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11255400000006

第6章 弓弦上的流转光阴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

与他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导聆曲目:《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8 No.1—4 The Four Seasons/Le Quattro Stagioni)

初心

维瓦尔第生于17世纪中后期的威尼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散佚,其生命轨迹多难详考,唯有透过时人杂沓的步履和乐曲脉络的爬梳一探究竟。在政治上,15世纪后的威尼斯共和国(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697—1797)已然拱手让出霸主优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Osmanl? ?mparatorlu?u,约1299—1923)的攻掠与新航道、新大陆的发现摘去亚得里亚海(Mare Adriatico)女王的皇冠,贸易锐减、经济式微,昔日傲视欧洲市场的荣耀不再,波光粼粼间难免落寞几许。所幸经年累月绵密积存的文化实力丰沛饱满,在经济规模骤降之际撑住水都的艳丽媚影,音乐绘画之热络依旧于此地蓬勃欣欣。维瓦尔第承前继贤,在匆匆一甲子的奔波里完成分量可观、包罗万象的数百首作品,更为曲种和曲式的发展立基定型。因此,即使时空载记迷离,我们仍可从斑驳泛黄的扉页边,感受到那灵动挚切的过往曾经。

关于作品

虽然音乐史认定的第一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1597年所谱的《达芙尼》(Dafne),但蒙特威尔第于1607年在曼图亚嘉年华乐季(Mantua Carnival Season)发表的《奥菲欧》(L'Orfeo)实际上是今日能频繁欣赏到的最古老剧目。所以对现代爱乐者来说,后者才是揭开歌剧舞台的第一人。

作曲家加布里埃利在圣马可教堂任职时,经常让歌者和演奏者错落成两个以上的小团体在教堂回廊或祭坛边演唱、演奏,运用此种形态制造声响回荡的立体之美,这是威尼斯乐派相当独到的音声处理方式。之后,德国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神剧《马太受难曲》中需要两个乐团、两个合唱团及诸位独唱家的演出样貌,即是承袭威尼斯乐派的传统。

威尼斯的乐之华:慈善孤儿院里的绕梁韵永

公元1637年,威尼斯的特隆家族(Tron family)在热闹繁华的里亚托桥(Ponte di Rialto)附近启用圣卡夏诺剧院(Teatro di San Cassiano),这所由经理人负责运营的表演场地是欧陆首座公共剧院,也是继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揭起歌剧帘幕后再次将意大利戏剧艺术普及的重要推手。威尼斯本属歌乐重镇,自文艺复兴(Renaissance,约1400—1600)时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约1553—1612)在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实践分离合唱(cori spezzati)以降,“威尼斯乐派”(Venetian Music School)即借环绕音效的概念奠定立体声响的根基,稳坐歌唱之都的地位,慕乐而来的旅人游客从古至今不知凡几。

其实,威尼斯音乐文化的深耕不仅体现在舞台与教会层面,对帮助社会底层的慈善事业而言,音乐教育亦是培植幼苗的最佳养分。时序往14世纪推移,威尼斯政府从即时起陆续开办收养孤儿的收容所,包括伤残收容所(Ospedale degli Incurabili)、乞丐收容所(Ospedale di Mendicanti)、圣若望及保禄堂(Santi Giovannie Paolo),以及慈善孤儿院(Ospedale della Pietà)等,避免因战争、贫穷,或私生弃养的女婴被无情丢入河底的命运。这些收容所除留置弃婴外,还会按特长分班,为有音乐天赋的女孩们聘请教师,学习歌唱器乐,让她们能在收容所隶属的教会表演,靠己力赚取生活所需。

慈善机构女子们的音乐会是威尼斯文艺活动的奇观,在18世纪威尼斯画家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1712—1793)的写实笔触和众多骚人墨客的记述中皆对其绝妙惊艳并赞叹。这群女孩平时训练严格,精通各项乐器,嗓音柔亮甜美;演出当下或坐或立于教堂上方金属窗棂后,借光影折射、侧身角度巧掩面颊,故听者虽闻声、难见人,更增添对年轻容颜的倾慕遐思。如行脚遍及欧陆的英国人莱特(Edward Wright)在《欧游法、意等国手记》(Some Observations Made in Travelling Through France,Italy,etc.)里所描绘:

每遇周日节典,这些年轻女孩就会在收容所的教堂内表演声乐器乐,她们自高处回廊发声,却为铁格窗框所蔽,以致底下无人能窥其真实容貌……女孩们的演出水平极佳,其中数人拥有无与伦比的金嗓。并且,由于耳闻天籁、目被遮盖,一切益是韵味加乘。

莱特的纪实使当时收容所的音乐会跃然纸上,旅行威尼斯的游人不只好奇圣马可大教堂之富丽和贡多拉(Gondola)的轻摇,蜿蜒历史长巷内的韵咏方为缭绕萦回之所在,令人咀嚼品味无法自拔。1744年,具高度音乐素养的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驻足威尼斯,精擅作曲的他尔后在自传《忏悔录》(Les Confessions)中忆述自己对乞丐收容所悠扬乐音的着迷,卢梭沉醉地说:

对我来说,意大利,甚或全世界歌剧院的音乐水平都难与收容所匹敌……来收容所赏乐的人川流不息,连威尼斯歌剧院的职业歌唱家也赶赴现场,以这些女孩的表演当目标,提升己身纯正的歌唱品味。唯一困扰我的是那些恼人的围栏,只许(天使)美声穿越,不允我见天使容颜。

卢梭生性浪漫,收容所闻声不见人的演出方式使他对艺术造诣浑然天成的女孩们极为向往,殷盼机缘亲睹丰姿。于是在其友人,也是乞丐收容所管理员之一的布隆德(M.le Blond)安排下,卢梭以送点心为由进入收容所,认识他心目中的无瑕芳华。未料,近身与女孩们交流的思想家兴奋失落、五味杂陈,原来这群乐艺惊人的女子少有花容月貌、明眸皓齿,她们多瞎瘸跛残,脸花容毁,以虔诚善良克服歹命,进而在音乐的内蕴中得以救赎升华。感动感伤的卢梭离开收容所那刻眼眶泛泪,长叹:“灵魂是歌唱之源,女孩们灵魂纯净,外貌疵丑瑕不掩瑜,她们令我心充满爱和敬意。”卢梭的亲身经历道出收容所女子的真实处境,她们的艺术之力柔韧坚实地直指人心。

卢梭放大镜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领航者,一生论著多着墨公民教育,鲜少人知道他音乐素养超凡,精通作曲与歌唱,曾创作数部歌剧及其他形式的乐曲。卢梭的《乡村占卜师》(Le devin du village)是至今我们仍能欣赏到的独幕歌剧,轻快悦耳,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也曾根据当中咏叹调谱写无编号的艺术歌曲。

时人栩栩如生的刻画引领后世明了威尼斯热闹喧嚣外之深广。弃婴是社会共业,无视放任可酿灾祸,犯罪骚乱日不得宁。收容所的创建本为扶弱济贫,音乐教育的注入却无心插柳,成为文化和观光的火树银花,成为18世纪海洋之城的夺目焦点。最重要的是,收容所女孩们间接为意大利保留数以万计的合唱音乐,对音乐史进程有卓著的隐性贡献。她们牵动威尼斯的绚丽,也牵动一个在巴洛克嘈切错杂里奔忙的谜样身影,而这位生命脚印扑朔难辨的音乐家,就是以《四季》留名的维瓦尔第。

好读推荐

收容所女孩们成年后有终老修道院者,有成为企业家夫人者,有在歌剧舞台发光者,也有成为乐器教师者,美国作家芭芭拉·奎克(Barbara Quick,1954—)根据收容所天才小提琴少女安娜·玛莉亚(Anna Maria)的故事撰写的小说《维瓦尔第的女孩们》(Vivaldi's Virgins),既带领我们认识收容所,也带领我们遨游威尼斯,值得品味。

红发神父:琴曲双绝全凭天赋

1678年3月4日,威尼斯地动隆隆,摇摇晃晃中城堡区(Castello)的红发理容师乔瓦尼(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或作Giambattista,1656?—1727)与妻子卡米拉(Camilla Calicchio,1653—1728)迎来生命中第一个孩子维瓦尔第。鉴于早产有夭折顾虑,乔凡尼并没有依循习俗,在儿子出生当周送到教会受洗,而是由助产妇玛格丽特(Margarita Veronese)在家里主持圣仪,待五月寒去天暖,夫妻俩才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至布拉果拉·圣乔瓦尼教堂(San Giovanni di Bragora)请教区牧者为其抹油。这个定居于舄湖之都的小家庭来自小提琴名城布雷西亚(Brescia),原以裁缝理发营生,唯乔瓦尼得益于环境濡染,琴艺甚佳,搬迁威尼斯后便转行演奏,在作曲家莱格伦齐(Giovanni Legrenzi,1626—1690)1685年接任圣马可大教堂指挥时担任专职乐团小提琴手,还积极创办音乐家协会(Sovvegno dei Musicisti di Santa Cecilia),活跃于威尼斯乐界。

维瓦尔第自幼随父亲习琴,小小年纪即名闻遐迩,远近皆知乔瓦尼有个能克绍箕裘的天才长子,演奏谱曲举重若轻,在各种表演场合技惊四座。不过,由于维瓦尔第出生当日母亲许誓平安,他15岁半时为还愿投身教会(1693年9月18日),预备服事奉献终生。有趣的是,这位红发神父情系创作,经常于弥撒行进间灵感乍现,不顾大体擅离祭坛,旁若无人地步入圣器室速记律韵,再返回主台继续仪式,让同事信众哑口相觑,上级单位也只好快刀裁决,命其以他务替代弥撒主持。对热衷音乐的少年而言,教会是丰水沃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机会,晨颂晚祷、圣日节典,无一不需与之搭配的经文赞歌。维瓦尔第天生的创造因子在教会大量音乐需求下斟酌细磨,刻琢砥砺出快思快写的功夫,使他就算无有正规训练,仍无师自通作曲家必备的胆识本领。

红发神父放大镜

传说维瓦尔第出生当日威尼斯发生地震,卡米拉为求产子顺利,发愿让孩子全心事奉上帝。事实上,那个年代许多家庭都会将家中幺子送至教会服务,维瓦尔第家或出于誓诺,或出于其他缘由,破例以长子奉献教会。据维瓦尔第1737年给赞助人班提渥利欧(Guido Bentivoglio)信中所述,他在教会无法完成弥撒实因胸口闷紧,并非思虑不敬。若按此说法回推乔瓦尼夫妻结婚的日期——1677年6月11日,维瓦尔第属早产儿,恐怕确有心脏方面的不适。然这究竟是借口还是事实,已无从考证,只能在时空长廊里捕捉浮光掠影。

既然无心仪典、专注音乐,25岁后,维瓦尔第便转职斯基亚沃尼滨河大道旁(Riva degli Schiavoni)的慈善孤儿院教小提琴,在总监加斯帕里尼(Francesco Gasparini,1661—1727)麾下指导女孩们弓弦技艺,并佐助合唱排练、谱写诗歌。慈善孤儿院是1348年皮耶卢佐修士(Pieruzzo)所创建的福利机构,与威尼斯其他收容所相同,专收遭弃养的女婴,依天赋施予音乐训练,盼孤身女子在乐声里寻得归属感。威尼斯的四间庇护所中,慈善孤儿院的音乐水平最高,教学制度也最完善。首先,院方会测试天赋潜能,将女童分为“唱诗班”(Figlie di Coro,也就是音乐班)和“普通班”(Figlie di Commun),唱诗班学生拿共和国公费习乐,普通班学生则受一般国民教育。再者,唱诗班女孩可按程度晋升“精英班”(Privileggiate del Core),传艺初级学妹之余拥有评鉴教师的权利,为院内课堂质量把关。维瓦尔第1703年(有1705年之说)进慈善孤儿院工作,断断续续任教超过三十五个春秋〔1703(一说1705)—1740〕,纵使主管机关频繁刁难反复解聘,孤儿院学生在各类乐曲上的优越表现还是令他流连难舍、一再回头,得志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因为那样整齐嘹亮的神籁,游鱼出听,响遏行云,是意大利各处都难觅的。

才华来笔记

维瓦尔第的创作相较时人大胆创新,敢挑战诸多声响组合,从键盘、提琴、直笛(Recorder)、横笛(Traverso),到鲁特琴、古吉他与曼陀铃(Mandolin)……只要能发出声音的乐器,他就为其谱曲。这除归因作曲者本身实力雄厚外,慈善孤儿院女孩们高度驾驭歌唱器乐的才华是维瓦尔第勇于实验的核心所在。BBC(英国广播公司)曾模拟慈善孤儿院女子的演出情形,试图重现这一意大利的亮丽奇迹。

或许教学风格太过新颖,1709年维瓦尔第被慈善孤儿院第一次停职(往后还有无数次),生活顿陷困难,需要另谋出路。恰巧该年,剧界新星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携歌剧《阿格里皮娜》(Agrippina)巡演威尼斯,以旋风式成功日进斗金,激发维瓦尔第在歌剧领域一显身手的想法。根据今日史料,我们无从得知1709年至1711年秋季维瓦尔第复职慈善孤儿院前的两年半光景如何度过(1709年2月24日被辞退,1711年9月27日又复职),但可以确定他必是养精蓄锐、韬光沉潜,替日后的作品扎根准备。回溯维瓦尔第初在孤儿院教课时出版的《三重奏鸣曲集》(12 Trio Sonatas,Op.1,1705年)及《12首给小提琴(和大键琴)的奏鸣曲集》(12 Violin Sonatas,Op.2,1709年),其成熟度与完整性皆不若1711年问世之《和声的奇想》(L'Estro Armonico,或译《和声的灵感》)。这部题献托斯卡纳大公(Cosimo III de' Medici,Grand Duke of Tuscany,1642—1723)的作品音乐观念清新、逻辑分明,堪称18世纪最具影响力之器乐创作,巴赫亦奉为圭臬,在键盘上仿效临摹,让维瓦尔第的国际声誉不胫而走。

音乐史笔记

维瓦尔第和巴赫一样,都是过世后被人遗忘的作曲家,若非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1829年3月11日于柏林复兴巴赫,学者们根本不会察觉巴赫师法维瓦尔第的痕迹,进而对这位提琴鬼才心生好奇。举例而言,巴赫《给四部大键琴的协奏曲》(Concerto for Four Harpsichords in A Minor,BWV 1065)就是脱胎自维瓦尔第《和声的奇想》的第十首曲子。

其实,《和声的奇想》回响热烈与出版商关系密切。原来,18世纪初的乐谱公司多采用活字方式印谱,因符头、符杆、符尾结构分开,单一8分音符或16分音符尚可处理,但遇连续8分音符和16分音符就定有符尾模糊、演奏者视谱紊乱的弊端。维瓦尔第深明此况,故写毕《和声的奇想》时就将手稿交予当时唯一运用连体横杠(beam)的阿姆斯特丹法裔出版人罗杰(Estienne Roger,1665?—1722),务求华彩音串干净易读,炫耀绮响广泛散布。维瓦尔第的选择和罗杰的新技术果然奏效,《和声的奇想》由于印制清晰传播飞快,发行后连见识广博的德国爱乐建筑师伍芬巴赫(Johann Friedrich Armand von Uffenbach,1687—1769)也慕名南下,不但在1715年特意赴维瓦尔第担任经理人的圣安吉洛剧院(Teatro San Angelo)聆赏作曲家穿插剧幕间的高超琴艺(18世纪歌剧演出前、中、后常穿插乐器演奏),还数度邀维瓦尔第晚餐,收购他多阕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以为典藏,某个程度流通维瓦尔第未见世面的珍贵存稿,仿若预知天才将青史留名。

歌剧放大镜

时间是个有趣的过滤器,汰旧换新、去芜存菁,但偶尔也会淘去史实,让后人难见古代全貌。譬如,现在爱乐人多以器乐作曲家认知维瓦尔第,只因他的《四季》赫赫有名。可事实是,维瓦尔第歌剧器乐双栖,据他自己粗估,自1713年在维琴察(Vicenza)发表首部歌剧《乡下铜管乐队》(Ottone in Villa)后,创作过的歌剧不少于94部,任职慈善孤儿院的同时还能兼剧院经理人,包管创作、指挥、宣传等大小事宜。唯18世纪意大利歌剧娱乐性大于艺术性,演过即忘的情形司空见惯,所以总谱散佚,内容也少有值得流传者。但如果我们聆听维瓦尔第在歌剧《葛莉赛达》(La Griselda)里写的《风雨飘摇》(Agitata Da Due Venti),就可以想象其书写功力和正统意大利花腔的惊奇。

无独有偶,亨德尔也是雷同命运,大家现今只记得他的神剧《弥赛亚》(Messiah),丝毫不认为他是歌剧圣手,甚至许多爱乐人对亨德尔在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所写的、举世传唱的《请让我哭泣》(Lascia Ch'io Pianga)都不知作曲者为谁。改编自阉伶(又称阉人歌手)法里内利(Farinelli,原名Carlo Maria Broschi,1705—1782)身世所拍的电影《绝代妖姬》(Farinelli)里,美国歌唱家薇薇卡·吉诺(Vivica Genaux,1969—)就曾将这首曲子深情演绎。

琴音穿越百年光阴 春夏秋冬流转四季

1713年加斯帕里尼以病为由从慈善孤儿院离职,在无其他适当人选情况下,孤儿院委员会遂命维瓦尔第接掌总监,全面负责教育、谱曲、演出等事宜。然而,诚如十年来与主管机关的扞格,维瓦尔第孤儿院的职位依旧风雨飘摇,一年一聘难以稳定,是故他多方兼差,维系着独立作曲家的声誉。不出所料,1718年维瓦尔第的名字又被慈善孤儿院剔除,委员会和红发神父的龃龉再度浮上台面。这回,对人事倦乏的作曲家干脆收拾行囊离开威尼斯,落脚湖光潋滟的曼图亚发挥所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1701—1714)后,曼图亚归菲利浦王子(Philip of Hesse—Darmstadt,1671—1736)管辖,他爱好文艺、喜欢音乐,予维瓦尔第极大空间。心理之宽松恬静,加诸生活的安适惬意令维瓦尔第笔若涌泉,喷发质量俱佳的歌剧器乐。《和声与创意的实验》前四首——《四季小提琴协奏曲》——便是此时信手拈来的馥郁馨香,芳菲苾苾穿越百年光阴。

十四行诗(Sonetto)源起意大利,原意为短小歌谣,具韵律和音乐性,从诗人伦蒂尼(Jacopo da Lentini,约1210—1260)到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塑成西方文学重要文类。维瓦尔第在《春》《夏》《秋》《冬》四首协奏曲前各按格律搭配十四行诗,且于乐音流淌间意指风吹叶动、鸟唱虫鸣,借器乐艺化天地,将细腻节气铺叙淋漓。若说贝多芬的《田园》(Symphony No.6 in F Major"Pastorale"Op.68)是“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先驱,那《四季》就是滥觞,它开启“标题音乐”的发展,更强化文学与音乐的交融性。维瓦尔第以降,古典时期(The Classical Era,约1750—1820年)的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浪漫时期(The Romantic Era,约1820—1900年)的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皆据不同《四季》诗文谱曲,诗起乐落,自然书写总勾起人们向往户外的心情。

四季放大镜

《和声与创意的实验》(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或译《和声与创意的竞争》,1725年由罗杰女婿勒赛纳(Michel-Charles Le Cène,1684—1743)帮助出版,是一套12首的小提琴协奏曲,因前四阕《春》《夏》《秋》《冬》得名,后人多只知《四季》,不闻最初的套曲。

维瓦尔第后,海顿与柴可夫斯基都依不同诗作写过“四季”主题。海顿神剧《四季》(The Seasons/Die Jahreszeiten)有别神剧据本《圣经》故事的传统,是填词人史威顿男爵(Baron Gottfried van Swieten,1733—1803)根据英国诗人汤姆森(James Thomson,1700—1748)之长篇诗集《四季》所谱,著名指挥家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1929—2016)2013年就曾于萨尔茨堡音乐节诠释此曲。

此外,柴可夫斯基也有钢琴独奏作品以《四季》(The Seasons,Op.37a/37b)命名,这一组按12个月份所谱的钢琴小品是受圣彼得堡《小说家》(Nouvellist)杂志编辑伯纳德(Nikolay Matveyevich Bernard,1844—1905)邀约创作,最著名的《六月船歌》(Barcarolle)各位必然熟悉。

曼图亚时期维瓦尔第如鱼得水、尽洒才华,即使1720年初因政局诡谲回归威尼斯,《四季小提琴协奏曲》1725年的付梓仍助他声名累叠、日进斗金。此刻作曲家兼任慈善孤儿院音乐总监(是的,他又复职了),拥有圣安杰洛剧院经理人、自由作曲家等身份,随时都有应接不暇的排练及演出,劳碌辛苦可以想象。40岁到50岁这十年是维瓦尔第的全盛期,琴弦上呼风唤雨、剧场里自由来去,音乐圈无人不知其魔力,连查理六世皇帝(Charles VI,Holy Roman Emperor,1685—1740)也于1728年亲赐骑士荣衔,深表对音乐家的至高敬意。只可惜,红发神父尘缘未了,他在曼图亚结识歌唱家安娜·吉罗(Anna Girò,约1710年生,卒年不详)后,与红颜同居纠缠不清,多部剧目的旦角更明显偏心,刻意替安娜量身打造。清者自清,难敌流言蜚语,极力否认逾矩的维瓦尔第1737年底终于接到枢机主教的禁演令,声誉跌至谷底,为制作挹注的资金亦血本无归。少壮已过花甲将近,晚年在家乡郁郁不得志的作曲家1740年夏天倏地隐形,众人皆不曾再见他奔忙的踪影……

这个谜团的真相多年后云开月明。原来当时维瓦尔第操守惹疑、威尼斯又新星崛起,乐迷对红发神父的新鲜好奇消失转移,于是作曲家毅然北行,赴帝都维也纳寻觅新舞台、新契机!遗憾的是岁不我予,器重维瓦尔第的查理六世1740年意外食毒菇毙命,让来自南岛的希望种子无处萌芽,热血豪情任凭风吹雨打。来年7月底(1741年7月28日),维也纳圣史帝芬小教堂(St.Stephen)一场毫不起眼的贫民丧礼上灯火闪烁、乐声寥落,潮湿凄苦间维瓦尔第因病瘦瘪的遗体被潦草掩埋,甚至在送葬唱诗行列的小小海顿都无从得知粗糙棺柩里躺的是一代巨匠,得再几个春秋,海顿才会无意间于雇主埃斯特哈齐家族(Esterházy)的藏谱中,遇见《四季》旖旎、听见光阴叹息。

红颜放大镜

维瓦尔第和歌唱家安娜·吉罗的关系暧昧不明、引人侧目。据作曲家自己辩述,他们同进同出纯属友谊,他为安娜谱写唱段,安娜照顾他心脏隐疾。可是这个说词起人疑窦,因为安娜当年并非歌艺绝顶的红伶,诸多剧场人,包括和维瓦尔第合作的剧作家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都心知肚明。况且,神父哪有道理与单身女子同居?音乐史之谜不能证明,我们只知道此女子确实陪伴维瓦尔第至残灯枯尽,守护病榻不弃不离。

附录

《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经典版本众多,推荐开朗明亮的两个影音版本如下:

德国小提琴家暨钢琴家茱莉亚·费雪(Julia Fischer,1983—)与圣马丁学会乐团(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于韦尔斯国家植物园(National Botanic Garden of Wales)的录像。

英国小提琴家暨指挥家马里纳(Neville Marriner,1924—2016)与他创办的圣马丁学会乐团1969年于伦敦录制的唱片。这张唱片当中还包括维瓦尔第写给两把双簧管、巴松管,和短笛的三首协奏曲,超值经典,值得收藏(CD编号﹕DECCA 4757531)。

此外,与《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在创作上有密切关联的《长笛协奏曲》也推荐给各位。经典录音:柏林爱乐乐团长笛首席帕胡德(Emmanuel Pahud,1970—)、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托涅第(Richard Tognetti,1965—)与澳大利亚室内乐团(Australian Chamber Orchestra)2005年在悉尼尤金·古森斯音乐厅(Eugene Goossens Hall)录制的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