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修与静坐
1147600000017

第17章 大乘佛教的定学(2)

数息的目的在于正确地引发息相,息相可以引发炁(同气),炁可以贯通经脉络,突破所谓的“黑漆桶”,助禅修者开悟。然而,突破“黑漆桶”后,经脉前往,进有止滞不通,内炁宣泄无门,严重者终将伤及脑部等。很多只注意开发功能的气功师很快就大病或者死亡,奇异功能如昙花一现,大手印专注(专一)瑜伽行者修宝瓶气时,强调只“射”一次,就是这个道理。如何善用其内炁,化导其内气,数息是一个很关键的基础。

首先,要使小腹气源增强,小腹气源充满,则有坚实感。这时,行者宜补余气大调息。古人专门立下口诀:

设若呼吸不用功,先天功能渐无踪,

星月不移岁月过,息短息粗是谓老。

先天不复何为气,吸补呼余大调息,

日日运转不懈怠,始为出世奠大基。

紧接着,小腹纳气要绵延,所谓绵就是细,所谓延就是长。古人留下口诀:

小腹胞中纳气户,能转外气化无形。

出入随顺无滞长,绵延不断息安住。

八万四千任君试,叉手面墙浮身起。

云手三式意息合,意悠息间先天启。

小腹气源增强,而气源的适宜扩散就很重要。古人对小腹气源扩散的方法也皆有口诀:

乌笼不开色束缚,妄想不现习气固,

修其境界何其难,光言戏论法相符。

色身不破法身稳,欲破色身扩气源,

心系无处息无有,犹待机缘成大事。

按照“七支坐法”在无形之中将上述三个口诀所提示的要领契合了。行者一定要有信心和正确的姿式,故行者上座之初,鼻吸宜缓慢,用嘴急速呼气,或按“九节佛风法”,或按“三三九息法”呼出浊气,进入调息。刚吸气时,初觉外气未与小腹契机配合,此时可深吸气,然后闭气20-30秒钟,可以诱发小腹契机,进而数息引发息相,借以增强其内气。

坐定之后,集中精力放在鼻孔的最前部,小心注意吸气时空气进入鼻孔的感觉和呼气时空气离开鼻孔的感觉,专注于自然的呼吸音律上,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在入息时数“一”,出息时不计数,再入息时数“二”,或者出息时数“一”,入息时不计数,再出息时数“二”亦可。专心缘数,乃至二万一千六百数,功德圆满,此内外行息,一一可得清晰。第一座可数18次或21次,第二座可增至36次或42次,以后更以推至108次,如此渐增而无令心意外驰,逐渐就数得很纯熟。假若一座没有数到规定的数,中途起杂念,必须重新开始,这样循进而有耐心地安详地徐徐而数,日久便可以收“心息想依”的功效,并且可以清除杂念纷飞的掉举和昏昏欲睡的昏沉等弊病。此时即可舍数息而修随息。

数息的数法有多种。有只数到十后就再从一起,还有逆数法,从十数到一,均可;依行者自己的习惯与方便,但确定一种数的方法后,中途不宜改变。密乘的“数息观”与此修法是一致的。

二、随息

数息纯熟之后,息即虚凝,心念渐入渐细,就可以不必再计数而修随息,一心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一心不二。观入息起自鼻尖,下行止于小腹胞中,终至气灭于无形。出息时,观息起自小腹胞中,上行止于鼻端,呼之于外,则出入息俱长。吸气时观气从鼻端前0.3-1.5米远处被吸入,经鼻、喉、心、脐,下至会阴,行至四肢、全身。呼之时,观想气还从鼻端出,至鼻前0.3-1.5米处,行者要练习到感觉入息有而出息似有若无的境界,心既细微,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出入,心息任运相依,意虚恬然凝静,自然会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快感,仿佛息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有如云蒸雾散,身心空灵轻捷,诸病消除而获“轻安”的境界。此时,形心既安,则气道无壅,如似饮气而充满全身。行者会感到息始为患,不乐于做任何事,人疲极欲睡眠,就应该舍随而修止。密乘的“随息观”与此亦相同。

三、数随息的弊端及其对治的方法

数、随息都会出弊端,其对治的方法大致如下:小腹契机发动,将息化为炁,可流遍满身,然而较多的人,特别是奇异功能的追求者,不知道经脉未通,均得藉炁打通,内炁行至闭塞的经脉之处,往往使行者注意此处而产生执著,使炁柱用而不得顺利前进。故当行者达到此境界时,应当摒弃身见,作意守息,放松全身筋肉,同时观想“色即是空”,身体了无质碍,则炁可以细密而行,若此时执于色身之见或贪求奇异功能之开发,在色身上做功夫,不仅枉费时日,而且留下无穷隐患。克服此种弊病,古人有口诀曰:

初于安般数息间,次为随息功用行。

小腹胞中贯肾上,深入海底会阴间。

一切气源会于此,后转背后两腰间,

脐眼胞中命门贯,先天气足可修道,

若不及此言修禅,犹觅兔角与龟毛。

命门起处上身柱,顺头缘行到眉间。

因缘俱足是道外,绕行远路随宿缘,

正法眼白外一端,一味强求终坏事。

随后中空与小腹,还入海底气源处。

女众菩萨生理期,莫住小腹长时间。

小腹会阴连贯处,气经前脉肠胃间。

大小肠动骨翻转,舌尖拉拔顺势反。

胃呃空转入喉结,重入两眼酸涩处。

顺势随缘翻白眼,气转眼后入中胸,

胸广豚通气势尽,泄入小腹入大海。

气脉错纵犹复杂,手足两端气源始。

正经十二奇脉八,气满周身始中脉。

心通内外法身活,至止方合入道处。

高立山顶海底深,心系全身兼闭气,

或能突破色身缚,成就色身见性纵。

全身气脉打通后,行者依色身状况,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可能出现龟息或者胎息现象。所谓龟息,是有细微之吸气,而很难感到呼气之现象,于炁遍满全身时,呼气于无形,故仅感觉细微间渐入而不觉有出气,就是前述“入息有而出息似有若无”的境界。胎息乃细微呼吸若龟息,然而心跳的感觉转至小腹的部位,而使人感觉到小腹的跳动如平常人之心脏的跳动。胎息出现后,行者应节制饮食,若不注意,肠胃上的疾病就隐于其中了。

根据上述的口诀和很多成就者的经验,在数息和随息的修习过程中,由于行者地大不调身体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膨胀;火大不调,身体蒸热;风大不调,身体倔强。行者身体宿疾,往往顺势而被诱发,此非金刚诵修持之过。另外,在数、随的过程中,尚可引发色身的多种变化,不明其奥妙者,也许会产生惊恐。当然,此时若无正确的老师(师父)指导对治,致使四大不调,乃无知之过失。在此过程之中,色身的种种不正常反应,按“七支坐法”之要领,即可对治消失。所以“七支坐法”之重要至此而知。

为了便于行者明了具体色身上有哪些反应,特录常见之十一种现象:

1.小腹契机发动,可感觉小腹间发热、跳动,在后期甚至类似电流奔驰于小腹处。

2.气冲背脊及颈部:此种现象有些行者有感觉,或感觉微弱,亦有无感觉者。

3.气遁穴道:经络中穴道林立,有时力势很强,造成行者色身瞬间震动。

4.时有流清鼻涕。

5.时有头痛,似乎头欲震裂,膨胀有加之感。

6.时有似心病,小者有如心悸或心刺痛,大则有心绞痛而晕倒者。应深知此为一宿业深重者为位前的善境界,应请导师用善巧方法度过。若以为是心脏病,到处求医,并不能对症治疗,切记。

7.时有胃病,胃有时鼓胀不安,时发打呃声,久久不停,此时应节制饮食。

8.时有似痢疾之泻,泻出黑秽恶息之物,不要误为肠炎。如不泻,在一定之时,导师宜指导服“乌梅汤”加“雷丸”之物导泻。

9.时有眼部酸涩,发痒,刺痛。

10.时有牙痛,牙龈胀痛,牙齿松动。

11.时有皮肤发痒。

以上色身的变化现象,不一而足,是较为突出的易发者,若出现其现状,宜谨慎对之。

(第三节 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的方法,与六妙法门中之止、观修法一至,故合在一起述说。

一、止息

禅修静坐行者修随息至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出入,心息任运相依,意虚恬淡凝静,觉息为患,心里自然产生舍弃之感,人会感到疲极欲睡眠,不愿干任何事情。这时就应该舍随修止。“止”在藏文中为“息内”,意思是平定的持久,止息妄念,要练习持久的平定,环境很重要,就是要一个没有噪声,没有干扰,可以毫无忧虑地修止的地方。

“止”有两种,即修止和证止。“息诸缘内,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证止是感觉身心泯然入定,不是内外相貌,定法挣心,任运不动。止息即观呼吸之气在身内住于何处,入则由鼻至脐而住,出则由脐至鼻而出。观气是否住于脐,由脐而至遍身,若仅住于脐,仍为粗观,必须气遍住于全身,而且在住气时间内完成之,方为细观。由此,能令心于气合,寂然入定。这是密乘的止息观。格鲁教派更有一种修止的方法,名“九住心法”可供参考(可见弘学所著《密宗指要》中之《九住止心法》,巴蜀书社出版)。而显教常见的修止方法有三种:

(一)系缘守境止

系就是心有所系缚。心念起时,必有所依附的事物,这就是缘。行者心之所缘,心猿意马,刹那不停,谓攀缘。佛教对此称为“掉举”,掉举是修止的障碍。令系此心念于一,令不散乱,如给一个乱蹦乱跳的猴子系一条锁链一样,故名系缘止。

系缘修的方法很多,有在座上专注于头顶,以对治昏沉,但此法易产生头痛之患,只可在昏沉时偶尔一用;有专注于头发头皮交际处,以专注其心于发黑肉白,心亦易停住,但久之而造成眼根上视,或看到黄、红等颜色就易眩晕,故不提倡;有专注于鼻端,觉悟出息入息,来无所从,去无所之,了无常相,藉以了知诸行无常之道理,但此法因易使血液上行而为患,故行者不宜经常采用。最为稳妥者,乃系心于脐下。因人心专注之处,血液随之聚于此。专注头顶、发肉交际处和鼻端,使头部充血而致头晕及血逆。也有系心于地,专注座下的。此法也不甚好,虽能使行者之心念下降,超出色身之外,但初学者毫无依傍,不能安心,故而也不如系心脐下。

(二)制心止

所谓制心,就是随其心念起处,制之使不流动。修持系缘守境止稍微纯熟,心系缘处可以稍上移,宜系心于眉间、耳根,随心念起止,即警觉而即制止,不令驰散,是由粗入细之法。

(三)历缘对境修

在座上修止虽然殊胜,但在现实社会的行者,其身多为事物所缠,而座下的时间必然多于座上,若随缘对境而不能修止妄念,则禅修静坐间断,恶业触处而起,前功尽弃。故行者于一切时、行、坐、住、卧、语言、工作等,都应常修定、慧,养成系念于所作之任务、事务及人际。

二、观息

修止妄念有成就,色身气脉有了一定基础,虽然无为寂静,安稳快乐,而无智慧方便,人与枯木何异,故尔应改修观。金刚诵的观息,是外观地、水、火、风、空,依黄、白、红、绿、蓝五色,距鼻前八寸至一尺二寸左右远吸入,气出时观其五色明晰而不杂乱,这便是密乘的观息观。应该特别强调,这里所言的修观息观,并非修净观想和修密法的观想,金刚诵虽为“大手印”四瑜伽中专一瑜伽的修法,但不同于其他密法,必须有师父的灌顶传承,修什么密法,灌一次顶。这里的修观也不是幻观虚境,而是以诸根反观,观其自性;反闻,闻其自性;终至证悟本性。以后再修高层次的禅定密法,就事半功倍。《楞严经》里有“六根修证圆通法门”,天台宗提倡“五停心观”,下面介绍给行者参究:

(一)六根修证圆通法

(1)眼根的修习。行者以眼根观自性时,当合眼断绝外在光源,眼根犹可见眼前一片黑暗,此可见黑暗之见精为何,是行者所必须用功加以追寻的。行者用功时,就会体会能见之体在心而不在眼,借眼根反观见性之体时,不向外看而向眉间上头顶处“黑漆桶”方位内看,其余五根俱不攀缘外境。如是反复照用,终照见本性之体,能发现十方虚空诸物,此发现之体不动不坏,获金刚三昧。有经验者说:眼睛清清净净地往脑内观,至山穷水尽时,似黑漆水桶,一无所有之无明境界,绝不停止,再前观,终究因地一声,无明破去,佛性现前,易得天眼通之功能。修习者亦应注意,因眼根为八百功德,用眼观见,前明后暗,左右旁观,仅及三分之二,故不是圆满的修习方法。慧根不俱足或多妄识及心不清净的行者,若以眼根为修习入门,将引发不必要的困扰。

(2)耳根的修习。行者可用录音带录制自然界中的种种声音,用功时以入流照性方法,悟知声尘入寂之道理。次以耳根专听静尘,反观自性,悟静尘亦寂之道理。再以耳根专听念佛号录音带,悟闻性不住声尘之道理。行者在此境界,已达根结初解,已证得人空,继续下去,可悟达法空之理,因耳根能周听,十方皆达无遗,动若迩遥,静听无边际,因此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3)鼻根的修习。行者以心观出入息时,历经风、气、喘三相境界后,始能进入息相,此时是行者小腹胞中气源之成形时间。行者进入息相境界后,五根摒弃外缘,一心专观出入息;先观气起自鼻端,顺咽喉、胃,止于小腹。次观气凝住胞中,再体察吸入元气化成内炁,最后观内炁转入色身前后脉络,或气灭于胞中。如此一心观注鼻息,久而久之,而炁遍满色身,成就大道之因,其心豁然通达,能脱离色束缚,得入道位。因鼻根具有嗅闻,通出入息之功能,观息有出有入,而出入息间有交错空档,故曰:“阙在中交。”由此验证鼻根修行优劣,可知三分阙一,故鼻根有八百功德,利根行者利于成就。

(4)舌根的修习。行者以心观所食入口之食物,与能觉知食物酸、甜、苦、辣之根性,均非真心本体。修证时观照舌之味性,非生于舌根自体,以物不入口,舌无从知某味;又观照亦非出于酸、甜、苦、辣之物,以舌若不尝,物不自知。如此反复修证,反舌,舌自性,心忆念着舌根,日久功深,渐失分别知味之性,体会所有食物均同一味。同时,行者色身将起诸多变化,内炁涌入喉部,突破喉结,趋入顶门,此时行者心将脱离色身束缚,得入道位。

(5)身根的修习。行者练习时,最佳时期是色身遭受到疼痛之际,更能悟入。专心一念观照身根能觉疼痛的觉知,但是,观照时并非注意色身疼痛之处,而以可觉之真心内观头顶部内,便可觉知疼痛之觉性。如此,以自身自性,反复观照,若机缘成熟,行者色身将起诸多变化,刹那间通达身心空境,得入道位,并能断除诸过恶习气,而使内心清净无碍。但修习时行者也应注意到,因身体有触觉,惟受意识违顺,所支配而产生两种觉知的反应,当色身与外尘接触时,识若与觉合则有觉知,当色身离外尘便无觉知,故知根身离一合双(违顺),三分功德阙一,故而身根也只有八百功德。若行者以色身变化而产生执著,故易入身见之境,而不能舍弃身见,光在色身上做功夫,不弃除诸过恶习气,调伏迁业流识,将永无出期。

(6)意根的修习。行者初修习时,起心动念均是妄识所支配的缘故,念念皆假,应以“制心止”对治。功夫纯熟后妄识少起,此时开始以意自性,观照心念起自何处,灭于何处,念不起自性何在?如此反复观照,色身特起诸多变化,终至自心现妄想之相。次而面对心现妄想,观照诸法无实性,体会“人法二空”的道理。证入无所有相。因意不起而默然时,能包容十方及三世等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乃至圣凡,无不包容在此默然不起意之间,故尔意根乃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行者初期,所采用“制心止”干净利落,制一处,如是证入默然之境,当然殊胜。

除“六根修证圆法”修观之外,常有随时对境之行、住、坐、卧修观、修法,此处就略而不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