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1379700000023

第23章 语言典故常识(3)

晋人郑丰曾有一首题名为《鸳鸯》的诗,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这里的鸳鸯显然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以鸳鸯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他在《长安古意》中的诗句“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就是形容青年男女的。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放火”原来是指?

A?郾“杀人放火”的放火

B?郾点灯 C?郾发脾气

D?郾闹花灯

答案:

D。

聚沙成塔:

从前有位州官,叫田登,强迫下属和百姓避他的讳,不许用“登”和与“登”同音的字。元宵要闹花灯,本来叫“放灯”,下属无奈,只好将告示写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所说的从小熟读兵书,真正打仗时只知道照搬兵书,不联系实际,最终导致失败的将军是?

A?郾赵奢 B?郾廉颇 C?郾赵括

答案:

C。

聚沙成塔:

公元前260年,秦军攻赵,赵国名将廉颇坚壁固守,等待“敌疲我打”。两军相持三个月。后赵王听信秦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改变廉颇的策略,大举进攻,结果是赵军惨败,40万将士被活埋,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最早是“见”什么?

A?郾美貌女子 B?郾秀丽风景

C?郾军事地形 D?郾一幅名画

答案:

C。

聚沙成塔: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西汉汉宣帝时期,老将赵充国请战时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亲自到边境去看看,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然后上奏。”

我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她们是?

答案: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聚沙成塔:

1)我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她们是春秋时期的浣纱女西施;西汉时的匈奴王妃王昭君;东汉的歌妓貂蝉;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四个美人各自都有一点生理缺陷。西施的耳轮长得特别;王昭君的脚长得大;貂蝉有狐臭;杨玉环体胖走路的声音沉重难听。

3)这四个美人各自想了一个掩饰的办法。西施让金银匠给她制作了一对金环戴在耳轮上。她给这个金环起名叫耳坠。王昭君请巧裁缝给她制作了一件长裙。貂蝉自采花汁制成香气扑鼻的花露水用以掩盖狐臭的气味。杨贵妃令铜匠制作了许多小铜铃佩戴在衣裙上。她给这佩铃起名叫响铃。后来这四件东西代代相传,不断改进,成为妇女们的装饰品。

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指的是?

A?郾杨玉环 B?郾貂禅

C?郾王昭君 D?郾西施

答案:

C。

聚沙成塔:

汉代的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据传,王昭君见到南飞的大雁,更加怀念故土,便触景生情弹起琴来。不料,飞雁听到琴声,忘记了摇动翅膀,跌落在地上。

“沉鱼落雁”中的“沉鱼”是指?

A?郾杨玉环 B?郾王昭君

C?郾西施 D?郾貂禅

答案:

C。

聚沙成塔:

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的女子,传说她在河边浣纱,河水映着她婀娜多姿的身影,非常美丽,连水中的游鱼看到了,竟忘了游水,慢慢地沉到水底去。从此,人们就送了西施“沉鱼”的美号。

“闭月羞花”中的“闭月”指的是?

A?郾苏小小 B?郾西施

C?郾貂禅 D?郾王昭君

E?郾杨玉环

答案:

C。

聚沙成塔:

貂婵是汉献帝大臣王允的歌妓。貂婵在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片云彩,将明月遮住了。王允暗中窥见,借机渲染说:“她比月亮还要美,月亮比不过她,都躲在云彩后面去了。”

成语“闭月羞花”中的“羞花”指的是?

A?郾杨玉环 B?郾西施

C?郾王昭君 D?郾貂禅

答案:

A。

聚沙成塔:

杨玉环被唐明皇选进后宫,据说一次无意中触动了含羞草,含羞草立刻合起了绿叶,以后宫女们便赞叹她的美丽可以“羞花”。

成语“取而代之”最早是要“代”谁?

A?郾商纣王 B?郾秦始皇

C?郾秦二世 D?郾隋炀帝

答案:

B。

聚沙成塔: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块出来看热闹,项羽用手指着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把他的嘴巴捂住:“可别乱说,这可是要诛灭九族的呀!”

成语“毛遂自荐”最先说的是?

A?郾毛遂 B?郾荆轲

C?郾李斯 D?郾张良

答案:

A。

聚沙成塔:

战国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秦国去谈判,平原君随行的人都差不多选好了,就是不挑毛遂。毛遂忍不住,便向平原君请战。平原君说:“‘夫贤士之处事也,如锥之处囊中’,你到我这里三年,我还没有看见你有什么表现呐”。毛遂说:“那我今天就请你把我放到囊中试试看。”结果是毛遂在与秦国的谈判中表现不凡,让平原君刮目相看。

古人常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这个词最初是诗人用来咏颂?

A.荷花 B.牡丹花

C.芍药花 D.映山红

答案:

B。

聚沙成塔:

唐时,程修已陪文宗赏牡丹花,文宗问:“现在京城传唱牡丹诗,你看哪个人写得最好?”程修已回答道:“当数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皇上听后极为赞赏,笑对妃子说:“你们在妆镜台前,饮一紫金盏酒,李正封诗的意境就出来了”。“国色天香”从此就成为对美貌女子的赞赏了。

古人用“倾城倾国”来形容绝色美女,这一比喻典出?

A.《诗经》 B.《论语》

C.《史记》 D.《汉书》

答案:

D。

聚沙成塔:

《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给汉武帝唱过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来,倾城倾国就成为对绝色美女的常用代词。

中国古代称皇帝为“九五之尊”,此典故出自哪里?

答案:

其典故出于《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聚沙成塔:

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所以古人特别爱好最大最多的九,如称天之高为九天,五是一至九数列的中数,古人讲究中庸之道,对这个中数也就有所偏爱,如皇宫要设置五门,所以“九五”就是“德备天下”的皇帝了。

我国历史上“指鹿为马”的人是谁?

答案:

赵高。

聚沙成塔:

秦始皇死后,大权落在赵高的手里。赵高想专权,又怕群臣不听,于是就搞了一场心理测试。他教人牵了一只鹿来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宝马。秦二世说,这明明是一只鹿嘛,你为什么说是马?赵高就说,是马,不信您问大家。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实话实说。其实赵高事前已经放出风声,哪个要敢说是鹿,我就要他的脑袋。

形容精细收打,珍惜粮食的“颗粒归仓”中的“颗粒”两字最初使用是否是指“一颗”或“一粒”粮食?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我国古代的容积共分12级,它们的名称是:石、斛、斗、升、合、勺、抄、撮、圭、粟、颗、粒。“颗”与“粒”是古代容积的最小单位,都是量词。

以“莫须有”罪名迫害别人的是?

A?郾魏忠贤 B?郾秦桧

C?郾赵高 D?郾韩世忠

答案:

B。

聚沙成塔:

岳飞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后被奸臣秦桧所害。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为什么杀岳飞?秦桧无言以对,便说有人说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张宪设计为岳飞收回兵权,这件事莫须有(可能有)。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个字怎能服天下?”

与“方寸已乱”典故有关的人物是?

A?郾萧何 B?郾韩信

C?郾徐庶 D?郾黄盖

答案:

C。

聚沙成塔:

曹操极为赏识刘备的军师徐庶,为让他投奔自己,用计把徐母骗到许昌,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给徐庶,让他快去许昌。徐庶是个孝子,接到信后,急着要走,便对刘备说:“我本要与将军共图霸业是全靠一颗心,现老母陷于敌手,我方寸已乱,对大事无益,就此告辞吧。”

今天我们把招待客人的主人称为东道主,其实东道主最先指的是战国的哪一个国家?

A?郾晋国 B?郾秦国

C?郾郑国 D?郾卫国

答案:

C。

聚沙成塔:

当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时,郑国老臣烛之武利用秦晋的矛盾,说服了秦退兵,并答应秦国,郑国会做他们东方道路(秦国在西,郑国在东)的主人,为秦国使者提供食宿方便。这就是有名的“烛之武退兵”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与谁有关?

A?郾晋献公 B?郾晋文公

C?郾楚庄王

答案:

B。

聚沙成塔:

春秋时,晋献公听信谗言,派人捉拿重耳。重耳闻讯,仓皇出逃。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相待。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突然问:“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你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要是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现在我们用“破天荒”表示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它的来历与什么有关?

A?郾女娲补天神话

B?郾盘古王开天辟地的神话

C?郾科举考试

D?郾新皇帝登基

答案:

C。

聚沙成塔:

唐代科举考试规定,每年京城会试,地方上都要解送一批考生赴京应试。而荆南地区的考生中45年没有一人考中,人们讥笑那里闹“天荒”。唐宣宗四年,有个叫刘蜕的考中了,人们就称荆南地区破了天荒。

“狗不理”包子是源于?

A?郾人名 B?郾地名

C?郾狗名 D?郾狗都不理的包子

答案:

A。

聚沙成塔:

相传天津有位做包子的师傅叫高贵有,乳名叫狗不理,他做的包子特别好吃,名声很大,人们就把他卖的包子称为“狗不理”。

过年的“年”最初是指?

A?郾年月 B?郾一种动物

C?郾年关 D?郾年龄

答案:

B。

聚沙成塔:

“年”据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要使“年”过去,需要用鞭炮轰,于是就有了春节燃放鞭炮的习惯。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

A?郾苏东坡 B?郾杜甫

C?郾文天祥 D?郾陶渊明

答案:

D。

聚沙成塔: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曾当过彭泽县令。上任不久,太守派督邮来检查工作,这位督邮,人品粗俗,官不大,架子却不小。陶渊明忍无可忍,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炒了上司的鱿鱼,离开了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彭泽。

“狗肉朋友”这个典故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郾汉高祖 B?郾隋炀帝

C?郾元太祖 D?郾明太祖

答案:

A。

聚沙成塔: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一天他认识了卖狗肉的樊哙,刘邦替樊哙招来了生意,樊哙让刘邦吃狗肉不必付钱,于是他们互称为“狗肉朋友”。

典故“半部论语治天下”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A?郾赵匡胤 B?郾赵普

C?郾孔子 D?郾孟子

答案:

B。

聚沙成塔:

赵普是五代时后周人,赵匡胤建立宋朝,赵普有功,当了丞相。宋太宗继位后,赵普还当丞相。赵普并非进士出身,读的书也不多,一些科班出身的官员心里不服,就讥讽他说,所读的书不就是《论语》而已。此话传到了宫廷,宋太宗就问赵普说:“听别人说,你读的书不多,就只读了《论语》?”赵普听了坦然地说:“我生平所知道的,确实没有超过这本书的。过去,我用半部《论语》帮太祖平定了天下,如今我再用另半部《论语》帮助陛下来治理国家。”

上厕所在古代又叫什么?

答案:

出恭。

聚沙成塔:

明代科举考试,备有“出恭入敬”的牌子,考生上厕所必须领出恭牌,以防止考生擅离座位,一来二去,出恭便成为一个上厕所的代名词。

“五花八门”中比喻卖茶的女人叫?

A.金菊花 B.木棉花

C.水仙花 D.火棘花

答案:

A。

聚沙成塔:

古时候,“五花八门”指:

1)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2)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3)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4)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

5)土中花——比喻挑夫。

6)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

7)二门皮——卖草药的人;

8)三门彩——变戏法的人;

9)四门挂——江湖卖艺的人;

10)五门平——说书评弹者;

11)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

12)七门调——搭蓬扎纸的人;

13)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

“韦编三绝”中的“韦编”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A.青藤条 B.牛皮条

答案:

B。

聚沙成塔:

1)通常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的精神。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字的竹简编连起来;三:概数,指多次,绝:断。

2)《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句?

A.孔子 B.老子

答案:

A。

聚沙成塔:

1)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给予别人。这是儒家所宣扬的“恕道”。

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火树银花”描写的元宵夜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哪座城市?

A.洛阳 B.襄阳 C.长安

答案:

C。

聚沙成塔: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无论什么佳节,总爱用很多人力物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每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他一定要吩咐人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称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长安城当时的热闹情形。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此典出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现代人形容节日(特指元宵节)放灯,焰火灿烂、灯烛通明的繁华夜景,一般都喜欢借用这句成语。

“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古代官职 B.生活用具

C.人物名字

答案:

A。

聚沙成塔: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备受排挤,后被贬做苏州刺史。在任期间,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而邀他饮酒,并邀请了几个歌妓同席作陪。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经常看到,已经不足为奇了。

典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一饭千金”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位古代名人身上?

A.韩信 B.曹操 C.项羽

答案:

A。

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