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就要过平常的日子。过日子就少不了吃穿住行,少不了与人打交道。勤俭持家、交游有道、慎重言行、坚持自我……生活处处有学问。坚持原则的同时学学方法,平常日子要过出不平常的滋味!
【简介】
《世范》又名《俗训》,写于南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作者袁采。据说,此人秉性刚正,为官廉明,颇有政绩。本书是袁采为子孙所做的家训。和宋代以前的家训相比,此书更有其独特的人伦学价值。以往家训大多意求“典正”,而该书却一反前人,立意“训俗”,作者对子孙的告诫训导涉及到家庭、邻里关系等许多细微之处。作者之所以最初将其取名为《俗训》,即明确表达了该书“厚人伦而美习俗”的宗旨。
《世范》包含有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和训俗的内容、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誉为“《颜氏家训》之亚”。《世范》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处己》
长学问,需循序渐进
【原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文】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及知识水平当然有高下之分,并且有的相差悬殊,水平高的人看水平低的,就好像登高望远,远处景物一览无余;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就像在墙外的人想往墙里看,什么也无法看见。如果高低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两个人不如干脆不要切磋,白费口舌罢了。就像下棋,双方的水平只差三五着,还可以下下。如果一个是国手,一个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走的,两个人下棋,果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点评】
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知识与见识,主要来自后天教育学习。所有的人只要肯学习,都会掌握一技之长,找到适合他做的事情。在这里袁采关于先天之“智”的论述并不准确。但文中的“对奕”说,颇有些道理:学习和工作不可好高骛远,要找相当的对手,要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富贵不宜骄横
【原文】
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文】
谁富谁贵,在人生中是极偶然的事,岂能因为富贵了就在乡里作威作福!如果本来贫穷,后来发财致富;本来出身微贱,后来身居高官,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因为祖先的遗产而过上富足生活,依靠父亲或祖父的保举而获得高官,这种人又与常人有什么区别?他们中如果有人想借这种富贵高官在乡邻面前炫耀,这种炫耀不仅是令人感到羞愧的,而且是令人感到可怜的。
【点评】
挫折和坦途是每个人人生之旅都会遇到的。真正令人钦佩的人是那些顺境不沾沾自喜、逆境不消沉的人。然而,在我们身边许多人能做到败不馁,却做到胜不骄。那些凭着自己的显达而到处招摇的人更是让人气愤至极。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奉劝他们要仔细斟酌“弓满则折,月满则缺”的道理。
礼不可因人而异
【原文】
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吾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文】
世上有一些没见识的人,不能在对待父老乡亲时一视同仁,礼待如一,却根据他人的富贵贫贱划分高下等级,见到有钱有官职的就礼貌恭敬。钱财越多,官职越高,就越是恭敬。而见到贫穷的,地位低下的乡亲,就态度傲慢,心下轻视,很少去关照周济他们。殊不知,别人的富贵并不是自己的荣耀,别人的贫贱也不是自己的耻辱,又何必因他的富贵贫贱而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德行深厚,有识有见的人决不会这么做。
【点评】
与人交往要有原则,对比自己强的人不阿谀奉承,和处境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也不倨高傲慢。所谓的“不卑不亢”,并不只是一种仪表要求,而应该是一种处世原则。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会有变化,我们自己有时也会陷入困境,你想要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就要那样对待他人。
随遇而安方为福
【原文】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文】
人活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识,就有了忧患和不称心的事。小孩子哭闹,都是因为有些事没达到他的要求。从幼儿到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顺心如意的事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的人,虽然天下人都羡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都有各自的烦恼不称心处,跟平民百姓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所忧虑的事情跟普通人不一样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叫做缺陷世界。人生活在世上没有谁能处处如意、事事美满。能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而在遇到挫折不如意时,安然处之,就能感到心里顺畅一些。
【点评】
更多时候,随遇而安是一种圆融的人生境界,是一个人历经沧桑后返璞归真的选择。当人年轻气盛时,每每遇到拂意之事,大多捶胸顿足、消沉颓废,甚至痛不欲生。然而即使是把眼泪哭干,事情终需想办法解决,而且每件事都需要一步步慢慢解决。况且我们自身能力的由来是一个脚踏实地积累的过程。好多时候,不“顺受之”,也只会徒增烦恼。由此看来,面对困境,努力而又随遇而安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选择。
先天不足,后天补之
【原文】
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文】
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尚书》中说有九种德性,即“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而凭借的东西。后世有一些有性急毛病的人,就佩带韦皮;慢性子的人则佩带紧绷的弓箭,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常常因自己无法知道而苦不堪言,必须向他人请教才能知道。
【点评】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听到一件事,是否就可以立即去做”,而孔子给二人的答案截然不同,原因是冉求做事总是退缩向后,所以他要鼓励他去做;而仲由胆子大、有时很鲁莽,所他要压压他。诚然,要想让自身有更大发展,就要不断克服缺点。而要这样做的第一步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但这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讳疾忌医的人不少,况且主动以自己的缺点“询他人”,这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人各有所长
【原文】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译文】
人的性格、品行中虽然有短处,也一定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经常注意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连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相反的,如果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他的短处,就是一辈子相交下去也能和睦。
【点评】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宽容。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就容易与人产生矛盾、出现争执。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他人,如果苛求别人与自己相同,最终只能让自己心情恶劣。因此,多看别人长处,是我们处世时首先要学会的本领。
慢心、伪心、妒心、疑心不可存
【原文】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慢心之人自不如人,而好轻薄人。见敌己以下之人,及有求于我者,面前既不加礼,背后又窃讥笑。若能回省其身,则愧汗浃背矣。伪心之人言语委曲,若甚相厚,而中心乃大不然。一时之间人所信慕,用之再三则踪迹露见,为人所唾去矣。妒心之人常欲我之高出于人,故闻有称道人之美者,则忿然不平,以为不然;闻人有不如人者,则欣然笑快,此何加损于人,只厚怨耳。疑心之人,人之出言,未尝有心,而反复思绎曰:“此讥我何事?此笑我何事?”则与人缔怨,常萌于此。贤者闻人讥笑,若不闻焉,此岂不省事!
【译文】
待人接物时,如果总是怀着傲慢、虚伪、嫉妒、怀疑之心,那么这是自己向人讨取轻蔑与侮辱。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这么干的。有傲慢之心的人,自己明明不如人,却喜欢轻薄别人。见到地位低于自己,以及有求于己的人,不仅当面不以礼相待,并且在背后暗地里讥笑人家。这种人如果能反省一下自身,则可能会惭愧得汗流浃背。怀有虚伪之心的人,言语十分委婉动听,好像对待别人很厚道,可心里则大相径庭。这种人可能一时之间还被人相信仰慕,可是与他打上二三次交道,他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最终被人唾弃。怀有嫉妒之心的人常常想把自己放于高出别人的地位,所以听到有人赞美他人的优点时,就忿忿然觉得不平,以为这种赞美是错误的;听到别人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有缺陷,就感到欣慰,从心底发笑。其实这种行为对别人又有什么损害,只不过徒增别人对你的怨恨而已。怀有疑心的人,别人说的话,可能是随口说说,他却反反复复地想:“这到底在讥讽我什么事?那又到底在嘲笑我什么事?”这种人与人结怨,往往就是从此开始的。贤明的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嘲笑,就像没听见一般,如此不是省却了许多烦恼事!
【点评】
真诚是待人接物最起码的准则。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友爱。慢心、伪心、妒心、疑心,是人际交往之大碍。即使在权术之争中,这四者也常致人失误、失败。如《三国演义》中,怀慢心之孙权失庞统,怀疑心之曹操杀伯奢,怀伪心之刘备摔阿斗,而怀妒心之袁术、周喻均各为天下人所笑。在凡事讲究技巧的现代社会中,五花八门的处世哲学使我们不知所措,孰不知最好的也是最可行的处世方法就是真诚待人。今天,在我们繁忙的生活中,真诚、坦率,似乎能让我们更直接地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忠信笃敬,圣人之术
【原文】
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不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若能行此,非惟取重于乡曲,则亦无人而不自得。然敬之一事,于己无损,世人颇能行之,而矫饰假伪,其中心则轻薄,是能敬而不能笃者,君子指为谀佞,乡人久亦不归重也。
【译文】
言论讲究忠信,行动奉行笃敬,这种原则是圣人教人们如何获得乡里人们敬重的方法。不外乎在财物方面,不干损人利己的事;在关键时刻,不干妨碍别人而方便自己的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言给人,就是一丝一毫的小事,也一定要有结果;一旦定期有约,就是一时一刻也不耽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待人接物热情厚道,内心诚实敦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笃”。礼貌谨慎,言辞谦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敬”。如果能够“言忠信,行笃敬”,不仅能得到乡亲的敬重,而且干任何事都能顺利。然而恭敬待人一事,因为对自己毫无损失,世人还能做到。可是如果不能表里如一,表面上待人很好,心中却轻视鄙薄,这就成了能“敬”而不能“笃”了,君子就会把他称为谄佞小人。乡亲们久而久之也不会再敬重他。
【点评】
做事讲诚信,做人要表里如一。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做人的最起码原则。一些人自以为聪明,做事投机取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损害他人利益。还有一些人十分善于伪装,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人很少能交到知心朋友,而终有一天会被世人揭穿。在如今这个品质和实力并重的时代,相信袁采提倡的“忠、信、笃、敬”,能最终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信条。
严律己宽待人
【原文】
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如在己者未尽,而以责人,人亦以此责我矣。今世之人能自省其忠、信、笃、敬者盖寡,能责人以忠、信、笃、敬者皆然也。虽然,在我者既尽,在人者也不必深责。今有人能尽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责人之似己,一或不满吾意,则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只益贻怨于人耳!
【译文】
忠诚、有信、厚道、恭敬,这些品德先要自身具备,然后才可能希望别人具有。如果自己在接人待物时,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些要求,却以此来苛求别人,别人便也会以此来责怪你了。现在,能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待人忠诚、有信、厚道、恭敬的人,是很少的,而以之来要求别人的却比比皆是。其实,即使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做到了这些,也不必要求别人一定做到。现在有的人能够在接人待物时做到这些,确实是不错的。可是他想要别人也都像他一样,一时不称他的心,就狠狠地责备人家。这种人不是有容人之德的人,是很容易与人结怨的。
【点评】
我们经常抱怨人心不古,责怨他人对自己不近人情,却很少有人能认真反省自己。如果每个人都一味要求别人,只知索取不知付出,那么不管我们的物质生活多么富有,都依然难以体会到幸福。其实,与人相处也如同耕种,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关爱,必须首先自己播下爱的种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为你无条件付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小人当远之
【原文】
人之平居,欲近君子而远小人者。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此言先人于吾心,乃吾之临事,自然出于长厚端谨矣;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此言先人于吾心,及吾之临事,自然出于刻薄浮华矣。且如朝夕闻人尚气好凌人之言,吾亦将尚气好凌人而不觉矣;朝夕闻人游荡不事绳检之言,吾亦将游荡不事绳检而不觉矣。如此非一端,非大有定力,必不免渐染之患也。
【译文】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与君子结交而远离小人。君子的言论,大多忠厚老实端庄严谨,有长者之风。这种言论先进入心中,等到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自然而然会有忠厚老实端庄严谨的长者风度;小人的言论却多为刻薄浮华之言,如果这种言论首先进入心中的话,等自己在事情面前时,自然而然也有了刻薄浮华的言论。正如早晚耳边充斥的都是盛气凌人之言,我也就变得盛气凌人而自己却不明白;早晚听那些游荡之人目无法纪的言论,我也变得喜欢游荡、目无法纪,却不自知。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得很多,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必然免不了逐渐沾染的不良结果。
【点评】
常言道,看一个人如何,可以先看他的朋友。“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此言一点儿不假,与君子为伍,便有君子之风,与小人为伍,便有小人之气。正如现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所言,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为优秀!而这里的“优秀”与否,并不仅仅以其成就而定,还包含着许多内在的东西,而在这其中品行是第一位的。
老成之言更事多
【原文】
老成之人,言有迂阔,而更事为多。后生虽天资聪明,而见识终有不及。后生例以老成为迂阔,凡其身试见效之言欲以训后生者,后生厌听而毁诋者多矣。及后生年齿渐长,历事渐多,方悟老成之言可以佩服,然已在险阻艰难备尝之后矣。
【译文】
年老之人的言论有时显得迂腐而不大切合实际,但老年人经历的世事多而阅历丰富。年轻人即使是天资聪颖,但在人生的阅历及识见方面终难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总认为老年人的言论迂腐而不合实际,大凡老年人用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教导年轻人时,年轻人很多不喜欢听而且还要诋毁老年人,殊不知那些言论在老年人身上都是应验过的。等到年轻人年岁渐渐增长,经历的世事逐渐多起来之后,才体悟到老人之言是多么值得人佩服,但是能体悟到这一点时,早已是在他备尝艰辛之后了。
【点评】
人生如书。人经历的越多,书中记载着的东西也越多。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让我们的书越来越厚重起来。年轻人要多与老年人交谈,这就如同在读一本实用的书。老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笔财富,许多时候老人的教诲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虽然有时因为时代的发展,老人的言辞不免有保守之处,但我们要能“择其善者而改之”,这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常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
君子有过必改
【原文】
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人有过失,非其父兄,孰肯诲责;非其契爱,孰肯谏谕。泛然相识,不过背后窃讥之耳。君子惟恐有过,密访人之有言,求谢而思改。小人闻人之有言,则好为强辩,至绝往来,或起争讼者有矣。
【译文】
圣贤尚且不能没有过错,何况一般人不是圣贤,怎么能够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呢?一个人犯了过错,不是他的父母兄长,谁肯教诲责备他呢?不是他情意相投的朋友,谁肯规谏劝告他呢?关系一般的人,不过是背地里议论议论他罢了。品德高尚的君子惟恐自己犯有过错,暗暗察访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听到这些议论就会感谢别人,并且考虑改正过错。品德低下的小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就爱强行替自己辩解,以至于断绝了朋友的交往,还有人为此而对簿公堂。
【点评】
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有的人“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有的人则听不得他人意见,不知悔改。与刘邦争势,项羽屡次失误,却又每每对范增的进谏不予理睬,刚愎自用的性格注定了他最后乌江自刎的结局。遍观古今,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能知错必改,而那些不知悔改的人,往往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少说为佳
【原文】
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译文】
说话简短并且少言寡语,这样,对于我来说,可以减少因为言语不周而造成的懊悔;对于别人来说,可以减少对我的怨恨。
【点评】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少说为佳”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条原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惟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毋以多言。”可见人们对言多语失是何等的慎诫。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某些场合,还宜少言。
非议不足畏
【原文】
人有出言至善,而或有议之者;人有举事至当,而或有非之者。盖众心难一,众口难齐如此。君子之出言举事,苟揆之吾心,稽之古训,询之贤者,于理无碍,则纷纷之言皆不足恤,亦不必辨。自古圣贤,当代宰辅,一时守令,皆不能免,居乡曲,同为编氓,尤其无所畏,或轻议己,亦何怪焉?大抵指是为非,必妒忌之人,及素有仇怨者,此曹何足以定公论,正当勿恤勿辩也。
【译文】
有的人话说得极为善良并且得体,但是还有对他进行非议的人;有的人做事极为得当,但是还有对他责备的人。这就是众人的心思难以一致,众人的口实议论难以整齐划一而导致的结果。品德修养好的君子说话办事,如果能本着自己的良心,参考古代圣贤的遗训,向当代的贤明人士咨询请教,这样做出事来在道理上没有缺陷,对别人纷纷攘攘的议论都可以不必去担忧考虑,也不必去跟那些人争辩。自古以来的圣贤,当代的宰相,为官一时的太守县令,都不能免于被别人议论,何况一般人居住在乡井之中,同样是平民百姓,就更应该不畏惧别人对自己的议论了。有些人的议论对自己不利,那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一般来讲,一个人硬把对的说成错的,一定是妒忌别人,或者是平常就和别人有仇怨,这些人说的话怎么能决定公论呢?对于这些人的话,正应当不加考虑不加辩解才对。
【点评】
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爱非议别人。一种是出于妒忌,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就,超过了自己,就妒火中烧,非要从别人身上挑出毛病来,加以夸张渲染。有的甚至无中生有,造出许多谣言来中伤他人,目的无非是造成对别人不利的社会舆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某种心理平衡。一种是和别人结有怨恨,出于报复的心理,播弄出一些流言蜚语贬损别人的人格,降低别人的声誉。这样的人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让人防不胜防。袁采看得很透彻,“浮言不足恤”,对于那些流言蜚语,我们不必去忧虑它。以一种“置若罔闻”的态度来对待它,是再合适不过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我们靠实力证明了自己,浮言自会消散。
奉承之言奸诈多
【原文】
人有善诵我之美,使我喜闻而不觉其谀者,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面谀吾而吾喜,及其退与他人语,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愚也。人有善揣人意之所向,先发其端,导而迎之,使人喜其言与己暗合者,亦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揣我意而果合,及其退与他人语,又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料也。此虽大贤,亦甘受其侮而不悟,奈何?
【译文】
有些人善于当面称颂我的好处,让我喜欢听他说的那些话而不觉得他是在阿谀奉承。这是小人中最奸诈狡黠的一种。他当面奉承我令我高兴,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未必不会暗地嘲笑我被他愚弄了。有些人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找出这样的话题进行谈论,引导别人并且迎合别人的心意,使别人高兴他的言论和自己的暗相契合,这也是小人中最奸邪的一种。他揣摩我的心意而果然和我的心意相符合,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又未必不暗地里嘲笑我的心意被他预料到了。即使是大德大贤的人,也心甘情愿受这种小人的欺骗而不醒悟,这该怎么办呢?
【点评】
奉承话之所以让人爱听,在于它投其所好;奉承话之毁人,在于它为了投其所好而混淆是非。善意的谎言出于善良和关爱,能让人看到希望,当然无可厚非。由此看来,“诵我之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善意的,一种是别有用心的。每天我们都可能听到许多称赞自己的话语,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分辨了。
凡事不可过分
【原文】
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人必有所容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为之不已,人或起而我应,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讼人而人不校者,人必有所处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攻之。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亏而不能逃罪也。
【译文】
受到辱骂而不予理会,这个人一定涵养很高。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别人惧怕我们,而进一步去侮辱他。(如果总是)这样做,人家就有可能起来反击我们,到那时我们恐怕就会吓得说不出话来。和别人争讼,而别人不计较,这是人家有自己的考虑。我们不要认为别人是畏惧我们,而进一步去攻击人家。没完没了地这样做,人家站出来和我们辩论,我们恐怕就会理亏而不能逃避罪责了。
【点评】
世上往往有那么一种修养差的人,喜欢得寸进尺,侮慢了别人,别人不与理睬,他不知这是人家对他的包容,反倒认为别人害怕他,更加嚣张。可是人的容忍毕竟是有限度的,激怒了人家,难免要自讨苦吃。由此来说,凡事都不可以过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和别人相处要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才不至于做出过分之事。
盛怒之下,言语慎重
【原文】
亲戚故旧,人情厚密之时,不可尽以密私之事语之,恐一旦失欢,则前日所言,皆他人所凭以为争讼之资。至有失欢之时,不可尽以切实之语加之,恐忿气既平之后,或与之通好结亲,则前言可愧。大抵忿怒之际,最不可指其隐讳之事,而暴其父祖之恶。吾之一时怒气所激,必欲指其切实而言之,不知彼之怨恨深入骨髓。古人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也。”俗亦谓“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
【译文】
亲戚朋友,故交旧识,即便在彼此关系融洽感情深厚的时候,也不可以把自己的隐秘之事全部告诉他们。只怕一旦双方关系恶化,那么从前所说的话就成了他人和你争讼时所凭借的资本。还有在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也不要用太过分的言辞侮辱人家,只怕怒气平息之后还要和他恢复以前的友好关系,甚至结为亲戚,那样从前所说的话就会令人惭愧。一般来说,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切不可揭露别人隐私之事,或暴露别人祖辈、父辈所做过的恶事,我们可能被一时的怒气所驱使,一定要揭露人家的短处来攻击人家,不知道人家对我们的怨恨由此而深入骨髓。古人说:“言语对人的伤害,比长矛剑戟还要厉害”,说得对啊!俗话也说:“打人莫打膝,说人莫揭短”。
【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许多时候是由于说话不当引起的。朋友之间一旦翻脸,盛怒之下,不计后果,攻击对方的短处。如果从此绝交,对方可能把你的话牢记在心,气量大度些的,倒也罢了,气量小的,耿耿于怀,总要伺机报复。如果双方怒火平息,又言笑如初,恐怕你就会后悔,当时不该说那样尖酸刻薄的话。夫妻双方争吵也是这样,天下没有不争吵的夫妻,然而吵了架就分手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吵过之后,还要接着过日子,所以双方处在气头上时,千万不可一时任气,说话失去分寸,揭露对方短处或是专捡对方不爱听的话刺激他,这样做难免要伤害对方感情,不利于婚姻的稳定。常见许多年轻人,结婚时恩恩爱爱,但因为一些小事,争吵时互不相让,说话不顾后果,时间长了,难免要伤感情,严重的甚至最后分道扬镳。可见,盛怒之下说话不加考虑,危害是很深的。
与人言语,平心静气
【原文】
亲戚故旧,因言语而失欢者,未必其言语之伤人,多是颜色辞气暴厉,能激人之怒。且如谏人之短,语虽切直,而能温颜下气,纵不见听,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语,无伤人处,而词色俱历,纵不见怒,亦须怀疑。古人谓“怒于室者色于市”,方其有怒,与他人言,必不卑逊。他人不知所自,安得不怪!故盛怒之际与人言语尤当自警。前辈有言:“诫酒后语,忌食时嗔,忍难耐事,顺自强人。”常能持此,最得便宜。
【译文】
亲朋好友,故交旧识,因为说话不当而交情破裂的,未必都是因为说了伤害别人的话。很多是因为态度、言词、语气过于粗暴,所以激起了别人的愤怒。比如规谏别人的缺点,话语虽然恳切直爽,却能和言悦色,纵使不被对方听取,也不至于惹怒对方。平常说话。本没有伤人的地方,而言辞声色都很严历,即使不被对方恼怒,也会引起人家怀疑。古人说:“在家里生气后,难免要把怒色带到外面去。”一个人正值生气的时候,和别人说话,一定不会表示谦逊。别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怎么能不奇怪呢!因此在大怒的时候和别人说话更应该警惕不要伤害了别人。前辈曾经说过:喝酒后诫说话,吃饭时忌生气,能忍受难以忍受的事,不与自以为是的人争论。经常能坚持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点评】
谈话也是门艺术,有些话从某些人嘴里说出,亲切婉转,使人如沐春风;而同样的内容从另一些人嘴里说出,就暴戾生硬,让人难以接受。由此看来,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艺术不可不研究。尤其是劝说别人,更要注重分寸,讲究方式,要尽量做到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更容易达到劝说的目的。
对待老人让三分
【原文】
高年之人,乡曲所当敬者,以其近于亲也。然乡曲有年高而德薄者,谓刑罚不加于己,轻詈辱人,不知愧耻。君子所当优容而不较也。
【译文】
年纪大的人,在乡里之所以受人尊敬,因为他们在年龄和经历上都和自己的父母相接近。然而乡里也有年纪虽高而品德修养不够的人,认为刑罚施加不到自己身上,动不动就侮骂别人而不知道惭愧羞耻。君子对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宽容,不与他们计较。
【点评】
尊老爱幼是我们社会的优良传统,对老人谦让也体现了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另外,人由于长期操劳,步入老年后身体会变得虚弱易生病,另外,很多老年人年龄越大,脾气性格越接近孩童。因此,和年老之人之间出现矛盾,如果不关乎原则问题,应退让一些,以免惹出大的麻烦。
与人交游,当有分寸
【原文】
与人交游,无问高下,须常和易,不可妄自尊大,修饰边幅。若言行崖异,则人岂复相近!然又不可太亵狎,樽酒会聚之际,固当歌笑尽欢,恐嘲讥中触人讳忌,则忿争兴焉。
【译文】
和别人交往,不管对方地位高低,态度上必须平和亲切,切不可妄自尊大,要穿着整洁。如果言谈举止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那么谁还愿意和你接近呢?然而也不能和人过分亲近。喝酒聚会的时候,固然应该高歌欢笑,尽情畅饮,但也要说话谨慎,否则,在嘲讽讥刺中触犯了别人禁忌讳避的事,可能就要引起争吵了。
【点评】
不妄自尊大、待人友好,这一点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大多都能注意到。而“不可太亵狎”,我们往往会忽略。特别是年轻人在交往中,由于年龄相仿,彼此间说话开玩笑便不加考虑,很多时候会引起不快。可见,不管多么亲近的朋友,都要讲究相处的艺术,这样才会更好地维持友谊。
以才德服人
【原文】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译文】
品行高尚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敬重,不一定他的容貌有多么漂亮,身材有多么高大;才能高超的人自然会受到别人敬服,不一定他的言论有多么高明。
【点评】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敬,因为受尊敬的程度往往能证明人的价值的大小。然而,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尊敬呢?这就需要首先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真正值得敬重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拥有极佳外貌、口才或更多财富、知识的人,而是一个才德厚重的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你才能赢得更多的掌声。
居乡不可奢华
【原文】
居于乡曲,舆马衣服不可鲜华。盖乡曲亲故,居贫者多,在我者孑然异众,贫者羞涩,必不敢相近,我亦何安之有?此说不可与口尚乳臭者言。
【译文】
居住在乡里面,驾的车马、穿的衣服,不可以鲜艳华丽。因为乡里的亲戚朋友,生活贫困的占多数,我们与众不同,贫困的人感到不好意思,一定不敢接近我们,我们自己如何能安心呢?这些话不必与乳臭未干的未成年人讲。
【点评】
进入一个新环境,要想更快地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尽量和这里的人保持格调一致。这无关乎个性问题,君不见许多人因与新环境格格不入,而终日抑郁寡欢。因此,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尽量让自己平易一些,这是一个生存技巧。
人不可迷途情欲
【原文】
子弟有耽于情欲,迷而忘返,至于破家而不悔者,盖始于试为之,由其中无所见,不能识破,则遂至于不可回。
【译文】
子弟中有人沉迷于情欲之中,迷途忘返,以至于败坏家业而不知悔改。这些人开始时都只是想尝试一下,由于心中没有见识,不能看透这样做的后果,于是就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点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情感不同于情欲。情感是社会化的,高尚、健康的情感能催人向上。情欲则是更原始的、始于自然生理的。人如果耽于此种欲望,与其他动物又有何不同?学会克制欲望,生活在理智的光辉下,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美好。
子弟应适当交游
【原文】
世人有虑子弟血气未定,而酒色博弈之事,得以昏乱其心,寻至于失身破家,则拘之于家,严其出入,绝其交游,致其无所见闻,朴野蠢鄙,不近人情。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况居之于家,无所用心,却密为不肖之事,与出外何异?不若时其出入,谨其交游,虽不肖之事习闻既熟,自能识破,必知愧而不为。纵试为之,亦不至于朴野蠢鄙,全为小人之所摇荡也。
【译文】
世上有人考虑到年轻人尚未成年,血气不足,酒色赌博这些事,会扰乱他们的心神,以至于丧失品德,败坏家业。于是把年轻子弟拘留在家里,严防他们的出入,断绝他们和外界的往来,以至于使这些年轻子弟缺乏见闻,愚蠢鄙陋,不懂得人情道理。岂不知这样做并非良策。一旦对他们的管教松弛下来,这些年轻子弟的情欲就会爆发出来,如同野火燎原,不可扑灭。况且把他们拘留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就会偷偷地做些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和让他们外出有什么区别呢?不如按时让他们出去,告诉他们交朋友要谨慎,对于那些不该做的事他们眼见耳闻,心中有数,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一定知道羞愧而不做那样的事。即使试着去做这样的事,也不会愚蠢鄙陋,完全被小人左右愚弄。
【点评】
父母要引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来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如果一味地限制孩子的正常交往,把他们关在家里,这的确减少了孩子学坏的可能性,但也容易使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孤僻的性格。那样,孩子走入社会后也很难适应,其后果更为可怕。
持家宜量入为出
【原文】
起家之人,易为增进成立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浅狭,尚循其旧,故日人之数,多于日出,此所以常有余。富家之子,易于倾覆破荡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广大,尚循其旧,又分其财产立数门户,则费用增倍于前日。子弟有能省用,速谋损节犹虑不及,况有不之悟者,何以支持乎?古人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盖谓此尔。大贵人之家尤难于保成。方其致位通显,虽在闲冷,其俸给亦厚,其馈遗亦多,其使令之人满前,皆州郡廪给,其服食器用虽极华侈,而其费不出于家财。逮其身后,无前日之俸给、馈遗使令之人,其日用百费非出家财不可。况又析一家为数家,而用度仍旧,岂不至于破荡?此亦势使之然,为子弟者各宜量节。
【译文】
创立家业的人,之所以能够把财富越积越多,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以及在红白喜事的操办和各种日常花费上都很节俭,遵循发家之前的规矩,从不铺张浪费,因此,每天收入的钱财总要多于支出的,所以他们能经常有所剩余。富家子弟之所以容易倾家荡产,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花费太多,操办红白喜事规模太大,总要依循旧制,并且数位兄弟又把财产分开各立门户,这样日常费用就比从前增加了好几倍。子弟中有的人能节省费用,作长远打算,恐怕还来不及呢,何况有的子弟尚未省悟,如何才能把家业支持下去呢?古人说:“从节俭进入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困难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权贵人家也不能保证子孙永不败坏家业。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即使不是主管要害部门,国家发给的奉禄供给十分丰厚,别人赠送给的礼物钱财也很多,他们面前那么多差役仆从,费用都是由州郡官方供给,他们的服饰、饮食、器皿、用具虽然都极其豪华奢侈,但那些费用都不是由自家财产中支付的。等到这些权贵的后世子孙,没有父祖辈做官时国家拨给的奉禄供给,也没有别人赠送的钱财礼物。差役仆从的薪水,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费用,都不得不从自家财产中支出。况且后世子孙又把一家分成好多家,而各种用度还和往昔一样,怎么能够不倾家荡产呢?这也是形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事,做子弟的,都应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点评】
量入为出,反对奢靡,治国、治家都该如此。《红楼梦》中大观园被查抄之后,贾政查看历年收支账薄发现“所入的不敷所出,又加连年宫里花用,账上有在外浮借的也不少。再查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更加十倍”。他不由感慨:“岂知好几年头里已就寅年用了卯年的,还是这样装好看,竞把世职俸禄当作不打紧的事情,为什么不败呢!我如今要就省俭起来,已是迟了。”现代生活中,适量的消费、享受生活,对个人、对家庭都是应该的,但协调好收入和支出的比例更是十分必要的。量入为出,是家业长久兴旺之重要根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亦是如此。
节俭宜持之以恒
【原文】
人有财物,虑为人所窃,则必缄滕扃镭,封识之甚严。虑费用之无度而致耗散,则必算计较量,支用之甚节。然有甚严而有失者,盖百日之严,无一日之疏,则无失;百日严而一日不严,则一日之失与百日不严同也。有甚节而终至于匮乏者,盖百事节而无一事之费,则不至于匮乏,百事节而一事不节,则一事之费与百事不节同也。所谓百事者,自饮食、衣服、屋宅、园馆、舆马、仆御、器用、玩好,盖非一端。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译文】
人们有了财物害怕被他人偷盗,就用绳索捆上,再加上锁,严格地贴上标志和封条。害怕日常花费没有计划而耗散家产,就会精心地计算一切花销。然而也有人虽然对日常花销精打细算,还是破了产,这是因为一百天严格谨慎地花销,没有一天疏忽,才不会破产;一百天在花销上严格谨慎,只有一天疏忽放任,那么这一天的疏忽放任与一百天不严格谨慎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有人十分节俭,但最后还是到了资财匮乏的地步,这就是因为在各种事情上都节俭,那么一样事情的破费与各种事情都不节俭的后果是一样的。所说的各种事情,就是饮食、衣服、住宅、园林、馆舍、车马、仆人差役、器皿用具、古玩,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对这些事物的使用,丰富或节俭按自己的财力来定,就不算是浪费。不根据自己的财力去做,或是虽然有这份财力却过于奢侈浪费,做不是紧急要办的事,都是乱花费。主持家事的年轻人应该深深懂得这一点。
【点评】
当家理财要以节俭为原则,有些人虽然自认为节俭,但持家还是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偶尔奢靡无关紧要,勤俭不能持之以恒的缘故。袁采指出正是这种疏忽造成了有些人的倾家荡产,而要真正做到勤俭持家,就必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勤俭,就必须在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上坚持勤俭。他认为,日常花费要依据自己财力大小来定,量力而行,即使财产丰足,也不可奢侈,这样坚持下去才能保持家业兴旺发达。在个人、家庭消费上,我们并不主张做守财奴,但袁采这种坚持节俭的理财主张,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周济当择人
【原文】
人有患难不能济,困苦无所诉,贫乏不自存,而其人朴讷怀情,不能自言于人者,吾虽无余,亦当随力周助。此人纵不能报,亦必知恩。若其本非窘乏,而以干谒为业,挟持便佞之术,遍谒贵人富人之门,过州干州,过县干县,有所得则以为己能,无所得则以为怨仇。在今日则无感恩之心,在他日则无报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顾待之。岂可割吾之不敢用,以资他之不当用?
【译文】
有人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祸患困难,无处诉说困苦,贫穷得生活不下去了,而这人又质朴木讷,面有愧色,不好意思向人求助。遇到这样的人,我虽然手头也不宽裕,也还是要尽力去帮助周济他。此人即使不能回报,也一定会感激我的恩德。如果有人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到处去权贵富家门前阿谀奉承请求施舍,无论他路过州还是县,他都这么干,得到人家的施舍就吹嘘自己有才能,得不到人家的施舍就和人家结下仇怨。这种人现在不会感激别人的恩德,他日也不会报答别人的恩德,对这种人完全可以不顾念不考虑。怎么能够舍出我平时都不舍得用的钱财,去帮助他干他不该干的事呢?
【点评】
扶危济困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可失于盲目,应该有所选择、有所区别,帮助那些善良无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至于那些本有生活能力却懒惰只想坐享其成的人,我们在伸出友爱之手时,一定要想清应该给予他哪些方面的帮助为好。其次,帮助他人也要讲究方法,“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比如,我们现在的扶贫工作,给予物质帮助固然是最为直接的方式,但更为长远的方法是“给予”贫困地区以脱贫的方法,如注入产业、给予技术指导等。
虽贫亦不可轻受人恩
【原文】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前辈见人仕宦而广求知己,戒之曰:“受恩多,则难以立朝。”宜详味此。
【译文】
在乡里居住,或是寄居在外,都不能轻易接受人家的恩惠。在我没有发达的时候,受了人家的恩惠,常常要记在心里,每次见到施恩于我的人,心里都很敬畏。而那人也因为觉得有恩于我,所以在神色上常常表现出来。等到我荣耀显达以后,要想报答所有有恩于我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到,不报答人家的恩情又觉得理亏。因此,即使是一顿饭,一丝绢,也不能轻易接受。前辈看见有人做官时广求知己,告诫他说:“受别人的恩惠多,就很难在朝廷中立住脚。”应该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点评】
袁采这条“不可轻受人恩”的训诫,在今天看来也有它的可取之处。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经验,受了别人的小恩小惠,办起事来就会碍于情面,受人牵制,最后自己吃了大亏。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更应该警惕这一点,切不可接受别人的请客送礼,否则在执行公务时,难免受人牵制,做出殉私之事。
人情固有厚薄
【原文】
人有居贫困时,不为乡人所顾,及其荣达,则视乡人如仇雠。殊不知乡人不厚于我,我以为憾;我不厚于乡人,乡人他日亦独不记耶?但于平时薄我者,勿与之厚,亦不必致怨。若其平时不与吾相识,苟我可以济助之者,亦不可不为也。
【译文】
有人在贫困的时候,没有得到乡里人的照顾,等到他荣耀显达以后,就把乡里人视作仇人。殊不知乡里人当初不厚待我,我感到怨恨,我不厚待里人,乡里人他日难道就不记得了吗?只是对那些平时鄙薄我的人,不与他深交也不必怨恨他。对那些平时和我不相识的乡里人,如果我能周济帮助他,也不可不这样做。
【点评】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古莫不如此。对于人情世故,不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必有失豁达大度的风度。宽容仁厚才会更加受人尊重。
以直报怨
【原文】
圣人言“以直报怨”,最是中道,可以通行。大抵以怨报怨,固不足道,而士大夫欲邀长厚之名者,或因宿仇,纵奸邪而不治,皆矫饰不近人情。圣人之所谓直者,其人贤,不以仇而废之;其人不肖,不以仇而庇之。是非去取,各当其实。以此报怨,必不至递相酬复无已时也。
【译文】
圣人说:“对于仇怨,须以正直之道来对待。”这句话最符合中庸之道,可以通行无阻。一般来说,以怨报怨的说法当然不足称道,而有的士大夫为了博取仁厚长者的名声,放纵奸邪之人而不去惩治,都是虚伪不合情理的做法。圣人所说的正直,就是他人贤德,不因仇怨而废掉人家;他人不肖,(为了赢得好名声)也不因为仇怨而庇护他。是非取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直报怨,就不会无休无止地互相报复了。
【点评】
冤冤相报,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最终的结果难免两败俱伤。而以直报怨,“是非去取,各当其实”,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不记前嫌,宽容大度的品格,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最适用的办法之一。春秋时,齐桓公不记管仲的一箭之仇,重用他让他帮助自己治理齐国,最终国富兵强、称霸诸侯。可见,按是非正道来处理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了。
《睦亲》
性格不可强求一致
【原文】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孥,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况凡临事之际,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当后,一以为宜急,一以为宜缓,其不齐如此。若互欲同于己,必致于争论,争论不胜,至于再三,至于十数,则不和之情自兹而启,或至于终身失欢。若悉悟此理,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宜孰思之。
【译文】
人际关系中,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和兄弟。然而,父子与兄弟有不和睦的。父与子之间,或者因为(父亲对孩子)求全责备,兄与弟之间,或者因为相互争夺家产。有的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并没有求全责备、争夺财产,却也很不和睦,周围的人看见他们不和,有的便从这种不和中分辨是非,最终仍找不到理由。人的性情,有的宽容缓和,有的偏颇急躁,有的刚戾粗暴,有的柔弱儒雅,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轻浮浅薄,有的克制检点,有的放肆纵情,有的喜欢闲雅恬静,有的喜欢纷纷扰扰,有的人识见短浅,有的人识见广博,各自的性格各不相同。父亲如果一定要强迫子女合于自己的性格,而子女则未必是那个样子;兄长如果一定要强迫弟弟合于自己的脾气,而弟弟也未必如此。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做到相合,那么他们的言语与行动也不可能相合。这就是父与子、兄与弟不和睦的最根本的原因。况且一般面临一件事情时,一方认为正确,一方认为错误;一方觉得应当先做,一方认为应当后做,一方以为应该急,一方以为应该缓,观点不同竟然是这个样子。如果彼此都想要对方和自己相同,结果必然会导致争吵与论辩,争吵、论辩不分胜负,以至于三番五次,更至于十次八次,那么不和自此就会产生,有的竟到了一生失去和睦的地步。
如果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父亲和兄长对子女与弟弟通情达理,且不苛求他们与自己相同;做子女和弟弟的,恭敬地追随着父兄,却并不期望父兄只听取自己的意见,那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定相互和协,没有乖离争论的祸患。孔子说:“对待父母,屡次婉言劝谏,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必须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仍然在做事的时候无怨无悔。”这就是圣人教给人们和家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认真思考。
【点评】
人的年龄、性格、阅历不同,做事方式也不相同。任何人都不应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人。在家庭中、社会上,我们都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只要他人的观点、做法不为过错,我们都应以宽厚的胸怀去接纳。这样,我们不但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在他人身上学到好的东西补益自身。当然,凡事都应有度。不“强合于己”,并不意味着要去顺从、迎合别人,重要的是学会沟通,“求同存异”。如果您被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困扰,不妨如此试一下。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都有严格的界限,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不可越雷池一步。“性不可以强合”,如此开明的观点出现在宋代,足见袁采在父子家庭兄弟观念上的超前意识。
人宜将心比心
【原文】
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为父者曰:“吾今日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为子者曰:“吾今日为人之子,则他日亦当为人之父。今父之抚育我者如此,畀付我者如此,亦云厚矣。他日吾之待其子,不异于吾之父,则可以俯仰无愧。若或不及,非惟有负于其子,亦何颜以见其父?”然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此无他,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然则自反之说,惟贤者可以语此。
【译文】
父与子之间,有的彼此不思考自己的职责,却责备对方,这是导致父子不和的根源。如果父与子各自都能反思一下自己,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做父亲的应这样说:“我现在为做父亲,从前曾经是别人的子女。大凡我原来侍奉父母的原则是每事求尽善尽美,那么做子女的兢会有所闻见,不等做父亲的去教导他们,他们就会明白怎样去对待父母了。倘若我过去侍奉父母未能尽善尽美,(如今)却去责备孩子不能做到这些,难道不有愧于自己的良心吗?”做儿子的应该这样说:“我今天是别人的儿子,日后肯定会做他人的父亲。今日我的父亲这样尽心尽力地抚养培育我,并且为我付出许多心血,可以称得上是厚爱了。日后我对待自己的子女,只有做到与我父亲待我的程度一样,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如果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有负于子女,更无颜面去见父亲。”世上善于做儿子的人,常常也很善于做父亲,不能够孝顺其双亲的,也常想虐待其子女。这其中没有别的道理,贤达的人能够反省自己,那么做事就会稳当少出差错。不贤达的人不能反省自己,做儿子就多怨恨,做父亲则多暴戾。如此看来自省的道理,只有贤达的人才可以谈论。
【点评】
“换位思考”是如今谈论较多的话题。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家庭中亦是如此。然而,由于血缘因素的存在,家庭关系成为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在与家人相处时忽略了技巧和必要的逻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我们才会将我们的“避风港湾”装点得更为美丽,才会拥有一个更为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随时疏解,方为忍之高境
【原文】
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
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
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尔。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人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译文】
人们常说家庭能长久和睦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忍耐,然而徒知忍耐而不明白如何去忍耐,其中的失误会更多。大概忍耐中有的具有隐藏蓄积的意思在内。别人冒犯了我,我埋藏隐蔽而不发露,这种做法仅适用于一两次罢了。积蓄的越多,发泄之时,越像洪流决口,不可遏止。不如将愤懑随时发泄,随时调解,不存留于胸中为好。(并且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不妨对自己)说:他这样做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他这样做是因为无知;他这样做是失误所致的;他这样做是因为其自身见识狭窄;他这样做对我来说又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呢?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即使每天冒犯我数十次之多,也不至于在言语表情上表现出任何的愤怒之色,这样才能看出忍耐的功效是多么大啊,这才是善于忍耐的人。
【点评】
所谓的“忍”,不过是宽容的一种表现,当心中充满关爱,我们就不会过多地去计较一些小事。学会理解,我们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苦恼的漩涡。另外,要想使家庭关系和谐,也应学会必要的处世方法。相敬如宾,不一定适合所有家庭。矛盾就像绳结,要随时去解,不要让问题堆积成待发的火山。如此看来,随时吵吵架,并不都是坏事,不过要注意“方式”和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罢了。
亲戚之间莫记仇
【原文】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不可解者。止由失欢之后,各自负气,不肯先下尔。朝夕群居,不能无相失。相失之后,有一人能先下气,与之话言,则彼此酬复,遂如平时矣。宜深思之。
【译文】
亲人之间不和睦,往往是源于细小琐碎之事,却最终导致了终生失和。终生失和的原因恐怕是失和之后,彼此各怀气愤,谁也不肯先提出和解,谁也不肯认输。人与人朝夕相处,不可能没有相互失礼之处,如果这时其中的一人能够先主动讲和,与对方平心静气地把话说开,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恢复,和好如初。这个道理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点评】
朝夕相处的骨肉至亲,因一些小事而矛盾,这是极为正常的。关键在于有了矛盾后,要努力加以恢复。主动把话说开,是大度的表现,无关乎尊严。和人相处莫记仇,不仅是亲人相处,也是处理朋友、同事间的矛盾时都应做到的。
为人岂可不孝
【原文】
人当婴孺之时,爱恋父母至切。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之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虽飞走微物亦然,方其子初脱胎卵之际,乳饮哺啄必极其爱。有伤其子,则护之不顾其身。然人于既长之后,分稍严而情稍疏。父母方求尽其慈,子方求尽其孝。飞走之属稍长则母子不相识认,此人之所以异于飞走也。然父母于其子幼之时,爱念抚育,有不可以言尽者。子虽终身承颜致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况孝道有不尽者。凡人之不能尽孝道者,请观人之抚育婴孺,其情爱如何,终当自悟。亦由天地生育之道,所以及人者至广至大,而人之报天地者何在?有对虚空焚香跪拜,或召羽流斋醮上帝,则以为能报天地,果足以报其万分之一乎?况又有怨咨于天地者,皆不能反思之罪也。
【译文】
人在婴孩时代,对于父母的依恋是极为深切的。而父母对于处在婴孩时代的儿女,爱护怜惜之情也很深厚,抚育时的关心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大概由于父母和孩子相连的气血刚刚分离,相去还不算遥远,并且婴孩的声音笑貌本身便能取悦于人,得到人的疼爱的缘故吧!这也是造物者特意安排的自然而然的道理,使这个世界能生生不息。即使是飞禽走兽、微生物等也是如此,当它们的子女刚刚脱离母体的时候,哺乳喂养极其细致。如有意外的伤害降临到它们孩子身上之时,它们会奋不顾身去保护孩子。然而,当孩子渐渐地长大之后,名分稍稍严格起来,感情也日渐疏远起来。此时父母极力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慈祥,子女们也力求做到至孝。飞禽走兽之类渐渐长大之后,母与子不相识认,这是人之所以与飞禽走兽不相同的地方。但是,父母在孩子幼小之际,对他们爱念抚育之情,简直不可以用言语表达得尽。子女们即使终其一生承颜致养,孝顺父母,极尽孝道,也不能报答父母从小爱念抚育的恩情,况对有些人来说,根本不能尽孝道。凡是不能尽孝道的人,请他注意一下人们是怎样抚育婴孩的,(看看)其中的情爱分量有多重,最终就会自己醒悟。正如天地孕育万物的至理,这种至理涉及到人类的又是那样广大,而人类怎样去报答天地呢?有的对着空中焚香跪拜,有的请道士做道场以祭祀上帝,认为这样就能报答天地至爱,果然能报答其万分之一吗?更何况还有一些对天地有埋怨责怪的人,这些都是不进行反思的过错啊!
【点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一刹那起,便开始沐浴在父母的爱抚之下,那么这种源源不断的亲情之爱,当以什么来作为报答呢?只有至孝。即使至孝也只能报答得一部分恩情!然而,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繁忙的生活中,你可能很少有时间在父母身边尽孝心,更多的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但父母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这些,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照。每周至少打一个电话,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要求并不高,然而你能做到吗?
父母爱子应有当
【原文】
人之有子,多于婴孺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无故叫号,不知禁止,而以罪保母。陵轹同辈,不知戒约,而以咎他人。或言其不然,则曰小未可责。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及其年齿渐长,爱心渐疏,微有疵失,遂成憎怒,抚其小疵以为大恶。如遇亲故,装饰巧辞,历历陈数,断然以大不孝之名加之。而其子实无他罪,此父母妄憎之过也。爱僧之私,多先于母氏,其父若不知此理,则徇其母氏之说,牢不可解。为父者须详察之。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
【译文】
人们有了孩子,大多在孩子处在婴孩之时由于过分溺爱而忽略了他们的坏毛病。放纵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也放纵他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他们无缘无故叫喊胡闹,不知道加以制止,却以此怪怨看护孩子的人。孩子欺侮了其他小孩,大人不懂得管教自己的孩子,却怪罪被欺侮的孩子。有的父母尽管承认孩子的所作所为是错的,但又说孩子小没有必要责备。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孩子的恶习,这就是父母溺爱孩子造成的过错。等到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的溺爱之心渐渐淡化,孩子稍稍有过失,便会使父母感到极其厌恶进而大发脾气,将孩子的小错看成是很大的错误。如果遇到亲朋故旧,更会历数孩子的过失,并坚决地把大不孝之名加在孩子的身上。但孩子的确又没有其他的罪过,这是父母妄加憎恶的过错。极端的爱憎感情大多首先来自于母亲,父亲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仍听信母亲的话,认为她说的是不能改变的真理,那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做父亲的必须详细了解并观察儿子的言行,孩子小的时候要严格地要求他,长大后也不应减少对他的爱。
【点评】
婴儿出世后简单犹如一张白纸,最初为其着色描摹的七彩的笔把握在父母的手中。父母供给他吃穿的同时也教会他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去做。孩子在接受不断的教育中走向成熟,有朝一日,推开父母的双手,大胆地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去,从此,他也承担起了孕育下一代的光荣使命。在不断的轮回与发展中,历史给了我们一条经验: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俗语说得好,“小时不管,到大上房揭瓦”。意即当小孩子处于可塑性阶段,大人纵容他的一切,不懂得教育他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那么长大成人之后,他会干出令父母吃惊又无奈的事情,这时父母后悔却失去了约束他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权衡利弊的砝码,传他为人处世的技巧,给他待人接物的方法,让他感受到其自身必须承担的责任一而这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十分重要的。
身教重于言传
【原文】
人有数子,无所不爱,而为兄弟则相视如仇仇,往往其子因父之意遂不礼于伯父、叔父者。殊不知己之兄弟即父之诸子,己之诸子,即他日之兄弟。我于兄弟不和,则己之诸子更相视效,能禁其不乖戾否?子不礼于伯叔父,则不幸于父亦其渐也。故欲吾之诸子和同,须以吾之处兄弟者示之。欲吾子之孝于己,须以其善事伯叔父者先之。
【译文】
一个人不管有几个儿子,对每一个儿子都无限厚爱,然而他往往对自己的兄弟却相视如仇敌。他的儿子们也往往受父亲的影响,对伯父、叔父不加礼遇。孰不知自己的兄弟就是自己父亲的几个儿子,自己的几个儿子在日后也会成为兄弟。自己和亲兄弟不和睦,那么几个儿子则争相仿效,又能阻止他们彼此乖违不和呢?儿子们对伯父、叔父不加以礼遇,那么日后他们将会不孝顺父亲。所以想要使自己的儿子们和睦相处,必须以自己和兄弟和睦相处的例子给他们看。如果想要孩子日后能孝顺自己,就必须首先让他们做到善待叔父、伯父们。
【点评】
《世说新语·德行篇》中有一段文字:“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自教儿。’”,这个故事是说谢公的夫人在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为什么从来不见他教导儿子,谢安回答说他是以自身言行来教导儿子的。诚然,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有影响力的老师,一个人如果自己没有德行,却用德行来教育子女,这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希望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能找到一条最有效的办法。
亲戚不宜多借贷
【原文】
房族、亲戚、邻居,其贫者才有所阙,必请假焉。虽米、盐、酒、醋,计钱不多,然朝夕频频,令人厌烦。如假借衣服、器用,既为损污,又因以质钱。借之者历历在心,日望其偿;其借者非惟不偿,以行行常自若,且语人曰:“我未尝有纤毫假贷于他。”此言一达,岂不招怨怒。
【译文】
一个大家族中、众亲戚中,或众邻居中,必然有些经济拮据、生活窘迫、日用不够的人。一旦有所缺,一定会向富裕家庭求借。虽然米面、盐酒酱醋之类,值钱不多,但如果频繁地求借,也会令人感到厌烦。如果求借衣服器皿等物事,既容易被污损,又容易被拿出去换钱。所以一旦东西借出之后,主家便会时常记挂在心上,每天盼望求借者快快归还;如果求借东西的人不但不快快归还,反而看上去像是若无其事、毫不挂怀,并且对人说:“我从来没有向他借过一针一线。”这话如果传到物主耳朵里,岂能不招来物主的怨恨之情!
【点评】
亲者,近也。戚者,忧也。“亲戚”最初的意思便是能与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亲近之人。然而,再近的亲戚交往也要有度。如果自己恒贫,而常假借求助于他人,及至他人有事,自己无钱无力,则此种交情,绝不可持久。自古就有“亲戚不交财,交财两不来”的说法。亲戚之间如果钱财来往过多,便有了利益之争,如果处理不得当,便最终连陌生人不如。袁氏此段议论,深契常人之性,可谓中肯之至。
婚配需条件相当
【原文】
有男虽欲择妇,有女虽欲择婿,又须自量我家子女如何。如我子愚痴庸下,若娶美妇,岂特不和,或有他事;如我女丑拙狠妒,若嫁美婿,万一不和,卒为其弃出者有之。凡嫁娶因非偶而不和者,父母不审之罪也。
【译文】
家中男孩要聘媳妇,女孩要定女婿,做父母的得考虑一下自家的子女条件如何,如果自家儿子愚笨平庸,却娶了一个美貌女子为妻,不但夫妻会不和,还会发生其他事情。如果自家女儿又丑又笨还爱争风吃醋,却嫁了一个好女婿,万一夫妻不和,就会被人家抛弃。大凡男女结婚后,因为不般配而导致双方不能和睦相处的,都是做父母的事先没有考虑周全的过错。
【点评】
门第观念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这于今天早已过时。婚嫁讲究门当户对,该观念也已被今人所摒弃。但如果从最现实的角度思考,婚配的双方需要条件大体相当,也的确有几分道理。假如婚配的双方,经历、思想截然不同,在家庭生活中两人就很难合到一起。黛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的悲剧,根源不在于两人出身门第的悬殊而在于门第出身造成的二人思想的差距。由此看来,嫁入豪门和迎娶佳妻时都需要慎重考虑,彼此仍需多交往磨合。
收养亲戚当得法
【原文】
人之姑、姨、姊、妹及亲戚妇人,年老而子孙不肖,不能供养者,不可不收养。然又须关防,恐其身故之后,其不肖子孙却妄经官司,称其人因饥寒而死,或称其人有遗下囊箧之物。官中受其牒,必为追证,不免有扰。须于生前令白之于众,质之于官,称身外无余物,则免他患。大抵要为高义之事,须令无后患。
【译文】
人的姑母、姨母、姐姐、妹妹等女性亲属中,有些年老而子孙又不孝顺,以至得不到赡养的,应该把她接到家中奉养起来。但同时又要谨慎,因为怕她死后,她的那些不肖子孙胡搅蛮缠而与你打官司,说什么被你收养的人是因为你不给衣食,受饥挨饿死去的,或者说死者留下些财物被你占去。官府接到状纸,必定会调查取证,免不了闹得你家中鸡犬不宁。所以,必须让被你收养的亲戚在生前就把情况向大家说清楚,并在官府备案,讲清自己并无财产,以免今后产生祸患。一般来说,要做一些高尚的事情,事先必须考虑周全,以免留下后患。
【点评】
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社会中,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然而我们又绝对不可因为怕将自己陷入纠纷中,而放弃为“高义之事”,放弃自己的原则。最好的办法是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在收养亲戚时要得法,而绝对不是置之不顾。“大抵要为高义之事,须令无后患”,从现实角度看,袁采的思虑可谓周密。
遗嘱之文宜预为
【原文】
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而不知风烛不常,因循不决,至于疾病危笃,虽心中尚了然,而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饮恨而死者多矣。况有神识昏乱者乎!
【译文】
有些做父亲祖父的担心自己死后孩子们会因为财产问题而发生争执,就想早早写下遗嘱。然而他们不知道祸福不定,世事难料,常犹豫不决。等到他们疾病发作,病势加重之时,虽然心中还明白,但已是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只能含恨死去。何况有人在临终前已是神智不清,这就更无法立遗嘱了。
【点评】
凡事都应提前谋划,以防有变。三国时刘表在考虑接班人时犹豫不决,病危而遗嘱未立。蔡夫人与蔡瑁、张充商议,假写遗嘱,令表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后曹操趁机引大军来攻荆州,蔡夫人又怕刘备及刘表长子刘琦兴兵问罪,决意献荆襄九郡与曹操,遂引起荆州大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看来,袁采此语可为立世之言。
《治家》
穷盗勿追
【原文】
夜间觉有盗,便须直言:“有盗。”徐起逐之,盗必且窜。不可乘暗击之,恐盗之急以刀伤我,又误击自家之人。若持烛见盗,击之犹庶几,若获盗而已受拘执,自当准法,无过殴伤。
【译文】
夜里发觉盗贼入室,就应当直截了当地呼叫:“有盗贼!”然后,才慢慢起身去追赶他。盗贼知道自己已被发现,必然会抱头鼠窜。这时不要乘着黑暗去追袭盗贼,否则怕盗贼在情急之中会用利刃伤害你,还会误伤自己家人。如果拿着蜡烛与盗贼相遇,出手打盗贼还差不多;如果盗贼已经被抓获,应当按国家的法律办事,不要过多地殴打他。
【点评】
古语有“穷寇匆追”,因为人情急之下可能会无所顾忌,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则家训说明两个道理:无论做何事都要有方法,找一个最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某些情况下,千万不要痛打落水狗、得理不让人。
失物不可乱猜疑
【原文】
家居或有失物,不可不急寻。急寻,则人或投之僻处,可以复收,则无事矣。不急,则转而外出,愈不可见。又不可妄猜疑人,猜疑之当,则人或自疑,恐生他虞;猜疑不当,则正窃者反自得意。况疑心一生,则所疑之人揣其行坐辞色皆若窃物,而实未尝有所窃也。或已形于言,或妄有所执治,而所失之物偶见,或正窃者方获,则悔将何及?
【译文】
家中过日子,有时不免会丢失东西,对此,不能不赶快寻找。如果你及时寻找的话,偷窃的人看见风声太紧,就会把东西扔到僻静处,你就可以把失物找回去。如果东西丢失后,不是马上寻找,丢失的东西就会被小偷转移出去,就更不能找到了。另外,家里丢失了东西,不要随便猜疑人。因为,如果猜中了,小偷就会感到心虚,恐怕会生出其他的事情;如果猜疑不当,偷东西的人反而会感到高兴。何况疑心一生,你看到的被你怀疑的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像偷东西的人,但是,实际上被怀疑的人并没有偷东西。有时你把这种怀疑说出去,有时没有任何根据地把被怀疑的人抓去治罪,丢失的东西却又找到了,或者是真正偷东西的人刚刚被抓住,这时,你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点评】
丢了东西的确不应乱怀疑别人,因为这样既不利于寻找丢失的东西也会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这也说明一个道理,遇事不可疑心过重,应理智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和睦邻居以防不虞
【原文】
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宅之四围,如无溪流,当为池井,虑有火烛,无水救应。又须平时抚恤邻里有恩义,有士大夫平时多以官势残虐邻里,一日为仇人刃其家,火其屋宅。邻里更相戒曰:“若救火,火熄之后,非惟无功,彼更讼我,以为盗取他家财物,则狱讼未知了期。若不救火,不过杖一百而已。”邻居甘受杖而坐视其大厦为灰烬,生生之具无遗。此其平时暴虐之效也。
【译文】
你居住的家,周围不可没有邻居。不然的话,一旦遇有火灾,就没有人前来救应。住宅的周围,如果没有溪流,应该挖个水池或水井,否则,一旦不慎失火,就没有水用来扑火。此外,与邻居相处还应该在平时与邻里搞好关系。有位士大夫平日依仗权势残害相邻。一天,有仇人来杀他的家人,烧他的房子,邻居不但不救,反而互相告诫说:“如果大家去救火,火被扑灭后,不但没有功劳,反而还要诬告你偷了他家的钱财,那样官司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如果我们不去救火,顶多不过被打一百杖而已。”对这样的人家,邻居们甘愿被杖打一百,也不愿意去救火,而眼看着他的家化为灰烬,生活用具、物品被烧光。这是他平日残害邻居百姓的报应。
【点评】
俗话说:“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平时可互相照看,紧急时可互相帮助。但也因邻里间接触机会较多,会因一些小事发生纠葛,这就要求彼此互相体恤、谅解,不要伤了和气。
用人需选忠厚者
【原文】
干人有管库者,须常谨其簿书,审见其存。干人有管谷米者,须严其簿书,谨其管钥,兼择谨畏之人,使之看守。干人有贷财本兴贩者,须择其淳厚,爱惜家业,方可付托。盖中产之家,日费之计犹难支吾,况受佣于人,其饥寒之计,岂能周足?中人之性,目见可欲,其心必乱,况下愚之人,见酒食声色之美,安得不动其心?向来财不满其意而充其欲,故内则与骨肉同饥寒,外则视所见如不见。今其财物盈溢于目前,若日日严谨,此心姑寝。主者事势稍宽,则亦何惮而不为?其始也,移用甚微,其心以为可偿,犹未经虑。久而主不之觉,则日增焉,月益焉,积而至于一岁,移用已多,其心虽惴惴,无可奈何,则求以掩覆。至二年三年,侵欺已大彰露,不可掩覆。主人欲峻治之,已近噬脐。故凡委托干人,所宜警此。
【译文】
对于管仓库的差役,必须经常检查他的账本,审查库内所存的东西。对于管理谷米的差役,必须经常严格地查看他的账本,留意他手中所掌管的粮仓的钥匙。一定要选择谨慎、老实的人来从事管理工作。一定要选择秉性忠厚、爱惜家财的人做放贷及买卖这种事。因为,具有中等财产的人家,每日的日常花费都难以应付,更何况是受雇的佣人,家里的温饱都没有保证。这样一来,品性居中的人看到自己所需之物,必然为之心动,更不用说那些低贱、愚笨之人了。他们见到吃喝享乐与美色,怎么能不动心呢?这些人家里的财富从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欲望,因此,他只好在家与家人一起忍饥挨饿,在外则对别人的财富装作视而不见。现在,这么多财物摆满他的眼前,这时,如果主人天天严格要求,小心看管,他也只好暂且遏制贪占之心。如果主家看管不严格,那么他还有什么顾虑的而不去做呢?开始的时候,只是挪用很少的东西,这时他还觉得日后能够赔偿得起,也未考虑后果。如果时间长了,主人还没有察觉,那么他的胆子就与日俱增地越来越大。到了一年后,挪用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这时,他的心中虽然惴惴不安,但又无法挽回,只得想办法掩盖。过了二三年,他的欺骗行为已经大暴露,无法掩盖。主人虽然想严惩他,也已经无济于事了。所以,凡是委托找差役的人,都要以此为鉴,选人要慎重。
【点评】
在物质诱惑面前,人性的弱点往往更容易暴露,因此,管理者要制定有效的规则、制度来进行管理。另外,在用人上,企业管理者要注意选择德才兼备的员工。只有品质过硬者,方可委以重任。
无故不可举债
【原文】
凡人之敢于举债者,必谓他日之宽余可以偿也。不知今日之无宽余,他日何为而有宽余?譬如百里之路,分为两日行,则两日可办;若欲以令日之路使明日并行,虽劳苦而不可至。凡无远识之人,求目前宽余而那积在后者,无不破家也。切宜鉴此!
【译文】
凡是敢于借债的人,必定会说日后宽裕了一定偿还。他一定不知道今日没有宽裕,日后怎么能有宽裕呢?这好比一百里的路程,要分作两天走,两天就能走完。假如把今天该走的路放到明天一起走,你虽然感到疲惫不堪,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凡是没有远见的人,为了求得眼前一时的宽裕而借债,日后必定负债累累,这种人没有不败家的。人们切要以此为鉴。
【点评】
诺不可轻许,倘日后兑现不了,有失信义;债不可轻举,倘来日偿还不了,一来自己压力大,二来影响人与人之关系。其实,做任何事都是如此,不可没有长远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公益事业要热心
【原文】
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且如造路既成,吾之晨出暮归,仆马无疏虞,及乘舆马、过渡桥,而不至惴傈者,皆所获之福也。
【译文】
乡里有号召大家募捐钱物造桥、修路以及打造渡船的人,人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资助这类善举。不能说自己捐舍了钱财,得不到好处,不干这样的事。况且如果将来道路修成了,你早出晚归,仆人、马匹都无危险,至于你乘轿车、骑马过河,也不至于担惊受怕,这都是你所获得的好处。
【点评】
做公益事业相当于储蓄。这储蓄有时能很快见利于己,如造桥、修路;有时不能马上受益甚至长久见不到利益。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己难以解决之事,只有平时注意“储蓄”爱心,到需要时,才能方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