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1374300000008

第8章 虚荣之徒。信心脆弱

虚荣心的背后必定是某一方面对自我认识的不满,所以渴望借助在其他方面的夸张表现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来掩盖弥补自己的缺陷。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所以虚荣的人必定在内心深处不自信。虚荣心重的人,其自信往往是建立在一些由自己所虚构出的假象之上的,因而是极不牢固的。因此,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要彻底打破虚荣心的困扰。要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将虚荣心彻底撕碎。

只有当你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你才能不会时常为一些徒有虚名的因素所干扰,你才能活出一个真正轻松而又自信的自我。

虚荣者,内心必不自信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去承担虚荣的十字架的,那些虚荣者,往往是那些在内心深处不能相信自己,却追求一些外在东西的人,虚荣者的内心必定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人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分自尊时,就会产生虚荣心,这种虚荣心正是人们内心不自信的表现。

虚荣心是为了达到吸引周围人注意的目的。为了表现自己,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目,例如用不男不女的发型来引人注目。虚荣心与赶时髦有关系。时髦是一种社会风尚,是短时间内到处可见的社会生活方式,制造者多为社会名流。虚荣心强的人为了追赶偶像、显示自己,也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虚荣者的内心实则虚弱不堪。

虚荣心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现象,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这种人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

虚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50多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观念的驱动,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虚荣的心理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大多具有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等特点,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待人处事突出自我、浮躁不安。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曾就虚荣心发表言论:“虚荣心使人多嘴多舌,自尊心使人沉默。”

从近处看,虚荣仿佛是一种聪明,从长远看,虚荣则是一种愚蠢。虚荣者往往具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虚荣的人不一定缺少机敏,却一定缺少远见。虚荣的女人是金钱的俘虏,虚荣的男人是权力的俘虏。太强的虚荣心,使男人变得虚伪,使女人变得堕落。

古语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虚荣,也是一种“窃”。虚荣者,容易轻浮;轻浮者,容易受骗;受骗者,容易受伤;受伤者,容易沉沦。许多沉沦,都始于虚荣。虚荣,很像是一个绮丽的梦。当你在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然而当梦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既然如此,与其去拥抱一个空空的梦,还不如去把握一点实实在在的现实。

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的东西,莫过于名不副实的荣誉,所畏惧的东西,莫过于突如其来的羞辱。虚荣心最大的危害之一是促使一个人失去自信,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经常没有安全感,不满足。而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来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但问题是——虚荣心是一种强烈的欲望,而欲望是不会满足的。

有个富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邀请很多朋友前来赴宴。他的狗也利用这个机会,邀请了一只它的狗朋友来,它说:“我的主人举行宴会,今夜你可以非常尽兴地和我一起吃顿晚餐。”这只被邀请的狗在约定的时间前来赴宴,它看见大厅中那盛大的宴会,满足的说道:

“我是多么快乐呀?像我这样,很难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我要快乐地饱餐一顿。,以便三天中不再吃东西。”这只狗正兴奋地摇着它的尾巴,好像要向邀请它来的朋友表示它心中的快乐,忽然厨师看见这只狗,便捉住它,粗暴地把它丢到屋外,使它重重地跌在地上。它跛着走开,愤怒地叫着。它的声音惊动了街上其他的狗,都走过来,问它晚宴如何,它假装说道:“啊,老实说,我酒喝得太多了,现在我什么事情都记不得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跑出这屋子的,你们看,我走路也还不太稳呢?”

有些人总是喜欢运用各种门路,参与权势之家的聚会,以人家的文明和礼貌,当然不会把他轰出门外,但也不可能礼遇他,热情地招待他,但这种人事后却会向人吹嘘聚会的热闹和豪华以及自己所受到的欢迎。

还是守本分好,何必贪想那种虚荣呢!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这种欲望。然而,如果你表现出来的虚荣超过了范围,那也许就成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有虚荣心的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

虚荣心的背后必定是某一方面对自我认识不满,所以渴望借助在其他方面的夸张表现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来掩盖弥补自己的缺陷。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所以虚荣的人必定在内心深处不自信。要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将虚荣心彻底撕碎。

走出虚荣的泥沼

虚荣是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是生命中的累赘。只有彻底摆脱了虚荣心的奴役,才能活出一个轻松而又自信的自我。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自信和幸福,你必须将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

有一个人做生意失败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唯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为了能重新站起来,他经常请人吃饭,以拉拢关系。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了两个钟点工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的端上,他以严厉的眼光去制止自己早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虽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己砰然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热烈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却没有一个主动提出帮助。

希望博得他人的认可是人的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们在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后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会掉进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的爱慕虚荣的牢笼里面。事实上,在这种人的心中别人对他的看法最重要。

你也许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努力征得他人的同意上,或者说用在了担心他人不同意你做的那些事情上。如果他人的赞同或同意成了你生命中的“必需”,那么,你又多了一件要干的事。你可能开始时认为,我们都喜欢掌声、恭维和表扬。别人拍我们的马屁时,我们感觉都非常好。谁不愿意被人奉承、恭维呢?没有必要不允许人们这样做。他人的赞同本身并没有害处,事实上,谄媚使人感到愉悦。寻求他人的赞许只有在它成了一种必需而非一种渴望的时候才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如果你渴望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自信、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倍感失落。这时候,很可能就会导致人的自暴自弃。同样,一旦征求他人的同意成了你的一种必需,那么,你就把你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给了别人。在爱慕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别人的任何主张你都必须听从,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别人不同意你,你就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得你选择的是让他人去申诉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如果你经常抱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进而导致你的不自信。而且,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人类的虚荣之心是根深蒂固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虚荣问题,不在于如何破坏它,而是在于如何改善它,引导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倘有人因为有钱而虚荣,只要告诉他,把他的钱拿出来经营一种事业,使人类的生活多一种安全的保障,那么,便可以得到人们的理解了。总而言之,虚荣只要用到对人类社会有利的路上去,它就不但无害,而且有益。

物质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攀比行为,其信条是“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要有”,以求得周围人的赞赏与羡慕。社会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自夸的炫耀行为,通过吹牛、隐匿等欺骗手段来过分表现自己。例如有的人吹嘘自己是某要人的亲戚、朋友,有的人将自己的某些短处隐匿起来,偷梁换柱,欺世盗名。这些情况已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在真实面上制造一些炫目的“光环”,使你真假难辨,而虚荣者从中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精神生活中的虚荣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嫉妒行为。虚荣与自尊及脸面有关,自尊与脸面都是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通过社会比较,个体精神世界中逐步确立起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又下意识地驱使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新的自尊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就会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

要克服虚荣心,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生在世界上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社会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但在社会生活中要把握好攀比的尺度、方向、范围与程度。从方向上讲,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的比较,如比一比个人在工作中的作用与贡献,而不是只看到个人工资收入、待遇的高低。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成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自夸、说谎、嫉妒等行为,可以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对不良的虚荣行为进行自我纠偏,即当病态行为即将或已经出现时,给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惩罚,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反弹自己,以求警示与干预作用。久而久之,虚荣行为就会逐渐消退,但这种方法需要有超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才能收效。

虚荣心重的人,其自信往往是建立在一些由自己所虚构出的假象之上的,因而是极不牢固的。因此,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信,必须要彻底打破虚荣心的困扰,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克服虚荣心:

1.提高自我认知

提高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

2.做到自尊自重

诚实、正直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而丧失人格。只有做到自尊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虚荣心没有抬头机会。

3.树立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

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一个人追求真善美就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就不会徒有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同时,要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实现理想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4.正确对待舆论

要正确对待舆论,正确看待他人的优越条件,不要影响自己的进步,而应该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5.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横向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一定要比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各方面有没有进步。

只有当你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你才能不会时常为一些徒有虚名的因素所干扰,你才能活出一个真正轻松自信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