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拖延心理学
1180100000007

第7章 现在开始:向拖延宣战(1)

备受拖延苦恼折磨的日子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与其在拖延中挣扎,度过疲惫又痛苦的每一天,不如现在就对拖延宣战,战胜它,享受美好生活。这个过程里可能充满了痛苦和迷惑,可能需要勇气和毅力,只要你坚持下来,那么,就能重新回归到秩序井然的幸福生活,为此奋斗吧……

与自我对话:重新认识自己

拖延者和自我的对话方式多为消极的,存在的压力被消极的对话方式加剧,内心和外在世界的冲突因此凸显,这样的消极对话方式刚好就是来自家庭对孩子的认同方式,在第二章里我们已经详细分析过家庭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拖延问题大多是家庭问题的间接表现。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必须依附父母存在的、无能为力的孩。现在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方式,重新看待自己,改变拖延的心理根源。

我们不能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这似乎有宿命的味道,但是,后面的路我们却有权自己选择。如今的你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动能力,你已经不需要在父母的命令面前唯唯诺诺。

文化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儒家文化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孝是以顺为先。父母的命令是要听从的,父母的话语是不能违背的。即使婚姻也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融入,已经让传统思想从主导的地位上慢慢淡出,对孩子的尊重,也被众多家长提上自己的教育日程表。我们回忆起那些童年的不快回忆,似乎仍然有一些泪水模糊的感受涌上心头。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独立面对任何事件,相信你有选择的力量。

幼年的你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你总是被动接受各种任务,但是现在,你已经有能力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决定你是否需要接受一些任务。选择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有选择,我们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重新构建自己的生命历程。

当我们以权威式的声音和自己对话时,那就表明我们做这件事有压力,而当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承受这压力的时候,另一部分却不愿意接受。“我不得不这样做”的激励和鞭策想法其实传达的内心意思是:“我不想做这件事,但是我必须去完成。”内在的否认和潜意识信息导致了拖延。

我们会采用“必须完成”的指令逼迫自己去做事情,而这些事包含的意思必然包括了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起码让我们的潜意识已经感受到了不愉快。

为了弥合这种对话方式造成的内心冲突,改变与自我对话的方式,才是消除优柔寡断的拖延行为的最佳工具。通过选择和承诺,主动的把内心的能量引导到所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上,并且充满了力量!

虽不完美,但也要力挫拖延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终极需要是自我实现。追求完美是一个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只有部分人发展出了完美主义倾向。承认自己的不完美,需要极大的勇气。

拖延者看起来拖拖拉拉,其实内心充满了对完美事物的追求。他们相信不努力就能出色完成任何事情。他们对聪明和出色的渴望远远超出了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对成功的幻想严重阻隔了你做出努力的行动,因为任何努力或者可能出现的失败都有可能让你对完美的评价大打折扣。

美玉有瑕

承认不完美,向拖延宣战。告诉自己“我是不完美的人!”我不是在各方面都能出色完成所有任务的人,我不能够在递交第一份报告的时候就做到毫无瑕疵;我不能在接受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做到游刃有余;我不能将我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安排得井井有条,好无慌乱;我不能同时做好杂乱无章的很多任务;我不能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也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合理安排;我不能保持每一分钟都能高效的工作;我的生活不是由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组成的……

一个寓言小故事里讲道:一个圆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急速行驶,寻找自己的理想之地,它一路上什么都没有见到,只能听见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

有一天,它不小心遗失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它变得不完整了。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快速奔跑了。但是,它看见了路边成簇的鲜花,看见了流淌的小溪,看见了鲜嫩的小草……圆环惊觉,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路边有如此的美景,它缓慢而费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另一部分,当它又重新变回完整的圆环的时候,它又开始迅速地奔跑了,但是,它再也不能看见路边的美景了……

我们也像是这个圆环,当我们一味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暇顾及生活的美景,而我们最终追求的理想也永远不能实现,我们一直快速向前,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快速奔跑在生命的旅程中,拖着疲惫而挫败的心,永远无法止步,似乎生活就是堆积满桌案的任务栏,永远没有清空的时候,没有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而现在,我们就是要承认自己“不完美”,就像是一个不圆的圆环。我们需要努力才能完成事情;我们需要付出才能得到收获;我不能完全应付生活中全部的事情;我有时候也会做不好一些事情;有时候,我不一定能做到最好……

悦纳瑕疵

承认自己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虽然我们一直在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以避免来自别人和自己的批评,避免体验那种沮丧和失望,但是现在,摒弃那些情绪,单纯地接受自己的状态。无论你是好是坏,是胖是瘦,你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小时候,父母为了让你变得更好,他们会不断地批评你,幼小的你以为这些批评便是你真实的自己,你总是不够好。所以,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断前行。一旦失败,就是印证了你不够好的证据,这对你来说是多么残酷。于是,拖延成了一个最佳的防御工具:如果没有完成,就没有成败可言!

现在,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拖延所蕴含的心理意义,那么我们就从现在开始,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样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在我们的内心里不断反复,虽然说出口容易,但是承认自己不是完人,需要莫大的勇气。就像是心灵的修炼,如果我们一直面对的是虚假的宫殿,不如鼓足勇气,去看清楚属于自己的茅草屋。或许为了你的虚荣,你也曾妄想把自己简陋的茅屋改造成金碧辉煌的宫殿,你甚至可以欺骗了周围的人,但是你终究不能欺骗你自己。与真实的、朴实的自我相比较,虚假的、狂妄的自我只会带给无尽的折磨。坦诚面对自己,放下虚荣,倾听来自真实自我的声音。

举世无双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

你就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你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的恐惧。你不必担心失败,因为每个人都有成功或者失败,你不必担心自己不完美,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我是不完美的人!”大声地对自己喊出这句话,每当你的内心饱受一定要十全十美的想法的影响的时候;大声地对自己喊出这句话,每当你没有勇气接受结果的时候;大声地对自己喊出这句话,每当你认为自己的准备还不充分,不足以开始行动的时候。只要勇敢面对真实的不完美,就不会把事情的结果进行灾难化的预期。一场考试,仅仅是一场考试;一个工作,仅仅是一个工作;一份报告,仅仅是一份报告,这些成绩的高低,结果的好坏,都不是评定你是否有能力,是否值得爱和尊重的决定性指标。考试失利,工作丢失,报告完成得不好,不代表你就一无是处,你还是你。你需要的是,想方设法努力地完成手中的工作,而不是日夜忧虑如果没有完成造成的巨大损失。你需要的是,承认你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是,你却已经开始行动了,每天在你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在任务面前唉声叹气,蹉跎时光!

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是个不完美的人!”我没有必要事必躬亲,我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我没有必要一定成功,不能失败,我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也有自己的困难,我也有自己做事的方式,我也有自己的担心和恐惧,我不是一个超人,我仅仅是我自己。我不一定做到最好,但是我一定尽心尽力。承认自己平凡,知道自己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某些方面,我确实力求做到最好,争取获得圆满的结果,在某些方面,我也需要认识到,确实有些人会比我更擅长,我不必去追求所有的第一名。只要我能够做到无愧于心,就是达到了对自我的承诺。

每当你力求完美,依靠拖延来延缓你的焦虑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这段话,这样的心理暗示,虽然不能让你完全避免完美主义带给你的影响,但是起码能够消解因为追求完美而做事拖拉的情结。

“我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你能意识到了吗?

我不是无能的弱者,我有选择的力量

社会赞许生物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随时都可能感受到命运的强悍和无情,感受到生活对自己捉弄,感受到师长、领导对自己的控制,感受到来自心底无能感。你是能够在一切困难面前都不低头的人,还是愿意把自己做一个无能而又无害的弱者?大部分人还是心仪前者,虽然我们努力的方式和程度因人而异,但是,我们确实在坚持不懈地努力,拖延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手段。

控制权的争夺

拖延是为了争取控制权!

幼年的那些回忆或许还在你的脑海中盘旋,父母养育我们,他们也就被赋予了绝对的决定权,我们似乎总是在服从,服从他们的教导,而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站在不能改变决定的弱者地位上,没有选择权,只有服从。为了表达对控制权的争夺,对自己选择的争夺,我们靠拖延来赢得战争。无论是父母要求你完成的家务劳动,还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还是工作以后老板不时的各项事务,我都可以通过拖延来控制我的节奏,我最后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是对你们最大的挑战,这种挑战看起来是那么的没有伤害性,没有攻击到任何人,我只不过是办事拖拉而已。

现在,你不必再拿拖延作为对抗权威的武器了,因为“我不是无能的弱者”,我已经有了选择的力量。

我们遵从长辈、领导、上级交付的任务,而又不能心甘情愿的完成,我们把失败归结于他们的错误决策,而摆脱了自己的责任。而现在,你需要自己做决定,选择给予你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你责任。

以前,依靠拖延来维持自己是个无能的弱者的身份,或许你是为了争夺属于你的选择和控制权,也或许是你为了防止自己负责,而有心做一个无能的弱者。你当初选择拖延来宣告自己是个不能做出选择的弱者,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现在都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化被动为主动

改变了与自我的对话方式,不再以那种权威式的口吻命令自己,而是选择主动的口气和自己对话:“我选择……”“我决定……”自己为自己做的事负责任,化解内心的抵触,主动地去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不再站在一个弱者的地位上,用拖延表达内心的不满,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你手中的工作。建立自己和任务之间的主动联系,感受内心的力量,担负起选择的权利和责任,不再做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只要你肯正视内心的力量,不再主动做一个无能的弱者,站在受害者的位子上顾影自怜,你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处境!

刘利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工作业绩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对总经理分配的任务总是拖拖拉拉,他也因此和提拔公司副总的好运擦肩而过。一个和他业绩相当的部门经理当选了副总,而他却无缘这个惦念很久的职位。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

他在妻子的劝说下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咨询师很快了解到:刘利生活在一个家教十分严厉的家庭,父母都是优秀的律师,对孩子的希望也很高。小时候,一旦刘利的成绩下降,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好,他们就会严厉地责罚他。刘利从来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或者科目,他都是按照父母的选择走自己的道路。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很喜欢文学,希望能够念中文系,但是父母强硬地让他选择了当时比较热门的经济学系,为此,他耿耿于怀了很多年。

在咨询过程中,刘利自己反省道:“我不敢对抗父母,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我永远只能服从。他们为我选择了我的人生道路,我不得有任何的更改,而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我永远不按时完成他们交代给我的事情。即使做家务这种小事,我也不按时完成,我就是在表达,我不想按照他们说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