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68900000023

第23章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超过60%,或绝对值超过400个/立方毫米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本病的发病原因与寄生虫病、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理化因素等有关。本症部分患者可有急性、慢性,良性或恶性的病变过程,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不需治疗。

有哪些症状

可见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相关的原发疾病的表现,如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皮肤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免疫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表现。

应做哪些检查

血象:周围血液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400~450)×106/升。

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可呈网状、结节样小片浸润。

如何分度

轻度:嗜酸粒细胞数超过正常,但在15%以下,直接计数在1500/立方毫米以下。

中度:嗜酸粒细胞数增多到0.15~0.5克,直接计数为1500~5000/立方毫米。

重度:嗜酸粒细胞数增多到0.5~0.9克,直接计数在10000/立方毫米以上。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藿香5克,佩兰5克,肉豆蔻(后下)5克,黄芩5克,木通5克,蚕沙(包)9克,姜半夏9克,连翘9克,豨莶草15克,薏苡仁15克。

(加减)

胸闷咳喘,加枇杷叶9克,杏仁9克,浙贝母9克,枳壳5克,厚朴5克;

风疹瘙痒,加苍耳子10克,刺蒺藜10克;

腹痛,加白芍10克,乌梅10克,川楝子10克;

低热,加秦艽9克,白薇9克,青黛5克;

发烧,加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蓝根15克;

痰黄稠黏,加胆南星15克,桔梗15克,竹茹15克,鱼腥草15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柴胡6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前胡6克,桔梗6克,枳壳6克,黄连9克,瓜蒌15克,旋覆花(包)9克,厚朴6克,甘草4.5克。

(加减)

纳少呕恶,加竹茹;

气促咳嗽,加苦杏仁;

痰黄稠黏,加苇茎、枇杷叶。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乌梅15克,川楝子10克,白术10克,熟地黄12克,五味子6克,山药10克,肉豆蔻12克,山楂15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每日1剂,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方4

(组方)制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党参10克,干姜8克,炙甘草5克,大枣3~5枚。

(加减)

伴荨麻疹,加防风15克;

气血虚弱,加黄芪15克,当归10克;

气滞血瘀,加柴胡10克,郁金10克;

腹痛甚,加厚朴10克,生白芍20克;

阴虚内热,加地骨皮10克,乌梅10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桑叶10克,杏仁10克,知母10克,大青叶30克,生石膏30克,百部15克,甘草6克。

(加减)

喘重,加麻黄、桑白皮或葶苈子;

胸闷咯痰不爽,加桔梗;

痰多,加半夏、橘红;

发热,加柴胡、黄芩;

恶心胸闷,去知母,加藿香、竹茹;

肺炎,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

头痛头晕,加菊花、荆芥;

咽痛或扁桃体肿大,加山豆根、木蝴蝶;

关节痛,加防风、秦艽;

皮肤痒疹,加蝉蜕、白鲜皮或苦参、地肤子;

恢复期肺胃津伤,加沙参、麦冬、黄精、山药。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瓜蒌9克,薤白15克,法半夏15克,板蓝根50克,千里光50克,灵芝草9克,白花蛇舌草15克,算盘子15克。

(主治)传染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初期,属风邪袭肺、升降失司、痰湿内生、郁遏肺脾者。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槟榔12克,百部15克,葶苈子15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枳壳10克,甘草4.5克。

(加减)

恶寒,发热,舌苔薄白,加麻黄3克,荆芥10克,桂枝6克;

气促甚,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

久咳不止,加五味子6克,罂粟壳6克;

四肢有红色痒疹,加蝉蜕6克,赤芍12克,防风10克,细辛3克;

有蛔虫卵,加乌梅10克,川楝子10克,炙百部15克,槟榔12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牛蒡子10克,桑白皮10克,知母10克,贝母10克,前胡10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桑叶11克,炙百部15克,生甘草8克,桔梗8克。

(加减)

恶风、阵咳改善,去桔梗、南沙参;

四肢有红色痒疹,加蝉蜕6克,赤芍12克,防风10克,细辛3克;

有蛔虫卵者,加乌梅10克,川楝子10克,槟榔12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左右,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海蛤壳30克,鱼腥草30克,桑白皮18克,地骨皮12克,白芍12克,黄芩9克,甘草6克,青黛(包煎)5克。

(加减)

胸胁疼痛,加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

咯血,加仙鹤草15克,藕节15克;

咳喘甚,加竹沥10克,天竺黄10克;

嗜酸细胞不降,加乌梅20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方①大青叶15克,藿香15克,地龙15克,桑叶15克,金银花2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竹叶10克,甘草6克。

方②大青叶15克,竹叶6克。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方①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浸水代茶饮。

方11

(组方)胆南星9克,麻黄9克,枳壳9克,海蛤壳24克,石膏24克,土茯苓24克,蝉蜕6克,甘草6克,乌梅15克,茜草15克,杏仁10克。

(加减)

喘不甚去麻黄,加石膏;

食滞,加神曲、麦芽;

舌苔浊腻,加藿香、佩兰;

气虚甚,去石膏,加党参、黄芪。

(主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全干蟾粉适量。成人每次1克,小儿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

雄黄粉适量。每日2.4克,分2次服。

柴胡、黄芩、青蒿、大青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枇杷叶30克,竹茹15克,陈皮6克。水煎取汁,加蜂蜜调服,每日1~2次。

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以明确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真正原因。

变态反应性疾病所致者要注意避免接触花粉、粉尘、海鲜及其他过敏源,避免应用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寄生虫感染所致者应进行驱虫治疗,平时注意讲究卫生,防止寄生虫感染。

饮食宜清淡,不可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禁烟酒,忌食辛辣之品。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