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志向的确立要以为人类谋福利为根本,树立了志向就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树立远大的志向,从大的方面说,可以为国家作贡献、为国争光,从小的方面说,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方向、坐标,使人生更加有意义。纵观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的人。
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桥梁专家茅以升,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被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座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认真观察桥;读书读到桥,就把内容摘抄下来,看到报刊上桥的照片,他就搜集起来。15岁他就考入了专门学习造桥的学校,继而走上了桥梁建筑的道路。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申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这些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父母应该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孩子在童年和少年阶段还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不可能有具体的人生理想。所谓“从小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
童年、少年时期是“志”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父母如果能抓好立“志”这一根本环节,就能使孩子有较大的人生规模和较高的品德归属。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明确的品德归属。在心中编织起来的童年的理想中,已开始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高档或低档、伟大或是平庸。一个没有好好立志的人,不管他的意志、智力、品德有多好,都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才智不错的人物沦为平庸,也有很多人做任何事情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容易满足,不再有进取之心,难以再上台阶。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则对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有更高的追求、更远大的奋斗目标。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总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因此,千万不能错过童年、少年阶段的立志阶段。他比其他所有教育和培养都更重要,也更无法弥补。
帮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希望,是信念,是追求;理想是催人上进的精神支柱,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理想不同于幻想,幻想是一种梦幻泡影般的空想妄想。一个人如果整日幻想,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特长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树立自己的理想。
【成功导读】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从小就爱幻想,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父母十分重视和爱护儿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去努力探索。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到花园里给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成长。别小看这泥土,是他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他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听到这些话,小达尔文疑惑地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猪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猪是猪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和蔼地回答他。“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达尔文接着问。小达尔文打破砂锅问到底。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呢!”
有一次,达尔文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看,并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分明是一枚十分普通的十八世纪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对达尔文说谎,姐姐很是恼火,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改掉“说谎”的坏习惯。可是父亲听了以后,并没有在意,他把儿女叫过来说:“这怎么能算是撒谎呢?这正说明了他有丰富的想象力。说不定有一天他会把这种想象力用到事业上去呢!”
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成功的达尔文,也没有今天的“进化论”。而达尔文的父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爱护了儿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想象力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和任何预见。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孩子进行创造的源泉。孩子学会了想象,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就容易做出新奇的创造。孩子的生活中充满着想象,当孩子头一次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开始。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充实孩子的感性形象和理性知识。不妨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或者科学幻想故事。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熟悉各种形象,也要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知识。
【成功导读】
李嘉诚是李氏家庭的长子,父亲李云经非常疼爱他。从五岁开始,李嘉诚就在潮州观海寺小学开始他的学习生涯。从上学的那天起,李嘉诚心里就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决不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和永不气馁的行动。李嘉诚在学校学习非常勤奋,回家还要读很多课外书。
李嘉诚每天放学后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在那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李嘉诚童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块狭小却辽阔的天地里度过的,书使他懂得了许多知识和道理,这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父亲李云经不仅引导他走上了读书的道路,而且还给他辅导答疑。令李嘉诚感动的是,父亲经常陪他在灯下读书,以便随时回答他的问题,随时给他以精神上的鼓励。李云经从小就教育李嘉诚做人要有骨气、有毅力。对于这些,李嘉诚从小就铭刻于心,终身不曾忘却。
有一次,李云经领着小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生活的道理。李嘉诚一边似懂非懂地听父亲讲述,一边好奇地看着蓝天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看着万吨巨轮。他简直弄不懂这深深的水,怎么可能稳稳地浮着这么大的船,而且还是铁的,他太佩服船长了。他认为能让这么一条大铁船稳稳地浮在海面上的人,一定是个大英雄。于是他向着大海,向着那艘万吨巨轮喊道:“父亲,将来我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李云经疼爱地抚摸着他的头发,高兴地说:“好孩子,有志气!阿诚,做一个船长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很全面的问题。”然后,父亲又极其认真地告诉李嘉诚,“你看,现在天气很好,是难得的晴天。但是,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呢?做船长的,就要提前想到,就要提前做一切事情。而且,阿诚,要记住,做任何事情就像做大船的船长一样,既要预先准备好一些事情,又要随时准备应付突然来临的一切事情。”
深受父亲的影响,船的形象,船长的意识紧紧地伴随着李嘉诚奋斗的一生。李嘉诚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船,把他驰骋商场、纵横东西的李氏王国比作一条船,所以,他很自豪地宣布:“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行进在波峰浪谷中船的船长。”
李云经从小就引导李嘉成树立远大理想,并教育他实现理想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孩子的理想只是当个船长,有什么好鼓励他的,理想就应该是当科学家、企业家、歌星、影后等等。
理想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并不重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这才是最关键的。更何况,在实际过程中,许多人年幼时的理想往往会在成年后发生变化。理想的作用,只是给孩子确立一个努力的方向。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嘴里说出的理想,多去问他一些“为什么”,这是最好的教育契机。比如孩子要做医生,可以先问他为什么要做医生,然后用浅显的道理告诉他做医生要具备哪些知识,还可以把一些著名医生的事迹讲给孩子听,告诉他要从小好好学习,多汲取知识,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总是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上小学开始,就为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规划好,甚至想好了孩子以后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为此,许多父母不顾孩子的想法和爱好,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去发展。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孩子会因为缺乏自己的理想而失去努力的内在动力。明智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并且不要在孩子树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就放弃理想。
【成功导读】
多年前,一位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父亲回答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有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父亲的话使两个儿子产生了飞起来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天,牧羊人带回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做动力,使他飞向空中。两个儿子觉得很好玩儿,照着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他们因此兴致倍增,并引发了造飞机的想法。经过反复试验,世界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故事中的两个年轻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莱特兄弟父亲的一句话使孩子得到了启发,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并为他们今后树立远大理想奠定了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一种生命的欲望,再加上一种持续的动力,那这个人将来是了不得的。这种持续的动力就是远大的理想。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经问过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准备做什么,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歌星、老师、开飞机、开公共汽车、卖电影票甚至做饭等等,父母要么笑意盈盈,要么大吃一惊,要么皱眉暗自叹息……父母是否探究过孩子幼小心灵萌发的各种理想,都基于哪些原因呢?其实孩子有什么样的理想一定是有原因的,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对生活的认知。孩子回答自己的某种理想时,可能源于对周围生活最简单的认知。他从父母和周围人的口里得知,哪些职业是受到大家崇敬和赞扬的,哪些职业是被大家看不起或不屑一顾的,比如看到电视上某个歌星唱歌,父母痴迷地追捧或仅仅一句“太好听了,喜欢他的歌”,都可能让孩子萌生当歌星的理想;比如在街上看到扫大街的,父母赶紧拉着孩子走开,也可能让孩子对该职业产生最初的不认同。
第二,父母的引导。有些父母希望孩子日后从事某种行业,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以后当医生,就可能给孩子灌输治病救人的意识,让孩子从小多去药铺,认识各种药材,对孩子扮演医生护士的游戏大加赞赏,潜移默化,让孩子树立起当医生的理想。
第三,自然心生。有时候一个梦想仅仅源于某一件小事。有的孩子很喜欢小动物,整天跟小狗小猫在一起玩耍,就可能萌生当动物学家的念头;有的孩子每天坐公交车,就可能想长大也开公共汽车;有的去买东西,觉得售货员很神气,也想以后当售货员;还有的孩子觉得幼儿园老师很亲切,就想以后长大做幼儿园老师。
对于孩子的各种各样理想,其实父母不必太当真。不要因为孩子的理想太平常而担心,或因为太不切合实际而觉得好笑。孩子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现在的理想往往只是很浅层的想法,随着他的成长,会不断调整变化的。
呵护孩子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不断进取的动力。没有理想的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地度过每一天。因此,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在这里应该告诫父母:选择什么样的理想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只起引导作用,父母没有权利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懂得呵护孩子的理想比什么都重要。
【情景再现】
钢琴老师给珊珊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必须练习4首练习曲。一旦孩子琴弹得不好,父亲就用手指戳她的头,还推搡她,大声训斥她。
珊珊就这样承受了两年,终于有一天扛不住了:她经常挤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胳膊腿还控制不住地乱动。班主任也向父母反映:“珊珊上课挤眉弄眼,还摆肩膀,经常突然尖叫,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后来,医生诊断珊珊患了抽动症,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