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梅花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植物意象。笔者曾就《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宋词》、《古今图书集成》、《佩文斋咏物诗选》、《佩文斋题画诗类》、《历代赋汇》等书所收植物题材作品综合统计,位居前五位的是竹、梅、杨柳、松柏与莲荷。如果我们着眼植物的历史文化意义进行考察,由此建构一个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地位的“文化丛林”,那么上述五物无疑是这一“丛林”中的五强。而在上述五种植物中,梅花也是名列前茅的。
梅花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是梅的生物种性与社会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生物性。植物的生物种性总是其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先决条件和原始基础。陈俊愉院士曾经指出梅花有“十大优点”,其中八条是说的生物方面:(一)“花开特早而花期常较长”,南北变化幅度大。(二)“树树立风雪”,迎雪开放。(三)“我国特产名花”,野生分布较广。(四)树姿苍劲,姿、形、色、香俱美。(五)品种繁多,枝姿、花型、花色等变化丰富。(六)长寿树种。(七)抗性强,抗旱、虫能力强。(八)易于形成花芽,耐修剪,易于催花,适于盆景、切花、食用、药用等广泛用途陈俊愉主编《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第86-87页。本书所引文献在第一次出现时,标明作者、出版单位、出版年份、所属丛书、杂志期号等一应信息,下文再事征引处版本情况从略。。这主要就其观赏园艺价值而言,梅是花果兼利之品,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丰富,这是价值单一或偏倚之物种不可比拟的,梅栽培历史的悠久与审美欣赏的普遍就与此密切相关。而作为观赏栽培,梅属木本植物,亦花亦树,有色有香,品种繁多,花期特早,树龄耐老,包含着丰富的观赏价值。其中,花期早、香气清雅、枝干形态丰富可以说是三大特色,显示了鲜明的物色个性,易于引发、寄托丰富、复杂和深刻的思想、感受。如花期,在世界各国文化中,植物尤其是开花植物经常作为事物周期性特征的象征,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梅之花期特早,为春色最先,并进而抗身岁寒,纵跨两个特殊季节,因而在物色上成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主要代表,在精神上则成了坚毅忍耐、更始再生的象征。如香气,我国古人说:“香者,天之轻清气也,故其美也,常彻于视听之表。”刘辰翁《芗林记》,《须溪集》卷五。西方人说:“香料的微妙之处,在于它难以觉察,却又确实存在,使其在象征上跟精神存在和灵魂本质相像。”《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编写(译)组编译《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第1076页。梅花花容花色平淡无奇,而香气浓郁独特,这是其上升为高雅之精神象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枝干形态,这是一般草本植物所欠缺的,而在木本植物中,梅树枝干也较为丰富、独特。园艺中盆梅,尤其是绘画中墨梅异常发达,枝干视觉张力是最重要的表现元素。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生物种性资源,构成了梅花之文化衍生发挥活色生香的基础和内容,这是我们把握中国梅花文化情景应首先予以注意的。
二、历史性。按照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植物的利用总是先及其实用价值,然后才是观赏。按古人的说法,梅是“果子花”,花果兼利。因此其开发利用历史极其悠久,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已经采用梅实。魏晋以来人们开始欣赏其花,而中唐尤其是宋元时期逐步推阐其精神象征意义,拉抬其思想文化地位。梅经历了一个由“果子实用”到“花色审美”,再到“文化象征”的完整过程。在宋以来的“文化象征”推演中,又隐有从“花”到“树”不断拓展、演进的轨迹。梅及梅花的开发利用历史涵盖了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全程,而像牡丹、水仙、海棠这样仅以花色取胜的植物,无论其开发历史和展开幅度都是与梅不可同日而语的。梅暨梅花可以说是一个开发历史跨度较大,文化年轮丰富、完整的植物,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是解剖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演变轨迹的一个重要的意象标本。
三、普遍性。首先是自然和栽培分布面广。虽然随着历史气候的起伏变迁和我国人口增殖、生态植被状况的不断恶化,今日梅花的分布大多局限在淮河、秦岭以南,但纵观历史,梅花的自然分布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在上古到隋唐的漫长历史阶段,梅花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华大地。宋以来,分布范围明显向南方地区萎缩,但仍占我国传统版图的大半区域,而且这一过程还与古代社会经济南北格局的转变密切相对应。综合言之,梅的分布一直与我国古代社会广大的核心区域相叠合。梅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园艺栽培极为简便,栽培分布也极广泛。这使得梅花欣赏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喜爱。无论士绅阶层,还是草根社会,对梅花的了解、种植与爱好都是极普遍的。而牡丹、兰花等实用价值有限的植物,种植的范围不广,文化欣赏也就大受限制,社会层面不免略显偏狭,文化意义难以展开。牡丹举世公认其富贵,兰花各界只称其幽洁。但梅花则不同,士大夫层面高揭其幽雅、疏淡、清峭,普通民众喜其新鲜、欢欣、吉祥。反映在文化上,由于开发历史悠久,社会普遍喜爱,因而其表现领域广泛,园林、文学、音乐、绘画、工艺、宗教、民俗等都有持续、深入的运用与演绎,举诸群芳列卉,唯竹可与等量齐观。其中文学和绘画领域,梅花题材创作独立发展,持续形成高潮,尤为灿然大观。
四、思想性。在中国古代植物意象的“文化丛林”中,梅花的文化象征意义无疑是最为深厚和崇高的。无论从历史进程还是思想逻辑上看,植物观赏大致有四个方面的思想情感,一是原始图腾,二是实用隐喻,三是物色审美,四是文化象征。除原始图腾外,其他三种思想情感于梅都有,而宋以来梅花欣赏的持续高潮,就是不断推演、张扬其品德象征意义。封建伦理秩序及其道德思想的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时代特色,梅花物性的“另类”个性与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文人主导的道德思潮巧妙遭遇,赋予了梅花极其高超的精神品德象征内涵。其中主要有这样三种情趣:一是体现个人独立、自由、超越精神的“清气”;二是体现道德情操、气节意志的“骨气”(“贞气”);三是体现仁者生物、德化万物的“生气”。这三“气”是一种结构性精神体系,尤其是其中的“清”、“贞”二气,笔者曾撰文论述道:“在宋人心目中‘清’主要与‘尘俗’相对,重在人格的独守、精神的超越,代表着广大士大夫在自身普遍的平民化、官僚化之后坚持和维护精神之高超和优越的心理祈向,一切势利、污浊、平庸与鄙陋都是其反面。‘贞’即正直刚毅、大义凛然,一切柔媚苟且之态、淫靡邪僻之性与之相对,重在发扬儒家威武不屈、贫穷不移、富贵不淫的道义精神,呼唤人的主观意志。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既有不同的思想侧重和现实风格,又互补融通,相辅相成,构成了士大夫道德意志和人格理想的普遍法式,代表着宋代道德建设的基本成就。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宋代,正如王国维所说:‘古之君子,其为道者也盖不同,而其所以同者,则在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而已。’王国维《此君轩记》,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第132页。‘超世之致’即‘清’,‘不屈之节’为‘贞’,这两种理念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阶层人格追求乃至整个民族性格的普遍范式。”程杰《梅文化论丛》第59-60页。根据古人的意见,梅花最为典型地、“集大成”地承载着这样的精神信念和文化理念,其文化地位和思想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民族性。陈俊愉院士所说“十大优点”中,“国外栽培少,独树一帜”即是此意。梅花原产我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支那半岛也有栽培的记载,但历史都晚于我国,相应的文化演义也多出于中土,欧西引种和认识更是近代以来的事。可以这么说,梅与梅花是中国原生态的、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植物,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典型载体。
正是基于这些基本认识,本书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示我国古代围绕梅花所展开的社会历史景观,揭示梅花意象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全书的基本构架是,上编纵向梳理梅花欣赏文化及思想认识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梅花的社会运用与文化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古时期的果实实用时期,二是魏晋南北朝隋唐的花色审美时期,三是宋元以来的文化象征时期。其中后两段又可进一步加以划分,尤其是宋元与明清两段有着繁荣鼎盛与稳定发展的不同。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认识水平,由此逐步演进,构成了我国古代梅花审美文化发展的完整过程。下编分门别类,分别就园艺园林、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展开讨论,论述这些领域梅花主题文化的具体情形。每一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是论述其基本情况,这是“面”的介绍;二是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的评说,这是“点”的解析。企求通过这有合有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网络结构,全面、系统、深入、有机地展示几千年梅花观赏文化史的丰富内容。说是全面,一些方面仍未能涉及,如民俗,这是重要的文化底层,也是本人较为留意关注的,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本书暂付阙如。而从整个课题说,我的理想是一个涵盖梅(实用)与梅花(审美)的全面研究,显然果实与鲜花实用方面的情况缺口更大,要完满实现,还有待时日。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我国古代梅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意义也比较明显,但迄今严肃的学术研究却远远不够。坊间经常也见到梅文化一类书籍,但多属现象漫谈或资料选编性质。就笔者所见,美国学者Maggie Bickford发表了两部很有分量的著作:《玉骨冰魂——中国艺术中的梅花》(Bones of Jade,Soul of IceThe Flowering Plum In Chinese Art)、《墨梅:一种文人画类的发展》(Ink PlumThe Making of a Chinese ScholarPainting Genre)。由于本人英文浅拙,展读两书,多只能望图生义,捕风捉影,揣摸大概。但从书中大量附图和引注中文资料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绘画和工艺美术中的梅花形象作了精深的研究,掌握的材料极为丰富,而梳理分析也深入细致。类似的专题论著在中国未见,这是国人应该汗颜的。本人此前发表《宋代咏梅文学研究》、《梅文化论丛》两书,所论多在文学方面。本书转求拓展,多属尝试性质,过求详备,又不免繁复丛冗之嫌,但聊可自慰的是,言必有据,实事求是,或便志同趣合之士进一步研究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