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1238100000069

第69章 归魂赋并序(1)

沈炯

沈炯(502-560),字礼明(一作初明)。吴兴武康(今属浙江德清县)人。少有俊才,为时所重。初为梁王国常侍。武帝大同中迁尚书左民侍郎,后出为吴令。侯景之乱中,为侯景将宋子仙所获,子仙败,归王僧辩。王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江陵陷落后入西魏,为仪同三司。太平元年(556)中南归建康,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入陈,加通直散骑常侍。

沈炯是由梁入陈的著名文学家,工诗善文,而以赋称,陈初与徐陵、江总等并著称于世。侯景之乱后所作诗文多悯时伤乱、思亲念家情怀,感情凄楚痛切,尤为后人所称。其诗不重辞藻,劲直质朴,在陈代颇有特色。其《归魂赋》在当时颇有影响。《隋书·经籍志》录其诗文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十九首,文十七篇。《陈书》《南史》均有传。

沈炯出身于世族,祖上”出忠出孝,且卿且公“,显达富贵。他本人早年生活在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的梁朝,以”少有俊才“,为时所重,历任大小官职,颇为得志。然而侯景之乱打破了梁朝的苟安局面。经历丧乱的沈炯,”妻诛而子害“,终被西魏掳而西去,”去父母之邦国,埋形影于胡戎“,饱尝了”肌肤之痛“、家国之思、亡国之辱。当他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国之后,痛定思痛,取《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之意,追述被掳西去和自魏东归的经历,写下了这篇《归魂赋》。

古语称收魂升极[1],《周易》有归魂卦[2],屈原著《招魂》篇[3],故知魂之可归,其日已久。余自长安反[4],乃作归魂赋,其辞曰:

[1]极:天。

[2]”归魂“卦,今本《周易》无。

[3]招魂:《楚辞》篇名,屈原作。屈原深痛楚怀王之客死而招其魂,并讽谏楚顷襄王之宴安淫乐。汉代王逸以为系战国楚宋玉作,招屈原之魂。

[4]反:通”返“。

伊吾人之陋宗[1],资玄圣而云始[2]。肇邵之灵渊[3],分昌发之世祀[4]。实闻之乎家记[6],又孚之于惇史[6]。亢宗贵而博古[7],四史成乎一身[8]。怪日月之辽远[9],而承袭之相因[10]。岂少贱之能察[11],非末学之知津也[12]。

[1]伊:发语词。陋宗:自谦家族卑贱。宗,宗族。

[2]资:凭借,依托。玄圣:指沈氏始祖。

[3]肇:始创基业。邵(bì):邵原关,在今河南济源。灵渊:深渊。

[4]昌:姬昌,即周文王。发:姬发,即周武王。世祀:世代祭祀。

[5]家记:家谱。

[6]孚:为人所信服。惇(dūn)史:深厚的历史。

[7]亢(kàng)宗:庇护宗族。旧时指人子能扩大家族权势者曰”亢宗之子“。此指梁代著名文学家沈约(441—513)。

[8]四史:沈约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合为四史。

[9]日月:岁月。

[10]相因:相继。

[11]少贱:少时社会地位不高。

[12]末学:肤浅,无本之学。津:渡口。此处指学问的途径。

若夫风流退让,在秦作相;越江以东,惟戎及酆[1]。出忠出孝,且卿且公。世历十五,爰逮余躬[2]。值天地之幅裂[3],遭日月之雰虹[4]。去父母之邦国,埋形影于胡戎[5]。绝君臣而辞胥宇[6],蹐厚地而跼苍穹[7]。抱北思之胡马,望南飞之夕鸿[8]。泣沾襟而杂露,悲微吟而带风。昔休明之云始[9],余播弃于天地[10]。自太学而游承明[11],出书生而从下吏[12]。身豫封禅之官[13],名入南宫之记[14]。登玉墀之深眇[15],出金门之崇邃[16]。受北狄之奉书,礼东夷之献使[17]。实不尝至屈膝逊言,以殊方降意[18]。

[1]”若夫“四句:指其先祖沈逞至沈戎、沈NFEC0事迹。

[2]爰:句首语气词。逮:及。余躬:我本人。

[3]幅裂:如布幅之分裂。

[4]雰虹:日边云气。此句谓遭受动乱之苦。

[5]这两句指背井离乡,只身入北。胡戎:对少数民族的简称,此指西魏。

[6]绝:隔绝。胥宇:官舍。

[7]蹐(jí)厚地而跼(jū)苍穹:戒惧之状。蹐,轻步,小步行走。跼,屈曲。

[8]这两句谓作者看到北思之胡马、南飞之大雁而生思念家国之情。

[9]休明:美善光明。

[10]播弃:抛弃。

[11]太学:古学校名,即国学。相传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廱,即古太学。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天子、诸侯的王室。天子、诸侯皆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名。

[12]从下吏:厕身于低级官吏。

[13]豫:参与。封禅: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大典。

[14]南宫:本南方列宿,指尚书省。沈炯曾迁尚书左民侍郎。

[15]玉墀(chí):宫殿台阶。

[16]金门:金马门。汉武帝得大宛马,命以铜铸像,立于鲁班门外,因称金马门。后沿用为官署的代称。崇邃:高大深邃的样子。

[17]两句指少数民族政权遣使向梁朝献书进贡以通好。古以北狄、东夷、西戎、南蛮分指四方少数民族,含有贬义。

[18]两句谓自己竟然落到屈膝事敌的悲惨境地。逊言:低声下气。殊方:他方,指西魏。

嗟五十之逾年,忽流离于凶忒[1]。值中军之失权[2],而大盗之移国[3]。何赤疹之四起[4],岂黄雾之云塞[5]。祈瘦弟于赤眉,乞老亲于剧贼[6]。免伏质以解衣[7],遂窘身而就勒[8]。既而天道祸淫,否终斯泰[9]。灵圣奋发[10],风云饗会[11]。扫欃枪之星[12],斩蚩尤之旆[13]。余技逆而效从,遂妻诛而子害[14]。虽分珪而祚土,迄长河之如带[15]。肌肤之痛何泯[16],潜翳之悲无伏[17]。我国家之沸腾,我天下之匡复。我何辜于上玄[18],我何负于邻睦[19]。背盟书而我欺,图信神而我戮[20]。

[1]凶忒(tè):凶逆奸恶,指侯景之乱。

[2]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左、右、中三军,由主将所处的中军发号施令,后来引申称主将为中军。

[3]移国:指侯景篡国。

[4]疹:肿,病名。因以”赤疹(zhěn)“指各种灾难。

[5]黄雾之云塞:黄雾弥漫天地四方,古以为天下大乱之兆。

[6]这两句谓向敌人请求归还被掳亲人。祈:乞求。赤眉: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剧贼:通”剧寇“,实力强大的盗贼,旧时统治阶级将农民起义军称为剧寇或剧贼。这里赤眉、剧贼均代指侯景叛军。

[7]伏质:秦汉时死刑中的腰刑。犯罪者裸体伏于质上受刑,称为伏质。据《陈书》载,侯景将宋子仙遣使召沈炯,委以书记之任。炯固辞以疾,子仙怒,令斩之。炯解衣将就戮。

[8]窘身:困迫之身。就勒:受强制、受压抑。

[9]这两句谓天道福善祸淫(上天保佑、降福于为善者,而降祸惩罚邪恶者),因而动乱灾难终于过去,社会复归安定。淫:邪恶。否(pǐ):恶,闭塞不通,不顺。斯:则、乃。泰:上下交通象,引申为安宁、通畅。

[10]灵圣:佛教、道教对佛祖、上仙的尊称。此指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元帝萧绎。

[11]饗会:犹会合。饗:通”响“。

[12]欃(chān)枪(chēng):彗星的别称,取除旧更新之义。

[13]蚩尤:古九黎族部落酋长,为黄帝所杀。此代指侯景。旆(pèi):古代旗边上垂下的装饰品,泛指旌旗。

[14]这两句谓自己响应梁元帝起兵,妻子和儿子为侯景所害。《南史·沈炯传》称:”及景东奔,至吴郡,获炯妻虞氏及子行简,并杀之……“

[15]这两句谓自己在平定侯景之乱后被封侯重用。《南史·沈炯传》载:侯景之乱平定后,梁元帝怜悯沈炯妻儿被杀,”特封原乡侯“。分珪而祚(zuò)土:分符,赐土。珪,古代地方郡守为官的凭信之物。祚,赐。迄:至,到了。长河之如带:汉高祖刘邦曾与异性诸侯指河山盟誓,要让功臣子孙如黄河东流不息一样代代享有特权,以至于无穷。

[16]肌肤之痛:指妻子和儿子被害所引发的痛苦。泯:尽,消除。

[17]潜翳:潜隐。伏:去掉。

[18]上玄:上苍、上天。

[19]邻睦:与邻友善。

[20]这两句指西魏背盟而灭梁。

彼孟冬之云季,总官司而就绁[1]。托马首之西暮,随槛车而回辙[2]。履峨峨之层冰[3],面飗飗之岩雪[4]。去莫敖之所缢[5],过临江之轨折[6]。矧今古之悲凉[7],并攒心而沾袂[8]。渡狭石之欹[9]危,跨清津之幽咽。鸟虚弓而自陨[10],猿号子而腹裂。历沔汉之逶迤[11],及楚郡之参差[12]。望隆中之大宅[13],映岘首之沈碑[14]。既缧然而就鞅[15],非造次之能窥[16]。

[1]总:系。官司:百官。就绁(xiè):就缚。

[2]槛车: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的有栅栏的车。回辙:背道而行。以上四句谓梁朝百官被强行掳往西魏。

[3]峨峨:高峻、高耸貌。

[4]飗飗(liú):风声。

[5]莫敖之所缢:指梁都江陵。莫敖,春秋楚官名,位次于令尹。

[6]临江之轨折:指梁元帝被害处。轨,车轴头。

[7]矧(shěn):况且、何况。

[8]攒(cuán)心:积聚于心。袂(mèi):衣袖。

[9]狭石:关隘。攲(qí)危:倾斜,险峻。

[10]鸟虚弓而自陨:只拉弓不射箭,而鸟自掉落。喻惊心未定,一有动静就害怕。

[11]沔(miǎn):沔水,在今陕西勉县境内。汉: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东南经沔县为沔水。逶迤:弯曲而连续不断貌。

[12]楚郡:今湖北、湖南地。参差:错落不齐貌。

[13]隆中之大宅:指诸葛亮故居,在湖北襄阳县西。

[14]岘(xiàn)首之沈碑:晋大将军羊祜碑。岘首,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县南。据《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大臣羊祜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羊祜喜好山水,常登岘山,”置酒言咏,终月不倦“。他死后,襄阳百姓为了怀念他,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致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15]缧(léi)然而就鞅:拘系在押。

[16]造次:仓促急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