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1374300000007

第7章 自我比较。自信自立

盲目攀比是一把刺向自己心灵的利剑,对人对己都毫无益处,最终伤害的只会是自己的信心和成功、快乐和幸福。

如果你生活中追求的一切都是在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从而丧失了自信,丧失了真实的自我。

其实,人生在世要想幸福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用自己的缺点去以卵击石,去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不盲目的去与别人作横向的比较,而只和不同时期的自己作纵向的比较,只要我们能够战胜了自己哪怕是一星半点,那也是很大的成功,并在自己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快乐与自信。

内部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发自内心的自信,才是最坚不可摧的自信。走自己的路,并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真正自我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自信自立。

盲目攀比,使你痛失自信

那些盲目攀比的人,往往是将自己不如别人之处,与那些比他更强的人胡乱的加以比较。其结果必然是个人心理的失衡,认为自己无能,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由此轻而易举的就丧失了自信。

某机关有一位小公务员,曾经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有一天,他被很久以前的高中同学请去参加聚会,由于十多年一直未曾见过面,小公务员带着重逢的喜悦前往赴会。但他却沮丧的发现,昔日的老同学由于经商成功,住着豪宅,开着名车,一副富豪的派头。这位公务员从此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诉说心中的烦恼。

“这小子,考试老不及格,凭什么有那么多钱?”他说。

“我们的薪水虽然无法和富豪相比,但不也够花了吗?”他的同事安慰他说。

“够花?我的薪水攒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奔驰车。”公务员沮丧地说。

由于盲目攀比,公务员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不断的进行自责,对工作和生活都失去了自信。

人比人并不会气死人,如果可以客观地作比较的话,结果肯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而会气死人的,只是因为自己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较,却忽略了自己的优点,把比别人差的地方看得很重,比别人好的地方觉得很普通,甚至忽略看不到。有人会说,人怎么可以跟比自己差的人比呢?要比,当然是跟比自己好的人比了。这句话听起来是很积极的心态,好像是在向好的学习,看到不足,然后加以改善,不好吗?当然,如果是这样的心态的话,当然是很好,但问题是,往往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之后,并不是开始好好学习和努力,而是不断地埋怨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丧失了自信。

人比人并不要紧,看到别人的优点可以去学习,但是这不应该是自卑和烦恼的理由。事实上,那些因为人比人而生气的人,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问题,使自己产生了自卑的心态。

这世间,有的人家财万贯、锦衣玉食;有的人仓无余粮、柜无盈币;有的人权倾一时,呼风唤雨;有的人抬轿推车、谨言慎行;有的人豪宅、香车、娇妻美妾;有的人丑妻、薄地、破棉衣……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生活,常让我们心中生出许多感慨。

看到人家结婚,车如龙,花似海,浩浩荡荡,又体面,又气派。想想当年自己,几斤水果几斤糖,简简单单就和自己的男人结了婚,心里难免会委屈。

看到人家暮有进步,朝有提拔,今日酒吧,明日茶楼,而自己却是滴水穿石,总在原地,猫在家里,像只冬眠的熊,心里就酸。

看到人家逢年过节,送礼者踏破门槛、挤裂墙,而自家却是“西线无战事”、“顿河静悄悄”,心里就妒。

看到人家儿成龙,女成凤,而自家小子又倔又强没出息,心里就怨

看看别人,比比自己,生活往往就在这比来比去中,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闷,比掉了自己本应有的一份好心情。

攀比,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联想的天性。一个人有思维,必定有思想。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哪个能不心动?就算是道人法师,也要暗念三声“阿弥陀佛”,才能镇住自己的欲望和邪念。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难以克服,这往往会给人生的快乐打了不少折扣。

但是,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别专拣自己的弱项、劣势去比人家的强项、优势,比得自己一无是处,那样多累。要把眼光放低一点,学会俯视,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份满足。正如一首诗中所写:“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再说骑大马的感觉也并不一定就是你想像的那么好,也许跨着驴子,优哉游哉,尚能领略一路风光,更感悠闲、自在。

再说,若去理性的分析生活,我们也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我们享用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于是,有的人先苦后甜;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顺平和无惊无险;有的人家庭不和,但官运亨通;有的人夫妻恩爱,却事业受挫;有的人财路兴旺,但人气不盛;有的人俊美娇艳,却才疏德亏;有的人智慧超群,可相貌不恭,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佳人而美姿容,才子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人生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就像自然界之中,长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雪输梅香,梅输雪白。

有些人羡慕那些明星、名人,日日淹没在鲜花和掌声中,名利双收,以为世间的苦痛与烦恼都与他们无缘。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几度风光,晚年却备受不孝逆子的敲诈、虐待,戴安娜如果没有魂断天涯,凡人知道她与查尔斯王子那场“经典爱情”竟是那般不尽如人意……

俗话说,人生失意无南北,确实是宫殿里有悲哭,茅屋里有笑声。只是,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我们关注的,总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这就像女人的脸,出门的时候个个都描眉画眼,涂脂抹粉,光艳亮丽,这全都是给别人看的。回到家后,一个个都素面朝天,这就难怪男人们感叹:老婆还是别人的好。于是,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围城,才发现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生活中追求的一切都是在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从而丧失了自信,丧失了真实的自我。

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不过我们应该去注意的是,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只要你能够得到他人所没有的自信、所没有的幸福,那么即使表现得不出类拔萃也没有什么。

有一天,玛丽正在弹钢琴时,七岁的儿子走了进来。他听了一会儿说:“妈妈,你弹得不怎么高明吧?”

不错,是不怎么高明。任何认真学琴的人听到她的演奏都会退避三舍,不过玛丽却并不在乎,也从不去和那些水平比她高的人做盲目的比较,所以,多年来玛丽就一直这样不高明地弹,自娱自乐,弹得很高兴,生活的很自信也很快乐。

其实,人生在世要想幸福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用自己的缺点去以卵击石,去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不去与别人作横向的比较,而只和不同时期的自己作纵向的比较,只要我们能够战胜了自己哪怕是一星半点,那也是很大的成功,并在自己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快乐与自信。

在心中造个不倒翁

与人滥作盲目的攀比,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比较之后的失落与不平衡心理,则会加剧人的不自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要真正的抵制住盲目与人攀比的恶习,必须在内心深处肯定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坚定自己的信心,塑造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象,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自我。

成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而挖掘潜能必须不断发现真正的自我,并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自信。

“自我意象”是心理学上的重要发现,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_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一般而言,个体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与他人相比较之后作出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由童年经验所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象”。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即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没有自信而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个“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的则是“我是没自信、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然后感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人士,你就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充满自信、趾高气扬、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的将会是“我做得很好,而且我有自信在以后做得更好”之类的积极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信、安慰与坦然,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自我意象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指向是正还是负,将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成功还是失败。人的自我意象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乃至才能始终与自我意象保持着一致。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会按那种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难扭转这种行为。

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是建立在自我形象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对机会或挑战,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难免是一个平庸之辈。因为,在其自我意象里已经有了失败的自我意象。其实,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他们都会发生奇迹性的变化。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难以改变某种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出于这样一种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行为模式之上,而不是意识结构上。很多人之所以对心理咨询感到意义不大,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和性格缺陷,而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那些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发展新的自我意象,改变盲目羡慕别人、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失败型个性不能单纯依靠勉强的意志力。而且要有充足理由、足够证据确认旧的自我意象是错误的,因而要发展相应的新的自我意象,不能仅仅凭空想象出一个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觉得它是有事实为依据的。经验表明:一个人改变自我意象时,总觉得由于某种原因“看到”或者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貌。

正如爱默生所说过的:“人无所谓伟大或者渺小。”

科学已经证实了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其他直觉主义者的一贯主张:任何一个人都会由自己主宰“指引着走向成功”,任何一个人都有大于自身的力量,这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正被自我意象指引着走向成功和幸福,那么,你往日那幅不敢奢望幸福和“注定”要失败的自我肖像必然是错误的。

“在你心灵的眼睛前面长期而稳定的放置一幅自我肖像,你就会越来越与它相近。”佛斯迪克博士说:“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由此可见想象对于我们事业的成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你实际上就能获得成功。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世间的种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成功者,他们并不仅仅是某方面的专家,也不是试图回避困难的人。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伟人,他们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在许多方面与普通的人一样平常,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罢了。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人们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口,进行那些自己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就只会以同样的方式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生命终结。

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抛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或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显然是荒谬的观点。如果改变生活中单调的常规因素,你会感觉到精神愉快和充实;相反,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就可能导致精神上崩溃。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并获得成就,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

内部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发自内心的自信,才是最坚不可摧的自信。

走自己的路,自信自立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更不在于是否超越了别人,而在于你竭尽全力的去发现自我,并自信的去实现自我,高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否真正地去那样做了呢?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你的选择将会决定你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路。是模仿别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还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开创一条独属于自己的人生路。选择前者,或许会让你的生活平坦无险,但会让你一直活在别人的影子中,终生淹没在平庸之中。只有自信大胆地去走自己的路。不断地去体验新的尝试,才能使你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及与众不同,才会让你独辟蹊径、获得不凡的成就。

不要去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不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义无反顾的去走你自己的路,做好你自己,坚持下去,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欧文·柏林是英国声名卓著的作曲家,乔治·格希文是英国另一个比较年轻的作曲家,才华横溢却没什么名气。柏林对格希文的音乐潜质极为赞赏,并提出想以高薪聘请格希文作为自己的作曲助理。但格希文却婉言谢绝了柏林的好意,他自信的解释道:“接受你的邀请,我肯定会在作曲上受到你很大的影响,那样的话,我最多不过是个柏林第二。而我要去走自己的路,成为唯一的一个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后来一直在践行自己所说过的话,坚持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最终,走出了一条足以让自己自信、让别人羡慕的路,他成为当时与柏林齐名的作曲家。

美国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在刚开始进入演艺行业时,由于自己没什么名气,对于树立自己的风格既没有自信,也不敢抱太大的奢望,只是盲目的听从导演的安排去模仿别人,结果演的平淡无奇,毫无出彩之处。到后来,他总结了教训,根据自己长相比较滑稽的特点,而去演一些幽默轻松的片子,结果大获成功,引来了一片喝彩之声,卓别林也在不断的成功中强化了自己的自信,而在他自己独特的演艺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敢于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将之义无反顾的发扬保持下去,是我们获得人生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

发现自己,走自己的路,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超越有限自我,展望无限生命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趟不过的河。只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困难”这个词语。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没有自信,才使自己成为了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有的人缺乏自信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接受,时常在人面前感到自卑、紧张、尴尬,一味地顺从他人,事情不成功总觉得自己笨,自我责备,自我嫌弃。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对他人的各种行动充满戒备,有的人缺乏胜任感,工作中缺乏担当重任的气魄,甘心当配角;也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掩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夸张地表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怀疑自己,或自觉不如人的时候。

以研究自我形象著称的麦斯维尔·马尔兹医生曾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都有自卑感,为什么呢?电视上英雄美女的形象也许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因为电视对人心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有些人的问题就在于太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了。其实,你就是你自己,根本就不需要拿自己和任何其他人去做盲目的比较。你不比任何人差,也不比任何人好。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使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与任何其他人雷同的。你不必通过拿自己和其他人的比较来得出自己是否成功,而应该拿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拿破仑·希尔指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果你都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是“第一名”!

许多人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就是因为特另q喜欢看1号博格士上场打球。

博格士身高只有1米6,在东方人的眼里也算矮子,但这个矮子却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对方高个队员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到博格士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其实他不只是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且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意志。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而是顽强的自信与刻苦训练的结果。

博格士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享有风光的社会地位,是所有酷爱篮球的美国年轻人心中最向往的梦。

博格士经常这样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米6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士的信心和志向,他用比一般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练球,终于成为了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是最佳的控球后卫。他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往往让对手防不胜防;运球的重心偏低,很少会出现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投球常常得手。

要取得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最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自我心态,要敢于对自己说:“我行!我坚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要敢于超越自己,就像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走自己的路,并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真正自我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自信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