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1097400000046

第46章 尽心上(2)

注释~~~①辟:同“避”。②兴:欢喜,高兴。③盍:何不。来:《词铨》卷二:“语末助词,无义。按今语之‘咧’疑由此字变来。”④西伯:即周文王,西伯是他的封号。⑤田里:朱熹《集注》:“田,谓五亩之田。里,谓五亩之宅。”⑥树:栽种,种植。

译文~~~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居住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高兴地说:‘何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纣王,居住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高兴地说:‘何不去归附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那么仁人便以之作为自己的归宿了。五亩的住宅,在墙下种植桑树,一个妇女养蚕,那么老年人就能够穿上丝绸了。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失时节地畜养,老年人就能够不缺少肉食了。百亩耕地,一个男子去耕种,八口人的家庭,就能够不挨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是规定百姓的耕地居宅,教育他们耕种和畜牧,引导妻室子女奉养他们的老人。到了五十岁没有丝绵就穿不暖,到了七十岁没有肉食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挨冻受饿。周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①,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②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③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注释~~~①易:赵岐注:“治也。”即耕种,耕作。田畴:田地。②胜:尽。③菽:豆类。

译文~~~孟子说:“整治耕地,减轻赋税,可以使百姓生活富足。依照时令饮食,按照礼仪消费,财物就用不尽。百姓没有水火就无法生活,黄昏夜晚去敲他人家的门求取水火,没有不给的,因为相当充足啦。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拥有豆、粟如同水、火一样充足。豆、粟如同水、火一样充足,百姓哪有不仁爱的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①,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②。日月有明,容光必照③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④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⑤不达。”

注释~~~①东山:朱熹《集注》谓指“鲁城东之高山”。焦循《正义》以为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之南。小:以为……小。②必观其澜:朱熹《集注》:“澜,水之湍急处。观水之澜,则知其源之有本矣。”③容光必照:赵岐注:“容光,小卻(隙)也。”朱熹《集注》:“于容光之隙无不照。”④盈科:赵岐注:“盈,满也。科,坎也。”⑤成章:古称乐曲终结为一章。此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

译文~~~孟子说:“孔于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对于看过大海的人而言,一般的水流就难于算是水了;对于在圣人门下游过学的人而言,一般的言论也就难于算是言论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小小缝隙一定能照到。水流这种东西,不流满坑洼不再向前;君子的志于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也就不能通达。”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zhí)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注释~~~①孳孳:朱熹《集注》:“勤勉之意。”②蹠:即盗跖,相传为古代的大盗。

译文~~~孟子说:“鸡一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的同类;鸡一叫就起床,孜孜不倦营利的人,是跖的同类。要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谋私利与做好事的不同罢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杨子取①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②利天下,为之。子莫③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④,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⑤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释~~~①杨子:即杨朱,见本书《滕文公下》篇。取:主张。②摩顶放踵:顶指头颅,踵指脚跟。赵岐注:“摩秃其顶,下至其踵。”③子莫:赵岐注:“鲁之贤人也。”近人罗根泽认为此人即《说苑·修文》篇中的颛孙子莫。④权:权变,变通。⑤贼:害也。

译文~~~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拔下一根毫毛而对天下有利,也不肯做;墨子主张兼爱,即使摩秃头顶直到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他也肯做。子莫取两者之中。取两者之中算是差不多。取两者之中如果缺乏变通,就和执守一端一样了。之所以厌恶固执一端,因为它损害了仁义之道,抓住一点而废弃了所有其余的缘故。”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①?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②忧矣。”

注释~~~①害:妨碍,妨害。②为:用也。训见《经传释词》卷二。

译文~~~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食物甜美,干渴的人觉得饮料甜美,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尝到饮料食物的正常滋味,是饥渴妨碍了他们的缘故。难道仅仅嘴巴肠胃受饥渴的妨碍吗?人心也都有妨碍。假使人能不使饥渴之类的妨碍成为他心志的妨碍,就不会因为赶不上他人而忧虑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轫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注释~~~①辟:同“譬”。②轫:同“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七尺(一说八尺)。九轫,犹言很深,“九”是多的意思。

译文~~~孟子说:“有作为的人好比掘井,井掘到七八丈深却还没有挖到泉水,仍然是一口废井。”

诵读星级★★★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②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xǐ)③也,窃负而逃,遵④海滨而处,终身(xīn)⑤然,乐而忘天下。”

注释~~~①桃应:赵岐注:“孟子弟子。”②有所受之:朱熹《集注》:“言皋陶之法有所传受,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废之也。”③敝蹝:破鞋。蹝,同“屣”。草鞋。④遵:循。⑤:同“欣”。

译文~~~桃应问道:“舜当天子,皋陶当法官,假使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呢?”

孟子说:“把他抓起来就是了。”

桃应说:“那么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他呢?皋陶是承受了职责的。”

桃应说:“那么舜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抛弃破草鞋一样,偷偷背着父亲就逃走,沿着海边住下,一辈子欣然自喜,快乐得忘记了天下。”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①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②。”

注释~~~①将:送。②拘:朱熹《集注》:“留也。”

译文~~~孟子说:“供养而不爱护,是喂猪那样对待他;爱护而不尊重,是禽兽一样畜养他。恭敬之心,是礼物尚未送到以前就存在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实质,君子不可被这种虚假的礼节所拘留。”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①,有成德者,有达财②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③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释~~~①如时雨化之:时雨即及时之雨。赵岐注:“教之渐渍而沾洽也。”②财:同“材”。朱熹《集注》:“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③私淑艾:朱熹《集注》:“私,窃也。淑,善也。艾,治也。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是亦君子之教诲之所及。”焦循《正义》:“……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其实私淑艾犹私淑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万物的,有成就德行的,有增长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自身的善行来让他人学习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的方式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待万物,爱惜它却不施给仁爱;对于百姓,把仁爱施给他们却不亲爱。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sī)、小功之察①;放饭、流歠(chuò)②,而问无齿决③,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①缌、小功之察:缌、小功都是古代丧服的等级。按礼制规定,前者应服丧三月,后者应服丧五月。为父母服丧,必须三年,所穿的丧服远比缌、小功为重。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却在服缌和小功上讲究,则是不知大体。②放饭:把吃剩的饭放回饭器。流歠:犹今言狼吞虎咽。前者不清洁,后者不文雅,都属于失礼的行为。③问:讲求。无齿决:即不在宴席上啃干肉,应用手折断后送入口中。朱熹谓,与放饭、流歠相比,齿决干肉只算是“不敬之小者”。

译文~~~孟子说:“智者无所不知,但急于当前的事务;仁者无所不爱,但务必先亲爱亲人和贤者。有尧舜那样的智慧却不能遍知一切,因为他急于知道首要的事务;有尧舜那样的仁德也不遍爱世人,因为他急于亲爱亲人和贤者。不能服丧三年却去讲求绸麻、小功,放回剩饭、进食狼吞虎咽却去细究不用牙咬断干肉,这就叫做不识大体。”

诵读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