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开始以宇宙的尺度来思考自身起源的那一瞬间,身为宇宙一部分(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的想法便冲击着我们。组成我们身体的那些原子,并不是胚胎在子宫成形时才产生的,而是宇宙诞生之后,不久就已经形成了。
混沌初开
有一个天文学上广为人知的事实:宇宙中大部分的星球之间,都正以极高的速度彼此飞离。如果我们在脑海中逆转这个趋势,就可回溯到所谓的大爆炸(Big Bang):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将宇宙由一个点炸开,释放出现存所有的能量、物质及反物质。那个起始点就像是莎士比亚所说的“阴暗模糊的过去及时间的深渊”之类的情境,但千万别把我们现代所猜测的状况,或从现代推演到过去的情形,看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研究假设中,即使是最细微末节的小小改变,一旦放入150亿年的大尺度来衡量,就会出现极大的不同效果。纵然如此,这种回推的方式仍对生命进化之前的宇宙做了最佳描绘。甚至微生物的小宇宙及其毫不放松的扩张情景,也可由此窥得。
在大爆炸后第一个百万年里,物理学家温博格(Steven Weinberg,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译注)估计,宇宙的温度已从最初的开氏(Kelvin)一千亿度下降到三千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下,单一电子及质子才能结合而产生宇宙中最简单、也是最丰富的元素——氢。后来,氢大量积聚成超新星。所谓的超新星,是在超过数十亿年的时间中,因宇宙氢气密度发生变化,从而聚集形成宇宙云,并从中诞生。在重力的作用下,超新星的核心变得很热,足以诱发热核反应,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知宇宙中的所有较重元素。今天我们体内仍含有很多氢,它主要以水的形式存在。氢所占的比例比其他任何元素都多。我们含氢的身体,其实就是含氢的宇宙镜像。
新产生的元素散布到太空中成为星尘及气体,构成了星云。在星云中,又诞生了许多恒星及它们的行星、卫星。星尘及气体则会再次因重力作用而彼此吸引在一起、经过向内紧聚及浓缩,直到产生核反应。
在形成这个能被称为“地球”的物质之前,于银河的外臂、太阳星云(solar nebula)形成前的50亿年到150亿年间,宇宙早已发生了数十亿计恒星形成的合并事件了。
那些日后注定要形成地球的气体云,包括了氢、氦、碳、氮、氧、铁、铝、金、铀、硫、磷及硅等元素。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以相同的气体及尘粒团块开始成形。若在当时,这些气体及尘粒没有受到位居星云中心的雏形太阳所吸引,就会像没有目标的碎屑,冷却并飘浮在毫无生机的太空中。
太阳的重力把逐渐坚硬的小物体拉进运行轨道中,并点火燃烧,形成长久持续的燃烧状态。如此,太阳也使它的卫星永浴在连续发散的光、气体及能量中。
原始地球
那时,约46亿年前,有几个条件使得地球处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状态。首先,它很接近能量来源——太阳。第二,在绕行太阳的主要行星中,地球还不至于太靠近太阳,以致让元素都汽化成气体或是熔化成熔岩;同时它的距离也没有远到会让气体凝结成冰、氨及甲烷,如同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那样。此外,与太阳的距离也使得水在地球上呈液态,但在水星上却蒸发到太空中,而在木星上则都凝聚成冰。最后一个条件是:地球的大小适中,足以将大气层留住,使元素可以流动循环,但也不会大到让重力把大气层都凝集在一起,让太阳光线无法透过。
太阳燃烧初期,爆炸性的辐射风暴横扫刚成形的太阳系,搅动了地球及其他内行星的早期大气层结构。氢气太轻,很难让地球重力保留下来,因此它们不是飞到太空中,便是和其他元素结合,产生形成生命所必须的重要组成。那些能留下来的氢气,有些和碳结合成甲烷(CH4),有些和氧结合成水(H2O),另外有些和氮结合成氨(H3N),而有些则和硫结合成硫化氢(H2S)。
这些气体,再经重新排列组合成长链状化合物之后,便构成我们身体里实际的基本组成。但是,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等巨大的外行星上,直到现在它们仍然以气体的形式保留于大气层,或是凝聚成固体存在于行星表面的冰层中。
然而,在体积较小、较年轻、且表面仍呈熔融状态的地球上,比重力还复杂的其他现象,则开始将这些气体加入物质循环,以维持今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局面。
炼狱大地
早期地球形成时的猛烈大气及高温,使得地球在冥古代(45亿至39亿年前,请参阅表一)的岁月里,没有坚硬的地壳,也没有海洋及湖泊,甚至可能连冬天的雪及冰雹都没有。整个地球是一个熔融的熔岩火球。地核放射性元素铀、钍及钾衰变所产生的热,使整个地球都燃烧起来。地球的水以蒸气喷泉方式自内部喷射出来,由于温度太高,它们从未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只是成为未凝结的水蒸气飘浮在大气中。大气层很厚,而且充斥着毒性极高的氰化物及甲醛。这时的大气既没有可供呼吸的氧气,当然更没有任何利用氧气的生物产生。
地球上没有任何岩石可以逃过这个地狱般的原始混沌状态。冥古代的定年,是由陨石以及阿波罗号航天员带回的月球岩石所测定的。当较小的月球在46亿年前开始冷却时,地球仍处于熔融状态。大约直到39亿年以前,地球表面才冷却到足以形成一层薄薄的地壳,不平稳地盖在底下仍是熔融的地函上。此时的地壳常遭到底下的熔岩穿凿,或是陨石自空中撞击出大大小小的坑洞。火山自裂缝及罅隙喷发出来,溅洒出熔融的硅化物。陨石则从天而降,剧烈撞击地球,它们有些大得像山,而且比美、俄两个超级强国的核弹头更具爆炸威力。这些陨石带来大量太空物质,在混沌大地上撞出一个个坑洞,抛射出巨大尘粒云柱。乌黑的尘云遭猛烈的巨风吹扫出来,绕着地球打转数个月,直到最后整个沉降到地表上。此时,尘云惊人的摩擦作用,造成广泛分布的雷鸣及闪电风暴。
原始生命露脸
然后,在39亿年前,太古代开始了。它整整持续了14亿年。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生命由发生初始,慢慢扩展形成各式各样柔软的紫色和绿色的细菌软垫,以及坚硬的细菌圆丘。而随后的30亿年,巨量的岩石变成美洲、非洲及欧亚陆块,以现今我们不熟悉的古老洲陆形状漂浮在地球上。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大陆分布,则是在地球历史最近十分之一的时间,才出现在现今的位置。
在地球核心,不断产生的热能及放射能煮沸着熔岩,并经由刚冷却的地壳裂缝输送出来。许多岩浆富含熔融的磁铁,其中的磁铁分子在凝入岩石时,会随着地球磁极方向规则地排列。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关于这些古老磁向排列的研究,证实了早期所观察到的大陆形状,与大陆边缘的岩层及生物化石的关联性。地球的地壳可分成好几个“板块”,并可在熔融状的地函上移动。当板块移动时,便会发生板块间的分离及碰撞情形。一个大陆板块只要每年移动数厘米,100万年便可以挪移好几千米。举例来说,两亿年前印度和南极大陆是相连的,距离亚洲的其他部分尚很远。后来,它以每年约5厘米的速度漂移,大约在6000万年前,印度大陆便已向北移动了约6400千米,撞上了亚洲大陆。
板块运动
板块间的接缝有很剧烈的火山活动。在板块分离处,岩浆沸腾上来,充填在逐渐加宽的裂谷中,造成新的地基及海洋地壳。板块互相碰撞所产生的许多地震及火山,便将地表推挤成山脉。在印度及亚洲板块之间缓慢而强烈的对峙,不但造就出珠穆朗玛峰,更使喜马拉雅山脉变成了世界屋脊。
今天,沿着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所产生的小地震及颤动,暗示着巨大的太平洋板块正冷酷地向西北方向前进;当它碰撞到北美大陆板块时,美国和加拿大的西侧便会推叠上来。在北非,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Zambezi River)沿着一地壳裂隙发育为东非大裂谷,它把非洲大陆给撕裂开来。在裂谷南部,大量的海水在裂谷一形成时便立即涌入;大部分的岩石则埋在水下。而在北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Afar),涌入的海水还没能把裂谷内的雄伟景象遮蔽起来。熔融的岩浆自地底下渗流到地表上,并凝结成“枕状玄武岩”(pillow basalt),形成新的泛非洲洋(Pan-African ocean)的海洋地壳。这个未来海洋的底部大部分仍是干的。阿法谷地的全景就像是把大西洋的水抽掉后所看到的景象;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新的海底沿着裂谷地带形成。
圣安德列斯断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洋脊、东太平洋隆起及夏威夷的火山岛,是今天这个大部分仍平静安和的地球上,少数可以看到建构新地形活动的稀有地点。但在太古代,地球表面到处都是这种板块活动:大量的蒸气自地壳裂缝喷出,地球上覆盖着一层含碳气体及硫烟构成的黑雾。冰质彗星及碳质陨石也一阵阵撞击着地球,一路自大气层燃烧到薄而脆弱的地表,进而把地壳打破。这些来自太空的碳和水,多到足以与地球本身所拥有的成分结合,后来便成为构造生命的材料。
在地球表面持续冷却之际,充满在大气层中的蒸气云最后凝结起来,降下倾盆大雨,从未止歇地持续了10万年,最后形成高温浅海。
覆没在海水下的板块交界处,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及能量;富含氢气的气体则喷出地表没入海洋中。当水又碰到在裂谷及火山中沸腾的岩浆时,便再一次进行蒸发、凝结及降雨的循环。水开始侵蚀地表的岩石,抚平因不断爆发的火山及强力撞击地表的陨石所造成的坑坑洞洞。水流将原本棱角分明的山脉揉捏得更圆滑,同时,将岩石里的矿物及盐分冲刷到海洋及陆地的湖沼中。
“大喷气”事件
此时,在一次称为“大喷气”(Big Belch)的事件中,板块活动把原本包在地球内部的气体释放出来,形成以水蒸气、氮、氩、氖及二氧化碳为主的新大气层;此时,原始大气层中的氨、甲烷,及其他富含氢的气体早已逸散到太空中。闪电不断打击着大气层,太阳也持续放送热量及紫外线,进入地球逐渐增厚的大气层。这时,地球以五小时白昼及五小时黑夜的周期,快速自转着。
月球也是同样自太阳星云凝聚成形的。由于月球大约有15%的组成物质是来自地球,因此最近说明月球成因的最佳模型便提出:月球是由一个小行星撞上地球之后所分出去的天体,但由于它无法完全脱离地球重力场的掌握,便进入现在的轨道。
对地球这个小的内轨道行星而言,月球算是体积蛮大的卫星了。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外轨道的大行星,才有相当大小的卫星。但是,我们这个忠实的卫星,打从形成开始,便有规律地吸引地球上的庞大水体,掀动了潮汐。
就在这太古代,自39亿年前到25亿年前之间,我们发现了第一个生命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