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容是一种境界
1366900000007

第7章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宽容(3)

李显明的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张小为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李显明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他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元,又想起张小为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尽管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李显明还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张小为,毕竟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难道要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吗?不,不行。

直到有一天,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张小为的关系,也会妨碍你与他人的交往,你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李显明终于鼓起勇气,给张小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张小为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李显明决定再次聘请张小为到公司工作,他对张小为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张小为没有辜负李显明的期望,对公司尽心尽责,使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和李显明的友谊也越来越牢固,俩人成了真心的知己。

若朋友未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有什么过错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而且还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换个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菜根谭》中有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的极乐法。”意思就是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有两个朋友结伴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一个地方,他们因为一件莫名的小事吵了起来,最后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人一记耳光。被打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但是他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伸出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之后,他们继续往前走,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一个湖的边上,好久都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湖了,于是,他们就决定下去游泳。不幸的是,挨巴掌的那位游到那湖中心的时候,由于过度疲劳导致小腿抽筋,差点溺水而亡,幸好被朋友救起来。在说过谢谢救命之恩后,他拿起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很小心地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看到他又刻字了,十分好奇,就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把字写在沙子上,而现在却要把字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了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却的地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风雨抹掉;相反,如果得到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友情的珍贵!”

有时候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而帮助却是真心的。很多时候我们却对那些芝麻大的伤害斤斤计较,对那些莫大的帮助视而不见,心里留下的也只有无穷的幽怨与烦闷。其实,只要我们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我们有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

原谅一个人有时候是使之再生,对其心灵会造成多么大的震撼。宽容需要有一颗博大的心,它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烦,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因此,我们更不要把朋友之间的怨恨常记心头,这不仅带给对方心灵上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使自己活在怨恨的影子里无法自拔。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想找一个知音是不容易的,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就算最亲近的故人也会有误解。我们也许会因为这些摩擦、误解而不断地分开,但也会因为彼此的宽容而又重新言归于好。所以,宽容地对待他人的过错,也正是因为有了宽容,才会将一个个犹如断了线的记忆片段重新组成一串美好的经历,一段长久的记忆,或者一生永恒的珍惜。

因此,请珍惜你身边的朋友,告诉他们,在你心中他们有多重要,而你又有多在乎他们吧!我们不应该让过错成为人际间的阻路石,而应当把它作为宽容的铺路石。

◎智慧点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我们自己的心灵不但能得到解脱,同时我们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的灵魂。

最让人受不了的“自私心”

有些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过于看重自己,把自己放在最中心的位置。我们通常认为这种人是自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特点就是,常常以自己的情绪为情绪,以自己的意志为意志,凡事都只希望别人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在这些人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难做到宽容。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蝇头小利的追求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谁愿意与自私的人长期合作共事或终生为伴呢?很“自我”的人由于过分看重自己,往往会失去很多朋友,最终也失去了自己。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于他自己也是极为不利的。这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品格的形成。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作出让步。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两位德国最伟大的至今仍然备受推崇的诗人歌德与席勒,不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小城中,相距不过几百米远。

歌德与席勒的友谊为世人所称颂。即使死亡也无法把他们分开:他们的棺材并排放在同一个墓穴中。在城市的纪念碑上,他们像双胞胎一样肩并肩站在底座之上。但他们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歌德于1749年生于法兰克福一个贵族之家,在不同的城市学习法律,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诗人,并供职于魏玛的宫廷。而席勒是一个军医的儿子,出身于拮据的市民家庭,13岁的时候被公爵强制塞进了斯图加特的军事学校,不情愿地学起了医。

他们相识之初根本不喜欢对方。席勒评价歌德说:“即使对他最亲近的朋友,他也从不吐露心曲。在任何事情上都抓不住他。我的确认为,他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利己主义者。”而歌德当时对席勒也并无好感,只不过这位年长的诗人比较收敛含蓄,谈起席勒时不是那么冲动,感情色彩也不是那么强烈。

直到很多年后,他们才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这样写道:“我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走得很近……他的世界不是我的,我们的思考方式看起来是那么不一样。总是围着他转让我感到很颓丧。”另外一个人则觉得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根本就是分别在“地球的两个半球上”。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两人成为朋友。1794年7月20日,歌德和席勒参加了在耶拿召开的自然研究协会的一次会议。散会后,两人同路,边走边谈,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谈话。交谈中歌德生动地描绘植物的生长变化。席勒听后说道:“这并非经验,而是一种观念。”这次谈话与其说使两人观点更接近,勿宁说使差异更明显。但席勒认为这并非坏事,他深信歌德对此也有同感。因此他在8月23日真诚地给歌德写了一封信,对歌德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评价。

席勒在信里谈道:歌德是个天才。天才的本质特点乃是自己的行动自己并无意识。因此席勒大胆地说道,歌德对他自己并不了解,也无法正确分析,“天才对自己总是个谜。”他对歌德的深刻分析,表明他对歌德的了解的确胜于歌德自己。

席勒正直诚恳的性格和深邃精湛的思想给歌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歌德摒弃对席勒的成见和隔阂,把他视为知己、引为挚友。

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一个过分自我的人是根本不懂得去尊重别人的。其实,尊重别人的人格是赢得别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不要降低别人的人格,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喜欢你。你满足别人的精神需求,别人才会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智慧点拨

自我主义者应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关心留点给自己。

过多的苛求把宽容赶跑

朋友之间怎样相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的人甚至用毕生的精力也没能研究透彻。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到友谊真谛,希望能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友谊。然而友谊哲理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洞悉其全部的内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朋友不要太苛求。太苛求了,就会对谁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这样也就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了。

我们期望的朋友或许是这样的: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彼此信任、有所担当。如果碰到这样的朋友,那算是自己千年修来的缘分,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一人足矣。但我们的大多数朋友却是这样的:关系比较密切,肝胆相照但不一定会两肋插刀,彼此信任但不完全信任,有所担当但得付出相当。这样的朋友也算难得,会说真话,也做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