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革
1182200000069

第69章

这些悲惨记忆已不止一次地啃噬过她破碎的心。每回想到这里,她都总会想起妈妈披头散发的样子,还有那瘦得像棍子似的小黄毛弟弟的模样。这些印象交织在一起,混成了一幅阴惨的画面,使她觉得头晕目眩。她也不知在这坐了多久,直到快到上课的时间,才慢慢地向学校走去。

王梅华这两天的情况引起了杨永志母亲的注意。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昨天晚上她送军军过来,特地给王梅华做了点好吃的,又安慰了好一阵才回家。杨永志的母亲知道王梅华不是她娘亲生的。一个活了三十多岁的人,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真正的家在哪里,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这事落到谁身上都是一件憾事。中午她又煮了点饭和腊肉,送到学校去。见昨晚送的鸡蛋面都结了块,还放在那儿没动过,于是她便心疼地说:

”孩子,多少你都得吃点,饿坏了身子咋办。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得想开一点。如果老天有眼,会保佑你找到亲生父母的。“王梅华转过脸来,用木呆般的眼睛望着婆婆。听婆婆提到此事,她更觉得痛苦像蜂刺一般,使劲地在她心上乱刺着,泪水也就比先前更凶地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杨永志母亲见这情景,没有再往下说,只是在心里反思起来:

以前只顾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她、帮她,却没有从心灵上关怀她,帮她解开心里的这个疙瘩。看来应该主动做做亲家母的工作,让她把知道的事说出来,或许还找得着王梅华的亲生父母,了却儿媳妇的心事。想到这,她就劝慰道:”你养母说不定知道你的身世,事情也许有转机。“军军咚咚地跑过来,伏在王梅华怀里,用一双茫然的眼睛望着她:”妈妈,你是不是病了?“王梅华低下头,用手摸摸儿子说:”妈妈没病,跟哥哥、姐姐们到外边玩去。“说完,她在他光滑的小脸蛋上亲了下,便让他走了。杨永志母亲又和她说了一阵安慰话,王梅华才回教室上课。

这个村小只有她一个公办老师,五十多个学生分成四个年级,课桌在教室里排成四个长排,一个年级坐一排。她教的是复式班,讲了这个年级的课,再讲另一个年级的课。这种学校在农村非常普遍,老师是很辛苦的。王梅华这些年已习惯了,有时累得放学后一动也不想动。这两天高素芬回家找向书记汇报大队的情况去了,幸亏婆婆的关心照顾,她的心情才稍好一点。

还有一个人在注视着王梅华,那就是长生婶。前天因为开忆苦会,又引发了她的心病。这两天只要一有空,她就跑到学校,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地看着王梅华。早在王梅华刚下来当知青时,长生婶就多次把她从头到脚与自己记忆中的女儿松菊进行过对比。她们长得多像啊!越看越像。那红润俊俏的脸庞,弯月似的秀气的眉毛,水汪汪温和的大眼睛,一蓬微黄的头发,都和记忆中女儿的形象合在了一起。所不同的只是比以前长高长大了。要不是想到人家姓王,是有根有底的本地人,她真想跑过去喊一声:”松菊啊,我的女儿。这些年你让娘想得好苦、找得好苦啊!“她多次把这个发现告诉过老伴,可他总是说如果认错了多不好,怎么再见别人的面。

陈长生嘴里虽这么说,心里又何尝不想呢。他是不愿再去触动那块心病,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查的地方也查了,还是没有一点结果。都快三十年了,松菊可能已不在人世。

可长生婶就不同了,她想女儿想得发疯,自从她有这个发现后,就一直注意着王梅华,暗暗地关心她。她在心里早就把王梅华当成自己的女儿了。

昨天干活时,赵志明就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不是有个女儿没找着吗?你看咱大队小学的王梅华老师,就多少长得有点像你。“当时她听到这个逗她开心的玩笑话时,心就跟着赵志明的话飞走了。她不知道赵志明是有意戏耍她,还是凭他的观察得到的结论。

这会儿长生婶又躲在柱子后面,专注地望着在教室里上课的王梅华,不禁喊出声来。她的喊声惊动了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大家都把头转过来望着她那痴呆的样子。

王梅华从教室里面出来,见长生婶望着自己,知道她的心病又犯了。刚下乡时她就经常这样地望着自己出神,但自己也没往心里去。这次通过忆苦大会知道她还有一个被地主抢去抵债、失散多年的女儿时,王梅华全明白了,长生婶把自己当成了她失散多年的松菊姑娘。虽然情节倒还有点跟自己的经历沾点边,但天底下不可能有这样巧的事。

看着长生婶可怜的样子,王梅华亲切地问道:”大娘,您有事吗?“长生婶听到问话,才从回想中清醒过来:”没有,没有。你上课吧。“说完,她匆忙地走了,把想问的问题又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