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有多凶猛,世界就有多软弱
13984900000006

第6章 你凶猛,世界就会俯首称臣

我相信很多和我同龄,或是更加年轻一些的朋友,都在一种塑造好学生、乖孩子的教育模式下成长:学校里,要遵守各种纪律,轻易不能越雷池一步,学习一定要好,一定要按时做功课,至于其他,牢记万不可令老师头疼就好。回到家里,父母安排一切,自己只管听从就可以了,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会被默认为青春期的叛逆,不值一提。并不需要你有过多的社会接触,管好自己的学习就好了,最好用军事化管理让你和社会隔绝,不是吗?

这篇文章我并不是要来抨击什么教育制度,我只是想说,在这样的成长模式之下,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软弱,变得容易怯懦,变得无法面对任何真正的困难和挑战。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你甚至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察觉不到自己那个软弱的内在,却在不停地抱怨这个世界有多么残酷,有多么不近人情,生活有多么艰难……

我认识一对哥们,俩人是高中同班同学,阿顺成绩拔尖,在班上属于呼风唤雨的那种,家里条件也很好,念的是全国TOP20的名牌大学。相比起来,小伍就毫不起眼了,以前学习就不好,常常惹出点儿破事来,老爸还是个嗜赌如命的酒徒,最后还是高考前三个月赌了一口气,才考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

毫无疑问,在进入社会之前,阿顺跟小伍,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毕业之后,阿顺如同剧本里写的一样,顺顺当当进了一家银行,踏足人人羡慕的金融行业,而小伍冲破脑袋才终于被一家小公司录用,干着类似打杂的活儿。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阿顺的工资可能是小伍的数倍。

小伍干了一年之后就意识到,一直待在那个小公司混日子绝对不行,他必须直面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大好的时光都消磨在这种不值一提的工作上。但他深知自己没有什么资本,可谓两手空空,唯一所拥有的,可能就是一腔敢于挑战一切的勇气。

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而言,这世界可不可怕?当然可怕,但是小伍没有被吓倒,他坚定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令小伍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听说他辞职创业之后,阿顺还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羞辱了他一通,意思是说,捣鼓那些低端没前途的玩意儿,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点儿正事。

听到这些小伍只是笑笑,他根本没有在意,类似的言论他早已不知道听过多少,而这和那些他每天要面对的头疼至极的麻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时间点转移到了仅仅三年之后,这对哥们的处境竟然完全倒置了:阿顺看似顺顺当当地干着银行小白领的工作,但手里毫无闲钱,一套房贷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小伍呢?已经经营着一家二十来号人的公司,许多和他年纪相仿的员工,都要围着他喊一声“伍总”。

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两个人都喝得有点儿醉了,扶着天台的栏杆,跟我们吐露这三年来的得失。阿顺先是半带着调侃来了一句:“小伍我是真的没想到你能搞这么大,这才几年啊,我承认当初我是看错你了。”

小伍没有直接接过话茬,只是笑了笑:“顺哥,你看看你的朋友圈,再看看我的,你就知道了。”

我们翻开一看,原来阿顺的朋友圈,大致就是两种内容:一种是晒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晒带着女朋友出去玩,各种撒狗粮;一种就是负能量大爆发,骂上司垃圾,吐槽加班,抱怨客户不通人情、胡搅蛮缠……

阿顺好奇地看了眼小伍的朋友圈,发现那里空空如也,根本没有发东西。

看到阿顺那不解又觉得荒唐的眼神,小伍哈哈笑了:“我哪有空发什么朋友圈啊,每天忙完了我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胡乱吃点儿东西倒头就睡成死狗了。也就是今天聚会,想看看大家这么久都在忙啥,才跑去翻开你们的朋友圈仔细看了看。”

接下来又到了阿顺吐苦水的时间,他说自己也不是没有想过走出体制,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但根本没有那个胆量,他觉得自己连个客户都搞不定,要是自己出去单干,碰到各色人等,哪里应付得过来?要是处理这些麻烦,都像以前对付考试卷那么容易就好了。

小伍却说:“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你一直躲在那个安逸的环境下,所以才会害怕这些。因为在你看来,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客户,本质上,他们都只不过是影响到你完成每日正常工作的一道道试题。同样地,在他们看来,你不过是诱导他们掏钱的一个“人偶”,你们不需要有真正的接触,只要各自把自己的角色饰演好,就可以了。可是对于我而言,所有的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助力,让我能够更快地看清这个世界运转的本质,所以,我不会厌恶它们,更不会惧怕它们。”

我觉得,小伍的这番话说出了许多成功者的心声,他们不断地和各种人打交道,不断地面对各种麻烦,才能渐渐把握自己要走的路,才能变得更加强大。而当他们自己强大起来,就会忽然发现,原来之前觉得高高在上的那些人,还有那些不可击败的敌人,一下子都变得弱不禁风,甚至他们还会有求于你,围绕在你散发出的光芒之中。

就好比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只有你不断凶猛地去冲击它,它才能最终被纳入你的版图。如果你畏缩了,绕道而走,那么它永远都会用最冰冷的一面,阻挡你的接近。

可是有太多的人,就因为自己一路走来都是走在前人设计好的轨迹上,从未尝试过逾越这条路线一步,因此就算发现这条路渐渐变得不好走,也根本没有办法去寻找别的出路。还有一些人,鼓起勇气做出了一些尝试,但骨子里依然是怯懦的,只要有什么大风大浪,就会把他们吓回原本的避风港。

我另一个创业的朋友老顾,曾经遇到过一件事。他在创业不久,刚刚有点儿起色之后,就遇到了行业内的一个算是巨头的对手。以这个巨头当时的体量,可以轻松地弄死他的公司,只不过像他这样的公司太多了,他的公司还没有引起巨头的重视。

这时候,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不少人认为,保持这样的现状就好了,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至少不会引来这个庞然大物的注意,而让公司走向死路。但老顾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样做的话,无异于在一个巨人的脚趾间发芽求生存,就算今天侥幸没被踩死,也根本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

所以,老顾选择了直面这个对手,既没有认?,也没有安于现状。果不其然,巨头发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对手,但是他们很快也意识到,花费资源去剿灭老顾的公司,并不划算,于是他们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说想要搞一个合作。

这个合作,就是双方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公司,两边都入股,相互共享优势资源实现双赢。

听起来的确很美妙,老顾公司大部分人也都接受这个方案。但是,老顾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原因是,在他看来,这样的合作根本不可能长久,对方体量太大,一定会凭借自己的体量占据新公司的绝对主导,到时候,自己这帮人就会变成彻底的傀儡,想做什么都会处处掣肘,沦为替巨头打工的“马仔”。

据说那天老顾的拒绝,让巨头的代表们大跌眼镜,却也无可奈何。结果几年过去之后,巨头内部结构改造转型,放弃了这一块,老顾的公司却做得风生水起。时至今日谈到曾经那个庞大的对头,他依然心有余悸,但他也庆幸自己做出了强硬的选择,宁可站着死去,也不能被屈辱地击倒。

在我看来,老顾这样的人,已经属于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猛兽,达到他那样凶猛的程度,世界会用完全不同的姿态来回馈他。而比他更凶猛的人,又会达到更高的高度,看到更不一样的格局,上升到更高的阶层。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在无数成功者身上都发生过。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留学时,一个很厉害的前辈跟我说过的一番话。

他说:“那些优秀的人最强悍无畏的一面,是去挑战这个世界的秩序。上百年来,有多少一贫如洗的移民,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搭了条船就去闯荡。哪怕这里已经被多少先行者,多少既得利益者布下了重重障碍,但都挡不住那些最勇猛的人,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当时他指着远处的天际线说,你看那里每一点亮光,都是一个勇敢者留下的传说,你看到的优秀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打破了前人制定的所谓“规则”才走到今天的,毫无例外。

多少年来,每当我觉得软弱无助,想要找个避风港停下歇歇的时候,都会回想起他的这些话语,又重新激发出身体里潜藏的那些斗志。

这个社会,本质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你想要靠着别人吃剩下的那些残羹冷炙活下来,当然可以,甚至你还可以自以为自己过得不错。但是真正的竞争者,只会凶猛地搏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是的,竞争太激烈,地盘太难抢,他们多少次舔舐自己的伤口,多少次差点儿倒地再也无法起来,但却从未丧失过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望。

毕竟,当你凶猛时,这个世界才会变得软弱。而甘愿成为弱者的人,永远不会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