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信任感成为亲子关系的绊脚石
我们有没有对孩子食言
有些父母最常说的话,恐怕就是“这孩子,太不听话了!明明昨天刚说晚上9点准时上床睡觉,今天就变卦,9点半了还在玩玩具”,却很少想:我们有没有听孩子的话,有没有对孩子食言。
最近一段时间,喆同学(这是我对儿子常用的一个昵称)很迷恋托马斯系列动画片,平时上幼儿园时,每天睡觉前看3集;周末每天看两次,早晚各15分钟。慢慢地,他爱上了托马斯火车头。
喆爸给喆同学买齐了片尾曲里提到的所有火车头,但动画片里很多角色的火车头还没买,喆同学问:“爸爸,你什么时候给我买其他的火车头啊?”喆爸随口答应:“过几天。”因为不懂“过几天”到底是多少天,第二天,喆同学接着问:“爸爸,火车头给我买了吗?”喆爸一愣:“爸爸帮你问了,那家没有货了,得等几天才到。”喆同学显然只关心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火车头,从那以后天天追着爸爸问。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喆同学又问爸爸:“爸爸,你说过一个月我就有新的火车头了,现在到一个月了吗?”爸爸招架不住了,捏捏喆同学的小脸蛋,无奈地说:“快了,这周末你就有新火车头了。”然后回到自己屋里,老老实实给孩子下单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想投机取巧,用哄骗的方式或者动用家长权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意愿——“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原则,在亲子关系中多有体现。
爸爸的白衬衣
我上初中时班上有个同学,父母做小买卖,整天忙得没黑夜没白天。需要家长到学校的场合,多半是她爷爷奶奶出席。这个女孩嗓音不错,也爱唱歌,歌咏比赛时,她被选为领唱。比赛时,要求全班同学都穿白衬衣,她提前一个星期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也答应了。
结果比赛前一天,她放学后兴冲冲回到家,并没看到妈妈答应给她买的白衬衣——那几天正赶上年关生意忙,妈妈把这事给忘了。
晚上8点多,妈妈才回来,看到女儿红肿着双眼,才想起衬衣的事。20世纪90年代初的小镇,并没有什么服装商店,更没有超市,而熟悉的邻居也很少穿白衬衣。实在没办法,妈妈想了一招:让她穿爸爸的白衬衣,虽然尺码不合适,但起码能蒙混过关。
当时,那位女同学才1.5米,而她爸爸身高1.78米,衬衣一上身,样子滑稽可笑。14岁的女孩,爱美之心很强烈,她哭闹着,坚决不穿爸爸的衣服上台。妈妈被逼急了,直接大喊:“我们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家里条件好点儿。就为了一个破比赛,就为了一件破衬衣,你就逼你妈跳河吗?”
第二天,她拿着爸爸的白衬衣站在同学们中间,看着其他人的穿着漂亮得体,感觉异常自卑。最终,细心的班主任察觉到她的情绪,回家拿来合适的衬衣给这位同学穿,但由此造成的心结,成为她青春期无法磨灭的伤痛。
看吧,明明是家长自己不对,最后却责备孩子不懂事。
有约在先就应当遵守
暑假快过完时,朋友K接连发过来一串信息,说四年级的女儿一直和她闹脾气,一周没和她好好说话了。和她详细一聊,才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期末考试前,K答应女儿,女儿考进前五名就带她去日本迪士尼玩。因为没出过国,女儿很兴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成绩出来后,班里虽然没有公开排名,K还是打听出女儿考了第四名。
但那段时间赶上K的老公接连出差,而K又没有勇气独自带孩子出国,于是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出国手续办完,暑假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她便自作主张,把旅游日期推到了寒假。
女儿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妈妈言而无信。爸爸从中调和,还劝孩子要“理解大人的辛苦,别老耍小孩子脾气”,这让女儿更加叛逆,她直接哭喊道:“反正什么都是你们大人做主,那还和我商量干什么!”
自此母女关系、父女关系陷入僵局,家里气氛冷淡且紧张。这又是一个家长自作主张打乱和孩子之间约定的案例。
家庭成员之间的约定和朋友之间的约定一样,有约在先,就应该尽量遵守;若因一方原因取消约定,一定要诚心诚意向对方道歉。但是很多父母都觉得向子女道歉有失家长威严,不愿道歉。当孩子因父母失约表现出不满时,父母又往往想利用“父母的权威”,把孩子的怒气压下去。结果事情变得更糟了,这时孩子即使表面上不再生气,内心也积压着愤怒的小火苗,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很多孩子越长大越不爱和父母聊天,多半是对父母的信任感被破坏了——哪怕血缘至亲,失望攒够了,心也就分开了。
最后,我建议K以朋友的身份向女儿道歉,并和孩子一起商定补救的方法。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疏导,沟通自然就会顺畅起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多些耐心,捕捉孩子的真正需求
给妈妈的礼物
母亲节那天,我去逛超市。结账的时候,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在哭。她手里拿着一个音乐盒,妈妈不同意她买,她非要买。争执之下,她开始发挥“熊孩子”的本色,抱着音乐盒赖在地上哭闹起来。
结账台有很多人在排队,大家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个“没有教养的孩子”。那位年轻的妈妈脸上有些挂不住,把手里的东西一扔,说:“不买了,什么都不买了!你不走,我走了!”
看着妈妈的身影,孩子哭着站起来追,一边跑一边说:“我想送妈妈音乐盒,我想送妈妈音乐盒当礼物……”那位妈妈停下脚步,愣了一下,然后问女儿:“你想把它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妈妈,对吗?”女儿点点头。
妈妈把女儿抱起来,给她擦干眼泪,说:“对不起,是妈妈错怪你了,咱们再逛一逛超市好不好?”
想和妈妈多待一会儿
一次,我回老家,离开家有一周时间。我刚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早上,喆同学醒得晚,而且做事情磨磨蹭蹭的。幼儿园8点半开饭,9点15分闭餐,如果不在8点半之前从家出发,到幼儿园就赶不上吃饭,只能饿肚子。我一看快到点了,有些着急,语气变得不耐烦起来,甚至有些强制性地把他抱起来往外走。
去幼儿园的路上要路过庆丰包子铺。喆同学上幼儿园以前,喆爸上班前总会给我们买好包子放家里当早餐。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学校有早餐,喆爸就不再买了。喆同学一直把庆丰包子叫“幸福包子”。
那天路过时,他突然说:“妈妈,我想吃‘幸福包子’。”我说:“时间来不及了,周末让爸爸买好不好?”他不依,继续反抗:“我不吃幼儿园的花卷,我要吃‘幸福包子’。”如果强行抱着他去幼儿园,他到幼儿园后情绪也会不好,加上我刚刚离开他一周,我便心软,带着他去排队买包子了。
待我们坐下来,喆同学看着我坏笑了一下:“妈妈,你喂喂我吧,在幼儿园我都是自己吃的。”我说:“不喂,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他继续撒娇:“我就是想你了啊,我都乖乖跟爸爸睡了今天、昨天和前天了……”他不会表达“一星期”,便把所有和“天”有关的词都用上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他的小花招:一个星期没见到妈妈了,他想尽一切办法要和妈妈多待一会儿,所以才坚持让我送他上幼儿园,才磨蹭着不肯出门,才非要我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用尽自己掌握的词语,表达他“一星期没见妈妈,所以很想妈妈”的念头。
而在坐下吃饭之前,我根本没意识到孩子的想法,只是觉得他不听话、不乖,因为他的磨蹭很有可能导致上幼儿园迟到……
作为大人,我们经常只看到孩子的表现,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但是大人的理解,很多时候和孩子的想法偏离太多。如果父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询问,多关注孩子日常行为尤其是“反常行为”背后的想法,也许就能和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体会到更多惊喜和感动。
发现孩子的优点,建立孩子的内在价值感
别让孩子的“缺点”蒙住了双眼
一天中午和一位妈妈聊天,她儿子刚刚10岁,上小学四年级。在妈妈的口中,孩子调皮、叛逆、好动、不专注、做事拖沓、不爱写作业……缺点足足有十几条。这位妈妈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怎么养了这么个孩子!我怎么才能让他听话一些、乖一些呢?”
我问她:“咱们好好想想,生活和学习中,孩子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呢?”
这位妈妈沉默良久,说:“他体育很好,篮球打得不错,短跑速度也快;虽然成绩总体不好,但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平时在家里会主动打扫卫生、洗碗,我身体不舒服时,还会监督我吃药。”
如果这些话不是出自同一位妈妈之口,我们是不是根本想不到这两段话是在描述同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劣势,作为父母,最怕的就是被孩子的“缺点”蒙住了双眼,渐渐把孩子的优点也看成“缺点”的催化剂。
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
我初中有位同学,成绩每次都是全校前三,性格开朗、处事大方。他爸爸知道他喜欢英语,每次来学校看他,都会带来英语读物或者英语辞典,鼓励他英语方面的学习。
不了解的人,以为他有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事实上,他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出身农村,因为爸爸是收破烂的,从小学开始就被同学嘲笑,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小破烂张”。每次有人这么叫他,他都不气不恼,只是笑着回一句:“我爸是‘破烂张’,我当然是‘小破烂张’,这事大家都知道啊!”见他不生气,挑衅的人时间长了就觉得无聊,不再叫了。学习上的优秀,弥补了家庭极度贫困带来的心理阴影,他一直用乐观的心态,一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读了下来。
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能量是不容忽视的,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有位同学,成绩中等,最喜欢社团活动,大学几年的精力主要放在各种社团活动上了,不仅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和不少老师也关系良好。听同学说,他毕业后不久便自己创业,靠着超高情商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后知后觉的我,才知道这位同学的长板就是“情商”,比如,同样在微信群聊天,他会照顾到每位同学,过年发红包的个数保证让大家人手一个;有同学求助,能帮的他尽量帮,不能帮的也不忘提醒对方哪里能找到相应的资源。这样一个天生的社交家,如果他的父母一开始就觉得他不务正业,对参与社团活动百般阻挠,结果会如何?多半是他成为折翼天使,痛苦地和书山题海做斗争吧?
14岁时,我读初二,为了考县城的重点高中,必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主科成绩都保持优秀,可是物理、化学一直都是我的短板。某次考试,我化学考得奇差,几乎不及格。我担心妈妈失望,不敢实话实说,但那张卷子像心里的一根刺,不时跳出来让我刺痛一下。
某次,我在作文中提到了这件事,如实描述了内心感受。作文本发下来,比满分更让我感动的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评语:你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现实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好好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因为被欣赏、被肯定,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这种力量,让十几岁的我接下来用了十二分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欣赏孩子的优点,引导孩子克服不足,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上找到内在的价值感、认同感,是每位家长都要学会的能力。
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绝对是“肯定”的具体呈现。赏,即赞美;识,即认可。
当孩子还是一个小宝宝时,我们会为他们的微笑、翻身、爬行、站立、走路而兴奋、自豪,但当孩子日渐长大,我们却慢慢习惯用成人的功利心去对待他们。
朋友的孩子5岁,绘画课上老师让大家画妈妈,其他孩子都画妈妈的脸,只有她画了一个弯腰坐着的背影。这样一幅画,没有被老师认可,一开始也没有被朋友认可。但朋友没有粗暴否定,而是问女儿为什么只画了妈妈的背影。孩子答:“有时半夜醒了,妈妈还在电脑前加班,我觉得妈妈好辛苦。”一句话,让朋友泪流满面——孩子有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成人固化的思维,不应该成为束缚他们的绳索;如果做不到欣赏,也请把解释的权利还给他们。
我们的父母年轻时,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整齐划一;而当我们做了父母,当初很多不为人理解的行为,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等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世界又将会是怎样的多元?
未来我们无法预料,当下的心态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们有时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让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恰恰来自做喜欢的事带来的力量。这样的力量,需要每一位家长用智慧的眼睛在孩子身上去寻找、发现,并将其放大。
关于无理取闹,你冤枉了孩子多少次
呵护孩子对秩序的执着
清明小长假,带喆同学溜溜耍了3天。最后一天到家是晚上7点,他趴在我肩膀上就睡了。
喆爸说:“终于可以休息了。”
我也松了一口气:不用满屋子追着他随时听命了,这个点睡,该是连夜觉了。
快12点时,忙完工作和自己的事,我刚准备睡觉,悲剧发生了——喆同学爬起来,清脆地叫:“妈妈,你干什么呢?”
我把崩溃的情绪使劲儿按压,转过头来笑容满面地说:“妈妈刚工作完,你醒了啊?”
“小祖宗”噌的一下跳下床,凑到我身边说:“妈妈你做什么工作呢,爸爸去哪儿了?”
我解释:“现在已经半夜了,爸爸在主卧睡觉呢,妈妈也准备睡觉了,你陪妈妈一起好吗?”
“我要看电视,今天还没看电视呢。”
确实,以前每次睡觉前都允许喆同学看15~20分钟动画片。可现在已经大半夜了啊。解释不通,他强行过去开电视。我无奈,只能陪他一起看。
15分钟后,我已经困得睁不开眼,再次诱导他睡觉。他又来一句:“我还没玩牌呢。”
天哪!他把睡前程序记得一清二楚。打牌!一咬牙一跺脚,我和他约定玩15分钟。
15分钟后已近凌晨1点,我脑子都成糨糊了,再次威逼利诱:“咱们睡觉好不好,妈妈睁不开眼了,明天妈妈给你买两个奶酪吃。”说完,我灯没关就睡着了。
喆同学急了,用手指掰开我的上下眼皮:“妈妈!妈妈!你醒醒!你醒醒!”
我也想醒,但睁不开眼啊!迷糊中,哭声传过来:“你别睡啊,你还没给我刷牙洗脸讲故事呢,你还没给我刷牙洗脸搽油油讲故事呢!”最终,我被他成功“哭醒”!
心里没火是不可能的。冷静了10秒钟后,我满血复活——2岁10个月的喆同学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作为妈妈,我有义务呵护他这份对秩序的执着。
刷完牙,洗完脸,搽完油,讲完两个绘本故事,已近凌晨2点。喆同学终于发出天使般的声音:“妈妈,咱们睡觉吧。”这次,他没哭没闹,很快沉沉睡去。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伤不起”
如果不了解孩子对秩序感的执着,那个夜晚,很可能变成这样:
喆同学醒了,要求看电视,我满腔怒火;他要求玩牌,我觉得他太不懂事,不再和颜悦色;等他大半夜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我直接暴怒,吼他一顿;孩子大哭着睡下,而我也气呼呼地躺下,觉得这孩子真是讨厌,大人的话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我所在的妈妈微信群,从孩子2岁前后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抱怨:
看完电视,爷爷没把遥控器放回小筐里,孩子就急哭了;亲戚来家里玩,门铃响起,妈妈顺手把门打开,孩子竟然开始撒泼,非让亲戚出去,他自己重新开一遍才消停;每天刷牙都必须让妈妈亲力亲为,爸爸、姥姥、姥爷通通靠边站;每次乘电梯都是孩子摁电梯,有次在商场,一个小哥哥抢了先,他急得指着人家说讨厌,真没面子啊;平时妈妈和宝宝睡一张床,爸爸自己睡,有一天他把床尿湿,于是三个人挤在一起,孩子却哭着喊着要回自己床上去;平时都是奶奶或妈妈冲奶粉,某天由爸爸代劳,冲好后孩子坚持让爸爸倒掉,必须妈妈冲才喝,这不是犯浑嘛;家里台灯原来是U形的,后来换成螺旋形的,孩子看着螺旋形的不顺眼,非要换成U形灯泡……
这些“无理取闹”,让妈妈们头大。但是,如果你走入孩子的内心,知道秩序敏感期是宝贝成长的必经阶段,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来应对,就不会措手不及。
秩序敏感期,家长必须要知道
蒙台梭利通过对婴幼儿的研究与观察发现,秩序感与生俱来,但2~4岁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最强。这常表现为“可怕的2岁”(The Terrible Two)。
秩序敏感期,是宝宝在构建自己内在秩序的同时,对外在秩序的一种要求。他们对每天做的事情、事物摆放的顺序拥有自己的一个秩序观,当秩序被破坏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发脾气,直到事物又恢复到他们所能理解的模样,才会安静下来。
他们觉得“世界是我能掌控的”,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事物的发展规则之上,并对特定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有所期待,一旦事情的发展偏离预期,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掌控感,不安全感强烈,并用哭闹、撒泼等执拗行为表达自己的不安和不满。
物品的摆放位置不能变;外出的路线不能变;谁的衣服只能谁穿,别人穿就不行;吃饭时每个人坐的位置要固定;穿衣服要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然后穿袜子;换了床单被罩就要求换回原来的,等等。如果没有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就会发脾气、哭闹甚至撒泼,这种行为就是家长眼中的“任性”“胡闹”“不可理喻”。
秩序敏感期的满足有多重要
◆建立自我
孩子会通过“我要/不要做”“我喜欢/不喜欢”来表达内心的声音、对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事物的理解。
◆带来安全感觉的愉悦
教养环境的稳定有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生活有足够的掌控力,并因此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指出:“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
◆为规则意识打基础
妈妈的衣服只能妈妈穿,奶奶穿就不对;爸爸的电脑只能爸爸动,爷爷用来玩“斗地主”游戏是不行的……这类事物存在格式和发生秩序的要求,是孩子规则意识的萌芽。
◆呵护好秩序感,将来做事更有条理
如果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得到充分尊重,比如根据孩子的要求做到作息规律、居家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物权明晰,那孩子成年后也更容易养成有条理的做事习惯。
如何尊重、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和孩子共情
当孩子因为已经习惯的或者头脑中预期的程序被破坏而哭闹时,家长要理解孩子对于秩序的强烈要求。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安抚,孩子的情绪平复更快,甚至瞬间变乖宝宝。相反,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情绪就激动,甚至呵斥、打骂孩子,不仅破坏孩子秩序感的发展,更可能造成对孩子安全感的永久性伤害。
◆想一想现在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当孩子突然变得执拗、不可理喻,请你想想现在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起床程序有没有更改?就餐时有没有替孩子做了他应该自己做的事?去幼儿园的路线和平时是否一样?……
如果从中找到了答案,说明你家宝宝正处在秩序敏感期。
◆稳定教养环境
看护人的变更或生活环境的变换,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会带来很大冲击,使得他们很难产生稳定的秩序体验,进而影响安全感的建立。
◆营造规律、整洁的居家环境
秩序感强的孩子更喜欢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晚睡的家长要改掉不良习惯,帮孩子建立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物品摆放有序,这对在环境布局上有“刻板”要求的秩序敏感期宝宝来说非常重要,也可培养其将物品归位的良好习惯。
◆维护孩子的物权敏感性
明确家庭物品的使用人,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动,自己的东西自己有权处置。
◆“重来”是维护秩序敏感性的不二法宝
如何把孩子麻烦的哭闹变成秩序感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有一天,我要做蛋糕,爸爸答应让喆同学取鸡蛋,我没听到他们的约定,自己拿了蛋就磕开了。喆同学不依不饶,哭得惊天动地。我思来想去,决定将已经磕开的蛋晚上用来炒西红柿,然后让他去冰箱再帮我取4个鸡蛋。
又如,早上我起床后上厕所,喆同学醒来后发现我没在身边,开始哭闹。我便重新钻进被窝,假装睡着,让喆同学把我“叫醒”,共同享受早上的亲子时光……
“重来”,是让孩子情绪平复的最好办法,也是帮孩子建立秩序感的最好方式。
万一事情无法重来,一定要给孩子好好解释和道歉。很多时候孩子不见得能听懂,但你的态度他们感知得到。即使他依旧哭闹,也是宣泄郁闷情绪的一种方式。
少说“不”字,孩子将发生神奇的变化
身为妈妈,她很少对孩子说“不”
我有一位朋友,无论我们一起外出,还是我在她家看到的场景中,朋友都极少跟她的儿子说“不”或“不要”,而是明确指出他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比如,规定好动画片一次只能看15分钟。提前三五分钟,朋友就会提醒:“宝贝,马上到约定的时间了哦。”等到了约定时间,朋友会再次提议:“是你自己关掉电视,还是妈妈帮你关?接下来该去玩积木了。”
又如,外出吃饭,每次朋友都会和儿子说好:“坐在餐椅上吃饱饭,爸爸或妈妈就可以带你去玩大滑梯了。”其间孩子也会闹着要下来,她一般不会命令孩子一定要坐着,而是温言软语:“妈妈知道你想下来放放风,想玩3分钟还是5分钟?”
因为受到尊重,她儿子下来走一圈后,依然会乖乖坐到餐椅上吃东西。
我们也很讨厌别人的否定
朋友也曾经是把“不”和“不要”放在嘴上的妈妈。
孩子想玩水。——“不行!”
孩子要吃冰激凌。——“不可以!”
孩子要在楼梯上跳着走。——“不行,会摔伤!”
结果朋友越说“不”,孩子越要做,做完了还拿眼睛瞄着妈妈,那神情好像在说:看你能怎么着?
后来,她去上家长课,有一次的课后作业是这样的:
第一,固定找一天,让老公否定你的大部分行为;
第二,和孩子对话,把“不”“不要”“不可以”去除。
那会儿她儿子正好2岁,处在“叛逆期”,而且正好赶上“双11”购物节。
老公配合她完成作业时,情况是这样的:
她看上一款围巾,老公说:“别买了,不是还有几条嘛!”
她看上一双鞋,“双11”当天5折,老公说:“别买了,你的鞋够多了。”
她提议去看电影,老公说:“等着下载就行了,浪费那钱干啥!”
她说给儿子煮点儿梨水,老公说:“别煮了,削削皮直接吃更健康。”
……
大事小事,她一提议,老公就反对。刚开始,她还觉得这作业挺好玩,但从下午开始,一听到老公的否定,她就觉得“真烦”!
她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说的“不”“不要”“不可以”是不是太多了?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管他们的需求合不合理,如果遭遇的永远是否定,内心也一定有很强的挫败感。
他们想多看一会儿电视,和女人永远觉得自己缺一件衣服一样。谁不想拥有得更多呢?
那天,看完规定的3集动画片,儿子说:“妈妈,再看一集嘛。”朋友没直接跑过去关掉,也没有生硬地拒绝。她蹲下身说:“妈妈知道你想看,咱们商量一下,晚上再看一集好不好?现在咱们先去骑一会儿滑板车吧?”
得到尊重之后,孩子虽然不情愿,还是跟着妈妈去了户外。在外面,遇到卖小玩具的,儿子想要一个会翻跟头的小人儿,大有不得手就不走的架势。以前,朋友肯定拎起儿子就走,因为“不能惯他这臭毛病”。但那次她的处理方式是先跟孩子解释:“这次咱们没有买东西的计划,妈妈也没带钱包。你真喜欢,下次咱俩出发前可以商量好,妈妈一定给你买。”孩子虽然还是哭闹,但肢体挣扎明显软了下来。
她说:“当我对孩子说‘不’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的配合度反而越来越高了。”
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往往喜欢使用否定的语言。这些语言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对”“你不听话”……这是家长式的命令,动用的是成人的权威。
这种方法看起来立竿见影,但长期使用,孩子记住的只是“不干什么”,有强烈的不被认可感;而“该干什么”,如何正确地去做,却没学会。严重的,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等到你指东他偏往西时,就晚了。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更重要
上家长课时,讲师也跟我们做过类似的互动。她说:“别举起你的右手。”我的反应是:那我该不该举左手呢?右手应该放身前还是侧面呢?也就是说,当我接到一个反向指令,接下来该怎么做,我很迷惑。
身为成年人,我的反应尚且如此,那对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们来说呢?当他们被限制不可以拿扫把、不可以玩水、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在床上跳……是不是对于应该做什么会更疑惑、不确定感更强?
现在,我和喆同学相处,遇到不想让他做的事,我会明确告诉他可以做什么,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做。
比如,这几天他因身体原因没上幼儿园,在家经常想剪纸,我就告诉他:“妈妈在身边可以玩剪刀,但起身时必须先把剪刀放下。”
比如,他要帮我洗碗,我不再简单粗暴地拒绝,而是给他穿上防水围裙,并在他玩水之后及时帮他换上干爽的衣服。
比如,他和小伙伴起争执,我也不再说他如何不对,而把重点放在如何良性沟通上。
潜意识是控制人长期行为的源头,长时间使用负面语言,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行。
孩子要自己爬楼梯,你说:“小心,别摔了。”这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他能力不行。如果换成“咱们慢慢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并演示给他看,给孩子传递的则是安全意识。
生活中,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当我们拒绝做负面语言的传达者,才能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孩子的社交能力、情商才更高。
我们满口说爱,却赤裸裸伤害
孩子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
有次我带喆同学去体检,等待抽血时,一个小女孩尖厉的哭叫声传过来:“妈妈别走,妈妈别走……”抬眼望过去,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听力测试室门口一把推开自己的女儿,怒气冲冲往外走。小女孩满脸是泪,一路哭着追妈妈。而妈妈既没有抱起孩子,更没有安抚,反而怒吼着:“没有一个小朋友像你这样丢人,测个听力,其他人都没哭,就你哭!胆子这么小,还有脸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三四岁的小孩,面对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内心抗拒再正常不过。有些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可能不哭,但不哭不代表他们不害怕。而这位小女孩,只是需要时间接受,如果妈妈多一些鼓励,事情或许大不相同,但她采取了最极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小女孩或许会因为害怕失去妈妈而强忍着泪水接受测试,但安全感却遭到严重破坏。以后遇到类似的事,要么哭得更凶,要么把所有恐惧堆积在心里,直至对妈妈再无信任。
在成人看来,抽血、打预防针、视力测试、听力测试等事情再简单不过,但对于未经世事的孩子,或许不亚于一场大手术带来的恐惧。
有一次我回老家,带妈妈做检查,从未做过CT的她在进去检查之前,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在颤抖,并且一再问我:“有没有必要做啊,如果没必要就不做了……”我明白妈妈是内心害怕,如果我也在众人面前把妈妈狠狠骂一顿,得惹来多少人指责我的不孝?
怎样才是“为你好”
S是职场妈妈,对孩子的学习、饮食都非常上心。上星期五孩子参加活动回来,她已做了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营养配比合理。结果她儿子一看桌上的“清汤寡水”就没了食欲,还开始撒娇:“妈妈,营养餐都吃了一周了,今天你陪我去吃比萨好不好?”
S的儿子喜欢吃西餐,比萨、汉堡、牛排、意大利面来者不拒,但S觉得这些食物热量太高,每个月只准吃两次。所以工作再忙,她也坚持给孩子做饭,是我们眼中的“五好”妈妈。谁知道随着儿子越来越大,S对儿子饮食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
那天到最后,儿子急了,开始直接攻击妈妈:“你老说不让我挑食,你自己就不吃葱花、不吃海鱼、不吃羊肉、不吃香菜、不吃芹菜、不吃驴肉,什么时候你吃这些东西了,我天天吃你做的破菜!”
S恼羞成怒,直接把桌上的菜倒入了垃圾筐,对着不识好歹的儿子破口大骂:“我这么辛苦做饭还不是为了你身体长得更好,竟然这么说我,以后你天天去饭店吃吧!”
其实,S儿子说得非常对,S做中餐很有一手,但同时也真的挑食。我们外出聚餐,对菜品要求最多的就是她,不放葱姜、不放辣椒、不放香菜、不吃羊肉……她也曾多次抱怨和老公结婚多年,点菜还不知道将就自己的口味。
我把《我是演说家》中赖佩霞的相关主题视频发给了S,同时附上一句话:“亲爱的,如果将来有一天儿子长大,把一大碗羊肉端你面前让你吃,你不吃他就生气,大骂你不识好歹,还把肉倒进垃圾筐,你会觉得他是为你好吗?”
被伤害的自尊和热爱
有朋友对我说,她13岁的女儿最近迷上看言情小说,家里不让看,就偷偷在学校看。得知女儿把小说放在教室后,她怒不可遏,直接冲到女儿的教室,翻出3本言情小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直接把书撕得稀巴烂。接下来,是女儿和她之间长达一个月的冷战,直到现在,女儿都未曾主动和她说过话,有事也只是写个便条放在茶几上。
朋友说知道自己稍微过分了点儿,但也是为了女儿的学习着想,但是孩子怎么就是不识好歹呢?
这位朋友的做法,我妈妈曾经用过。当时我在读小学,最喜欢看家长们觉得“毫无用处”的小人书。我上的是五年制小学,五年级就面临考初中,但我看课外书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妈妈说过我两次,我没听,第三次她忍无可忍,直接把我所有小人书都拿到厨房烧了……
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我妈不希望我因为看“闲书”影响学习,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天她和爸爸吵架心情很差,而我又撞上枪口被她抓了现形……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看到一本本心爱的小人书化为乌有时内心的绝望,以及对妈妈的那种真实的恨意:她根本不是我妈!我宁愿她不是我妈!
家长的这类粗暴制止,撕掉或烧掉的不仅仅是几本书,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兴趣以及对某种事物的热爱,而自尊、兴趣和热爱,是一个人幸福的根本。
最好的滋养是父母的接纳
当孩子出生,每个妈妈的希望都很简单:健康就好。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我们希望他会乖,会听话,学习好,懂得我们的不易,理解我们的付出……为了让孩子达到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标准,我们甚至会忽视、伤害孩子的自尊。
很多年轻父母情绪控制力不够好,还顺带着把自己生活的波折与苦难映射到了孩子身上——不能伤害邻居、同事、朋友,就伤害毫无反抗能力又必须依附于自己才能生存的孩子吧!
慢慢地,我们以爱为名,让孩子失去了心灵的家。我们深爱的孩子,果真如我们盛怒时想的那么差劲吗?换个角度,能不能多用鼓励的方式来表达爱呢?比如文章开头那个因害怕而拒绝听力测试的孩子,她很谨慎,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S的儿子喜欢吃西餐,对各类西餐原料很感兴趣,以后很可能成长为极有生活情趣的男生;喜欢看言情小说的女生,只要引导得当,以后或许会写出颇有影响力的小说……
孩子的成长,除了好的物质条件,更需要心灵的沃土来滋养。我们不可以因为孩子的表现不合心意,就任意践踏他们的自尊。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最好的滋养就是爸爸妈妈的接纳。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考100分,就如并不是每位家长都事业有成。无论是花朵还是绿叶,都各有各的精彩。
父母的习惯性羞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被妈妈认可的孩子
我去带孩子试听英语课,在卫生间遇到一对母子。妈妈一边给孩子换裤子,一边劈头盖脸地责备:“你看看你,都4岁了还尿裤子,没有一个小朋友像你这样没出息。在幼儿园老师烦你,在家老给我们添堵,现在丢人丢到课堂上来了……”
看到喆同学进来,那位妈妈并没有停止对孩子的羞辱,而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指责:“你看这个小朋友比你矮半头,都知道来厕所小便。反正我没带换洗衣服,你就湿着穿吧!”
孩子可能被骂皮了,眼神一片茫然,没有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灵光。看着幼小的他,我有些心疼,忍不住说了句:“我们家孩子夜里也在穿尿不湿呢,给他们时间,一定可以自主如厕的。”那个妈妈看了我一眼,没吭声,连拉带扯把孩子弄走了。
或许,这位妈妈觉得孩子太小,没有自尊心,不懂得羞耻感,才任性责骂。或许,她觉得当众说教可以让孩子记忆深刻,更有助于他改掉尿裤子的“坏毛病”。可是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不被妈妈认可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孤单、最无助的人,他们小时候无法构建自我,长大以后更容易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一再委曲求全。
“母女大战”的背后
我小时候,因为大部分父母工作忙,家里孩子也多,对孩子教育的标杆是听妈妈话,为了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要好好学习、不惹事,孩子心理层次的需求几乎从未被考虑。
小学三年级某节课,我做完老师布置的卷子,突发奇想和同桌打起扑克牌。妈妈有事来学校,路过我的教室,从窗户里看到我不务正业、诱导同桌违反课堂纪律,于是直接冲到教室,把我拎到讲台上,不顾赶过来的老师的极力劝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啪啪啪给了我三个清脆的耳光,一边打一边说:“让你来学校是上学的,不是捣乱的……”
我大脑一片空白,强忍着没哭出来。当时我10岁,时间过去二十几年,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想法:怎么没有个洞让我钻进去,太丢人了!她肯定不是我亲妈,我以后再也不要叫她妈妈了!
那天放学,我在家门口徘徊了一个多小时。爸爸发现异常,出门寻我,才发现缩在大门口的我。他看到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你上课打牌不对,应该受到严厉批评,但你妈当众打你也不对,我回去会和她谈谈这件事。”瞬间,我憋了整整一下午的眼泪倾泻而出,委屈情绪才得以释放。
当时心理上的奇妙变化我记得很清楚。一下午都想断绝母女关系的我,瞬间将想法变成了“上课打牌不对,要好好学习”的自我反思与激励。
一个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小学五年级,她开始偷偷看哥哥姐姐买的言情小说。她妈妈觉得看闲书会耽误学习,和她斗智斗勇,逼得她只能半夜缩被窝里打手电筒看(这事我也干过)。有次看着看着睡着了,第二天,叫她起床的妈妈掀开被窝,发现了电量已经用光的手电筒以及小说,怒不可遏,直接把书撕掉,又翻箱倒柜,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找出来,拿到楼下一把火烧了……
整栋楼的人都看到了这场母女大战。从此,课外读物从她的世界里消失,语文一直很好的她成绩直线下滑。直到现在,她还会偶尔和我念叨:“如果当初我妈不那么逼我,说不定我也会写作、开公众号,她一把火烧毁了我的作家梦想啊!”
耻辱从来不是进步的催化剂
那个时代,很多孩子都遭受过父母带来的羞耻感吧?
比如,为了买喜欢的东西偷拿父母的钱,会被当成反面教材和亲友交流;在日记里写喜欢哪个男生,被发现之后被当成“坏孩子”;老师反映情况,被家长不问原因劈头盖脸直接骂一顿……
偶尔被当众惩罚的孩子,随着年龄变大,心理创伤会渐渐自愈;而经常被羞耻感包裹的孩子,轻则变得敏感、多疑、自我封闭,重则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没有自信,心灵之门永远对亲爱的父母关闭。所以,我从来不觉得“知耻而后勇”是至理名言。羞耻感给孩子带来的是“我这个人不行”的意念传达,而非“这件事没做好,下次注意改进就行”。
耻辱从来不是一个孩子甚至一个人进步的催化剂,对一个失败事件的反思及内在的修正力量才能让一个人越来越棒。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过年时和同学小聚,聊天说到毕业十几年,还能记起哪些老师。一个同学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初二的数学老师。那年为了考前三名,他考试时准备了小抄,刚拿出纸条想抄答案,数学老师就发现了他的伎俩,但老师只是快步走过,经过他时敲了敲课桌,没抓他现形,更没给他记过。
善意的提醒,维护了我那个同学的尊严,也给了他反思的机会。从那以后,上学也好,工作也罢,他再也没有耍过小聪明。这种保护式的批评引导,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技巧。
孩子不自信,可能是你的养育方式有问题
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有不少留言咨询的朋友,他们的孩子从两三岁到六七岁不等,家长很发愁自己家孩子没自信,在外头玩个游戏都畏首畏尾,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起来。
其实,孩子的不自信,原因多半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教养方式的错误选择。
被忽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
美国心理专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但工作的忙碌、生活的无奈,让很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晚上回家,时间还被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占据了很多,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在游乐场、早教中心、候机厅,经常看到孩子在玩,父母在旁边看手机。孩子有新发现,兴奋地叫:“妈妈、妈妈,快看看这个!”往往叫了三四次,家长才把眼神从手机挪到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情绪往往已经冷了下来。这种被忽视,会让孩子觉得“我在妈妈/爸爸眼里并不重要”,会影响他们生命最初的自我构建;如果自我构建无法完善,当孩子渐渐长大,更容易敏感、自卑。
所以,当孩子还小,爸爸妈妈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用尊重代替过度保护
二胎没开放之前,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人的关注点全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都包办了。这一点,从孩子入园,家长比孩子更焦虑就能看出来。
很多幼儿园要求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这个要求让80%的家长都犯了难。微信群里很多妈妈都在说:“我家孩子不会穿上衣啊,裤子也分不清前后……以后幼儿园睡午觉可怎么办,老师不会真的不管不问吧……”
对于这个要求,我也有些担心,刚刚3岁的喆同学自己穿脱裤子、袜子、鞋子没问题,宽松的衣服偶尔能穿脱,但合体的基本穿不上。为了适应新生活,我只能给他一件上衣,鼓励他有兴趣的时候自己多练习。
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到可以把手准确地放入口中的小宝宝,再到会翻身、坐着、站立……孩子的所有技能都是无数次练习的结果,但当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往往会因为孩子穿衣服太慢而替他们穿,因为他们吃饭掉饭粒而喂他们吃饭,怕他们出门磕碰而选择抱着。长此以往,表面上节省了时间成本、降低了意外风险,实际上却扼杀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建立自信心的机会。
出门时,给孩子提供两双鞋、两套衣服选择;如果他们主动要求做家务,可以让他们把碗放到正确的位置;如果他们抢着接电话,是家人打过来的让他们说几句也无妨;外出旅游,可以让孩子参与计划的制订……当尊重替代包办,你会发现有很多意外惊喜。
让启发式引导代替习惯性指责
Z是我接触的最会引导孩子的妈妈之一。
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2岁的孩子喝酸奶,不小心洒了一身,打算换备用裤子。自主意识很强的小朋友一定要自己换,虽然我们赶时间,Z还是把裤子递给女儿,耐心地蹲在那里等。因为是打底裤,有点儿紧,加上孩子刚刚跑动出了一身汗,导致裤子很难穿上,孩子只穿了一条腿,就开始发火。Z笑眯眯地说:“妈妈知道宝贝有点儿郁闷,但上次穿这条裤子你只提到膝盖,这次都提到大腿了,进步很大。如果你希望得到帮助,妈妈很乐意哦!”得到鼓励的小朋友情绪马上阴转晴,等妈妈把另一条裤腿调整好方向,自己又重新试了一次,成功穿上了裤子。
试想Z在女儿挫败时“补刀”:“跟你说我们要赶时间,非要逞能,穿不上了吧?”会发生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得当,才能避免不想出现的情况发生。
不用打击式比较刺激孩子
很多家长特别喜欢这样想:别的孩子能行,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行?所以,很多人从小就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你拿一个爱运动的孩子和一个超级安静的孩子比谁能坐得住,这公平吗?
当我们这样数落孩子:“你看××家孩子考100分,你才考65分,丢不丢人啊!”如果孩子回一句:“你看××家爸爸买得起那么大的房子,咱们为什么只能住这么小的蜗居?”你有何感想?
孩子不能重新选择父母,我们也切忌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孩子。给孩子太多压力,不仅会毁掉孩子的自信,也必将是自讨苦吃的行为。
当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如别的孩子,比如数学只考60分时,我们可以用“下次有进步就好,你看你英语不是挺好吗”来鼓励他。即使所有科目成绩都不理想,也必有绘画、音乐、体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长处可以抵消其他方面带来的挫败感。而具备寻找自己内在价值感的能力,孩子将一生受用。
人生是场马拉松,孩子才刚刚起跑,身为最爱他们的家长,我们必须不断修正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才能让孩子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建立起由内而外的自信体系。
请把发脾气的权利还给孩子
粗暴地阻止孩子哭闹有多可怕
关于孩子乱发脾气,一直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在公共场合,乱发脾气的“熊孩子”的确随处可见。
一天,带孩子去吃比萨,遇到一个小男孩哭闹,妈妈讲道理未果,脾气暴躁的爸爸直接把孩子拉过来,暴打一顿。
喆同学一脸震惊加害怕,表情是惊恐的,问我:“他爸爸为什么打他?”
我顺口答:“他太淘气了,吃饭老乱动乱跑。”
结果,我这无意识的一句话,让喆同学一顿饭都很老实,晚上睡觉时还问:“妈妈,那个打人的叔叔回家了吗?”
我顿时特别心疼那个被痛打的孩子:作为局外人,喆同学都那么恐惧,被打孩子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
大多数孩子都能从恶魔切换到天使
接孩子放学时,我亲眼看到一个小男孩对着奶奶又踢又打,原因很简单——下电梯时,小男孩连续说了两遍“奶奶,让我先下去,让我先下去”,不知道是奶奶没听见,还是听见了就是不想对孩子百依百顺,径直走出了电梯。这下男孩不干了,先是哭闹,接着又上手又上脚。而奶奶一直试图给他讲道理,让他接受“谁先下都无所谓”的道理,却忘记了对大人来说无关紧要的事,可能对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
前些天,送喆同学的姐姐回日本。因为平时不太接触行李箱,他非要自己帮姐姐推箱子。环顾四周,人流量比较密集,我们有些为难,但考虑到他的积极性,便答应了他,同时跟他约定,如果箱子倒了,接下来就由爸爸或妈妈拉着,他满口答应。
结果推到一处缓坡前,轮子被地面上的缓冲带卡了一下,行李箱倒了,喆同学也倒了,我们顿时乱作一团,通道因此变得拥堵,后面的人群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我第一反应是把孩子抱起来,喆爸则把行李箱拎起来。但还想继续推行李箱的喆同学不干了,冲过去和爸爸夺箱子,口口声声说:“我还要帮姐姐推箱子呢!”
爸爸自然不让,强硬地把箱子夺回来,严厉地说:“咱们说好了,箱子如果倒了就由爸爸或妈妈来推。”
喆同学很生气,估计满脑子都是“爸爸不让我推箱子”的想法,激烈地喊:“爸爸讨厌!爸爸讨厌!”
本来就对处于“叛逆期”的喆同学很不满的爸爸,自然想借这个机会教训他一下。于是,这爷儿俩推推搡搡地在机场展开了“夺箱子大战”。
我知道老公并没有使劲儿,但在来来往往的旅客眼中,颇有些虐待儿童的画面感。当两个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外国友人不停地打量他俩,一个掏手机,一个准备过去阻止这场“战争”时,我赶紧冲过去对喆爸小声说“当众不责”,然后把爷儿俩隔离开来。
一场已经变为父与子权利之争的“虐待儿童事件”就此平息。我蹲下身,看着喆同学的眼睛问:“你还是想帮姐姐推箱子,对吗?”
他气鼓鼓地答:“是!”
“爸爸没让你推,你很生气对吗?”
他依旧生气地答了一个字:“对!”
然后补了一句:“爸爸直接抢走箱子,没经过我允许。”
我终于明白,他其实是明白规则的:自己推的箱子倒了,箱子要被收回,但收回之前,爸爸应该先说一声,少了这个过程,孩子觉得被粗暴对待了。
姐姐这时候过来,笑笑说:“那你帮姐姐推到安检通道那里,好不好?”
小家伙立刻笑了,很快答应:“好!”
回来的路上,他情绪已经完全平复,我们聊天时,我问他:“你对爸爸又踢又打,这样对吗?”
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大声对开车的爸爸说:“爸爸,我刚才不应该打你的,我给你道歉:对不起!”
适当让孩子发脾气不是坏事
对一些成人来说,情绪控制都是一种比较难修炼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发泄出来,是孩子排解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
情绪是一种能量,不会自动消失。如果一味想把孩子的坏情绪压制住,当他们能力渐渐增强,总有一天会把积压的情绪宣泄出来:小时候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叛逆,长大后故意选择父母不喜欢的恋人或伴侣、做父母不喜欢的工作。我的一个朋友,甚至选择了远离父母,到离家很远的地方结婚生子,切断和父母之间的亲密纽带。
而当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父母们陷入了无奈:“我家孩子小时候那么乖,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事实上,他们口中的“乖”,只不过是孩子当时无力反抗的妥协。
为了不让孩子和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可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引导解决。当我们改变了自己,就会发现孩子变得懂事、讲道理、会合作了。
发脾气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发脾气的孩子≠不可理喻的孩子。
就算我们觉得孩子再无理取闹,也尽量别把孩子某个时刻的行为贴上性格标签。
试想一下,当我们和老公吵架,如果老公一直说:“不许哭了!”“不许说了!”“不许闹了!”我们心里的怒火是会马上熄灭,还是会燃烧得更旺?
但这几句话,恰恰是我们在孩子发脾气时最常说的。对孩子伤害最深的,也许不是我们不让孩子做某件事,而是孩子发现自己连发泄情绪的权利都没有。
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孩子情绪无法平静,可以暂时远离,也可以让家里其他人出面安抚。
等孩子冷静下来,我们可以主动找孩子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一旦我们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渴望,事情也就解决了一半。
一天,朋友跟我说了他们家女儿田田的事。田田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小班,平时田田没有起床气,某天穿好衣服后突然发脾气,说不上幼儿园了。朋友觉得很莫名其妙,又担心上班迟到,就强行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结果孩子一整天情绪都不好,接下来几天都对幼儿园很抗拒。
后来偶然的机会,朋友听到田田在“过家家”时对着玩具小熊说:“下次别穿这条裤子啊,你自己穿不好,还得让老师帮你!”
朋友恍然大悟:那天正好给孩子穿了紧身的打底裤,会不会是孩子穿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呢?
朋友通过后来和孩子的聊天,证实了这个想法。那以后田田每次上学,朋友都会选择宽松的、孩子可以自由穿脱的衣裤,孩子便再也没抗拒过幼儿园。
先肯定,再否定
有个妈妈微信留言,说孩子午睡时尿裤子,被老师批评,心情本来就不好,一直反对孩子穿尿不湿的奶奶还火上浇油,不仅指责这位妈妈我行我素,还一直拿这事说孩子,动不动就说:“没羞没羞,四岁了还尿床,你爸爸两岁就一整夜都不尿尿了。”
结果,孩子因为无法控制小便,害怕老师批评,担心小伙伴笑话,再也不肯去上幼儿园了,一提上幼儿园就在地上打滚。
转了新幼儿园后,孩子还是抵触、哭闹,但只要孩子哭闹的时间缩短,这位妈妈就鼓励孩子有进步,同时态度坚决地表示爸爸妈妈要上班,幼儿园必须要去,而不再简单粗暴地说“不可以不上幼儿园”。周末孩子在家,午睡如果没有尿床,也会及时进行鼓励,慢慢孩子就愿意去上幼儿园了。
我们父母那一代,往往觉得一定得让孩子有羞耻感、恐惧感、内疚感,孩子才能长记性。其实孩子天生敏感,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稍作引导,他们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
乐乐是我们的邻居,也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儿。有段时间他疯狂爱上水,动不动就说要帮妈妈洗碗,弄一地水。他妈妈威逼利诱的招数都用上了,每次都是强制他关上水龙头,直到他大哭一场才算完事。
有次聊天,乐乐妈跟我说了这个苦恼,我把自己的经验和她分享:试试买个防水围兜,和孩子一起商量每次玩的时间、地点、用品。
当乐乐再提出要玩水时,妈妈便提出每次玩10分钟,每次玩都穿上防水围兜,尽量别把水洒到地上,乐乐一一答应。
在这个游戏中得到满足的乐乐,在玩水时变成了天使,有时还会拿着抹布,说要把台子上的水擦干净。
看,当我们合理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回馈给我们的也是天使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