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修与静坐
1147600000018

第18章 大乘佛教的定学(3)

(二)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是天台宗为多贪、多嗔、多散乱、愚痴、多障的人而设的五种观法。简介如下:

(1)多贪者修不净观。贪有三种。首先是外贪,男爱于女,女爱于男,男女互相贪爱,这种贪爱可用“九想观”对治,观所爱的人,作九种观想:即胮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啖想、散想、白骨想、烧灼想。作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的心熄灭。次者为内外贪,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贪爱,这种贪爱,可用“八背舍”对治,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内无色相外观色,净背舍身作证。虚空处背舍,识处背舍,无所有处背舍,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灭受想背舍。违背五欲,舍离贪爱。称之为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灭自身和他身贪爱。再者遍一切外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悉皆贪爱,如爱宽敞之套房,高贵之服饰,美味之饮食以及色、香、味、触等,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胜处”对治。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少,内有色相外观色多,内无色外观色少,内无色外观色多,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观心纯熟,转变自在称为胜处,可以对治一切外贪。至于九想、八背舍、九胜处的具体内容,行者在修习时,可由老师(师父)讲解并参阅《小乘佛教的定学》章节。这里只举名而不再详述了。

(2)多嗔者修慈悲观。嗔也有三种。非理嗔,既无理而嗔,当修众生缘慈对治,观想一切众生都犹如自己的亲属,都希望他们平安吉祥和幸福。次者是理顺嗔,因他人的恼乱生嗔恚,当修法缘慈对治,观想一切法(即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为了随顺众生,都希望他们得到安乐。再者是睁论嗔,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责他人的所言所作,都以为不对,当修无缘慈对治,修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往来于六道轮回,心著于法,分别取舍,受诸苦,为使一切众生解脱诸苦,得诸法实相,故称为无缘慈。

(3)多散乱者修数息观。心思多散乱。可以用数息观对治。数息观法与前述数息法相同,只是从一数至十,不多不少,数满又重数,可以使心不散乱。

(4)愚痴者修因缘观。不信因果,不明了因缘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缘观对治,因缘观就是观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可以老、死为起点,进行逆观十二缘起。修因缘观可以破除愚痴。

(5)多障者修念佛观。障有三种:昏沉、障塞、昏睡无记。可以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恶念思维障,想作五逆十恶等罪过,可以念报身佛十力、四无畏等作对治。境界通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烧水溺等等,可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念佛法门可以对治一切障,但是这里所指的念佛观,是念忆的意思,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不同。

止观的方法虽然有区别,但在实际修持时,或偏重于止或观,不可能绝对的止或观,止不能离观,观不能离止,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而修止观的法多得无法枚举,而层次有高有低。笔者认为,实际的修持则宜愈简单愈妙,行者各自凭性之所近,择其一法,或多取几法试修,体察择其适宜自己者,抱定一法,持之以恒,不要像猴子掰玉米,切切注意。

(第四节 还与净的修法)

修观在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微三十六等皮肉筋骨之物及诸出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欢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就是证观。若观之过久,心易浮动散乱,这时应舍弃修观,还复数息、随息,达到止。所以天台宗《六妙法门》中说:“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析。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应当舍观修还。”

一、还息

修还息吸气时,观想十方诸佛的光明、功德,化为白色(唵)字,下住于脐间,变成红色(阿)字,长久而住。呼气时即变成蓝色(吽)字,从鼻中出,放蓝光,入一切众生身中,为其消罪增福。如此循环往复(唵、阿、吽)三字,解开全身脉结,这便是密乘的还息观。

回心返照谓之还,是返照观心不可得之法门。因为行者虽修观而真明未发,即应心反照能观心;若了知能观之心,乃虚妄无实,则所观我执自灭,无漏方面自然明朗。所以《六妙法门》说:“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既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既观故。若不从观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了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然后“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还息观修炼纯熟之后,便当修净观。

二、净观

金刚诵之净观,是在还息观修炼纯熟之后,呼吸随心之寂定而渐渐缓慢,直到停息,中脉即打通,业气转为智慧之气,这就是密乘修净之方便法门。心无住著,泯然清净,则真明之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散乱、掉举、昏沉皆不再起,能任意持久入定,出欲界。定进入初禅未到地,令心离欲界而得清净,名为净。修净就是要知道色净,不知妄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能心如本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就是修净。在修净之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所依持,是名证净。

观、还、净三步,还可以作不同的解释,因而使六妙法门成不同性质的禅,所以智者大师把《六妙法门》称之为性质不定的“不定止观”,可以作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来修证。智者大师还说有一种“随便宜六妙门”,即不一定按数、随、止次第修,只要觉得哪一门适宜自己修,容易入定,便从这一门入手。觉得修此门效果不理想,还可以选择其他几门试修。

在藏密的金刚诵中,还与净的关系是头与尾的关系,还之后期为净,业气转为慧气,观照般若形成。此与天台宗“六妙法门”还与净之差别,即在于此。

金刚诵证分则依呼吸之入、住、出而默诵(唵、啊、吽)三字,同时观想(唵)、字白光,(阿)字红光、(吽)字蓝光从中脉出入,要练习至最难打通于心间之“都帝”脉结打通,令全身的气,入、住融于中脉而引生心寂,即可深入而达到四禅之境界,证见“实义光明”。金刚诵不独将“六妙法门”包容净尽,实为殊胜。可见显密二宗之修法的圆融,笔者认为,若以修法形成的先后来探讨,“六妙法门”在前,而金刚诵的数息法是“六妙法门”在藏密中的发挥运用。

(第五节 禅宗的参究法门)

达摩传入中国的禅法,传至慧可、僧璨,行者多实行头陀苦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四祖道信才开始改变宗风,住于湖北黄梅双峰山,聚众说法传教,据说有500徒众。五祖弘忍继承道信传统,移住双峰山对面的冯茂山,信众多达700余人。弘忍提倡修禅应该山居,远离嚣尘,实行生产自给自足,把日常的劳动作为禅修的组成部分,为以后禅宗正式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并为禅宗广建丛林,倡导禅农并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道信、弘忍所创造的禅修方法被称为“东山法门”,是为禅宗的参究法门之始。

一、东山法门

弘忍的禅学思想,是依道信所传的特点,根据《楞伽经》以心为宗和《文殊般若经》所倡导“一行三昧”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应可,更无别法”,便是弘忍以心为宗观点的阐发。道信提倡专心一行以修正定,并且强调“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间,舍诸意乱,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念名号,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之佛。”重视念佛,建立了念佛禅的理论根据。

所谓念佛禅,是指静坐之际,兼行念佛的法门。念佛有观像、观想、实相、口称四种,其中观想念佛系由印度传来,佛驮跋陀罗就以修习观想念佛为主,观佛三昧及般若三昧。观像念佛即以观佛的塑像或画像,观佛像念佛是观想佛的妙像。实相念佛是以观想佛的法身。口称念佛是以专念佛的名号。达摩系之禅师多修念佛禅,弘忍门下之法持、智洗、宣什、无住、南岳承远等,传至后代,至宋永明延寿,提出了“禅净一致”的主张,念佛禅的倡导几乎席卷中国佛教的禅界,成为禅、净二宗最普遍的方法了。

道信继承达摩的“二入四行”建立了“入道安心要方便”,以后由神秀发展为“五方便”法门,意在超悟的“藉教悟宗”,是“渐悟”的源头。弘忍在道信的学说上,比较强调“息其言语,离其经论”,“天竺相承,本无文字”。“教外别传”已经在此萌芽。又提倡“即心是佛”与“心净成佛”,“屈伸臂顷,便得本心”,也初步有了“顿悟”的意味,以后被慧能所倡导,从无念着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从而禅门禅风大变。由此,东山法门分为渐、顿不同的修法,各扬其帜,故被称之为“南顿”、“北渐”。而在当时之际,东山法门除念佛禅以外,仍然是以“二入四行”和神秀发展起来的“五方便”为法门。

二入四行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则无自无他,圣凡第一,坚住不一,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称为理入。行入谓四行:

(1)报冤行。谓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此系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而进道,故称报冤行。

(2)随缘行。谓众生与我,皆由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茶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称随缘行。

(3)无所求行。谓世人长迷,处处贪著,称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愿乐,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称无所求行。

(4)称法行。性净之理,称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无身、命则和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称法行。

神秀认为“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烦恼覆之,如镜之尘。熄灭妄念,念尽即本性圆明,如磨拂尘尽镜明,即物无不极”。撰《观心论》,并提出了“五方便门”之学说,以之为修道阶段之次第法门。五方即:

(1)总彰佛体离念门。依《大乘起信论》之说而彰显佛体,远离诸念。

(2)开智慧门。即依《法华经》之教而开显智慧之门,又称不动门。

(3)显不思议门。依《维摩经》之说而显彰不可思议之解说。

(4)明诸法正性门。即依《思益梵天所问经》之说而明了诸法之正性。

(5)了无异门。依《华严经》之教而得自然无碍解脱。

因为此五项法门皆依借经论之教说作为修道习禅解脱之方便,故称为“五方便”。所以神秀“观心”之说及“五方便门”实为东山法门之忠实继承者,为“北渐”禅的思想骨干。

东山法门的“顿悟”为慧能所谛创,强调一入门即“顿见佛性”,定慧一体,不走由定生慧的传统禅修门路。慧能所修的禅法也属于“一行三昧”,但不用《文殊般若经》的念佛名法,而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念,实际上是慧能所说三种三昧的修习诀要,是知见一切而不染著的意思。《坛经》说:“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若于一切处不住相(相状),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等,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是教导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染著于感知所得一切表象、知觉、概念。这种不杂著的无念心,达到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运用自如,成为对生活的一种自然的、根本的立场时,便叫做一行三昧。“直心”,《大乘起信论》解释为“真念真如法故”,这正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的意义。慧能所创的这种不拘于坐禅的形式,而把禅修贯彻于全部生活中,其教人见性的方法也相当灵活,无定规可循,只是根据行者的素质和心理状态,设法解除其执著,令其离念自证自心的真性。

神秀所倡北渐的禅法墨守成规,缺乏慧能所创南顿的禅法活泼。而禅秀在北方,称为北宗,受到“会昌法难”的影响;慧能在南方,称为南宗,没有受到冲击,所以北宗的渐修不久趋于衰绝,而行者多坚持由定发慧之路,走向密宗和净土的修持,或转向南宗。而慧能之后,南宗发变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宗风大阐。

二、话头与默照

禅宗通过参究的方法,以期明心见性,静坐修行,在禅定中参究真理。参究指反究内心,觅求心性。禅宗本来标榜不立文字,是教外别传。然而五代以后,禅门祖师的语录就越积越多,禅门中渐渐兴起了一种注解阐释古人语录的风气,而所著语文字比哪一个宗派都多,真实参禅逐渐少起来。鉴于此,临济门下大慧宗杲(1089-1163),力倡“参话禅”以图振兴宗风。

参,是看见之意,话是“公案”之意。公案的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其历代高僧之言行记录下来,作为禅修行者的指示,久之成为一种思考之对象,或禅修行者的座右铭。此种言行录在禅门之中,有如官衙之下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考,供学人研究,并作为后代依凭之法式,故称“公案”。即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修称为“参话禅”。

参话禅的禅风是先慧后定,起源于唐代赵州从谂的“狗子无佛性”,主要参究从谂的“无”字公案。如《普说》中说:

经言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过无字,一时透过。不用十度,不用注释,不用要得晓分晓,不得作有无商量,不得作真无之无十度,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走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用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落,如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消息。忽然打失布袋(注:比喻心理上的妄念负担),不觉抚掌大笑。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宾客酬酢,公私各处,都是第一等好做功夫的时节。

这里对参话头的方法和要点讲得很详细,几个“不得”尤为重要,参话头成为临济宗参禅的运用方式,影响至为深远。历代禅师对参话头的方法,要点及论述很多,总结归纳有三项:

(一)是先要先取适宜自己参的“话头”,话句要“没心路,没语路,无摸索”,即必须截堵任何思路,无法通过理性思维给予解答,方能引发疑情。明代甚为提倡“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六门顾”,“赵州无”;清代则主张参“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及“死了烧了什么去处”等话句。禅净兼修的行者,也有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

(二)是要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就是切忌向理性思维的路子上滑,要使所疑落在空处,离绝一切名言概念。疑还必须由粗至细,持续不间继,不计参究时间的长短。当功夫得力,疑情成片,专注不散时,容易达到心定念寂,疑情无从发起,此时若堕在空寂定中,便是过失,一般主张此时须提起疑情,令其更为深细。又不可将心待悟,须通过参究,逼令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