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做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以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永垂不朽!”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处】出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释义】人们喝醉的意蕴不在于酒,而是沉醉于山水。
【解析】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首。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西约5公里处的群山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又名“琅玡山”。
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是当时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而建。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伙奸党,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同情他,特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释义】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解析】原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的意思是: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欧阳修曾把杭州和扬州相比:“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苏东坡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而古往今来,只有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才写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被公推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
中国民间自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一阙《望海潮》把杭州的景观着实铺陈了一番:“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据说:“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因此,北宋灭亡之时,众怨难归,因为西湖有一个“西子”的美称,硬是把“祸国”的污水泼向西湖,把西湖作为灭国的罪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释义】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解析】原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苏轼游历庐山主要是因为他父亲苏洵生前曾入住庐山圆通寺,如今自己前来,也是为了拜访老父的旧友。苏轼的弟弟苏辙,在他被贬官筠州(今江西高安县)途中,曾经过庐山,也到过圆通寺。苏辙到筠州后,曾作了一篇《东轩记》。宋代三苏这三颗文坛明星都相继光顾圆通寺,后人建有“一翁二季亭”用作纪念,圆通寺也因而成为名重一时的庐山巨刹。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出处】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释义】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漫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的澎湃。
【解析】刘勰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杰作,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南北朝以前的文学研究工作,把文学批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珍贵遗产。随着这部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刘勰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可以说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曹操是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征乌桓时,登大碣石山(今河北省昌黎县),当时正值秋季,曹操有感于人生(作者时年52岁,也是人生的秋季),写下了这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以纯粹写景闻名的杰作,而其之所以闻名,不仅仅是他写出了海的气势,更在于把情与景绝妙的交融,做到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处】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释义】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用来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解析】原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关于鹳雀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开元中期,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日下雪,三人一起到旗亭饮酒,正好有十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喝酒,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都素有诗名,但究竟谁更胜一筹,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最多,谁便为最优。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我们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到那名妓唱时,果然是王之涣的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从此,旗亭画壁,就成了典故。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由此可见当时王之涣诗名之盛。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处】出自南宋·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解析】原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著名学者钱钟书说:“唐诗多以丰情神韵见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题中卢梅坡的《雪梅》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脱离花枝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即使化做春泥,它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解析】原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其祖、父皆为进士,在北京做官。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写道:“官吏士民狼艰狈厥,不仕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餐烟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辞官。他在政治上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这首诗表达的正是诗人的这种情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处】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释义】这池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有这源头的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
【解析】原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
还有一个“正本清源”的成语,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表达的其实是与朱熹的诗一样的意思。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在《汉书》的《刑法志》中有一段讨论国家的刑法制度的话,他认为,汉朝当时的法律有很多不合宜的地方,重者太重,轻的又太轻,无法达到法律应有的效果,造成了社会的混乱。所以,班固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刑法制度的修改开始,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整顿,这样,国家才能够安定,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晋书·武帝纪》中也说:“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出处】出自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释义】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解析】原诗为:“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36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王籍,南朝梁天监中除湘东王谘议参军,他广学博涉,富有才气。初仕齐,后仕梁。喜欢游山玩水,作诗学谢灵运。《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释义】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解析】原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