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401500000038

第38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11)

秦国得知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作战。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先故意打了几次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两万多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捣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尝到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应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乱箭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最后全部被秦军活埋。四十万赵军就这样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挑毛病

宋代辛弃疾既是文学家,又是军事家。他晚年驻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创作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特意举行了一场宴会,请人演唱了这首词,然后请来客提意见,在座的客人都纷纷夸赞写得好,没什么人批评。辛弃疾一定要大家挑毛病,后来岳飞的后代岳珂说道:“我觉得这首词用的典故太多了。”辛弃疾高兴地对大家说:“他确实说中了我的老毛病!”

何谓“逐鹿中原”

历史上从商王武丁开始的“逐鹿”活动,备受历代统治者喜爱,因而将鹿喻为“帝位”“国家政权”。“逐鹿”之举便成为历代政治家争夺政权的代名词。成语“逐鹿中原”就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比喻很多人为夺取政权而争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据记载,楚汉争霸时,齐地有个叫蒯通的辩士,认为天下的胜负将取决于韩信,于是假扮看相之名,前去游说韩信。

蒯通见到韩信后说:“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连连推辞道:“请你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不薄,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于是,韩信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后来,刘邦依靠韩信灭了项羽。但汉朝建立后,刘邦反而不信任韩信,解除了他的兵权,而后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对此非常不满,暗中联络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县)驻防的陈郗,伺机起事。陈郗不等时机成熟,就提前宣布反对刘邦。刘邦亲自领兵去讨伐。韩信装病,暗中准备做内应,结果吕后和丞相萧何知道消息后,设计把韩信骗进长乐宫抓住,并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他。

韩信死后,刘邦下令抓来蒯通,要治他死罪,对他说:“你鼓励韩信反叛我,我今天杀死你,你还有何话可说?”蒯通面无惧色,十分镇静地说:“人各为其主,那时候我只是效忠韩信,并不是效忠你呀!再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时,诸侯并起,这种情形犹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它,谁有本事谁先得到它。与你争天下的人很多,因为力量不够而失败,你尽可以杀掉他们!如今你要杀我就动手吧。”刘邦听了蒯通这一番话,觉得也有道理,便赦免了他的死罪。

什么是四不像

四不像就是麋鹿。麋鹿是古书上的名称,四不像则是民间的俗名。四不像一名的得来,源于麋鹿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亦有人称其角似鹿非鹿,颈似骆驼非骆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

专横跋扈有多嚣张

看见这个标题,大家就会想到这类人专断蛮横,肆意妄为的样子。从古至今,此类人并不少见,他们大多依仗自己手中的权势或强有力的后台,为非作歹,压榨百姓。此语出自《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东汉时期,有一个狂妄自大、凶悍蛮横的将军,名叫梁冀,自小放荡不羁,喜好喝酒、打猎、斗鸡。他倚仗着自己的妹妹是汉顺帝宠爱的皇后,肆意妄为,异常骄横。他先后担任过黄门侍郎、虎贲中郎将、执金吾等重要职务。

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他上任以后,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当时,梁冀的父亲、大将军梁商有位老朋友吕放,是洛阳令。吕放在一次进京的时候,拜会了梁商,把梁冀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他。梁商听后很恼火,就把梁冀找来,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并警告他不可再犯。

梁冀因此事对吕放怀恨在心,居然暗中派刺客把吕放杀了。他怕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会怪罪自己,又借追捕凶手为名,把吕放宗族亲友一百多人全部冤杀。

不久,梁商病故,汉顺帝便让梁冀接任了他父亲大将军的职务。从此,梁冀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更加目中无人,胡作非为,朝中大臣都十分惧怕他,不敢得罪他。

公元144年,汉顺帝病死,汉冲帝即位。那时冲帝还是个两岁的幼儿,由梁太后代为执政。梁冀根本不把自己的妹妹放在眼里,在朝中仍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将朝中大权渐渐握在自己手中。

过了一年,冲帝夭折。梁冀为了继续操纵朝政大权,便立当时只有八岁的刘缵做皇帝,史称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年幼,人却很聪明,他知道梁冀在朝中非常骄横,心中很不满。一天,汉质帝坐朝,百官朝见毕,只有梁冀不肯对皇帝施礼,汉质帝心中气愤,他看着梁冀说:“这位就是跋扈将军。”

梁冀听了,非常愤恨,就指使爪牙把毒药掺在汤饼中送给质帝吃,把质帝毒死了。

接着,梁冀又立年少的刘志为帝,即汉桓帝。从此,他更加不可一世。他用各种卑劣手段诛灭异己,前后共专权二十多年。最后,汉桓帝成年后终于诛杀了这个“跋扈将军”。

柏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

明朝时,湖北蕲春县有个县官,仗势横行乡里,专横跋扈,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县官想要延年益寿,便把李时珍找来,请他为自己开一个滋补药方。李时珍早已得知此县官的为人,于是提笔写道:“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二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三钱,山药二钱。”

县官送走李时珍后,高高兴兴地派人去抓药。药铺的人看了一会儿,说:“大人被骂了。”接着便解释说:“这是个藏头药方,把每味药的头一个字连起来读便是:‘柏木棺材一副(官柴益附),八人抬(台)上山。”

抓药的回来把这件事告诉县官,县官气得要命,立即派人到李时珍家里去抓人,却扑了个空。原来,李时珍已料到县官不会就此罢休,收拾好行囊就远游寻药去了。

走马观花原指心情愉快

“走马观花”是比喻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它的本意即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是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此语出自孟郊《登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据《旧唐书·孟郊传》载: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字东野,青年时期曾闲游、隐居于河南嵩山,只爱写诗,不想做官。后来,在母亲的劝导下,才去长安应考进士,可是连续两次落第,受尽冷落和讥笑,由此对社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为勤奋,第三次终于考取了进士,此时已四十六岁。

在多年压抑、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忽然及第,孟郊心中无限欢喜,当即写了一首《登科》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的末两句把诗人当时骑着快马,在春风拂面中得意漫游和尽情赏花的神态描绘得何等生动!在这两句诗的基础上,后来产生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喜结良缘

有个名叫贵良的青年,是个跛子,想找个美貌的妻子,便托花大娘为媒;有个名叫叶青的姑娘,鼻子有些缺陷,想找个英俊的夫君,也请花大娘为月老。花大娘分别介绍对方时,只说优点,让双方高兴。

在约定见面的那天,媒人要贵良快马加鞭,经过叶青门前;要叶青坐在门前,手捧鲜花,遮住鼻子,假装看花。就这样,双方见了,都很满意。

到了结婚的日子,一对情人才彼此看清了模样,都暗自埋怨媒人,但想到当时一个走马、一个看花的情景,不觉又闷笑于心。真可谓一对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