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三迁居官禄时,正值花县建县之始。据当时广东的地方大吏说:"广东花山一带地方……绵亘五百余里,历代以来,向为藏奸之薮。自逆藩尚之信僭窃以后,擅立王庄名色,分布党徒,占据田土。因有本地奸民凭依而附和之,聚为盗贼,劫掠公然,莫敢过问。当逆藩伏法时,几至交结为乱。"(光绪重刊康熙《花县志》卷四,《艺文·巡抚都御史李请立县治疏》。)清廷平乱以后,乃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分南海、番禺二县境始建花县,广一百二十九里,袤一百零一里,而才五千二百二十二户,男丁七千七百四十三,女口六千七百七十五。康熙《花县志》载知县王敏《劝谋生说》:"花邑新立,东西割南、番之一隅,荒陬僻壤。然土之旷者可耕,水之宽者可鱼,山之高者可以养竹树种茶梓,而下者可以艺桑麻培果蔬,即旱壤亦可以树菽粟植棉豆也。"(康熙《花县志》卷四,《艺文续》。)当时花县土旷人稀而宜农如此,洪三从艰于谋生的嘉应州向这里移动是很自然的事。
洪三始迁到花县官禄后,五传而至洪秀全一辈。长久以来有一种说法:洪秀全的先人初居于福源水,秀全出生后才迁到官禄。这种说法,似最初见于简又文的游记:"据父老言,秀全本不是在官禄出世的,其父祖先居于芙蓉嶂附近之福源水(俗称屋檐水)山谷中,秀全在此出生后,全家始迁于官禄云。"(《游洪秀全故乡所得到的太平天国史新料》,载《逸经》,1936(2)。)此后有关洪秀全的传记和其他论著,都沿此说,甚至以为花县洪族老家在福源水,洪秀全出生后才迁到官禄。但我们细考洪氏族谱,此说是颇可存疑的。
花县洪族是始迁官禄还是始迁福源水?据族谱记载,洪三一开始就迁到官禄。"馆本"明确记着"始祖由嘉应州迁居到花邑官禄村",三名下又注"公建立一祠在官禄"。谱中录有宗祠的一副对联:
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籍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复敦煌之遗风。(杨梅,指嘉应州杨梅圳,为洪族聚居地之一。敦煌,指洪族始祖所居地。花峰,即花山,花县由此得名。)据罗香林所见,官禄洪氏宗祠壁间还有昔年对联: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太平天国洪天王家世考》,载《广州学报》,1937,1(2)。石坑,指嘉应州石坑堡,洪三原居地。)
所有这些记录,都一致明确地表明花县洪族一开始就迁住到官禄,丝毫没有先迁福源水后住官禄。
官禄在花县中西部,三面平原,仅村北三里有小山,极宜移民垦殖。此村全系客家户。据花县同志说,这里原无村落,最初只有两家棺材铺。康熙年间建县之始,县志中还没有提到官禄的村名,它之发展成为一个村聚,应是客家移民开发的结果。(有以为""即是村,官禄不当称"官禄村"者。按"馆本"族谱明记"始祖由嘉应州迁居到花邑官禄村"。康熙《花县志》卷一所举属村,有以名村者如大东、曹家等,也有下加村字者,如洛塘村。)福源水,即屋檐水,在县北花山丛中,建县前夕,为"盗匪"盘踞之地。据康熙《花县志》记载:
车头墩、曹洞、沙帽岭、屋檐水……等处率皆万山重叠,路径险僻,自古至今,积贼难除。(康熙《花县志》卷四,《艺文·巡抚都御史李请立县治疏》。)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定后,清政府还调兵"分驻平岭、高浦、石林、麻冈、石甲、蕉坑、正径、黄竹湖、官田、大木根、车头墩、屋檐水、西坑、麻岭埔等处防守"( 康熙《花县志》卷二,《兵防》。)。特别是屋檐水和正径等数处驻兵各达一二百名之多,为负责"相机堵剿"之要地。(参见李士祯:《抚粤政略》卷三,《剿抚花山》。)建县后,地方渐渐安定,山中的原有居民才陆续归来耕种。康熙《花县志》录有一篇山中胜景游记,写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提到了当时山中的一点社会情况,说:
前为峒田,男妇耕"自若,见使君至,皆不避,曰:吾侪小人,耕于斯有年矣。向为萑苻数,建邑二十五年,今始幸安堵,得耕获自适。(康熙《花县志》卷四,《艺文续》之方正玉《游盘古峒记》。)
福源水和花山中的这些地理、社会情况,对于研究在嘉应州艰于谋生的洪三是否一开始就会到福源水去定居,是可供参考的。
洪三固然始迁到官禄,是否洪秀全的父或祖却从官禄移居福源水,秀全出生后才又迁回官禄呢?族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馆本",尤其是"增本"对洪三后人的迁移情况有较详细的记载。现录其主要者如下:
洪三长子英经一房英经之子琏儒名下,注"建立祠堂菱角塘村"。
玢儒名下,注"住周陇庄一屋"。
玠儒名下,注"住嘉应州石坑杨梅圳"。璇儒名下,注"住官禄村塘面"。玢儒长子道深名下,注"原居石坑高排上"。
次子道渊名下,注"移居陕西"。
琏儒长子国仁名下,注"原居嘉应州李坑堡大石神"。
次子国义名下,注同上。
四子国柱名下,注"未知往何处"。洪三次子英纶一房(即洪秀全一房)。英纶长孙国汉(即洪秀全之伯祖)名下,注"移居福源水"。
英纶曾孙梧扬(国清之次子)名下,注"移居清远吊简"。
英纶曾孙枝扬(国清之三子)名下,注"移居清远吊简"。
英纶曾孙义扬(国清之四子)名下,注"移居花城正径村"。
洪三幼子英纬一房
英纬玄孙仁璋名下,注"上南京江南省湖州府八字桥大桑树脚下"。
以上摘录说明,族谱对各支子孙的迁移情况,均有较详的注明。福源水确有洪族迁往的人,但谱上记的是洪秀全祖父国游之胞兄国汉,并非洪秀全的父、祖;至于洪秀全之父、祖、曾祖名下,却没有任何移居的记载。这是否可以作为对洪秀全祖居在福源水之说提出疑问的一种根据呢?(花县洪秀全纪念馆有洪英纶夫妇之画像,其上题有洪秀全的诗、序,序说洪英纶系由嘉应州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这幅画像和诗及序的真实性还有待证明。)
洪秀全是洪三次子英纶的玄孙,属纶房第十六世。其父"十五世镜扬,国游次子。公正才能,众村公举堡尊,兼理尝事。处办乡党,甚公无私"。族谱各本所记均同。旧时称祭田所入为蒸尝,兼理尝事,即兼管祭田之事。镜扬"妣王氏李氏","馆本"、"增本"均于王氏下写"生三子:仁发、仁达、仁坤"。仁坤即秀全。罗香林摘抄本写有"侧室李氏,未生育"。李秀成自述说,洪秀全兄弟"同父各母","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罗尔纲同志以为李秀成的话系根据天王的诏书,应以李的自述为是。(参见罗尔纳:《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增订本),136页。)但诏书今未见,族谱记述家族情况应较确实,洪秀全是否李氏所出,似乎还可存疑。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幼天王亲笔供词:"老天王的父亲名叫洪镜扬,有个细亚妈,在南京未出。"(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 "细亚妈"应是对洪镜扬侧室的称呼,她如果是洪秀全的生母,似不当如此称谓。
关于洪秀全本人,简又文发表的洪氏族谱的片断照片写着:"十六世坤,镜扬公三子,号秀全,配赖氏,天贵。""增本"相同,罗香林摘抄本无"号秀全"三字,而"馆本"则字句略异:"十六世仁坤,镜扬三子,为天王,生于十二月初十日,终于甲子年四月廿七日。妣赖氏,生一子天贵,幼主,生于十月初九日。"并增补有以下一段:
天王名火秀,字仁坤,号秀全。始初在广西金田起义,到各处地方传讲演说太平天子到,题醒世间人。后来得到杨秀清大富翁愿出粮草,介时精兵粮足,同打江山,打到南京为京都,国号太平天国,做到十八年太平盛世,开科取士。后来天王得病沉重,甲子年四月廿七日归世去矣。后来交与仁发兄主持。东王杨秀清见天王死矣,起了不良之心,即时反奸,自己想做王帝。朝中极多事发生,幼主无力管理,江山失败,六月十六日南京失破,幼主出城,隐姓埋名,未知落在何方。查悉未明,不知详细事情矣。
这应是入民国后族人所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几十年以后的当地洪氏后人对洪秀全的政治活动和太平天国所知极少,所据的传闻多有错误。这段话之所以还值得介绍,是因为这种情况对我们就太平天国历史进行调查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告诫。我们不能以之来印证或订正什么事情,是显而易见的。
洪仁玕属于洪三幼子英纬一房,系纬房第十六世,洪名扬第五子。他本名谦益,号吉甫,生于道光壬午年(1822)正月二十九日戌时。妣胡、张氏,生三子:葵秀、蓉秀、兰秀。各本所记相同,"增本"、罗香林摘抄本且注明胡氏早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洪仁玕被俘后在南昌府的供词:"兄弟四人,长次均故。三兄仁琅,小的第四。"稍有不同。仁琅,在谱中居第四。又供称:"娶妻张氏,生有三子:长子桂元,年十四;次子兰元,年九岁;三次(子)芝元,去年生的。"此供为清吏所录,字句容有错误,"桂"应即是"葵"。据简又文《太平天国洪氏遗裔访问记》,葵秀即葵元,太平天国失败,逃回广东某村为佣,后因清吏侦缉,逃亡美洲。(参见简又文:《太平天国杂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近见卡尔·史《关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亲友》一文,据引用的巴色会教会档案,洪葵元系于1878港移居当时的英属圭亚那。)此事在"增本"和简又文、罗香林所介绍的谱中均未见记录,而"馆本"有"纬房十七世葵元,仁玕之子,出外洋"之语,疑据简又文的访问记而增补。"增本"记纶房第十五世梧扬、枝扬、光扬、辛扬、九扬(均国清之子)等等俱移居清远吊简。洪秀全、冯云山曾去清远传教和洪仁玕在清远教书多年,或与此不无关系。
族谱中一些人的名下有值得注意的附注。经房第十五世槐扬名下注"卒于咸丰二年,世乱失去";第十六世仁冈、仁杞、仁侥、仁德名下均注"咸丰二年世乱失去,未详"。纬房第十六世仁琳名下注"咸丰乙卯年被害终";第十六世仁术名下注"咸丰甲寅年被害终"("馆本"误为甲午年)。关于洪氏族人世乱失去或被害的事实,现在未能详考。太平天国起事后,清朝反动官吏曾大肆迫害洪、冯家属并挖掘洪、冯祖坟、祖山。据丁守存《从军日记》:咸丰元年(1851)十月十三日接广东咨文,"花县牟令挖掘洪秀全、冯云山祖坟,并执冯云山家属,洪秀全之父洪国游(国游为洪秀全之祖父),冯云山之子冯应戊、冯应癸。"(《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297页。)又据英国档案馆所藏广东省衙门档案,"洪秀全有祖山在花县清远之界石角里鸡含坑胡姓客家村左右……宜密谕花县行查,令人速速发掘。"《太平天国起义记》除了记载咸丰元年清吏到洪秀全本乡捕人、掘坟外,还记载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派人回广东招集族人去永安,在谷岭起事中颇有伤亡。《太平天国起义记》统计洪氏族人在事前事后遇难者共约四十人,被充军至远方者约七十人。谱中注明于咸丰二年失去的人,大概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咸丰四年(1854)五月,陈开、李文茂等起义于广东。六月,咸丰先攻占花县,十一月为清军收复,十二月起义军又占花县,咸丰五年(1855)二月再被清军收复。多次拉锯战,清朝反动派曾大肆滥杀。洪仁琳、洪仁术于咸丰四、五年被害,可能与此有关。
族谱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但对于历史研究者,它又往往包含着某些有用的材料。有的学者早年曾根据族谱而研究内地移民史,就是一证。就太平天国史来说,花县洪秀全族谱、广西紫荆山曾家族谱等,都可以帮助理解一些问题。可惜的是,这类族谱我们保存、收集得太少,散失、破坏得太多了。
198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