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拖延心理学
1180100000011

第11章 悠闲生活:力挫拖延(3)

还有的孩子也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他们不一定是因为有优秀的哥哥或者姐姐的原因,可能有要求极高的父母,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他们寄托了父母两人的生命延续的希望,当然也寄托了父母极高的期望,任何达不到父母要求的行为或者结果都会招致批评,甚至有种感觉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会得到批评。这样的孩子,总是羡慕那些成绩平平,爸妈却还是认为自己儿子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孩子,而他们似乎永远得不到这样热情洋溢的夸奖,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错误。

父母已经习惯了孩子每次都拿年级第一名,偶尔,他们发现孩子考了第二名,他们会觉得这是不够好的体现,是孩子不够努力,接下来的可能是冷淡,或者批评,孩子的任何行为不会得到家长的高度赞扬,他们觉得努力无益的时候,就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节奏,让自己做的事情尽量少些,尽量少受指责,久而久之,拖延成了一个毛病,这样,父母的注意力反而都集中到拖拖拉拉这个问题上来,他们反而不会受到太多其他方面的批评。

无论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遇见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从拖延中至少学会了保护自己,这也是潜意识中他们很难克服这个习惯的原因,因为对于这个看似有害的习惯,他们从中保全了自尊,我们总是在试图尽力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如果舍弃了这个习惯,他们需要重新找到心理平衡的支点,因此,这也是很多行为矫正方法在拖延问题上失效的原因,只有真正的能够接纳自己的成长经历,接纳自己内心的力量和不足,才能够放下拖延这把拐杖。

年少时的借口

如果说童年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还是因为保护原则拖延,或者,从拖延中获得益处,但是如果你童年的时候并没有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也不需要拖延,至少你的生命最初的时光还是可以安然度过,不会因为总是最后交作业,最后到学校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你的时间观念还是很自然的,你可以安然度过每天。

挑战成人的权威

如果你的拖延是从青春期开始的,那么更多的是对控制权的争夺,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而你的家长、老师,却依然把你当作小孩子,你讨厌他们紧紧束缚你的状态,你作为一个“大人”,你在争夺自己的控制权,那种激烈的、爆发式的争吵似乎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而你选择了这样的控制和争夺,虽然爸妈要求你去写作业,但是他们却不能控制你完成作业的速度,这个领域的占领会让你心生一种征服和胜利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最大坏处就是会延续你的拖延,并且拖延的问题会从学业拖延中衍生出来,让你的生活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你开始受到拖延的影响,无法像你的朋友那样去疯玩,因为你的心里还装着很多需要完成,但是已经拖了很久的计划,你总是不能安心。虽然控制权在你手中,但是好像没有预先想象的那么快乐。

对友谊的渴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时间会不断减少,我们越来越重视友谊在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没有朋友,忍受孤单简直是人间炼狱。我们强烈的需要来自某个组织或者团体或者个人的认同,为了获得这种归属感,有些孩子刻意不那么认真努力地学习,来换取友谊,哪怕他们回家了要面对家长的质问,这些磨磨蹭蹭被看作是和同龄孩子团体保持一致的一种风格。中国的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可能因为某个小团体的不认可,而放弃了自己一直的“乖学生”模样,那个年纪的孩子仿佛是有着“坏坏”感觉的人会更受欢迎一些,那么成绩优异的学生似乎不太合群。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一个女孩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而故意办事拖拖拉拉,推脱不交作业,改善了和同学间的关系,但为此,她的成绩也不断下滑的案例。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这么做是不值得的。但是以青春期特有的眼光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个年纪的我们多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认可。如果那时候没有朋友,你会觉得你自己是孤单的,不受欢迎的,那种灰暗的感觉很难形容。你现在可以说,我乐意享受这样的清净和孤单,我讨厌人事应酬的事情。但是那个年纪的孩子,更希望得到别人的邀请,别人的认同,他们把朋友视为最重要的人。并且在日后的回忆中,这些朋友也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些朋友可能和你一起不交作业,一起受罚,一起去看隔壁班的漂亮妹妹,一起做任何看起来都毫无意义的事情,就是这些一起,这些陪伴,让我们已经开始抗拒家长和老师的青春期充满了绚烂的色彩。在这些孩子的眼中,拖延当然是值得的,因为这个习惯可以让你和大家保持一致,可以让你拥有珍贵的友谊。

在乎感觉的年纪

我们会说这种方式是不对的,不正确的,缺乏科学依据的。可是,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有几回是理性的呢?更何况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少年,他们讲义气,他们讲自己的规则,是我们现在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或许当年你也是这样的一分子,面对家长和老师的质疑,挑衅地站在他们面前,宣告你的独立,宣告你有自己的团体,宣告着你已经成为有能力负责的人。

也可能你在拖延的时候,担心老师会责罚,但是看着你的伙伴也这样逍遥自在,心中的念想不断会被冲散,可能内心也有点儿畏惧或者斗争,但是,在大家面前你也要表现出一幅无所谓的样子。其实,你想要得到的不过是大家一起的感觉。

所以你宁愿要拖延纠缠着你不放,每天面对爸妈的唠叨,也不想放弃自己作为独立一分子的存在感,自己的归属感也牢牢建立在这个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虽然你也可能因为拖延的问题责备自己,但是,终究不如那些你更看重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分量,还是选择了不去处理这件事。直到安然度过你的青春期。

长大后的烦恼

长大了,我们有了完全独立,或者说比较独立的自我评价体系,不再完全依靠父母的评价,老师的评价,或者好友的评价来确定我到底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现在,独立不是愿望,是现实。

不再需要拖延的保护

现在,一切都不用当作借口和理由,你也不再用拖延当作你的自我保护工具,社交平衡的交换物,或者控制权掌握的阵地,你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了,你会发现一个不太愿意接受的事实:拖延成了你的大问题。

你突然发现,别人的周末,可以去郊游,可以去参加各种聚会,可以回家和父母吃饭,聊天,而你必须坐在办公室里加班,因为这周的工作,周五放假的时候,你没有做完。下周的计划没有安排着拖延下来的工作时间。你只能周末在别人都还在梦乡里的时候,又赶到了单位,空荡的办公楼里,你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不该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那个最忙碌的人总是自己?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却永远都要落后一步?为什么距离那些悠闲的时光越来越远,即使休假在家也不能完全安心?为什么电话一响,就要神经质似的反映出:“不会又要出去吧?”这种不情愿却不得不作出的反应。

拖延如影随形

提到了拖延的话题,很多人都立马来了精神,无论是政府工作的公务员,还是那些在大学深造的硕士博士,还是那些正在研究最尖端科技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还是在家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全职太太,大家都深有感触。无论你从事的行业是什么,大家却都为拖延所累。

你的研究论文本来打算今年就要投稿了,可是到了规定的期限,你突然发现,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现在论文的框架都还没有搭建起来,其实你每天也很忙碌,你虽然很想在网上看点新闻,玩些小游戏,但是你一旦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之后就立刻关闭网页了呀,关了网页,甚至断了网线,还是有点沉不下心来的感觉,喝杯咖啡或者浓茶,精神还是没有变的好些,总是在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找到最佳的临界点,但是那个状态似乎很难达到,拖延是为了寻找那个高效工作的突破口。

现在的公务员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的一个行业,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简称为国考,这个考试的热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大家对这个动荡、剧烈变化的社会的回避,虽然没有高薪,但是公务员的稳定性却是最高的,你不用随时面临失业,不必担心吃不起饭,很多人说,公务员是撑不死,饿不着的一个行业,至少是饿不着的。就这样一个有着稳定工作性质的行业,有着固定工作模式的行业,很多社会上流传的说法就是:公务员就是喝点茶水,看点报纸,然后到点领工资的一个行业。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至少从侧面反映出,这个行业确实也没有企业中各个岗位上的人们那么大的工作量。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一个悠闲的行业,他们一般能享受到悠闲的乐趣。如果你真的和公务员们接触,和他们探讨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节奏,他们谈到拖延的问题,谈到对悠闲时光的看法,很多人都在拍着大腿说:“哪有你想的那么悠闲。我每天也觉得自己忙忙碌碌,还是有很多事情要拖到后面。是呀,我就是这样拖来拖去的。我很讨厌自己这样的!我也想把计划好的事情都要做完,然后假期的时候好好享受,可是,每次都是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下周,一直到最后,可能很多事情都放弃了,也没有机会去完成。”

如果说公务员还是一种职业,你必须按照规定时间上班,下班,完成相应的工作,那么那些全职太太们,也有自己的拖延问题。她们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她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孩子和丈夫,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甚至还会雇佣保姆来做家务事,也就是说,全职太太们比职业女性拥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如果你真的去接触她们,你才发现,她们也会因为拖延,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烦恼,完全不是清闲到令人艳羡的那种境界。如果你没有能够享受悠闲的心境,一切都可能因为拖延,因为你的心态变得糟糕。她们虽然有大把的时间,但是可能因为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明年,也错过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那些时间充裕的女性很多人都愿意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课程,还有一些自我分析和体验的培训,在这样的培训班上遇见她们的机会很多,你会发现,她们来学心理学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觉得自己虽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但是总觉得也没有做什么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没有生活的意义,心里却也并不轻松。

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还是每天工作8小时,还是根本不上班,你都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感受不到悠闲的生活状态,你可能办事拖延,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也有可能每天患得患失,神经总处于紧绷状态,你无法放松的神经根本不允许你享受自己的生活。

悠闲成了回忆的一部分,也成了梦想的一部分,唯独很难成为现实。

何时才是悠闲的时光?

悠闲成为了一种期待,一种梦想,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悠闲的生活?看着每天在广场上晨练的老人,看着每天欢蹦乱跳,还没有到去幼儿园年纪的孩子,想着或许只有他们才能够享受悠闲的时光了。

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很多比我们更忙碌的人,也能享受到悠闲带来的轻松和愉悦。他们和我们的生活境况是相似的,但是,他们却能够忙里偷闲。

一个单亲爸爸独自带着8岁的儿子生活。他在一家公司里作设计工作,每天都有很多设计图纸需要完成。儿子在小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二年级。父子俩每天早晨七点吃早饭,爸爸会送儿子去学校,然后再开车去单位,他们单位的上班时间是上午九点,但是他几乎每天都是八点半到单位。这时候他会把别人晚上加班的工作量赶出来,然后开始一天新的工作。晚上从来不加班,因为下班之后,接儿子,然后买菜做饭,晚饭之后看书或者和儿子一起聊天,玩游戏,散步,游泳。他没有晚上加班的习惯,他不希望把儿子一个人晾在家里吃冷饭。

年末的时候,公司里会特别忙,他的工作量也会激增,但是他尽量在工作时间完成,同事们都佩服他的效率,从来不加班,工作也都能完成,因此收入也不菲。但是,周五的晚上,公司的秘书打电话给他,要他去加班,他正在和儿子一起逛超市,所以礼貌地拒绝了,说我不会加班,但是我能保证,下周保持跟大家的步调一致。儿子看着爸爸,小声地说:“老爸,你可以去,我自己在家就好。”

爸爸笑着说:“我的休息时间是属于你的,任何人也不能剥夺!”父子俩笑作一团。爸爸在后来利用大家午休的时间,每天赶制一张设计图稿,最后也提前完成了任务。

同事们都说他是最悠闲的,不会被工作台上的图纸压垮,也不会减少一天在家陪伴孩子休息的时间,而别人其实经常加班到深夜,然后一起吃夜宵,等到要休息的时候已经凌晨了,第二天只能感觉头昏脑涨,自然没有他的工作效率高。

父子两人过着自己简单而幸福的时光,他们总是很知足,因为对方的陪伴,儿子的成绩也很优秀,他从来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被要求在周末的时候参加各种学习班、辅导班,他们在周末的时候经常去郊游,爬山,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故事中的这对父子过着规律而轻松的生活,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羡慕的,有时候,其实我们比他们更容易过上这样的生活,比如,你不在家的时候,还有爱人陪着孩子,你就不用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的问题了,比如你的工作本身可能没有他的工作压力那么大,你不需要经常加班,就能完成,只不过,因为上午打电话时间太久,在网上聊天的时间太久,才不得不占用了下班后的时间用来补“功课”。

我们什么时候能过上那种悠闲的时光呢?真的要辞退手里的工作?要放弃正在攻读的学位?要离开现在充满了家庭任务和家务劳动的小家庭?才能真正地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吗?你要的悠闲时光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到了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明白,我们的悠闲生活近在咫尺,只要你肯换种心态生活,也许明天就可以享受久违的轻松愉悦了。

悠闲的是心境也是问题

讨论了那些关于过去的拖延问题,终于可以开始讨论什么是悠闲的生活了。其实,书中已经反复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是否生活的悠闲,和我们的工作节奏,工作性质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否做到悠闲的生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培养自己的这种心境。

什么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