是由许许多多无名氏,通过艰苦的地道作业堆砌而成的。他们将切好的巨石一块块砌上去,数百万、数千万巨石就是靠他们的双手一块接一块运过来、砌上去。
金字塔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奇迹,但正因为它凝结了无数人汗水的结晶,所以它能够超越悠久的历史,至今依然屹立在我们面前。这其中隐含的道理恰如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多年以前,在京瓷滋贺县的工厂里,有一位工人,初中学历。
“这事要这么做”,当上司教他时,他总是一一记下。他每天双手粘黑,额头流汗,只要是上司布置的工作,他总是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认真完成。在工厂里他毫不显眼,一直默默无闻,但从无牢骚,也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持续从事着单纯而枯燥的工作。
20年后,当我与他再次见面时,我大吃一惊,那么默默无闻、只是踏踏实实从事单纯枯燥工作的人,居然当上了事业部长。关键是,令我惊奇的不仅是他的职位,而且言谈中我体会到,他已经是一个颇有人格魅力、且很有见识的优秀的领导。“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你很棒!”我由衷地赞赏他。
他看上去毫不起眼,只是认认真真、孜孜不倦、持续努力地工作。但正是这种坚持,使他从“平凡”变成了“非凡”——这就是“持续的力量”,是踏实认真、不骄不躁、不懈努力的结果。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所言,成功中“天分”所占的比例不过只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奋和汗水。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坚持不懈;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而且会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不乏“聪明伶俐”的人。这种人头脑敏捷,对工作要点领会很快,是所谓“才华横溢”的人物。公司也招聘了一些“笨人”,他们反应迟钝,理解事情缓慢,可取之处只是忠厚老实。
“经营者看重、赏识的人才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如果企业不得已要辞退职工,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后者而不会是前者。”
我也曾认为,前者当中特别能干的人,“将来在公司里可以委以重任”。
是这样的吗?
不,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就是说,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头脑迟钝的人(用词可能不当)。
我为自己曾经的“短见”感到羞愧。
这些“头脑迟钝”的人们,他们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10年、20年、30年,像尺蠖虫一样一寸一寸地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愚直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
经过如此漫长岁月的持续努力,这些所谓“头脑迟钝”的人,不知从何时起,就变成了“非凡”的人。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很是惊奇。当然,他们并不是在某个瞬间发生了突变,非凡的能力也不是突然获得的。
加倍努力,辛苦钻研,一直拼命地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塑造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不像豹子那样行动迅猛,而是像牛一样,只是“笨拙”地、“愚直”地、持续地专注于一行一业。这样不断努力的结果,让他们不仅提升了能力,而且磨炼了人格,造就了高尚美好的人生。
如果有人哀叹自己没有能耐,只会“认真地做事”,那么,我想对他说,你应该为你的这种“愚拙”感到自豪。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长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天天都在成长
人生总在迷惑中。
越是认真工作,这样的迷惑或许就越深。
“为什么要这么做?”“究竟为什么要干这项差使?”越是认真、拼命工作的人,就越会思索劳动的意义,思考工作的目的,为这些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而烦恼,并且常常陷入找不到答案的迷途之中。
我过去也曾经是这样。
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复进行着各种实验和试验,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在无机化学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人拿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人在优秀的大企业里,使用最尖端的设备进行最先进的实验;而我在一个如此破旧、衰败的企业里,连最起码的设备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做着混合原料粉末这样简单的工作。
“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呢?”我问自己。
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又将会怎样呢?”
想到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每一天都过得很消极。
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自己的目光仅仅放在眼皮底下,而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做是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
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
就这样,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了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一个月,再坚持一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珍惜眼前
每天每日,持续过好内容充实的“今天”这一天——这个观点在京瓷的经营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来。
京瓷公司创建至今,从来不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新闻记者们采访我的时候,经常提出想听一听我们的中长期经营计划。而当我回答“我们从不设立长期的经营计划”时,他们便觉得不可思议,露出疑惑的神情。
那么,为什么不建立长期计划呢?
因为说自己能够预见到久远的将来,这种话基本上都会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
“多少年后销售额要达到多少,人员增加到多少,设备投资如何如何”,这一类蓝图,不管你怎样着力地描绘,但事实上,超出预想的环境变化、意料之外事态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将计划数字向下调整。有时甚至要无奈地放弃整个计划。
这样的计划变更如果频繁发生,不管你建立什么计划,员工们都会认为,“反正计划中途就得变更”,他们就会轻视计划,不把它当回事。结果就会降低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热情。
同时,目标越是远大,为达此目的,就越需要持续付出不寻常的努力。但是,人们努力,再努力,如果仍然离终点很远很远,他们就难免泄气。“目标虽然没达成,能这样也就可以了,差不多就算了吧!”人们常常就在中途泄气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也就是说,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
与其中途就要作废,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建立。这是我的观点。自京瓷创业以来,我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3年、5年之后的事情,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是这一年的情况,应该大致能看清,不至于太离谱。
做年度计划,就要细化成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这样,一瞬间一瞬间都会过得非常充实,就像跨过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连绵不断地积累、无限地持续,这样,乍看宏大高远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这方法就是最确实的取胜之道。
给未来不能胜任的任务
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我用“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事实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几年前来看,你也会想:“我不会做,我做不好,无法胜任。”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觉得这工作挺简单的?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
人这种动物,在各个方面都会进步。“神”就是这么造人的——我们应该这么思考。
“因为我没有学过,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我不行。”说这话可不行,应该这样思考:
因为我没有学过,所以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但是,我有干劲、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而且就从这一瞬间开始,努力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术。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
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这么思考的年轻人并不多。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就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用“大话”给自己施压
从京瓷创业开始,我们就经常主动接受别的公司认为“不能做”的产品订单。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会认为,京瓷一开始就具有值得夸耀的高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弱不禁风的、新生的小企业而言,我这样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我们最早生产的产品,前面已经提到,是提供给松下电子工业的绝缘零件,用在电视机显像管上的。
京瓷公司成立后,生产虽然很顺利,但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产品,经营就很不稳定。因此我考虑,以已开发的技术及业绩为基础,将业务往横向进一步拓展。我们开始针对东芝、日立、NEC等大型电子企业展开促销推广活动。
首先,我们扩大宣传:“我们公司具备新技术,可以制造这种新型陶瓷绝缘产品。”想用这个办法接触客户。然而,一开始并不成功,因为这些大企业已经将此类产品的订单发给了原先合作的陶瓷厂家。
不仅如此,大企业的工程师们还觉得,将订单发给京瓷这种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很不放心。要把已经发往有老关系的陶瓷企业的订单转发给刚开张的新企业京瓷,这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这些工程师们必然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
既然你们有这种新型陶瓷技术,那么,这个产品你们能做吗?
他们拿出来的是被别的陶瓷厂家拒绝的、难度很高的产品,问我们能不能开发。
这时候,如果我回答:“我们做不了。”那么,合作的事就彻底没希望了。
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只具备制造显像管电子枪上绝缘材料的技术,但是,面对客户的这种要求,我只能立即回答:
行,我们能做。
如果不这么说,对方就再也不会答理你了,企业的经营就难以维持。因此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然而,一旦向客户承诺了“行,能做”,而结果却做不出来,那么客户就再也不会给你新的机会了。所以也就是说,“能做”这种“大话”、“谎言”,无论如何必须兑现。
将不会做的工作一个一个接下来,员工们个个都惊讶不已。
“连设备也没有,如何做得了?”员工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问我。当然,他们的意见也有道理:因为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当时的京瓷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我则激励大家:
没有设备可以借,买二手设备也行。说技术上不能做,这不过是现在这个时点的话。相信能做,然后加紧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瞄准这个将来的目的地,倾注全部的力量和热情,好好干吧!
将“不能做的工作”当做“能做的工作”,接下任务,然后发奋努力,达到实际上“能做”——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这似乎看起来很荒唐,好像“靠踮起脚尖来拔长身高”,但正是这种所谓“荒唐”的做法,有效地提升了京瓷的技术,扩大了京瓷的业绩,让京瓷走上了成功之路。
人的能力这个东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能力”,归根到底,应该采用“将来进行时”来估量。
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个未来的某一点,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始终要把跨越的栏杆设置在比自己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然后瞄准这个未来的目标,注入热情,不惜一切地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以这种姿态面对人生,对于达成宏大高远的目标而言,非常重要。
不成功不罢休
“已经着手开发的研究项目,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是我的信念。
在京瓷创业大约15年后,我应邀就如何进行研究开发的话题,在某个著名的大企业做一次演讲,听众是200多位研究员。
他们都是平时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优秀人才,其中许多人都有博士头衔。演讲结束答疑时,有人提问:“京瓷研究开发项目的成功率是多少?”
“京瓷凡是着手开发的研究项目都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我这样回答。
在发出一片惊叹声之后,立即就有人质疑:“你说这话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不可能的。”
我接着这样回答他:“在京瓷公司里,研究开发一定要持续到成功为止。以失败告终的事例没有。”
这一答辞立刻引起了全场一片笑声。
然而,我是认真的。
不管什么项目,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这种执著的、强烈的信念,以及不达目的绝不歇手的“持续的力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坚信这一点。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在成功之前,要绝不罢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能给自己设置界限,要不厌其烦,持续挑战。这样才有可能变“危机”为“机会”,让“失败”转为“成功”。
狩猎民族手执梭镖或吹箭,腰间带上数天的食料和水,去追捕猎物,借以维持一家的生存。但捕获猎物却并不容易。
他们要顺着动物的足迹,日夜不停地追踪,追到猎物的窝巢后,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突袭并杀死猎物。然后,他们还要扛着战利品,再花上几天几夜,长途跋涉,回到家里,让等候的族人们获得食物。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维持生存,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洞穿岩石般坚强的意志。一旦盯上目标,在得手之前,就要持续追击,锲而不舍,绝不放弃。这种执著之心,就是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这一思想在京瓷已经深深扎根。
即使在工作被逼人“计穷策尽,已无办法可想”,不得不放弃的地步时,也不是终点,而是第二次开始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要以更坚强的意志、更炽烈的热情投入战斗。不管碰到何种阻力,都要穷追不舍,坚持到底——狩猎民族取胜的这种韧性,在我们要达成目标时必不可缺。
把困难当做考验
艰难困苦正是机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因为苦难能够教育人,促进人的成长。相反,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
比如,有不少获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他们为成功的美酒所陶醉,陷于傲慢,犯了错,以至于晚节不保,辛苦创建的企业走向衰败,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虽说盛衰荣枯乃世间常态,但是令人心酸的悲剧仍屡屡上演,不正常似乎成了正常。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在成功和幸运的时候,要不骄不躁,抱着真诚的感谢之心,仍继续坚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长期持续。
无论苦难或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一开头我就提到,我刚进公司开始研究工作的时候,痛苦的情绪时时袭击我:“为什么我总是连遭不幸呢?我的人生将会怎样呢?”
当时,没有指导我工作的上司,企业里也没有像样的研究设备,每天每日,就我一个人,一边摸索,一边持续研究开发。
那时候,寂寞、孤单、苦恼……各种消极的情绪不断袭来。夜晚,在宿舍后面小河的河堤边,我常常坐下来仰望天空。
星空满天的时候、月色清朗的时候、天色阴沉的时候、即将下雨天色暗黑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仰望天空,静静地思念故乡,思念父母兄弟,吟唱《故乡》等歌曲或者童谣。
看到我的这种状态,宿舍的同事们就议论说:“稻盛又在哭泣了。”
但其实,我是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治愈我内心的痛苦和创伤,我在激励我自己。
待唱完歌曲时,我痛苦和孤独的感觉已经消失,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我满怀着对明天的希望和面对未来的勇气走回宿舍。那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也许是那些歌曲和童谣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种子。
做了就不要后悔
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这时候绝不可心情郁闷,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所谓“覆水难收”,一旦泼出去的水就难以收回,没有必要老是后悔,老是懊恼。“为什么会干那样的事?”“当时不那么干就好了!”这样想其实无济于事,你完全没有必要为失败而烦恼不已。
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诚恳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干那样的傻事?”必须严肃地质问自己。但是,当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来就应该把这事忘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总是会充满痛苦和烦恼,不可能时时顺心的。
经过充分反省之后,就朝着新的目标,满怀希望、心情开朗地采取行动,开始努力工作。这样才对。
近年来,日本每年自杀的人数都超过3万,但其实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些感性的烦恼。
确实,人生总有烦恼缠身,但是即使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好像真要活不下去了的时候,也绝不要痛苦得撕心裂肺。
拂拭心中感性的烦恼,抬头挺胸向前看,朝着新的方向,采取新的行动。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人都是在反反复复的失败和错误中成长、发展的。
失败了没关系。只要失败后认真反省,然后把精力转向新的行动,那么即使一时被逼人穷途末路,最后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感谢客户的严厉
前面已经提过,京瓷最初的客户就是松下电子工业公司(即今天的松下电器产业集团,以下我们简称为“松下”)。
当时,只有来自松下的订单,所以我们对松下充满了感激之情:“幸亏有松下的支持,京瓷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不久以后,在产品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各个方面,松下对我们的要求都越来越苛刻。
特别是价格,松下的采购部门每年都要求京瓷的产品大幅度降价。虽然能获得订单,但是要消化降价的成本可不容易。
当然,松下的做法不只是针对京瓷。一次,我出席松下召集的零部件供应商会议。“松下欺负供应商!”在会议上,各零部件厂家愤愤不平,一齐向松下开火。松下的要求实在过于苛刻了,我也曾同松下的采购员当面争吵,所以对这些供应商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他们对松下的不满已经接近于憎恨。
然而在同时,我对松下又有深切的感谢之心,所以我想:
这是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苛刻的要求是迫使我们刻苦钻研的绝好机会。我们的公司刚刚起步,我们的腰腿正需要锻炼。
如果连这种程度的要求都不能适应,那么,公司也好,个人也好,就只能停留在二流、三流的水平。所以,绝不能认输,我们要从正面迎接这个难得的挑战机会。
因此,凡是松下的要求,我们二话不说,照单全收。如何在这种价格条件下仍能挤出利润空间?我们绞尽脑汁,想办法从根本上削减成本。
创业数年后,我们的产品开始向海外出口,当京瓷从蓬勃发展的美国西海岸半导体市场获得订单之时,我想起了松下。
同美国的同行相比,我们的产品不仅品质卓越,而且有充分的价格竞争力。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双手合十,从内心向松下表示感谢:“松下松下,是你培养了我们。”
我们如今拥有全世界通用的、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说完全是客户严格要求的结果,是我们为应顺这种要求拼命努力的结果。松下无意中给予我们的考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积蓄了力量,掌握了世界水准的竞争技术。我不由得对松下更加感激了。
另一方面,当时一味向松下发泄不满而没有做出相应努力的零部件厂家,不少都倒闭了,早已消失在竞争的风浪之中。
针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是采取卑屈、怨恨等消极的态度,还是把困难的任务当做自己发展的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选择不同的态度,走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终点也会大相径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是同样的道理。
接受妥协的诱惑
在我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因为我坚持依据自己的信念行动,所以有时会受到同事、长辈、上司,甚至工会的责难,而在公司内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此时,有一位比我大五六岁的先辈——此人和我不同,为人圆滑,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谐,对我提出了如下建言:
稻盛君,你的做法太过正直,太过直截了当,所以旁人难以理解。在人生中积极意义上的妥协还是必须的,人活在这个世上,需要懂得权宜之计和临机应变。
听了这话,我毫不以为然。但是过后,对于究竟该不该采用所谓“积极意义上的妥协”,我也曾反复地询问自己。
然而,我得出的结论仍然是“绝不接受所谓妥协的诱惑”。绝不扭曲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信念拼命工作,我只能如此。我从内心发誓,坚持自己的初衷。
那时,我头脑里浮现出在攀登险峻的高山时自己的状态。
我曾是一个缺乏登山技术和经验的人,但却要作为登山队长率领团队攀登险要的石山。此时因为害怕而脚底发抖的人,要求中途离队的人,都出现了。如果只考虑安全第一,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敢垂直攀登高耸的石山,而将会选择迂回上山,缓慢地、轻松地爬行。
这种方法就是那位先辈所讲的“积极意义上的妥协”,这的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
但是我却不选择这条安易舒适的道路。
为什么?因为我认为,在选择安全舒适办法的瞬间,就会迷失我的目标——那险峻的高山之颠。采取安全的办法,花费漫长的时间,在缓慢攀登的过程中,就会淡忘了初衷,消磨了攀上险峻山顶的意志。即使没有忘却初衷,也会慢慢接受“理想归理想,现实只能到此为止了,已经做了充分的努力,就到此为止吧”的想法;那就一定会放弃最初的目标。
只要允许自己稍稍妥协,那么持续的努力就会画上终止符。我预见到自身软弱的一面,所以,明知自己鲁莽无谋,我还是下定决心,今后不管遇到多么险峻的高山,我都要垂直攀登。
正好当时准备结婚,我对未来的妻子说:“以后,如果没有一个人肯追随我,很抱歉,希望那时你能做我的后援,你愿意吗?”我一边这么讲,一边低头求婚。那一时刻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妻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允许自己妥协,选择安易之道,那一瞬间固然很惬意,但是,这样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到头来必定后悔。
秉持坚定的意志,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踏实实努力的人,不管路程多么遥远和艰难,到时他一定能够登上人生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