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革
1182200000156

第156章

出得站来,大家上了去深圳的汽车,傍晚时就到达了深圳的四川饭店。

这是一幢用四根大圆柱子托起的大楼,从侧面看就像是一个”川“字!

柳茹辛他们就是来慰问这里的四川籍建设者们的,办事处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第二天学生们到工地上演出,利用这段时间,肖兰英娘儿俩去了纺织品市场看货。南方九月的天气就像四川七月份一样热,如在蒸笼里一样,汗不停地往外冒。市场里的布料比川内的布料多得多,也很便宜,好些料子她们还叫不上名,还有些批发衣服的款式、做工都比她们自己做得好。

肖兰英娘儿俩决定这次先买点回去卖,如果生意好,下次就来进货。今天她们是特意先来看好货,讲好价,然后决定买的品种、数量。回住地再向多次来深圳的老师打听,如果价钱没问题就来提货。最后,两人去买了几个大提包,准备装衣服、布料。按照柳茹辛的建议,她们准备将包裹交给火车站办托运。

第二天,肖兰英娘儿俩随柳茹辛去了紧靠罗浮桥的工地看演出。刚一下车,她们就被眼前塔吊如林的场景吸引住了,到处是旋转着的吊车。用铁管搭成的脚手架被绿色的网子围成了一座座正方体,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从上边射出来的电焊弧光,不断在网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肖兰英和肖秀秀没见过吊车,便问旁边的柳茹辛。柳茹辛解释道:”这是提升东西用的塔吊,由一个人在上面操作,吊起东西后,可以利用悬臂上下来回移动,把砂浆、混凝土、钢筋、砖和模板送到工人的手中。有它就方便多了。“听柳茹辛说完,她们便用眼睛在每一个旋转着的塔车上寻找着操作员,然而她们什么也没看见。柳茹辛见她们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指着吊车三角形塔尖下面的铁皮房子说:”上边的玻璃反光,人在里面,离得远了不大容易看见。“听完解释,肖秀秀又好奇地问:”塔车那样高,要吊的东西又大又重,工人是怎么弄上去的?“肖秀秀提的这个问题,还真把柳茹辛考着了。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为什么,就告诉肖秀秀:”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只有等一会儿请工人同志给你讲讲。“说完,她便准备演出去了。

柳茹辛演唱的歌曲,是《龙门山,我的家》。她的歌声像银铃般清脆,像琴声悠远,像流水般绵长,让人听着如置身在群山旷野之中,又如站在繁花似锦、无比美好的故乡土地上,真叫人鼓舞,使人增劲。她这几年对这首曲子做过多次修改,听起来比原先更好听,更富有激情和时代的气息,使人回味无穷。这首歌已经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过,她就是唱这首歌才小有名气的。

此刻在异地他乡,听到柳茹辛的演唱,肖兰英、肖秀秀心情格外激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家,恨不得马上赶回去。

下午,她们和茹辛一道去批发市场买好东西,办了托运,准备第二天就动身回家。柳茹辛还要在这待一段时间,不能和她们同行。

肖兰英和肖秀秀回到家,几天后去车站取回了货。把进的服装和料子往店里一摆,立刻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和购买。不出两天,进的货全卖光了。这次,除去两人的花销,还赚了不少钱。肖兰英立即根据顾客的需要,给还在深圳的柳茹辛发电报,要她去广州火车站接前来购货的杨永秀。于是,杨永秀便坐上直达广州的火车出发了。

这次,杨永秀没有上次到省城时那样拘谨,在车上装作见过大世面一样,不懂的、没见过的东西,没有马上问旁边人,只是装在心里,避免别人笑话自己是土包子。这办法还真管用,像她这样第一次去广州的人还真不少。有一次,她从车窗外看到用无数铁罐和管道建成的奇形怪异的工厂,不知是生产什么的,刚想问旁人,邻座的一个人就先问开了,才知道那是个化工厂。还有一次就是到广州后,她和柳茹辛一道去百货商场,老远见楼外边有两个半圆形的罐子,在玻璃筒内上上下下地移动,不知是干什么用。正想问柳茹辛,柳茹辛就带着她到了圆形罐子跟前说:”咱们坐电梯上去吧!“她才知道这也是电梯的一种,虽和省城见过的电梯不同,但它小巧灵活得多。杨永秀这趟广州之行同样增长了许多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