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所著述外,我还编了几种书。其中之一是《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未署名,但写了序。书的内容有英国柯文南提供的"英国发现的太平天国新史料"26份;日本小岛晋治提供的2份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的金田起义前后的清方史料等。从1983年起,我主编《太平天国学刊》共5辑,第一辑出版于1983年,第五辑出版于1987年,基本上每年一辑,每辑约40万字左右,均由中华书局出版。该刊有编委会7人,但工作基本上以我为主。又编《太平天国史译丛》共3辑,亦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一辑出版于1981年,第三辑出版于1985年,各辑编后记均由我署名撰写。
《太平天国学刊》第一辑首篇是胡绳《关于如何进行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一些想法--致友人书》,是对我去信的回信。胡绳在信中提出,除写出比较系统的著作外,他更重视太平天国研究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在立足于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写出有思想性、有创见的并有自己写作风格的著作。我十分赞成他的见解。我在《太平天国学刊》第一辑发表《金田起义的准备、事实和日期诸问题试说》,对金田起义日期和事实作了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冯云山被捕事件后,拜上帝会的危机主要来自内部一些人各搞神灵附体传言而引起的矛盾,杨秀清在这一斗争中获胜,是拜上帝会内部各种力量消长的转折;又认为金田起义包括了洪秀全通知各地会众汇集金田以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和斗争,是指发生于一段时期内的事,而不是指发生于某一天的事,因而不可能确定某一天是金田起义日。但这与洪秀全等确定某一天为起义的纪念日或胜利日是不同的问题。
在《太平天国学刊》第四辑(1987)我发表了《太平天国文书校读--海外太平天国史料笔记之一》一文。该文对萧一山先生等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国传回的许多重要文献作出一些重要的订正。主要是关于《天王手批艾约瑟上帝有形为喻无形乃实论》这一份有关太平天国和西方传教士之间宗教分歧的重要史料,也是少有的洪秀全存世文件之一。此件早年经萧一山发表于其所编的《太平天国诏谕》(1935)中,其"考释"云:"原件共两叶:横长16英寸又1/4,纵长12英寸又3/4;横长14英寸,纵长22英寸,因后叶盖有有天王玉玺,故篇幅较大也。"但我所见原件却与萧说大不同。原件共两页,均浅蓝色洋纸,每页自左至右16英寸又1/4,自上至下12英寸又7/8,两页大小完全相同。我在此文说,这使我在看到原件的形制后,十分惊异,不了解萧一山何以作这样不符合实际状况的描述。原来洪秀全的御玺是盖在第二页的背面的,萧出版的影印本是把钤有御玺的背面半页与真正的第二页相连接,因而它的影印本看起来就比第一页长了许多。由此可推定,萧是根据第二页和有御玺的背面连接起来的影印件而不是根据原件写"考释"的。他写的"考释"如此违背实际,实使人对他是否看过原件发生疑问(如看过原件,必对御玺钤于背面有深刻印象)。
《太平天国学刊》第五辑(1987)为庆祝罗尔纲先生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专辑。我请胡绳、刘大年、黎澍三位大家写了祝贺文章。胡绳对罗先生长期实实在在在下工夫做研究表示钦佩,称赞他为后来学者的研究作出了极其有益的贡献。刘大年称赞罗一生保持书生、学者本色。黎澍祝贺罗最近完成百余万言的《太平天国史》巨著,把太平天国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还请美国邓嗣禹先生写了《太平天国研究之过去、现在与前瞻》,英国柯文南写了《关于太平天国的西文资料》,日本小岛晋治写了《太平天国对外观念的演变》,德国施泰格写了《民族主义者对太平天国的看法》,都在祝贺罗先生的名义下刊出。我本人在本辑发表了《关于"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和太平天国印书诸问题》一文。本文的"前记"写了我知道、认识罗先生的过程和他对我的帮助、指教。其中有一段小故事值得回忆。1964年,我写了一篇讨论太平军起义后内部对进军路线有分歧的文章,请他指教,稍后又面谈一次。当时怀疑影射之风很盛,对于文中洪杨矛盾的问题是否要写,我有些担心,拿不定主意。罗先生稍一思索,给我讲了《汉书·儒林传》中辕固、黄生关于汤武革命的是非争执和"食肉不食马肝不为愚"的故事。他的智慧立即帮助我解决了疑难,决定暂不发表。我所写的该篇关于太平天国印书的文章,首先研究太平天国印书中开列"旨准颁行诏书总目"的制度的由来,和在实行此制度前后对孔孟儒学态度的差异,考证了从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起洪秀全排斥孔孟,而杨秀清则以天父下凡方式予以反对的事实,同时研究了太平天国前中后期所出版书籍的思想变化。
对我的论文和书籍的学术评价,自有待同行研判。我自信所坚持的一条是,不炒剩饭,必须是对新的问题的研究。同时也不参加那些"树在庙前,庙在树后"式的争论。我写的文章大多是研究前人未涉及的问题,也有一些是对已提出的问题而自问确有新见解者。
我在创办《太平天国学刊》的同时,也主持编辑《太平天国史译丛》,第一辑于1981年出版。我在"编辑说明"说,译丛的内容"以外国人所写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史料性作品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性作品。"本辑内容,主要有:《麦华陀等1854年6月访问天京文件辑录》,麦华陀受英国香港总督兼驻华全权代表包令派遣访问天京,此访问所留下的最主要文件是:东王杨秀清对英国人"禀函"的问答。东王告诉英国人他是"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我主天王是上帝亲子,天兄胞弟"。同时答复他们所提的30个问题,并问50个问题。此外还有《上帝来到广西》、《关于李秀成自述》、《对洪秀全基督教信仰的几点看法》等西方学者的论文中译。最后一篇是当时联邦德国驻华大使魏克德所作,他是太平天国史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第二辑于1983年出版,内容亦颇充实。有据《北华捷报》译出的太平天国文件7份,有法份、美国公使分别访问太平天国地区的纪事,有西人关于太平天国内讧的报道,有关于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报告和信件、日记等。第三辑于1985年出版,内容都是有关"常胜军"的,主要是华尔和戈登的传记,但传记中有不少原始资料。
我参加编辑的,还有大型资料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的《太平天国》十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李一氓提出,50年代编纂出版的各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很有价值。时过三十年,他倡议"续编"。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华书局总编李侃同志约我主编《太平天国》一种。我建议请罗尔纲先生任主编,我任副主编;罗先生则主张我们两人都为主编。罗先生确定,资料仍照"前编"分为太平天国本身资料、清方资料和西方资料三部分,他和我分别负责一、三部分,第二部分共同负责。事实上他把第一、二部分都做了,但最后整合为一部书,是我做的。此书在二十年后才有条件完成,并由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出版,共10册。
《影印太平天国文献十二种》一书出版于2004年。这是我结束太平天国研究之时将多年来搜集到的十二种文献的影印汇编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大开本515页。我在自序中说,我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留意继续从海外搜访太平天国文献,历从英、美、法、德等国图书馆获见太平天国文献数百册份,其中多有前人未知未见者,还有过去仅有抄录本流传而今得原刻本者,现选择前人编辑的太平天国文献影印集中所缺的十二种较重要的文献编辑影印。这十二种文献是:《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天父诗》、《天父下凡诏书》(第二部)、《建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新遗诏圣书》(第一卷马太传福音书)、《武略》、《天王御诏》、《军中档册》、《干王洪仁玕亲笔文书》、《幼天王洪天贵福亲书自述》。除后两种手写文书系我从台北发现并传回外,其他都是不列颠图书馆所藏;《新旧遗诏圣书》,是《新旧约》在太平天国的称谓,因其篇幅浩巨,故只选刊一卷。不列颠图书馆中国收藏部主任吴芳思博士(Dr.Francis Wood)为本书写了前言,她在前言中说,她代表不列颠图书馆说几句话:在不列颠图书馆,敦煌文书、《永乐大典》散存本均为中西学者所重视,而太平天国文献则被低估,如果没有王庆成教授的学术经验,其中有些文献,特别是残缺的《天父圣旨》,或许永远不为人所知。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不列颠图书馆的收藏中,《天兄圣旨》卷一、二两册和《天父圣旨》卷三一册装在一个封套内,加上了《天兄圣旨》的书名;所以盒装封面上没有《天父圣旨》的踪迹。编印成书时,我对每一种文献都写了"题注",对其形制、收藏处所以及作为史料利用所应说明者,都作了介绍;手写文书之间有行草或勾画者,亦酌加说明,以便利用。但因编辑过程有欠缺,我又未能看到最后的校样,印出后发现有一些不应有的技术错误,感到遗憾。
我对太平天国研究还做了一些组织工作。1978年7月北京成立了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7人,戴逸为召集人,后任会长,至1981年我任会长。研究会经常工作是组织讨论、交流,如报道和组织当年对李秀成评价的讨论。另一经常工作是编《太平天国研究通讯》(打印出版),报道各地太平天国研究的情况,出版约四五十期,基本上都是我编写。
2008年3月2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