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和不少朋友聊天时,聊到过关于工作效率的问题,当然也涉及学习效率,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有困惑,觉得自己的效率有些偏低:经常会把精力投入在低效的状态上,或者干脆无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工作时不知不觉消磨了很多时间,但成效很低。还有一些,是被各种自身或外界的因素所干扰……总之,就是表现得很拖延,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工作热情。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呢?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困扰着那些刚刚进入职场缺乏经验的新手,也令许多职场老鸟头疼,特别是当他们处于瓶颈期,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之后。下面,我简要地介绍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一、在开始工作前,预先思考一下今日完成任务的流程
这个流程,也包括任务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你的上司都会把需要进行的任务确定好,但是对于自由职业者或者其他人而言,这就需要自己来进行一个统筹分配了。即便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我们也还是可以细分成一天之内要完成哪些具体的部分,还可以细分到上下午甚至每小时。
在确定了一天之内要完成的任务之后,我们要大概地思考一下怎样去完成这个流程。是的,千万不要拿到任务立刻就开始工作,以为这样可以缩减时间。要知道,预先的思考准备是很重要的,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这个思考中,你需要确定是否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不能,需要哪些帮助,这些帮助可以立刻得到吗?完成它们还需要哪些工具,手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此外,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哪些环节是还存在疑问和不确定性的,如果在完成中依然无法解决,可以有哪些替代的方法来直达目标?
其实熟悉编程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思考的流程大致上就是一个程序跑通的过程,当我们做到心里有数有底之后,除了对完成工作会更有条理之外,也能提升我们的信心和热情度。
二、自觉地排除可能会出现的干扰项,减少工作被打断的可能
很多时候,并非我们自己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学习,而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能够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实在太多了。不用说大家也清楚,手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干扰项,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中肯定需要用到它的一些功能,但是其他一些消遣娱乐APP的存在,又会诱惑我们分心。
所以我自己的话,就会准备两部手机,其中一部只安装最干净的工作用APP,只接听电话收发邮件,其他的即时聊天软件,我也会使用工作用的版本,最大程度上精简联系人。工作时或许还好,因为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对于自由职业者和自我学习者而言,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信息爆炸加碎片化的时代,为了争夺更多流量,任何信息源都会想方设法博取你的关注来制造热点,就连朋友圈都是如此,要想对抗这种无孔不入的干扰,除了自我管理之外,强制地隔绝它们是一种极有效的办法。另外,对于可能会出现的电话,可以在工作开始之前先行处理掉,以免被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分隔工作时间。
三、选择好开始工作的切入点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入真正的工作节奏了。但是,我发现有很多人在工作时,都是想到什么就开始做什么,或者手边哪样东西近,就从与其相关的事情开始做,这其实并不科学。
任何工作的推进,都是分为不同部分的,何况我们经常会同时多任务地开展工作。这些任务本身的轻重缓急,和完成的难易度都不尽相同,无差别地开始切入,看起来是在不停工作,实则并不能提升丝毫的效率。
以我个人的经验,在着手最艰巨的任务之前,先把旁枝末节的小任务清除干净,这是一个提升效率的好办法,因为那种任务大头往往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包括百分之百的专注度,此时那些小任务就变成了干扰项,先解决掉为好。
另外,某些需要多次“中断——等待——继续进行”的任务,可以提到前面进行,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顺便完成其他的事情,这是一种很基本的统筹规划思路。切记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不要想着一心多用,我曾经写过一篇科普文章,人的大脑机制从来就不可能并行完成多任务,除了迫不得已之外,做好手中的事,其他的事先放一放。
四、遇到困难时切勿钻牛角尖,也不要过于焦虑
可能是那些热血励志片看多了,我自己曾经有个阶段,工作和学习时遇到非常棘手的困难时,总是一门心思想要独自搞定,虽然这样做,当最终完成的时候,有着巨大的成就感,同时对个人能力也是一次提升,但我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阶段中我本身处于压力不算大,工作的烦琐程度也不算高的状态,所以我还可以用尽一切能力去挑战那些大麻烦。但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当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时,想要仅凭自己独力去完成,是不切实际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复杂而且压力很大的工作氛围中,不断面对难题,难免会增加不必要的焦虑感和挫折感,会让人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解决不完的麻烦。
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先停下来,放松一下,暂时把棘手的麻烦搁置。过10分钟以后回来,再重新调整思路,看看之前是不是钻了牛角尖,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人的大脑本身就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一直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反而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另外,如果获得他人的帮助可以大大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开口,这时候就不要太顾及面子问题了,最终你需要拿结果和成绩来说话,至于过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好。
五、保持简洁而高效的沟通,消除情绪化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场面:某人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本身就处于极度烦躁的状态,在和其他人进行工作沟通时,总是不断地口出怨言,而不能很好地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久而久之,和他沟通的人也会产生怒气,这场交谈也就变得更加难以持续下去……
所以,哪怕心里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痛苦不堪,也不要把负面情绪传达给你的同事、上司,特别是那些本意是给予你帮助的职场伙伴。这是一种低效且不成熟的沟通,还会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感。
高效的职场沟通,应该迅速把握要交流的信息本身,把你想让对方了解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就好,细节部分只需要让他知道他需要了解的,前因后果中不必要的环节,则不必阐述。还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用几个关键词来归纳出你想说明的重点,让听者觉得一清二楚,直入问题的本质。
此外,当对方开始说话时,不要总是插嘴去补充修正,更不要急不可耐地打断他的发言,先耐心地倾听,当你百分百确定对方误解了,或者是还没有领会你的意思之后,再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指出这一点。
如果在交流,特别是多人的会谈中遇到了分歧,不要一味地强调你的正确性,而要把每个人的意见都听取之后,再进行对比和总结。集思广益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时候人多力量大,综合大家的意见才能获得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彼此分歧很大,也应该快速结束争执,让拥有拍板权的人来定夺,不要纠缠在一个问题上,非要闹得“你死我活”不可。
六、做好必要的记录,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以前我有个同事,每次把重要的事情都记在手心里,当时很多人还笑话他,说这是小学生的举动。但事实证明,他做事就是比其他人更靠谱,更稳重,几年里从来没有出过大纰漏。
由此可见,在重要的环节记录下关键性的信息,是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的。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剧和电影里有一面这样的墙(特别是警匪片),它被各种小纸条和照片贴满了,然后还有绳索和记号贯穿其中;这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记录,在国外的工作场合很常见。
须知,人的脑力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如果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能减轻大脑的负担,就不要错过,这样既可以让大脑得到更合理地被运用,也减少了它出错的概率。
七、真正地去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当成任务交差
是的,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这一条才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本质性要素。
只要体验过就知道,当自己对工作充满热情时,所发挥出来的高效是远超个人平均水准的。我自己曾经在忘情工作时,一个星期内就完成了之前根本没想过能够这么快完成的难题。
记住,不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敌人,而是尽可能地去享受它。毕竟,当你高效完成工作之后,得到的不仅是升职加薪这些实质性的好处,更是可以让你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