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11470500000015

第15章 平静而清楚地表达自己

做你自己,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因为在乎你的人不会介意你这样做,而不在乎的人根本不会关心你做什么。

——苏斯博士

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请用腹式呼吸,缓缓地、深深地呼吸几次,感受你的整个身体,从双脚到头部,然后再到手指。请放松自己,完全地丢掉你感受到的任何压力。每一次吸气时都舒展自己的躯体,放空自己的内心,迎接你脑海中涌起的每一种想法和心中的每一种感受,用心体会自己当前最真实的感受,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呼吸。

除了害怕失去爱,许多人还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说不说出来似乎对他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很多人在还没有学会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情感之前,就已经放弃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大部分人成年后跟人打交道的方式还是跟幼年时一样,虽然我们不是总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他们也没有学会该怎样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要知道,如果我们希望身边的人重视我们的感受、需求和期待,那么我们必须首先自己重视它们,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现在,我们需要先重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我们才能吸引那些真心希望了解我们、懂我们的人。

无论我们现在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因为害怕而隐藏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愿望,或者干脆无视它们,这是对我们危害最大的一种习惯。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罹患抑郁症或大部分生理疾病的缘由。为了维持身体内部能量、血液和情感的平衡畅通,我们需要学着完全接受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地表达出来。如果我们想要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需要学着自主地表达自己,而不让恐惧感妨碍我们。即便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困惑不解,我们也仍然要坦承自己的感受,因为只有表达出来了,我们才能够找到前进所必需的理解和支持。就像一个很久没有使用已经生锈的水龙头,我们必须清理其中的阻碍,化解堆聚在体内的能量,然后才能以尊重彼此的态度,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说你想说的,但不要提高说话的音量。让花儿成长的,是雨水,而不是雷声。

——苏菲教大师鲁米

学着完全地表达自己,还需要为感觉没人理睬我们时做出的行为反应负责。感觉自己说的、想的不受人重视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大喊大叫。而当我们学会自尊自爱时,我们就会学着去以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为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将恼怒等激烈的情绪当作掌控不同情境、避免个人承担责任的手段,所以我们很难学会以温和的方式表达情感。学着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负责,同时也要学着以自尊自爱、友善的态度表达真正的自己,这应该是生活给我们的最难的课题,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见到别人用激烈的方式表达,所以我们无意中也会沿用这样的方式。

要知道,我们大喊大叫希望别人听见的时候,我们见到别人大喊大叫希望我们注意的时候,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伤害,但却没有认真学习过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恼怒反应和过激的行为只是我们保护自己免遭痛苦的手段,这样我们就不用去感受过去因缺乏安全感而没能表达出来的情感创伤了。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没学会以负责任的、友善的态度去表达感情,但却学会了用指责等激烈的方式去沟通。我们并没有学会以尊重的态度说“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要”或“我需要”怎样怎样,而是学会了对他人指指点点,说“你”这样或那样,“你真是个……”“你从不……”等等。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自卫式的、破坏他人与自己联系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出于相互信任、理解、尊重而建立的亲密的交流方式。

这种恶性循环代代相传,结果出现了大量呼喊着要求获得倾听、重视、尊重和爱的人。但是,令人庆幸的是,这个古老的问题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要记住,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承担全部的责任,还要真正地重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真诚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完全地尊重它们。只有我们自己明白,在我们因恼怒的情绪反应做出言行之后,我们心中仍然有伤痛的地方,仍然有保护我们免遭更多痛苦的东西,我们才能最终自己治愈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每一次尖叫和激动的情绪表达之下,我们的心中总有个小孩子,大声呼叫着要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当我们看到了自己和他人心中的小孩时,我们自然就会敞开心扉,以和善的态度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我们才能够治愈自己和他人,让大家关系融洽,过得幸福,而不造成痛苦和难受。

无论我们见到过或经历过多少次言语上的攻击,我们的内心里其实都希望清楚、友善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有人倾听我们、关心我们、尊重我们。我们都希望,生命中出现的人能够足够关心我们,想要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没有人希望总是受到误解或批评。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为之承担过责任的是——在我们与别人建立亲密友善的关系之前,我们先要足够关心自己、重视自己、尊重自己,并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不能再误解自己,而需要了解内心最微妙的感受,因为这是我们与自己建立亲密关系,也是以合理的方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唯一途径。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感受掩藏起来,我们就将自己跟我们寻求的东西分割开来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会产生不舒服的感受,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我们的存在就像与海洋相通的一根软管,但是,软管被打了结,这就阻碍了管内的水流通,就像缺水一样。事实上,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不表达自己,就是切断了自己跟所有必要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庆幸的是,我们只要将这个“结”松开,以友善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们就会感受到完全的爱。真正的自我才是我们追求的治愈、健康和幸福的必备养料。

一旦我们克服了恐惧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真诚、友善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我们就将没有安全感的“小我”和真正明白我们自己是谁、知道我们使命的“大我”联系起来。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我发现,从我们心间涌到嘴角的每一个关于爱和真理的词句,都拥有让我们产生正能量、治愈内心创伤的能力。它就像镇痛的软膏,修补我们从内至外的所有创伤。表达真正的自我,这是内心健康和情感智慧的体现,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自己,也能够帮助我们所爱的人和我们所在的世界。

章末问题

现在,在什么地方,跟谁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难以表达你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呢?

过去,在什么地方,跟谁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呢?

现在,你最害怕坦诚相对的人是谁?

你会害怕惹恼他们、伤害他们,失去他们的爱和支持吗?

现在你的身体感受如何?

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而言,你现在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现在需要什么?

有人会关心你的这些感受和需求吗?

如果没有人关心,那你能自己写下来吗?

信念

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原谅自己过去没有真正表达自己的行为。

我无须害怕被惩罚,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通往健康、幸福和充实的生活的途径。

我能够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期待,而且热爱并尊重它们。

我的感受、需求和期待是很重要的。

自我表达的附加训练

有时间的话,请给你的生活中那些你从未在他们面前表达过自己真实感受的人写信。尤其要注意的是,写给自己父亲和母亲的信是最能够治愈你的,也是你最能够畅所欲言的。其他的重要人士包括:你的孩子、伴侣、配偶、前任配偶、兄弟姐妹和朋友。起初,写信的时候要假装自己不会将信送出去,这样你就能够完全诚实地坦露你的感受,而不用掩藏任何事。请记住,将自己的愤怒写在信中是合理的,没有问题的。如果你真的想要将某些信送给某些重要的人,那么你在信中表达的情感就不要那么强烈。如果你牵挂或者想要致信的人已经过世,也请给他们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