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1378400000013

第13章 Part2 修炼篇——礼倾天下,雕饰最优雅的自己(7)

所以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用口说话,而要善于说话,真正能言善语,生活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人成功,蹩脚的谈吐则令人障阻重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有口若悬河的,有期期艾艾、不知所云的,有谈吐隽永的,有语言干瘪、意兴阑珊的,有唇枪舌剑的……人们的口才能力有大小之分,说话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的。因此,要想在说话上成为高手,达到“言为心声,心随言动”的境界,就必须要把握其中的奥秘。

一般来说,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对他们应多用抽象的推理;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对他们应多举明显的事例;对于刚愎自用的人,不宜循循善诱,可以激将他;对于喜欢夸大的人,不必表里如一,不妨诱导;对于生性沉默的人,要多挑动他发火;对于脾气急躁的人,用语要简明快捷;对于思想顽固的人,要看准他的兴趣点,进行转化;对于情绪不正常的人,要让他恢复正常后再谈。如此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最好的说话效果。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继续谈上十分钟并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很好的交际人物了。无论三教九流,各种阶层的人物,你若能和他谈上十分钟使他感到兴趣的活,真是不容易的。而要保持谈话的持续,首先要充实你自己的知识。

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当然不能希望他在说话中应对如流。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利器,一切皆可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皆作精湛的研究,但是那所谓常识却是必须具备的。有了一般的常识,倘若能巧妙地运用起来,那么应付任何人的兴趣谈话,都是不难的。你须多读书多看报,世界的动向,国内的建设情形,科学界的新发明和新发现,世界各地的地方特点或人物的特性,以及艺术新作,时髦服饰,电影戏剧作品的内容等等,都可从每日的报章和每月的杂志中看到。如果任何一个话题你都能侃侃而谈,那么就不会出现冷场和无话可说的尴尬。

说话的艺术

其实,说话中大有学问。有时想说而不能说;有时想说而不该说;有时想说而不会说;有时想说而不敢说。古希腊有个寓言把舌头比作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言辞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

善于说话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把道理说得清楚、动听,并使别人乐意接受。有些人善言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说出无数金玉良言、绝词妙句、豪言壮语、警世箴言;又有些人信口雌黄、搬弄是非,制造多少废话、蠢话、无用之话,给人留下说话轻浮、行动也草率的不良印象。

如果你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时,应该用商量的口气。譬如你对人家说:“我要你这样做”,对方必定对你的命令口气不满,如果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对方也许会接受。假使你要你的秘书写一封信,你把大意讲了以后,要再问一下:“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妥善?看了要修改的地方,又说道:“如果这样写,你看怎样?这样,运用委婉的语气来表达同样可获得发号施令的目的,但效果却不一样。

假如你正在兴高采烈地跟许多朋友畅谈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东拉西扯地谈些煞风景的话,把欢洽气氛扰乱了,这正如有人给你浇了一盆冰水。这种不知趣的人便是不懂得察言观色,人们在背后一定骂他一声冒失鬼。所以我们每次接触到一个人物时,必先看看四周的环境。并明白对方近来的生活情形如何,倘若对方正是得意的时候,你不可在他面前光说不得意的话。

如果你不能应付自如,就试试提问的方法,问话可使对方开口。比如,遇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形,等等。总之,问话是一个打开对方话匣子的最好方法。问话最要注意的是:要问对方所知道的问题。问对方所最内行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能否有充分力量答出,那么还是以不问为佳。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文明社会,探讨学问、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说话。甚至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看他说话的能力。另外,我们还知道口才不是先天造就的,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因此,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和谁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就能驾驭奇妙的舌头,改变你的一生。

说话四要

1. 话要说在点子上

“吹笛要按到眼儿上,敲鼓要敲到点儿上”,话说在点子上对方自然会欣然接受。话不在多,点到就行。在生活节奏紧张快速的现代社会中,没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你的长篇大论。这就要求你在谈话时要做到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乔治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亨,资产逾10亿美元。某年他与商业伙伴戴维从加州飞往中国某大城市,准备投资建厂,寻找合作伙伴。三天后,乔治坐到了谈判桌前,谈判对象是我国某一大型企业的领导。这位领导精明能干,通晓市场行情,令乔治颇为欣赏。听了这位领导对合资企业的宏伟设想后,乔治感到似乎已看到了合资企业的光辉前景。正准备签约时,忽听这位领导又颇为自豪地侃侃而谈道:“我们企业拥有2000多名职工,去年共创利税700多万元,实力绝对雄厚……”听到这儿,乔治暗暗地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90余万,2000多人一年才赚这么点儿钱?而且,这位领导居然还十分自豪和满意。这令乔治非常失望,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标差距太大了!如果让这位领导经营的话,是很难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利益的。于是决定立即终止合作谈判。

试想一下,假若那位领导不说最后那句沾沾自喜的话,谈判也许会以另一种结局而告终。那位领导最后那些不着边际更是画蛇添足的话,不仅暴露出他自身弱点,而且令外商失去了合作的信心,最终撤回投资意向,的确是多余之至,应该引以为戒。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习惯于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而又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让人听而生厌;还有的人喜欢夸大其词,侃侃而谈,说话不留余地,没有分寸。这样都容易造成画蛇添足的恶果。因此,我们在开口之前,应先动动脑子,让舌头多转个弯儿。准备一些简单明了的话,一开口就往点子上说,千万不要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2. 说话要注意分寸

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取决于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三个人准时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有一人听了之

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

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

下的两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

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

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

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在谈话中如涉入下列几种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随意询问健康状况。向初次见面或者还不相熟的人询问健康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唐突,当然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谈话涉及他人的隐私。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这里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讲一些低品位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要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应注意的。

3. 说话要有真情实感

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集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成功的说话者的法宝。用真的情感、竭诚的态度去呼唤人们的心灵,对真善美热情讴歌,对假丑恶无情鞭挞。用诚挚的心去弹拨他人的心弦,用虔善的灵魂去感化他人的胸怀。让听者闻其言,知其意,见其心,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就会令讲话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发生磁铁般的影响,唤起群众的热情,这样就能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发生“共振效应”。

一个人如果讲话华而不实,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虽然能一时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得不到听众的心,只有讲话时袒露情怀,敞开心扉,才会达到语调亲切、说理虔诚、激情迸发、内容充实的效果,也就会字字吐深情、句句动心魄。

4. 说话要朴素简洁

许多人都问,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呢?这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平凡、朴素、简洁。

有人曾询问马克·吐温:“演说是长篇大论好呢,还是短小精悍好?”马克·吐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个风趣的故事:一个礼拜天,他到教堂去,适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难生活。当慈善家讲了5分钟后,他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美元,当慈善家讲了10分钟后,他就决定将捐款减至25美元,当慈善家继续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之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5美元,慈善家又讲了一小时后,拿起钵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当从马克·吐温面前走过的时候,马克·吐温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两美元钱。马克·吐温从原本决定捐助50美元变成偷走两美元钱,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细想起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那位慈善家只需5分钟讲完的话,却滔滔不绝,拉长到60分钟,致使他的说话形象一落千丈,说话风格令人生厌,这怎能不引起马克·吐温的反感,以至于恶作剧地从那位慈善家的钵里偷走两美元钱。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话简练有力,能使人兴味不减。冗词赘语,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因此,要想使自己所讲之话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受人喜欢,请首先节俭你的话语。

不伤人的拒绝法

人总会遇到一些为难的事情,总会有些同窗好友、同事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要相互求旁人点什么,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过分,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这就出现了要谢绝、拒绝他人的问题。例如,有同学邀你外出游玩,可你因事不能同往;有人送给你礼物不好接受;父母疼爱帮你做些事情,你不愿让替你做;别人提出过分要求等,面对这种"难题",有时我们不得不拒绝、谢绝。

但处理这类问题时,人们往往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谢绝、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可又怕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需要把握一个度,要特别注意礼貌、分寸,掌握一定的技巧,使自己能轻松愉快地说出“不”字,也能使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不”字。

推脱法:对不喜欢,又不想扫对方的兴致的问话、问话,如有人在背后议论别人闲话,你不想苟同就不要参与辩论,只需表现已接受到信息,但对信息不加评论就行了。还可以借助一些形态语言加以婉拒。如不表态,一笑置之。也可以用拖延的方法表示拒绝。如遇到难缠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脱,直到对方死心。但要注意态度要不温不火。

转移法:即当别人提出的无理的要求或问题时,你要拒绝时,在说“不”前,务必让对方了解自己拒绝的苦衷和歉忌,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把他引向另一方,巧妙运用转移的方式进行拒绝。

留有余地法:从人际关系角度考虑,拒绝要尽可能把理由讲充分。从接受者心理接受能力考虑,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思想准备空间。这样在适当时拒绝对方,还能让对方感到你至少已尽了努力了。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是最成功的拒绝。但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讲话的人或许认为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切莫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婉转法:对上司或主管交办的工作,出于责任心需要反对或拒绝,那么,既要坚持主见又保护上司的体面,该选择什么样的拒绝方式呢?可以选择上司意见中某一方面被你认同的地方加以肯定,尔后提出相反意见,即先通过恭维打消上司意见被拒绝的不悦,让其不失体面。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说明,让上司意识到你的观点比他的观点更切实可行。不要因为看到上司脸色不好又忙不迭地改变自己的观点,附和上司。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暴露出自己胆怯无主见的平庸一面。

外交辞令法: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确定“是与不是”时,“不可奉告”,“天知道”,“这个,我也不懂”,“难说”等外交辞会都可以借用。

感谢好意法:如果对方发出游玩的邀请,或赠送礼物等,而你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谢绝时,要称赞和感谢对方的热情友好,表示非常高兴接受这份感情。如:"你对我非常关心。你这番心意我领了!""谢谢你的好意!"这样做来,对方即使被回绝,仍觉得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因为你理解了他的美好用意。

致歉法:“对不起,让您失望了!”;“很抱歉,我实在不能......”;“请您原谅......”这些话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将使你显得高傲和不近人情。因而,为不能满足对方的愿望而致歉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