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11470500000016

第16章 放下戒备,坦然面对

当你完全投入现在的生活时,那么过去就不会再影响到你。真实的物质世界,以前一直笼罩在思想的阴影之下,而今终于露出了真容。突然,你内心涌上来一股深深的安宁感。在这片安宁之中,你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这欢乐之中,就包含了爱。而在这安宁的世界最中央,有一种神圣的、深不可测的事物,我们无法为之命名。

——埃克哈特·托利

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请用腹式呼吸,缓缓地、深深地呼吸几次,感受你的整个身体,从双脚到头部,然后再到手指。请放松自己,完全地丢掉你感受到的任何压力。每一次吸气时都舒展自己的躯体,放空自己的内心,迎接你脑海中涌起的每一种想法和心中的每一种感受,用心体会自己当前最真实的感受,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呼吸。

当我们不满于现在的思想、感受和经历时,就会感到痛苦和不幸。这也是只有接受了自己当前的内心感受,并接受了当前所处的境况,才能治愈自己、收获幸福的缘由。当我们不再逃避我们所害怕的真相,我们马上就能明白那些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真正的爱和尊重而涌现的思想感情,持有的观念信仰和养成的习惯,发现并未以自尊自爱的态度所面对的境况。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改善,并治愈我们的心灵创伤。这也是学会停下来,学着放松、完全享受当前的生活,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无意间选择的自我限制或自我阻碍的事物的缘由所在。

如果想要获得幸福,希望享受自己的人生,那我们就要放弃排斥让我们感到不幸、不满的一切,因为只有完全从内心接受了这一切,我们才能够真正改善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才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除了因为跟别的人和事物发生矛盾冲突,还会因为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失去自我、害怕失去爱而深感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过去一直掩藏着的。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觉得与某些人和事相处不自在、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护自己免遭不舒服、令人压抑和不快的情绪干扰。

讽刺的是,生活中最让我们有压力感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在意和最害怕失去的。事实上,无论我们想要费力把握住什么人或事物,都显示出我们其实还没有完全地接受、重视并信任自己,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我们只深信那些关于自己和世界的局限性的观念,因为它们保护着我们,这样我们就不用去面对那些我们所害怕的事物,我们自我毁灭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如此。在我们习惯性的反应和强迫性行为背后,都是那些我们不敢公开表达的令人痛苦的情绪。从表面上看,我们之所以遇到我们所遇到的人和状况,之所以拥有当前的工作、金钱和物质财富,也都是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跟外部世界关联着,因此我们总是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失去自我、害怕失去爱,最终,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要面对被我们压抑和无视的不舒服的情绪。

令人庆幸的是,我们所有的表现都跟内心反应相关联,这些内心反应起初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起的,而后才会引领我们走向完全的自由。我们的表现,及其背后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确实告诉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怎样做出妥协,这样,我们才能放弃阻碍我们追求正能量、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东西。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弗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

想要完全地投入生活,我们就必须放弃强迫自己和他人,放弃控制欲,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克服对脆弱感的恐惧。我们习惯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认为自己不被他人接受和信任,事实上是因为我们不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想让他人知道真实、全部的自我,特别不希望他人知道我们不喜欢自己的那些方面。基本上,没有我们不能改变或重新创造的事物。因此,如果我们足够爱自己,放弃自己内心的争斗,平静地接受现实,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心中的爱能够治愈所有的创伤痛苦。无论我们避免提及某个问题多久,总有我们无法逃避的时候。这种时候,无论是以合理的方式还是不合理的方式,我们都必须停止漠视自己的感受,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只能改变与自己、与生活的相处模式。当这样的时刻无法逃避时,我们就不得不停止控制外部世界,停止改变他人的欲望。生活给我们的内心施加这样的压力,就是要我们采取行动,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时候,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活力和精神。我们不能再为了能让自己控制局势或避免接受真相而压抑自己的感受,我们要突破自设的限制,让自己放松下来,享受未知,获得幸福。

愿生活赋予我平和,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愿生活赋予我勇气,让我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愿生活赋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清这两者。

——20世纪著名思想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观察自然界,我们会发现,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都会竭尽全力地突破一切限制,努力追求幸福而有活力的生活。每年,大部分树都会褪掉枯叶,长出新的树叶,享受新生。同样地,我们也需要放手,丢掉过往的故事和生活模式,如果它们已经毫无用处,并且阻碍我们享受现在的生活的话。我们同样是大自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真正重视自己,完全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能挣脱曾经限制我们、妨碍我们的人和事。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我们就会让自己避免疾病、痛苦和不合理的妥协。我们要放弃那些压迫我们真正的自我,阻碍我们实现梦想和期待的旧观念、习惯和事物。就像自然界中自由生长的大树一样,我们要足够尊重自己,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享受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

放弃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我们的最大挑战。放弃真正爱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改变自己的心意,选择放弃,远比我们所愿意承认的更为艰难,无论是死亡、离婚或是其他形式的别离。努力往前看,总会给过去的快乐、伤悲和误解更增添一份难过和伤心。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好,我们也不会想要放弃,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一段关系不合适;有的时候别人觉得我们不合适;有的时候,确实该离开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被迫接受我们为了交换爱、愉悦和情感关系而否认、漠视的自己。我们都需要了解这个未知的自己,并且相信自己。

通过关系的断绝和生命的逝去,生活和世界都在要求我们回归自我,因此,不放弃约束我们的人和跟我们在一起感到约束的人只会让彼此痛苦。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过得健康、幸福和自由,那就需要直面被隐藏起来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在我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只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摆脱对自己的情境和关系。这种通常被人抛之脑后的方法就是——弄明白自己现在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每天都要花时间去做让自己感到幸福开心的事。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的活动和关系,而要避免那些让自己觉得很被动的事和关系。

当你习惯了关注能让你的生活更幸福的事情,自然就会远离让你不开心的人和事。那些真正想要跟你在一起的人会到你身边来,而那些约束你的、对你不满的和不重视你的人,都会被你抛弃。因此,到了一定的时候,每一种未得到化解的情绪,每一种局限性的思维观念,以及每个需要完善的问题都会得以化解和解决。我们唯一的任务就变成了——感受现有的一切情感,无论是多么痛苦的还是多么令人畏惧的,然后选择时机表达出来,完全依据心中的思想感情和本能行事。

当我们产生愧疚感时,我们需要重视这种感受,并弄明白,它是如何妨碍我们做真实的自己的。因为你是唯一能让自己过上充实生活的人,所以也只有你能让自己将愧疚感抛之脑后,并享受你的生活。即便你身边的人仍然在以某种方式苦苦挣扎,你也可以轻松地继续自己的人生。明白了这一点,你现在可以停止为想要过得幸福而自责了吗?在生命结束之前,享受你宝贵的生命时光是没错的,你现在能够接受这种观念吗?

章末问题

在哪些情境下、哪些关系中你总是会做出过激的反应?

什么样的人和情境是你不愿意面对的?

在这样的情境下,你会缓缓地进行深呼吸来保持镇定和冷静吗?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人和事物?最让你感到约束的是什么人和事物?

你为什么害怕放弃那个让你感到约束的人和事物呢?

你希望能够控制你生命中的哪个人?是配偶、孩子,还是父母?如果你让他们如其所愿地行事,你会担心他们可能抛弃你或伤害你吗?你为什么会担心呢?

你觉得你受谁的掌控更多?你害怕失去他们的爱,害怕惹恼他们,害怕被他们抛弃吗?为什么害怕?

你对你拥有的物质财富有感情吗?你会害怕失去你“拥有”的东西吗?如果会,为什么?

你认为你拥有的物质财富是你的吗?

你认为它们代表了你这个人吗?

你知道让你受限、受约束的是什么样的观念吗?

信念

我愿意放弃想要控制生活的想法。

所有的控制都是幻觉。

我想要远离内心的冲突,我已经受够了它们。

我可以放弃,并找到祥和、宁静。

我可以放慢脚步,可以停下脚步,我不需要总是忙碌。

我的物质财富不能也永不会代表我。

我能够面对自己的恐惧感,勇敢前行。

我现在很好,以后也会很好。

我是有生命的,我所有的一切都足以治愈我,让我成长成熟。

(你的名字),放手吧,放手吧,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