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1364800000141

第141章 准则39——永远求知攀登事业的顶峰

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使得自己学有所用,为使掌握的知识能较快较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都能自动自觉地调适自己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价值。

滚滚涌向深圳的打工大军中,除了文化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打工族外,还有一群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智力型打工者。

智力型的打工仔、打工妹,来深圳闯荡,不仅是为了高收入。在内地,凭工资,一个人也能较好地生活,工作轻松又自由,个人掌握的时间充裕得很。但他们都不满意内地那种沉闷迟缓的气氛,那种等级森严的陋习,那一眼望穿的命运。南风早已拂动了他们的心弦。

在深圳,很多智力型的青年都不止一个文凭或培训证书。他们从各院校毕业,都取得了大专以上的或中专以上的毕业证书。来到深圳,有的青年发觉自己所学的知识尚欠丰富或不符合社会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使得自己学有所用,为使掌握的知识能较快较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都能自动自觉地调适自己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价值。这类青年自身文化素质较好,看问题比较全面,他们在深圳的生存能力较强。他们一般都想在深圳发展,在此构筑自己事业的王国。“优秀青年学者”魏达志便是其中的典型。

魏达志上大学时是学历史专业的。在深圳这个经济发达的地方,他深感自己所学之不足,他开始扫“经济盲”。他认为,

青年时代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并且只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超越时代的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天方夜谭。

身患双臂功能衰竭,魏达志的身体极度虚弱。但他就是在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刻苦拼搏的精神,自学经济学专业的知识。

魏达志成功了,一篇篇经济学方面的论文相继发表了。这些都显示出他广博的知识结构。魏达志的名字传遍了深圳。他荣获“优秀青年学者”的称号。

王欣,毕业于内地某院校的中文专业。初到深圳,她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那可是令人眼馋的职业啊!但她不能忍受文秘工作的那种沉闷。也许是她生性活泼,长得又可爱的缘故,被一家广告公司相中,当业务员。

这几年下来,她的客户圈子越来越大,并且很多是长期的客户。她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她自己也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她热爱广告这个职业。穿着典雅大方的时装,穿梭于人群中,她自我感觉很好。事业是她生命的支撑点。

但这一二年来,广告业发展迅速,很多私营广告公司纷纷挂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挤进广告业。

王欣心里开始不平衡了。不仅仅是怕失去饭碗,毕竟凭她目前的积蓄,她是不愁的。她清醒地意识到,单靠较好的外形条件和交际才能是适应不了迅速发展的广告业的。她要不断地超越自己。

因此,她自学了心理学特别是商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利用自己中文专业方面的优势,尝试进行广告创意的写作,并拜师学习广告制作方面的知识,晚上还去学英语。她喜爱自己的职业,因此,不辞劳苦地奔波各学习点,以便能熟悉广告业的各个程序。可以说,她成功了。

现在,她自己正准备开一家广告公司。她已有足够的实力。她把她事业的根基扎在了深圳。

魏达志、王欣这一类型的智力打工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意识。他们日益成为深圳特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闯荡深圳,更重要的是为发展自己的事业寻找一块理想的基地。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填充肚子。他们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能自动自觉地调适自己,去接近自己的理想。他们不断地读书学习,不断地完善自身素质,去构筑自己事业的天空。

无知是愚昧的,不利于自身生存发展,任何人都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观世界,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无知,更不能冠之“美名”“无知便是幸福”。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若你无知,你是无法立足的,更何况与人家竞争呢?请你抛弃“无知便是幸福”的谬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为自己能立足于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努力,而不断求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