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唯识学概论
1145900000009

第9章 唯识学所依之经论(3)

本地分中思所成就地第十一之一:第一章三门标列。第二章自性清净。第三章思择所知:第一节征释,第二节释有法:第一项自相有法(三门),第二项共相有法,第三项假相有法(六种言论),第四项因相有法,第五项果相有法。第三节释无法(五门),第四节五种有性无性:第一项释五种有性,第二项释五种无性。第四章思择诸法:第一节思择素咀缆义,第二节思伽陀:第一项建立胜义伽陀义:第一目举经颂(四十四颂分十二段),第二目长行释。第二项建立意趣义伽陀:第一目举经颂(五十一颂),第二目长行释……

卷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第三项建立体义伽陀(九十一颂分十四段)。

卷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

卷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卷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第一章标四处以七支相摄。第二章广释七支相:第一节生圆满,第二节闻正法圆满,第三节涅槃为上首,第四节能熟解脱慧之成熟,第五节修习对治,第六节世间一切种清净,第七节出世间一切种清净:第一项入圣谛现观,第二项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第三项入圣谛现观已作意思惟诸欢喜事,第四项修习如所得道,第五项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第三章总结修所成地。

卷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第一章声闻地及种性地总说。第二章种性地:第一节种性自性,第二节种性安立:第一项粗细,第二项一多相续,第三项四因缘故不般涅槃,第四项胜劣二缘:第一目总征释,第二目别解(劣缘十二门),第三目重解,第四目修集三法。第三节住不住种性者所有诸相:第一项住种性者所有诸相,第二项无涅槃法补特伽罗所有诸相。第四节安住种性补特伽罗:第一项征列二十三人,第二项征释,第三项结成佛化。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第三章趣入地:第一节趣入自性,第二节趣入安立:第一项八门标列,第二项释八门,第三项摄八门为六重成就:第一目六位所摄,第二目六位征释,第三目六位乘前起后。第四项趣入迟速。第三节已趣入者所有诸相:第一项已趣入者八相,第二项已趣入者三品,第三项总结入者诸相。第四节已得趣入补特伽罗,第五节总结趣入地。

卷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一:第四章出离地:第一节由世间道而趣离欲,第二节由出世间道而趣离欲,第三节二道资粮(十四门分十一项):第一项初三门前种性地劣缘中已说,第二项第四门戒律仪:第一目辨三,第二目亏损十因缘,第三目圆满十因缘,第四目六异门,第五目清净因,第六目戒德胜利(十种)……

卷二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二:第三项第五门根律仪:第一目五句别释,第二目辩略义(三番)。第四项第六门饮食知量:第一目广辩(五段),第二目略义,第三目结广略。

卷二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三:第五项第七门初夜后常勤修习悎寤瑜伽:第一目举四问,第二目广解四问,第三目略义,第四目结广略。第六项第八门正知而住:第一目广释,第二目略义,第三目结广略。

卷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四:第七项第九门善友性:第一目广释,第二目略义,第三目结善友性。第八项第十门闻正法:第一目正法(十二分数),第二目听闻,第三目结闻正法。第九项第十一门正思惟:第一目远离不应思处,第二目应思处(二门),第三目结思正法。第十项第十二门无障碍:第一目广释,第二目略义,第三目结无障碍。第十一项第十三门修惠舍:第一目标施惠,第二目辩问答(六门六合),第三目结惠施。第十二项第十四门沙门庄严:第一目标列十四门,第二目标释(十四问答),第三目结成沙门庄严。

卷二十六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一:第五章数取数趣:第一节开列十九门,第二节随释次第所问(十七项):第一项补特伽罗品类差别:第一目标列二十八种品类,第二目标释二十八种品类。第二项补特伽罗建立;第一目标列,第二目随解(十一差别)。第三目补特伽罗建立法。第三项所缘:第一目遍满所缘境事(有三),第二目净行所缘境事(五门)……

卷二十七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二:第三目善巧所缘境事(五种),第四目净惑所缘境事(二道),第五目结所缘。第四项教授:第一目四种教授,第二目三种教授。

卷二十八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第五项学:第一目正三学(六门),第二目就三学建立三根,第三目就定学建立三解脱门。第六项随顺学法:第一目十种违逆学法,第二目十种随顺学法。第七项瑜伽坏:第一目标列四种瑜伽坏,第二目标释四种瑜伽坏。第八项瑜伽:第一标列四种瑜伽,第二目标释四种瑜伽。第三目结瑜伽。第九项作意:第一目辨两种四作意,第二目明作意思惟相,第三目九胜解。第十项瑜伽师所作,第十一项瑜伽师:第一目初释,第二目重释。第十二项瑜伽修:第一目想修(四句),第二目菩提分。

卷二十九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第十三项修果:第一目正明修果,第二目兼显修入。第十四项补特伽罗异门:第一目标列六种,第二目标释六种。第十五项补特伽罗种类与建立因缘,第十六项魔种与魔事,第十七项由三因缘发趣无果。

卷三十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第六章安立处:第一节总标三门,第二节别释三门:第一项往庆问:第一目释往,第二目释庆问。第二项寻求:第一目四种审问处法,第二目于四种处以四因缘正寻求。第三项安立门:第一目护养定资粮处,第二目远离处,第三目心一境性处……

卷三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二:第四目障清净处,第五目修作意处。

卷三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三。

卷三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第七章趣世出世处:第一节二门略释,第二节往世间道:第一项略辨六门,第二项广释六门:第一项以七作意离欲,第二目八定,第三目二无心定,第四目五通,第五目修世净定生处差别,第六目离欲者相。

卷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二:第三节广辨往世间道(辨七作意);第一项了相作意:第一目以十六行了四圣谛证相略辨,第二目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广释。第二项胜利作意,第三项远离作意,第四项观察作意,第五项摄乐作意,第六项加行究意作意,第七项加行究意果作意。第八章声闻地总结。

本地分中独觉地第十四:第一章结前生后开列五门。第二章随释五门:第一节独觉种性,第二节独觉道,第三节独觉习,第四节独觉住,第五节独觉行。

卷三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第一章举十法为纲,第二章初持义(十八品):第一节种性品(第一种性持);第一项持,第二项种性:第一目明种性体,第二目明种性相,第三目结。第三项随义分别:第一目处种性相,第二目种性菩萨受生不定,第三目白法与四随烦恼相违,第四目证菩提迟速。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发心品第二:第二节发心品(第二发心持):第一项发心体:第一目自性,第二目行相,第三目所缘,第四目功德,第五目最胜菩萨。第二项异名:第一目发心趣入,第二目菩提根本,第三目大悲等流,第四目学所依止。第三项随义分别:第一目发心退与不退,第二目发心因缘,第三目就缘因力等明退不退,第四目不退菩萨摄善离过得所胜利。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第三节自他利品(以下十六品皆是第三行方便持):第一项略开三章,第二项五品七法门第一所学处,第三项随别解:第一目自利利他处十门开列,第二目随解(五段)……

卷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第三目劝修学。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处瑜伽真实义品第四:第四节真实义品:第一项标列二种四种真实义,第二项标四种真实义:第一目世间极成真实,第二目道理极成真实,第三目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第四目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第三项五义分别四种真实:第一目所证真实理体无二,第二目修空胜解成大方便,第三目入法无我知离言自性证二智行,第四目乘御无戏论能修正行,第五目广明离言自性。第四项结成。

卷三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第五节威力品:第一项略辨三种威力,第二项广明五种威力:第一目神通威力,第二目法威力,第三目俱生威力,第四目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不共声闻独觉威力。第三项以三神变摄入三种神通威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第六节成熟品:第一项略开六门,第二项随释:第一目成熟自性,第二目所成熟补特伽罗,第三目成熟差别,第四目成熟方便,第五目能成熟补特伽罗,第六目已成熟补特伽罗相。第三项料简:第一目品类差别,第二目自他差别。

卷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第七节菩提品:第一项约五门释菩提:第一目二智二断,第二目七种最胜,第三目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第四目出现,第五目差别。第二项结,第三项赞叹菩萨。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第八节力种性品;第一项标列七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胜解,第二目求法,第三目应说正法,第四目法随法行,第五目教授,第六目教诫,第七目方便所摄身语意业。

卷三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第九节施品:第一项开列九章,第二项随解:第一目自性施,第二目一切施,第三目难行施,第四目一切门施,第五目善士施,第六目一切种性,第七目遂求施,第八目此世他世乐施,第九目清净施。第三项结叹功德。

卷四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第十节戒品:第一项开切九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自性戒,第二目一切戒……

卷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卷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第三目难行戒,第四目一切门戒,第五目善士戒,第六目一切种戒,第七目遂求戒,第八目此世他无乐戒,第九目清净戒。第三项戒胜利,第四项戒所依,第五项总结。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忍品第十一:第十一节忍品:第一项开列九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自性忍,第二目一切忍,第三目难行忍,第四目一切门忍,第五目善士忍,第六目一切种忍,第七目遂求忍,第八目此世他世乐忍,第九目清净忍。第三项结叹功德。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精进品第十二:第十二节精进品:第一项开列九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自性精进,第二目一切精进,第三目难行精进,第四目一切门精进,第五目善士精进,第六目一切种精进,第七目遂求精进与此世他世乐精进,第八目清净精进。第三项结叹功德。

卷四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第十三节静虑品:第一项开列九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自性静虑,第二目一切静虑,第三目难行静虑,第四目一切门静虑,第五目善士静虑,第六目一切种静虑,第七目遂求静虑,第八目此世他世乐静虑,第九目清净静虑。第三项结叹功德。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第十四节慧品:第一项开列九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自性慧,第二目一切慧,第三目难行慧,第四目一切门慧,第五目善士慧,第六目一切种慧,第七目遂求慧,第八目此世他世乐慧,第九目清净乐慧。第三项结叹功德,第四项总结六种引证叹胜:第一目引经证成,第二目出异名结叹。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第十五节摄事品:第一项标列九种相摄事,第二项爱语:第一目自性爱语,第二目一切爱语,第三目难行爱语,第四目一切门爱语,第五目善事爱语,第六目一切种爱语,第七目遂求爱语,第八目此世他世乐爱语,第九目清净爱语。第三项利行:第一目自性利行,第二目一切利行,第三目难行利行,第四目一切门利行,第五目善士利行,第六目一切种利行,第七目遂求利行,第八目此世他世乐利行,第九目清净利行。第四项因事:第一目约法辨,第二目约人四句分别。第五项总辨:第一目六度四摄之自利利他作入来差别,第二目三种因缘,第三目六度四摄之后八门之中得果义别。

卷四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第十六节供养亲近无量品:第一项标列三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供养,第二目亲近善友(七问),第三目修四无量。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第十七节菩提分品:第一项标列十五门,第二项依门随解:第一目惭愧,第二目坚力持性,第三目心无厌倦,第四目善知诸论,第五目善知世间……

卷四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第六目修四依,第七目四无碍解,第八目菩提资粮,第九目菩提分法,第十目止观,第十一目方便善巧,第十二目四陀罗尼,第十三目正愿,第十四目三三摩提……

卷四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第十七之三:第十五目四种法嗢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