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11441500000001

第1章 序

一部精彩绝伦的星球生命传奇

刘易斯·托玛斯

对读者来说,前言的功用有时是对一本书的评论,或者是预先提示他们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阅读这本书时,除非读者对近代微生物学、古生物学以及进化生物学领域一直有所接触,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有一连串的惊奇,甚至震撼。

人定胜天?

这本书的内容是介绍有关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存在过去的难以计数的生命与现存生物之间复杂的关联性。马古利斯及萨根提出了不同于我们过去数十年接受的新世界观。这个新观点是以全球各实验室实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整合及串连之后所导出的结论:自然界本身完整而不可分割;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巨大、完整的生命系统。

记得很久以前,我曾出席一所大学名为“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之系列专题讨论。其中大部分提及了人类如何能对自然界整顿、修理一番,从而让世界上的事物依照我们的理想运作;如何榨取更多的地球资源;如何保存某些荒野地区以供我们游憩;如何避免污染水系;如何控制人口等。事实上,它整体的观点是:自然是遗留给人类的财产,是人类所拥有且能够支配的综合公园、动物园及自家的果菜园。

这些观点就是我们传统的想法。可是您一定不满足,想再深究下去。毫无疑问,人类在占领地球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以强势物种的外貌主宰地球。也许在人类形成初始,刚从树上跃下来时,还是脆弱、可能犯错的动物,除了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合以及夸张的大脑额叶之外,实在没有什么足以夸耀的东西,顶多能藏身洞穴中研究如何取火。

但我们终究接管了地球。现在的我们似乎无所不在,操纵着每件事物。从北极到南极、从山巅到深海,甚至登陆月球,放眼太阳系。我们永远都是地球的主宰、进化的顶点、生物成就的极致。

其实,如果你抱持着漫不经心的态度,这的确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简单方式。

我们还年轻

然而,我们还有另一种看待自己的角度——这本书正是这种观点的指引。

以进化的历史来看,我们在地球上才刚刚出现不久,也许仍有其他比我们更年轻的物种,但他们散播的范围,尚赶不上我们所达到的程度。让我们确实认为人类出现的铁证,诸如语言、歌唱、工具制作、生火取暖的能力以及喜欢安逸及好战的人性,一共只能追溯数千年而已;再往前看,人类历史无异于其他动物的历史。以物种的观点而言,我们还年轻,也许才刚开始发展,仍处于学习成为“人”的阶段。我们是未成熟的物种,仍然容易受伤、出错,甚至还冒着核战后,徒留薄薄一层放射性化石的风险。

弄清楚自己在进化谱系中的位置,有助于改变我们的观点。过去我们曾认为人类由上帝所创,于宇宙形成之初,就已占有一席之地,准备好要成为其他动物的主宰,虽然连衣服都还没穿上,却已经热心为其他动物命名了。然而,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我们却必须面临“大猿是我们进化家谱的一部分,黑猩猩是我们的表亲”的窘境。

许多孩子在青春期,都同样会经历一段痛苦的日子。他们总不满意父母,希望自己的父母与众不同,最好像对街某家父母一样。其实,祖先是外表古怪的原始人,并不是真的那么可耻。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大部分人仍情愿自己拥有王公贵族的血统,而且最好就此为止,不必再追本溯源了。

“它”是我们的祖先

现在看看,是什么让我们左右为难。我们在进化上的起点,是大约三十五亿年前的细菌,所有生命最古老的祖先。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得回溯到“它”。

尤有甚者,尽管我们大脑额叶发达,辩才无碍,具有音乐涵养,俨然优雅大方,但这些微生物老祖先始终与我们同在,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

一旦我们勇敢面对这个事实,将惊叹它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一首波澜壮阔、不可思议的史诗,一部精彩绝伦的星球生命传奇。但请注意,故事还没结束……

马古利斯花了她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研究这个故事,她本身的研究成果更为这个故事加入许多重要的细节。现在,她和萨根以文学的形式,把这些成果一起放在这本非凡的书中,使它完全不同于我过去读过的有关进化的一般书籍。

生物进化史中绵延最久的事迹,是引人入胜的题材:二十五亿年的漫漫岁月,我们的微生物祖先发现了一条共存共荣的生存规则。这也正是人类必须研究的习性,探求使我们继续生存的线索。大部分流行的进化题材及问题,都只从数亿年前开始讲起。对于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形式大多只略为提一提,然后就快速转移到脊椎动物的蓬勃发展。好像“原始的”“简单的”细胞在地球漫长的进化时间里什么事都没做,只等待着其他生物形式的好戏开演。马古利斯及萨根修正了一般人对真实生命的误解。他们揭露出今天我们所学习到的每项生存技能,其实最古老的细菌早就已经知道了。

教我们要谦逊

或许我们早已预知自己的真正起源。从隐藏在“语言化石”中、关于“人类”这个字的古老字根,可以一窥究竟。数千年前的初期印欧语系(没有人确知其年代)将地球拼成dhghem。这个词意味着由泥土(earth)变成沃土(humus),代表着我们是土壤细菌的杰作。同时,它也教导我们谦逊(humble)、人性(human)及人道(humane)。

在这里我只是概略地提一提。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深意,则在本书有详细的阐述。

(本文作者托玛斯[Lewis Thomas],曾任史隆凯特林癌症纪念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名誉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