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11214300000003

第3章 孩子,你可以不“善良”

孩子,不可能全世界都来宠爱你

其他人也可以不让着我们

幼儿园每天早上8点就可以送孩子入园,我每天都8点半左右才送喆同学过去。一是想错过7点半的早高峰,二是想和他多待一会儿——每天早上,他赖在床上喊“妈妈,你快过来啊,陪我再躺5分钟”,我都感觉很幸福。

一天早上,我们8点半左右上的车,公交车上人还是很多。平时一看有带小孩的乘客上车,售票员都会喊“哪位乘客给抱小孩的让个座啊”,这天我们上车时,售票员在忙别的事,没有发现我们。

我努力往车中间走,想找个有扶手的地方,这样可以一手抱孩子、一手拉住扶手站稳。结果我刚站住,喆同学就对着一位女士喊了一句:“阿姨,您能给我们让个座吗?”

我有点儿尴尬。

挤公交或地铁上下班的年轻人并不比其他人轻松,当他们“被让座”时,可能才刚刚坐了一两站。所以我平时和喆同学聊天,会有意无意跟他说:“咱们坐公交车只坐几站就到了,妈妈抱着你也可以,所以叔叔阿姨不让座也正常,他们上班也很辛苦。”

才3岁的孩子,可能听不懂这些,或者即使听懂了,因为天天坐公交都有别人让座,他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上车就应该有座,所以才童言无忌,直接让别人让座。

那位女士也是温和之人,一抬眼看到我抱着孩子,笑着说:“不好意思啊,小朋友,阿姨刚刚看手机,没看到你。”

否则,我真不知如何处理接下来的尴尬场面。

下车后,我问喆同学:“我们刚刚在车上,是不是有事做得不太妥当?”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喆喆说让阿姨让座。”我说:“这次没关系,明天就算没有人给咱们让座,咱们也不大声嚷嚷好吗?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其他人不让着我们也是无可厚非的。”

他似懂非懂,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懂这句话的含义。

心怀期待,但明白不可能事事如愿

一天,好友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心里很难过。

她女儿萌萌今年5岁,读幼儿园中班,和邻居家的小女孩可可是好朋友。可最近一段时间,可可突然对她女儿爱搭不理的,萌萌几次拿零食过去给她,她都拒绝接受。

萌萌的世界,开始布满忧伤。

一天幼儿园放学后,可可和三四个小姑娘一起玩,萌萌不甘心和好朋友就这样疏远,在妈妈的鼓励下,她走上前去问对方:“可可,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可以把新买的乐高给你们玩。”

好友说:“当时我比孩子还紧张,我怕她一而再、再而三被拒绝。虽然我女儿已经有些讨好的意思,但可可还是来了句‘以后我都不和你玩了’……我闺女当时眼圈就红了,转过头望向我时,眼泪哗哗地就下来了,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心里真难受。”

对于好友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身为一个好动小男孩的妈妈,我对喆同学某些突然的行为也很头疼。

比如,现在他奔跑的速度很快,带他去公园玩,经常一眼没盯住,就冲到跳舞或者玩乐器的老人中间。虽然他在动别人东西之前都会问:“我可以摸摸吗?”但这样的莽撞,有时候还是会惊着别人。

喜欢孩子的,一笑了之,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他摸摸鼓、笛子、麦克风什么的;不喜欢孩子的,冷着脸不说话是常态;大声叫“这是谁家孩子,有没有人管啊”的人也偶尔有之。

错在我们,向受惊的人道歉是必要的,但看着喆同学闪着光的眼神一下子变得茫然无措,我心里一闪而过的难过亦是真实存在。

我无法向陌生人解释: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好动、好奇,大脑对行为的控制又不像成人那么自如,所以他们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得“没有礼貌”。

每一个当妈妈的,可能都心怀期待,希望这个世界会善待我们的孩子,但也不可能事事如愿。

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

每个当妈妈的,都希望孩子无忧无虑长大,都希望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孩子的成长,必定是挫折和成功同在,忧伤与欢乐同行,冷落与宠爱纠结。好的坏的,他们终究要亲自承受。如此,他们才能一点一点长大,一点一点在规则的束缚下,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

这个过程,身为父母,我们可以引导,但不能替代;我们可以抚慰,但不能抹去他们成长的忧伤;我们可以偶尔玻璃心,但不能因为爱而失去对与错、是与非的判断。

孩子越早明白不可能所有人都顺从他、宠爱他、原谅他,便越早远离任性、刁蛮、霸道,越早变得独立、自信、合群。

孩子,你不亏待别人,生活也不会亏待你

分享和交换带来更多快乐

最近天气好,我们周末基本取消了所有的室内活动,有机会就带孩子去公园玩。

有一次,几个陌生的孩子在公园篮球场上玩,有的骑扭扭车,有的骑滑板车,有的骑平衡车。都是三四岁的样子,很快就熟悉起来,一会儿一起玩土,一会儿玩你追我赶的游戏。

那个骑扭扭车的男孩,玩了一会儿推土游戏,突然想玩滑板车。他挺有礼貌地跟一个小男孩说:“哥哥,你骑我的扭扭车,我骑你的滑板车行吗?”

小男孩挺乐意交换,主动把崭新的滑板车拉了过来,很爽快地说:“给你!”

谁都没想到,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小男孩的奶奶不乐意了,直接威胁自己家孩子:“这可是你昨天刚收到的新车,如果你想玩的时候弟弟不还你,可别跟我面前哭鼻子啊!”

小男孩看了看奶奶的脸色,又把车收了回来。

另外一个骑滑板车的小男孩正在玩土,他很友好地说:“我的给你骑吧。”

回来的路上,我问喆同学:“如果小弟弟想和你换平衡车骑,你换吗?”

他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我不玩平衡车的时候,可以给他骑;我不想玩扭扭车,也可以借给他骑5分钟。”

事实上,只有孩子建立起“自我”,才能替别人着想,那些“舍己为人”的孩子,长大后幸福力通常比较弱——没有人永远付出而不求回报,当他们懂得愉悦自己,才能快乐他人。

当孩子顺利度过物权敏感期,会慢慢在社交生活中得到分享的快乐,送别人礼物、收到别人送的礼物,他们都十分开心。

孩子的交换和分享,从不用物品的金钱价值衡量,只遵从内心。比如有一次,喆同学用刚买的糖葫芦换了一个小朋友手里捡来的木棍,并且遵守了“一周内不再买糖葫芦”的约定,那个木棍放在家里长达一周,几乎天天玩。

这种分享和交换,在成人眼中有些不划算,但这种“不亏待别人”的单纯,却让孩子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太爱占小便宜的人不会有大格局,那些懂得“有原则性吃亏”的人才更有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愿意孩子是那个懂得吃亏、舍得吃亏的人——小时候吃点儿亏,是为了长大以后少吃亏。

孩子,你可以不“善良”

让善良开出最美的花

那时候,喆同学还不到2岁。早上7点,我洗漱之后去门口的奶箱取喆同学的牛奶。往常这个点儿,牛奶早就静静地“等”在那儿了,可是那天,打开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不是号称6点半之前必定送过来吗?想着喆同学的早餐没有了最爱的牛奶,我内心的不悦渐渐弥漫开来。

7点半,门铃响起。从门镜里望过去——自从有了喆同学,开门前侦察门外情况,成为我的必修课——门外,正是熟悉的送奶工,她的脸上写满了焦急。打开门来,未等我说话,送奶工就递上一瓶牛奶:“实在对不住,我爬楼梯时不小心踩滑,打碎了5瓶奶,其中就有你家宝宝的。送完其他客户的东西,我紧赶慢赶回奶站重新取,还是晚了一个多小时。”

她说的奶站我去过,离我们小区差不多四五公里,她踩着三轮车,在这个特别容易堵车的周一早晨,一个多小时已经是最快速度。这番话入耳,心中小小的不快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知道什么时候,喆同学也来到我身后,他胖乎乎的小手指着送奶工的腿说:“破,腿破!”我这才注意到,穿着五分裤的送奶工,小腿上有未曾擦净的血迹。说完,喆同学噔噔噔一溜儿小跑回到卧室。片刻后,又噔噔噔跑回来,手里多了一个创可贴。“阿姨,给你一个创可贴,贴贴,不流血,不疼!”喆同学把创可贴高高举起,往送奶工手里递。

差半个月才2岁的喆同学,把平时我给予他的爱和关心,恰如其分地传递给了素不相识的送奶工。“好,阿姨贴贴,阿姨贴贴!”说着,她接过满满的童真,撕开外包装,弯下腰,把创可贴郑重其事地贴在了受伤处。再直起身子时,她眼圈微红。

“妹子,娃儿这么善良,你肯定也是心善的人,谢谢你,还有你这个小帅哥!”她捏了捏喆同学的脸蛋儿,转身离去。我抱起喆同学,看着他清澈的眼神,郑重其事地说了声:“谢谢你,宝贝儿!”

还在碎碎念“阿姨疼,吹吹”的他,理解不了我那一刻的心情。我是真心感谢他用世上最纯净的善良,给我上了一课——孩子的心,是肥沃的土壤,你在那里种植了爱,它就长出爱;你在那里种植了善良,它让善良开出最美的花……

善良要有原则和底线

在善良这个问题上,父母通常都想让孩子有爱心,因为善良是个好品质;但又怕孩子因善良而变得软弱,以后和人交往中会吃亏。

所以,每个爸爸妈妈都要在生活中慢慢教会孩子“善良的技巧”,即善良要有原则、有底线。

教育孩子,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生活中,自己也好,孩子也罢,在对别人表达善意和爱心时,要先问问自己的内心这几个问题:这件事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危险?这件事会不会让自己觉得委屈?这件事会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大的负面影响?这件事的结果,是不是让自己感到心情愉悦?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衡量善良的标准,即你去表达自己的爱心后,你会不会快乐;假如这件事会让你预想到不快乐,就要果断拒绝。教孩子善良,也是这样的原则,一定要教会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果自己不情愿,就算别人说破嘴皮子,都可以说“不”。

这道理就和孩子分糖果一样简单。如果有一堆糖果,分给别人一颗,孩子一般都同意;但只有一颗糖果,你却让他去给别人吃,他会乐意吗?

拒绝陌生人的食物,但不要让孩子走入极端

被打压的心理需求

和一个妈妈聊天,谈到孩子马上正式入园,如何教他远离陌生人、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时,她和我分享了一件事。

她女儿嘻嘻3岁1个月,半年前进入缓适班学习,和同班3岁9个月的女孩妙妙是好朋友。放学后看到家人,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家长们多半选择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游戏区撒会儿欢。玩累了,小朋友会找家长,要求喝水或吃小零食。两三岁的孩子,对别人的食物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熟悉的小朋友之间,经常相互分享食物。

嘻嘻刚去海边玩回来那天,给妙妙带回来一个海螺,趁放学时送给了她。当时,嘻嘻吃着奶片,也分享给妙妙一袋。没过几分钟,原本因为拿到礼物开心跳跃着找妈妈去的妙妙哭着回来了,手里拿着那个海螺和奶片,她一边哭得很伤心,一边说:“我妈妈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还给你们……”

这个妈妈当时很尴尬。她平时也经常告诉孩子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但她女儿和妙妙同学将近半年,自己和妙妙妈妈也聊天多次,加上两个小朋友在班里形影不离,所以她让女儿选礼物送给好朋友时,女儿第一个想到了妙妙。既然被拒绝,她只好安抚女儿,让她明白接受不接受自己的好意是别人的自由。

让她感觉可怕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

第二天,她去接孩子,又碰到妙妙,当时妙妙妈妈还没到学校。妙妙一见嘻嘻妈妈就冲过来,一边眼睛望向教室外面,一边问:“阿姨,那个海螺你还有吗?我很喜欢。奶片能不能给我吃一片?”

嘻嘻妈妈选择了委婉拒绝。

第三天,妙妙的行为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扯过嘻嘻妈妈的包,拉开拉链,抢了一包奶片。吃完后还可怜巴巴地和嘻嘻妈妈说:“阿姨,你别告诉我妈妈好不好?她会骂我的。”

嘻嘻妈妈当时的心情很复杂,但最终,她选择了保持沉默。老师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和嘻嘻妈妈说抱歉,并表示妙妙这种行为并不是第一次。

在家里一直被打压的心理需求,当大人不在场时,有了极端的出口。这样的孩子,如果真的遇到陌生人的诱惑,心理防线很可能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被攻破。

告诉孩子哪些人的东西可以接受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小朋友,因为爸爸妈妈在接受其他人的食物上管教严格,当着家人的面,他们很规矩、很乖,但离开家人的视线,他们对于其他小朋友的食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会主动索要、动手抢夺甚至直接从小朋友的书包里翻找。

曾有记者做过试验,只用3个橘子,不到2分钟时间,就骗到了3个小孩跟他走;而在幼儿园,一位陌生老奶奶只用一个游泳圈,就轻松地“诱拐”了二三十名小朋友。

所以,为了保护孩子,与其极端且强硬地要求孩子“不可以、不能、不允许接受除家人之外其他任何人的食物或物品”,不如利用和3岁之前孩子朝夕相处的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人的东西是可以接受的。

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任何行为,做得极端,就很可能由好事变为坏事。

对于别人送的东西,不用完全禁止孩子接受——明明很想吃却要坚决“抵制”,对孩子的心理绝对是种折磨;当然,也一定要立好规矩:绝对不可以随随便便拿别人的东西。

——在公共场合,家人在场,一定先问家人可不可以吃;

——在公共场合,家人不在场,教会孩子先接受,但是要回家再吃;

——在私人场合,比如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可以提前告诉孩子,主人给自己小零食,如果喜欢可以接受,并道谢;

——和孩子相处时,可以告诉他们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哪些叔叔阿姨是值得信任的,如此,孩子会慢慢学习分辨家人之外的人际关系圈。

想让孩子保护好自己,生活中还要慢慢渗透给孩子这些事:

——爸爸妈妈的电话要熟记;

——去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或外出旅行,要在孩子口袋里放上有随行家长联系方式的纸条,万一和家长走散,告诉他们要找其他人帮自己打电话;

——平时去商场或景区,要告诉孩子哪些人值得信任,如保安、警察、军人、商场或饭店服务人员等,这样意外发生时,孩子才知道向哪些人求助。我带喆同学外出,遇到保安或警察就会告诉他:万一看不到妈妈,就把妈妈的电话告诉这些叔叔或阿姨,让他们帮忙打电话。

——对于五六岁已经有一定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就可以告诉他们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接受陌生人的衣服、不要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给陌生人提供帮助;万一被陌生人拐走,要找机会寻求帮助。

五六岁以下的孩子没什么人生阅历,不会分辨好人和坏人,身为爸爸妈妈,我们必须不断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拒绝一切的真空地带,只有当他们明白这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才能真正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危急时刻,这6个方法让孩子远离性侵害

被忽略的家庭性教育如何进行

各类媒体新闻报道中,儿童被性侵的悲剧已不止发生过一次两次,在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减少这种事件发生?

◆告诉孩子“内衣覆盖的部分不能让其他人随便碰触”

这是老生常谈了,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大街上那些穿开裆裤的宝宝,隐私部位就那样随便让所有人观看。在家里穿着内衣裤或光着膀子在孩子面前晃来晃去的长辈,是在告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随便暴露”吗?动不动就摸摸小男孩“小鸡鸡”的大人,是在故意破坏孩子的隐私观念吗?

从喆同学出生开始,我就要求孩子爸爸在家也要保持形象,喆同学没断奶时我换衣服也从不当着他的面。爸爸妈妈都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自己注重隐私,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受影响。

现在,我经常和喆同学说的话就是:小内裤捂着的部分,只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你洗澡的时候才能碰。

和一个日本留过学的朋友聊天,得知在日本,不仅教育孩子从小就不能暴露隐私部位,在公共场所,比如游泳馆,给孩子换衣服时,也不会像国内这样随便几个男孩女孩一起脱,没有隔离板的话,每个小朋友脱掉上衣后,都会披上小斗篷,然后再脱下内裤换上泳裤。

小时候的性教育,还包括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大大方方地解答,让孩子觉得性是一件正常的事。

◆不随便和外人单独相处

这个外人,包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外的任何人。大部分性侵或意外伤害,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坏人并不都长着一副坏模样,相反可能是平时对你温情脉脉的人。

在孩子没有辨别能力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和外人单独相处是有危险的,实在躲避不掉外人的纠缠,那就把交谈场所放在有更多人在场的饭馆、咖啡馆这类人来人往的地方,或者操场、广场这类没有围墙之处。

如果孩子已经读小学或中学,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存在危险的。比如,当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单独训话时,如果老师有锁门的动作,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来临。

◆以做朋友的姿态和孩子相处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差不多都是标准的家长姿态,不时发挥着家长的权威:在学校被批评,肯定是你的错啊,老师怎么不批评别人呢!和同学打架,肯定是你的错啊,他怎么不打别人呢!东西丢失,肯定是你的错啊,谁让你不放好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爱和家长说,也阻断了亲子沟通。

自从有了喆同学,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是朋友型的家长。毕竟我们无法随时守候孩子,随着他们越长越大,更多的信息我们是从孩子的老师、同学那里知道的。孩子愿不愿意倾诉,决定着我们对孩子思想、行为的了解是否全面。

在亲子关系中,我觉得最悲哀的就是:孩子受到的伤害,作为妈妈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大喊大叫不礼貌,但必要时一定要大喊大叫

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大喊大叫不礼貌,但随着他们的判断力越来越强,我们是应该鼓励他们发声的,比如当他们觉得受到威胁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当危险来临,大喊大叫往往能给孩子争取到被救的机会。

◆拒绝是你应有的权利

我从小就不怎么会拒绝别人,毕竟让更多人喜欢,是很多人希望的。工作几年后,看了很多书,我才明白“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我没必要想着讨所有人的欢心”,也慢慢开始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说“不”,对不喜欢的人渐渐远离。

所以喆同学不愿意做的事,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我都会允许他自主选择。能为自己做决定、明白自己喜好的孩子,以后才能更好地独立。

很多人都缺乏界限感,所以当别人越界时,自己的做法也往往是“后退一步”,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日积月累,自己的底线越放越低,很可能连正当需求都被压抑了。

所以,教会孩子说“不”,才是让他们建立自我的第一步。

◆平时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

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家长要有意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比如和小伙伴聚会,回家时尽量成群结伴,打车要打正规出租车,晚上打车的话,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并将车牌号发给亲人;比如长途旅行,一定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的食物,喝陌生人的水;比如独自外出,尽量别看热闹或多管闲事,保护好自己才是第一要务。

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对父母都成了刚入学的“小白”,在育儿这条路上,有太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这个过程很累,但想着小人儿会因此得到更好的滋养,所有累便都化成了幸福,不是吗?

成长的疼痛,是孩子的必经之路

下雨天一样有必须赶的路

一天,北京下大雨,奶奶打电话说:“这么大雨,要不别让孩子上缓适班了,送我们家来吧。”

我谢过奶奶,还是坚持送喆同学去了幼儿园。从家到车站需要走5分钟,下了车也要走5分钟。小朋友穿着雨衣、雨靴,保护得比较好,而我的裤子几乎全部湿透。

到了教室,老师开玩笑:“喆喆,今天老师可以带你一个人上课。”

我环视四周,才发现离上课时间只剩5分钟,来了3个小朋友,其中有一个还是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孩子。而平时,这个点至少有将近10个小朋友。

孩子爸爸说我对喆同学有些严厉了。但我相信等他长大,自然会明白妈妈为什么对他这么“狠心”。就如绝大多数已经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一样,不会因为下雨就停止工作,不会因为刮风就推迟要签的合同。下雨天,一样有必须赶的路,必须做的事。很多时候,别人在某件事上做得更好,就是因为多了一些坚持。

事关原则不可以让步

8个月,喆同学第一次坐安全座椅,从家一直哭到奶奶家,耗时46分钟。被束缚得不舒服,让他哭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中间有两次,喆爸听不下去,说:“要不,你抱抱他吧?”

身为妈妈,我比爸爸还心疼,他只是听到喆同学的哭声,我却在后排和喆同学坐一起,看他从一开始把安全座椅当玩具到后来拼命挣扎,再到哭得满脸眼泪和鼻涕……

但是,孩子,事关安全,我必须让你明白:事关原则,不可以让步,你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其中就包括相对意义上的自由。这样的哭泣,断断续续有半个多月,孩子才慢慢习惯了安全座椅的保护。

学会适应规则

喆同学1岁半时,因为贪玩不好好吃饭。我指着墙上的挂钟告诉他:“指针指到这个数字,妈妈就把饭收起来,并且接下来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吃任何零食。”

他以为我在开玩笑,因为爷爷奶奶从来不舍得他挨饿,他明白就算正餐时间不吃饭,其他时间也能吃饼干、海苔、面包……所以根本无视我的“威胁”,依旧我行我素。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把饭菜收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摸摸肚子,说:“喆喆饿。”

我回答:“现在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不可以再吃饭。”

他不甘心,用哭闹来抗议。

听着他的小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其实比他还难受,但对于他那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哭闹,我狠心假装听不见。孩子,你不会知道,妈妈上卫生间时,洗了脸,因为我怕你发现妈妈流过眼泪。

经过一次挨饿,喆同学终于知道在吃饭问题上妈妈不会妥协,就慢慢养成了按点吃饭的习惯。

等喆同学上了全天缓适班,成为班里独立吃饭最好的小朋友之一。而吃饭习惯不好的小朋友,想改掉家长追着喂饭或边玩边吃的不良习惯,要经过至少半个月的适应期,饿肚子的次数何止一次两次。

亲爱的宝贝,等你长大会明白,个人情绪终究要适应集体规则,你的缓慢、任性,都会付出更大代价,比如在幼儿园,老师不会因为你吃得慢而放缓日程安排,甚至不会因为你在家要搂着小熊玩偶睡觉就允许你把玩偶带到幼儿园。

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可以换来“没关系”

喆同学2岁时,我带他去动物园。他站在滑梯上,另外一个小姑娘也站了上去。物权意识强烈的喆同学,觉得滑梯是他一个人的,就起身推小姑娘,小姑娘虽然没有磕着碰着,但是吓哭了。

我赶紧给小姑娘道歉,同时抱起喆同学,跟他讲道理。执拗的他不能理解,乱踢乱踹,接着哇哇大哭。同行的朋友说:“算了吧,孩子还小呢!何必这么较劲儿。”

但等喆同学情绪稳定,我依然坚持告诉他:“滑梯是公共场所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你要给小姐姐道歉。”

喆同学想通之后,怯怯地过去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推你。”小姐姐把脸背过去,说:“我才不要原谅你。”与此同时,女孩子的妈妈告诉自家孩子:“当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

喆同学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委屈得眼泪直打转。我虽不认同对方的引导方式,但依旧明白无论如何,都是喆同学有错在先,所以没有立即安抚他。孩子,等你长大就会明白,并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可以换来“没关系”,无意识的举动只要对别人造成伤害,你就要承担后果。

走向独立是孩子的必经之路

2岁8个月,为了让喆同学和其他小朋友有更多接触,也为了他9月入园时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决定把他送到全天缓适班,提前适应集体生活。

第一天,他没明白怎么回事,开心地和我说再见。第二天,他明白和妈妈说再见后,是长达9个小时的不见,开始哭着闹着要妈妈。

因为专注宝宝心理引导,我知道入园时,妈妈切忌太过焦虑。但是我真的很没用,读了那么多书,跟别人讲了那么多道理,在关上教室门的那一刻,听孩子在里面哭得撕心裂肺,我的眼泪止不住往外流……

我因为放心不下,在早教中心大屏幕处坐了一天。中间,喆同学跑出教室4次,跑出早教中心大门3次,想看看妈妈是不是还在。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无助地四处张望,我心里难受极了……

但是,孩子,和妈妈分离,走向独立,慢慢长大,是你的必经之路。

所以每次无论你哭得多凶,妈妈都果断转身离开,任你哭得惊天动地。妈妈明白你和所有小朋友一样,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有着不可避免的分离焦虑。妈妈也明白,你之所以焦虑,是认为妈妈的离开,就是永远都见不到。当你每次放学,都看到等在教室外面的妈妈,会慢慢明白,分离只是暂时的,妈妈永远都在不远处等着你,望着你,爱着你。

宝贝,妈妈没有像有些小朋友的家长那样,当你哭泣,就心软地留下来陪你上半天课,或者担心你睡不着午觉而一直待到中午,直到把你哄睡。因为成长的疼痛,注定要你进行自我消化。就像长大后,我们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挫折,别人建议再多,也只是言语安慰,90%的痛楚,需要独自消化。

亲爱的宝贝,在你以后的成长中,妈妈“狠心”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请不要怪妈妈,因为如果妈妈不“狠心”,会有别人来替妈妈狠心,所以我宁愿自己来做那个“狠心的人”。

如何教孩子面对来自世界的恶意

坦然面对这世界上的恶意

前些日子,我带喆同学去天坛公园玩,他正在路上骑着平衡车,一个高他一头半的男孩子直接挡在他面前:“给我玩玩呗!”

看着大哥哥横在面前,喆同学愣了一下神,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玩得正开心的孩子肯定不愿意把车让给别人,他想了一会儿,问:“哥哥,你几岁了?”

一看没借给自己车,那男孩有些恼怒,恶声恶气地说:“关你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小心别撞着我,不然有你好看!”

说完扬长而去。

我没想到,看起来不过七八岁的孩子,言语间竟然充满暴戾的威胁。从头到尾,跟他一起的爷爷一言未发,可当孩子转身离开,老人却适时“补刀”:“一辆破车,有什么稀罕,小气巴拉的!走,咱们去那边玩健身器材去!”

喆同学看看爸爸,又看看我,眼神里充满了委屈。我蹲下身,抱抱他,安慰道:“没事,有爸爸妈妈在呢,咱们继续玩。”

他没有动,问了一句:“妈妈,那个大哥哥他对吗?他是不是没礼貌呀?”

“他不对,也没有礼貌。如果喆喆想把车借给他就借,不想借也没有错。”我解释道。

回到家,等他睡着,我和喆爸聊起这件事,我们俩观点基本一致:尽管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这世界对自己的孩子温柔以待,但这世界上的恶意,孩子终究要学会坦然面对。

提升孩子的“逆商”

让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得到别人的善待,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侈梦想。因为宝贝只是我们的宝贝,在别人眼里,他只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当孩子还小,爸爸妈妈可以是他们的盔甲,保护他们免于伤害;当孩子渐渐长大,去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可能遇到种种伤害,比如被孤立,被欺负,被嘲笑。此时,孩子强大的心理,会保护他们免于伤害。

当然,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外界的伤害,并不是让他们一味认怂,而是慢慢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值得花费精力去计较,哪些事可以轻描淡写地抛到脑后。

因为当孩子被伤害,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会让孩子沉浸于不快乐中,也有可能让他们养成“怎么别人都针对我”的弱者心态;而引导他们自我疏解、不去理会,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逆商”,让他们的心理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