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家书(上)
10766400000088

第88章 三致祥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按二月廿三日信,知家中五宅平安,甚慰甚慰。

余以初三目至休亨县,即闻景德镇失守之信。初四日写家书,柱九叔处寄湘,即言此间局势危急,恐难支持,然枕意力攻徽州,或可得手,即是一条生跆。

初五日进攻,强中、湘前等营在西门挫败一次。十二日再行进攻,未雏谚贼出仗。是夜二更,贼匪偷营劫村,强中、湘前等营渍。凡去二十二营,其挫败者八营(强中三营、老湘三营、湘前一、震宇一),其幸而完全无恙者斗四营(老湘六、霆三、礼二、亲兵一、峰二),与成丰四年十二月十二袤贼偷湖口水营情丹;相仿。

此次未挫之营较多,以寻审兵事言之,炊尚为小挫,不甚伤元乞。日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按济已断,加灶一挫,军心尤大震动。所盼望者,五军雏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采授,事或略有轱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匀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丁、戌年在家抱病,市·恐泣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起夏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洲,毫无牵恋。匀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豪兵权,黍窃万分,夫夏何憾!

惟古丈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雒介煞用之,社辟康庄。古丈尤确有依据,若逮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威广陂之散。作字用叻晕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三者一无所威,不无耿耿。至行军本外余所长,岳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岂芝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欺屡有克捷,巳为优幸,出于非望矣。

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岳间,炊事难于见叻,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火处行间,目日如尘针毯,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近采阅历愈多,豫诸督旰之苦。尔曾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垓训诂为本,作诗丈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恕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诌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宫垓不要钺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数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故吾纂墓志,仁叙一事。

吾祖星冈公之教人,则有八宇,三不信。八者曰:考、宝、早、扣、书、蔬、鱼、猪。三者,曰僧巫,曰地旰,曰医药,替不信也。

处兹乱世,银钺愈少,则愈可免祸;甩皮愈省,则愈可莽福。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宇之外,别无安身之浩。吾当军事极危,辄将炊二宇叮嘱一遍,欺外亦别无遗训之语,尔可禀告诸叔及尔母无忘。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

【译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二月二十三日寄来的信,我已经接到了,很高兴从中知道家中五宅均平安无事。

我初三抵达休宁县,听说了景德镇失守的消息。初四我写了一封家信,并托付九叔寄回湖南。信中说这里的战况很是危急,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但仍然主张进攻徽州,因为如果这么做可以成功,就可以开辟一条生路。于是初五开始进攻,在西门强中、湘前等营出师不利,遭到一次挫败。再次进攻是在十二日,然而却没能把敌军引出城交战。敌军却在当天晚上二更之时趁夜偷袭我军营地,强中、湘前等营损失惨重,一共去了二十二个营,遭挫败的有八个营(强中三营,老湘三营,湘前一营,震字一营),其中有幸完好无损的只有十四个营(老湘六营,霆三营,礼二营,亲兵一营,峰二营),这次的战况与咸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敌人偷袭湖口水营的惨状极其相似。不过这次还有较多没有受挫的部队,就总的情况来看,这只能算是一次败仗,还不至于元气大伤。目前的战局,正是万分危急的时候,四面受敌,后备给养也已经被切断,不幸又遭到这次的失败,难免军心震动。现在,我最企盼的是左军能够尽快攻克景德镇、乐平的敌人,鲍军能迅速从湖口赶来救援,只有这样,战况有可能还会有所转变,否则后果到底有多惨重还真是不堪设想。

从到军队开始,我一直有临危受命的远大志向。丁戊年在家患病的那段时间,我经常担心自己会就此死在家里,那将永远也无法施展我的志向,对当世之人失信。康复后再次为官的时候,自己最初的志向更坚定了。若这次因作战而遭遇什么不测,我也毫无牵挂。我自认此生学识贫乏,竟然能做到一品这样的官,而且现在已经活过了五十个年头,薄有浮名,手掌兵权,感到十分惭愧,就算是在这里丧命,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了!

我都下了很大的工夫在古文与诗这两个方面,苦苦研究,但是没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另辟蹊径,成就一生的作为。尤其是在古文方面,我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如果能得到先人的指点和润泽,将我心中所得展示出来,就会像《广陵散》一样成为绝唱了。早年虽然在习字上所用了最少的功,但近年来也渐渐有所领悟。如今这三方面都没有什么建树,心中一直耿耿于怀。至于行军打仗,本来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太平直而兵贵奇,我太坦白而兵贵诈,这样的我如何能对付那些强大而又奸诈的敌人?虽然以前也小胜过多次,不过是侥幸而已,那已经超出我的意料了。你们成年立业之时,万万不可从军。从军难以建功立业,而且很容易造成罪孽,更容易成为历史败笔,还要留下给后世子孙品评。我身在行伍之中已经很久了,每天仍是如坐针毡,幸好还没有辜负平生所学,没有一刻忘记了自己的爱民之心。近来阅历渐渐增多,深知指挥军队之苦。你们只要一心一意读书就好,不可从军,也不要做官。

教育子弟,我要他们谨遵“八本”,“三致祥”。这八本是:读古书要以训诂为本,作诗文要以声调为本,养亲要以得欢心为本,养生要以少恼怒为本,立身要以不妄语为本,治家要以不晚起为本,居官要以不要钱为本,行军要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我父亲竹亭公教育后辈,则重点侧重于孝字,少壮时敬亲,暮年时爱亲,都是出于至诚的孝心,因此在我撰写的墓志中,只叙述一件事。我祖父星冈公教育人,则是八字,三不信。八个字是: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三不信是:僧巫、地仙、医药。

在如今的乱世当中,银钱越少,越利于消灾免祸;用费越省,越利于修身养福。你兄弟侍奉母亲,只有“劳俭”二字,再没有其他的捷径了。目前正是军事危急的境地,生死难料,我就把这二字再叮嘱一遍,此外也没有其他要遗训的话了,你们可千万别忘记了禀告叔叔们和你的母亲。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