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者:隆莲法师,据我所知,有的大法师出生时,往往都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现象。比如母亲梦见了什么,或者环境和天气发生了某种异常。您出生的时候有异常现象吗?
隆莲: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很平常就生下来了。那时候的女人一旦做了妻子,就要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饭,担子很重。我母亲生我的时候,正在厨房做早饭,忽然觉得肚子痛,连忙跑进房间,很快就生下了我。我是第一个孩子,母亲那时20岁。
作者:听说您3岁就开始认字,童年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那您还有时间玩儿吗?
隆莲(疑惑):什么完?
作者:就是耍不耍?(耍,四川话,玩儿的意思)
隆莲(笑):咋个不要哟?!耍得开心,墙壁上都是我的脚印。
作者:那你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吧?
隆莲:幸福说不上,在那个时代。辛亥革命的时候,我的外公因为参加了同志会,官府要抓他,我们一家就跑到乡下去了……所以我1岁就开始逃难,我是个逃难专家……(笑)
尽管隆莲法师自己一再地说,她“很平常就生下来了”,但我还是想从她的出生地,找出一些她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她,在地域文化及家族上的渊源。
隆莲法师是四川乐山人,其祖父和外祖父祖籍均系四川,可谓地道的川人。这在今天的川人中已较少见到。
四川是一个大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山多水多,山脉连绵水域纵横。应当说长江就是在这里聚集起力量的。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乌江这几大河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注入长江,使其变得粗壮起来,汹涌澎湃地经三峡冲出盆地。
这其中的岷江,似乎特别地神奇伟大。它源出岷山羊膊岭,据说因为是雪山之水而特别地冰凉。就是它,造就了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工程的都江堰。从河源到都江堰,300公里的长度就有2000米的落差,真可谓水流湍急。
到都江堰出峡谷后,它就变得平缓了。托李冰父子的福,岷江水温柔地灌溉着广袤的川西平原,为世世代代的川西人民带来安宁富足的生活。以后它经眉山到乐山,经乐山到宜宾与金沙江汇合注入长江。就在这段水域旁,曾孕育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文豪,一位是北宋的苏东坡,一位是近代史上的郭沫若。两位文豪虽相隔800余年,却同饮一江水,不能不说是一种美丽的巧合。
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三江交汇之处,有一座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佛像,它由岸边的山壁雕凿而成,始建于唐代。高71米,气势恢宏,面庞却异常地慈善安详。
似乎蕴含着某种寓意似的,就在这大佛脚下,20世纪初,诞生了一位女佛学家,她就是中国佛教界著名的大法师,人称“天下第一尼”的隆莲法师。
不知为什么,在我认识隆莲法师并对她有所了解之后,我总有这么一个想像:如果隆莲法师不是从小受佛文化的熏陶,不坚定地走上出家之路的话,以她横溢的才气和深刻的思想,她很可能也会如前面所提到的她的两位同乡一样,成为一个文学家,也会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美丽的诗篇和文学巨著。
但在今天,终于只成为了我的想像。
当然,她还是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佳作。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具有的素养。但最终,她还是将她所有的才华和思想,都贡献给了她所信仰的佛教,贡献给了佛学事业上的后来人。
俯瞰四川,我们很容易就发现,隆莲法师所出生的地方,的确有着浓厚的佛文化氛围:依傍着世界最著名的大佛不说,站在岷江边上举头西望,就能看见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峨眉山金项的佛光,一直照耀着这个古时候被称作嘉州的城市——乐山。
第一节 聪明的孃儿
时光倒退到80多年前。
20世纪初。在乐山城内,有一条易家巷。巷里住着书香门第的易氏人家。主人易曙辉,是嘉定(乐山古名)高等小学的堂长(即今校长),亦是乐山佛教会的会长,因深通诗文古词,被人们誉为嘉州宿儒,在当地颇有声望。
这是个既有书香,又有佛香的人家。
一个夏天的傍晚,易家的经堂里照例传出一个老人念经的声音。这位老人便是易家的女主人易老夫人。她已经50多岁了,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家中设有经堂,每天都吃斋奉佛,香火不断。
忽然,老人低沉的声音里,夹进了一个小姑娘稚嫩的声音。这稚嫩的声音非常流利地和着老人一起念着《高王观音经》。一个又一个菩萨的名号由她们苍老与清脆相谐的声音里流出,煞是好听。
顺着声音走进经堂,我们会看见一个5岁的小姑娘跪在老人的身边,和老人一样合掌低眉,口中念念有词。小姑娘念得一字不漏十分流利,令老人感到有些意外。她微微斜目看了她一眼,满是喜悦。她从没教过她,也不知她是怎么学会的。
念罢经,一老一少走出了经堂。老人眼睛不大灵便,小姑娘懂事地搀扶着她。
老人边走边问:孃儿,你怎么也会念了?谁教你的?
小姑娘仰着头说:这还用教?天天听你念,早就听会了!
老人高兴地抚摸着她的头说:你可真是我的聪明孃儿(孃儿,乐山土话,小姑娘之意)。来,外婆给你讲讲高王观音经的故事。
小姑娘马上说:讲完了我就和你睡。
老人说:好好,和外婆睡。
小姑娘高兴地跳了起来,马上穿过院子,跑进母亲的房间。高声叫道:妈妈,今晚我要和外婆睡!
她的妈妈是老人的二女儿,此刻正在厢房里和她的大姐与三妹聊天,见女儿要和老母亲睡觉,马上就说:去吧,去吧,去陪陪你外婆。
倒是两个姨妈还有些不舍。大姨妈说:怎么,今晚不跟姨妈睡啦?
孃儿开心地说:外婆要给我讲故事呢。一边说,一边将两只手不安分地在母亲的椅背上摇晃着。
小姨妈说: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和外婆在一起呀?
孃儿说:外婆是天下第一好人哪。
听见孃儿如此夸自己的母亲,姊妹三个都笑起来。
母亲说:那就快去吧。我们还有事情要说呢。
孃儿转身就出了门,走两步跳三步,一转眼就没影了。
小姨妈说:这个孃儿,比儿娃子还费(淘气之意),真是个蛮子。
母亲笑着摇头,眼里满是喜爱。
是啊,谁让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呢?谁让她又是个异常聪明的孩子呢?3岁起就开始认字了。唐诗宋词,教上两遍她就念得琅琅上口。现在5岁的她,已经能看《古文观止》一类的书了。在这个书香浓厚佛香也浓厚的人家,人丁却不大旺,她成了唯一的第三代,一家5个大人都围着她转,外公外婆,母亲,还有两个像母亲一样爱她的姨妈。
但作为孩子,她仍是孤独的,没有一个小伙伴儿和她玩耍。没人跟她做游戏,没人跟她跳皮筋,也没人和她玩“石头、剪刀、布”。她只好跟着两个姨妈认字,跟着外婆学念经。
听故事,就是她唯一的娱乐了。
第二节 死向何去
“我们念的这个经文叫《高王观音经》……”
外婆苍老的声音开始了讲述。外婆识文断字,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有根有据,沾着文化气。
孃儿乖乖地躺在外婆的身边,睁大了眼睛听着。
相传南北朝东魏天平(公元534-537)的时候,有个募士叫孙敬德,他在守城的地方造了一座观音像,每天供奉参拜。后来服役期满回家乡,却被人当做叛贼抓住,他在拷打之下屈招,判了死刑关在监狱里。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沙门(沙门就是佛教徒),这个沙门教他念《观音救生经》。这个经与其他的经文不同,是由许多菩萨的名号组成的。沙门说,诵千遍就可免除死运。这个孙募士醒来后就开始诵,到了行刑的时候已诵了几百遍,拉上刑场后继续诵,终于满了千遍。当刽子手举刀向他的头砍去时,刀被折为三段,换了一把刀,仍伤不了他的皮肉。丞相高欢知道后,就上表免除他的死刑,同时命手下的人将这个经写下来,传之于世。所以大家就叫它《高王观音经》……
孃儿问:外婆,那个孙募士现在还活着吗?
外婆说:早就死喽,他是很久以前的人了。人都是要死的。这只是个故事,乖孃儿。
孃儿闭着眼睛,慢慢地,就要睡着了。
忽然,一个念头如一道光亮,出现在孃儿的脑海里。她想:人都是要死的,那总有一天,外婆会死,总有一天,母亲也会死,总有一天,我也会死。死了之后,我们上哪儿去了呢?我们还能再见面吗?我们真的就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吗?
她突然睁开眼睛问:外婆,人死了以后,上哪里去了?
外婆被她这突然的问话怔住。人死了上哪儿去了?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按过去中国人的观念,人死如灯灭。连孔子也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很少有人去探讨死后的情形。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开始相信三世之说,即人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相信生有所从来,死有所从往。但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怎样讲得清楚?
外婆敷衍道:快睡吧,不要再说话了。
可孃儿固执地说:告诉我,我要知道。
笃信佛教的外婆只好回答说:人死了,会有来世,成为另外一个人。只要我们这一世好好做人,行善积德,虔诚奉佛,来世就会过上好日子的。
孃儿继续问:那我还可以再见到你吗?还可以再见到妈妈吗?
这样具体的问题,外婆很难回答了,就哄她说:会的会的。你要乖乖地睡觉,乖乖地听话。来世外婆还是你的外婆,妈妈还是你的妈妈。好不好?
孃儿又问:那你每天念经,是不是为了下辈子还做我的外婆?
这一次,外婆回答她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气。
叹息之后,外婆伤心地说:外婆是在想念你死去的舅舅。你舅舅年纪轻轻就去了,外婆每天念经,是想让菩萨保佑你舅舅来世有个好身体,能过上好日子;保佑你大姨妈以后能找到一个好婆家,小姨妈一辈子平平安安:还要保佑你妈妈和你爸爸重新和好,你和你外公身体健康,不生毛病……
孃儿听了不由得暗暗惊叹:天哪,原来外婆每天念经,有这样重的任务呵。
第三节 外婆的心事
这个小姑娘,就是幼年时的隆莲。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想到生死问题,也可以说是第一次触摸到佛的边缘。而最初影响她的,就是她那善良而又苦命的外婆。
外婆虔诚信佛,她有着满腹的心事无处诉说。
外婆叫吴顺嫒,亦生在当地的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年轻时曾考取孝廉方正,门下弟子甚多。隆莲的外公年轻时就与两兄弟一起在外婆父亲的门下学习。大概是外公的聪慧好学,深得外婆父亲的偏爱,故将自己美丽又贤德的女儿嫁给了他。
外公家境殷实,会做学问;而外婆的善良温顺也是出了名的,她还在做姑娘时,就因对其姑姑孝顺而闻名乡里。姑姑死后,她就开始持经奉佛。嫁给外公后,他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一连生养了3个女儿,1个儿子。
虽然他们的3个女儿个个都温良贤淑,知书识礼,可儿子毕竟是儿子。加之这个唯一的儿子又非常聪明,很会读书,18岁那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书院,被人们看成是“入翰林之才”。外公外婆自然更是满心欢喜,将其视为祖上积德,赐予他们的福份。
可是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伴随着人们。这个极受宠爱的孩子身体却一直不好。虽然家里极尽调养,也未能彻底改变他的身体状况。外婆日同为他念经祈祷,也终未能留住他。就在他考上书院后不久即病故了。
这事对外婆的打击非常大。她难过至极,日日以泪洗面。渐渐地,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
外婆的大女儿见母亲如此伤心,并且双目失明,心里很难过。她是个孝顺女儿,为了安慰母亲,也为了解除母亲晚年的后顾之忧,她当即对父母表示说,她愿意一辈子不出嫁,呆在父母亲的身边陪伴照料他们。
人女儿这么说了之后就这么做了。从那以后,她拒绝了所有说亲的人,一心一意地呆在父母亲的身边。平日里外公在外忙碌,她就陪母亲说话,照料母亲生活。她觉得自己是长女,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日子长了,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易家出了一个孝顺女儿。
可外婆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对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儿子去世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可她也不愿因此耽误女儿的婚事,影响女儿的幸福。她多次劝大女儿,还是找个人家吧,别为妈妈耽误你一辈子。但大女儿总是固执地摇头。
久而久之,大女儿过了出嫁的好年龄,婆家也越来越不好找了。这又成了外婆的心事。
再说老二和老三,婚事也不尽如人意。二女儿(即隆莲的母亲)虽然嫁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但婚后一年,刚刚有了外孙女,夫妻俩就因口角分开了。三女儿小时候因裹足伤了脚,成了终生残疾。他们不愿因她的残疾而将她草率嫁人,只好留在身边。这些也成了外婆的心事。
再说外公。外公在失去唯一的儿子后,心情也很沉重。但作为一家之长,他不能像外婆那样表露出来。他只能将这种伤心深埋在心底。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以减轻心里的悲痛。这样一来,经常累得发脾气,身体也越来越差,又添了外婆的心事。
这种种心事重重心事,使外婆觉得除了向菩萨祈祷别无它路。她更加笃信佛教了,每天都摸摸索索地去经堂,烧香拜佛,诵念经文,并长斋吃素。
在外婆的影响下,隆莲的母亲和两个姨妈,也都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家里的佛文化氛围浓得化不开。隆莲便是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
第四节 易家不易
隆莲自小就生活在易家巷的外公家里。
外公易曙辉,字晴窗,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很有学问。他年轻时连考几次最后中的是副榜,遂放弃科举之路,开始当老师。他一直是嘉定高等小学的校长,后来还担任了乐山县修志局总纂。一生培养教育了许多人才。学生中最著名的,要算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了。郭沫若的小学毕业证书,就是隆莲的外公亲自签发的。郭沫若在他的自传第一卷《少年时代》中,也曾多次提到这位“易校长”,还说这位易校长非常严厉。
其实外公的心肠很善,常常帮助穷人。但他原则性很强,且为人正直,敢打抱不平。这大概就是早年他被人们推举为乐山同志会会长、遭到清政府追捕的原因。当时外公怕累及家人,就连夜带着一家大小跑到了乡下,躲了一年多,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他们才重新回到乐山城里。
因为外公的学问和善良,在佛教界亦很有威望。他经常仗义执言,帮助出家人说话。和尚们都很敬重他。虽然他只是一位居士,但在推举佛教会会长时,却一致推举了他。外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一生尽其努力为他们做事,帮他们说话。因为劳累过度,外公在65岁那年就去世了。
隆莲喜欢住在外公家,因为外公家的房子宽,整条巷都是他们的。外公这一辈,本来是兄弟3人,年轻时3人都考上了秀才,给外公的父亲很是争了面子。3个儿子成家后,本来都住在这条巷子里。可是大伯和三叔都先后病故了。大伯只留下1个儿子,抱养给了他们。三叔则一个后人也没有留下。于是整条巷子只剩外公一家人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特别看重儿子吧。
亲生儿子去世后,外公外婆就把大伯留下的侄儿抱养过来,总希望能为易家留下一条根。
但不知为何,外公外婆仍没能留下这条根。抱养的这个儿子在成年后也不幸病故了。这件事给了外婆致命的打击。当时家人简直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一直瞒了很久,对她说的是儿子到国外留学去了。可最后终于没能瞒住。
当外婆得知这一噩耗后,双眼彻底失明了。
一辈子虔诚供佛信佛的外婆,唯一的愿望就是想保佑家人平安,想为易家留下香火。可一直到去世,她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这事给幼小的隆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许正因为此,在以后走向佛门的道路上,隆莲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目的和信念。她信佛不像一般的佛教徒那样,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和现实的利益。她是把佛学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她期望自己能把深奥的佛学彻底搞个明白。
当她开始学着外婆的样子念经奉佛时,大人们逗她说,你小小年纪为什么也这么做呀?
幼小的隆莲非常严肃地回答说:外婆是天下第一好人,我在学好人。
第五节 “一别六年惊面容”
尽管隆莲从小就生活在外公家,与两位老人很亲,也很适应那个香火缭绕的氛围,但有时候她也会向母亲提出疑问:我的爹爹呢?
母亲常常用“出远门”之类的话来搪塞她。
等她再大一些,便知道是父亲和母亲吵了架,母亲一时赌气带她回了娘家。
说起来吵架的原因很简单。
隆莲的父亲大学毕业做了省督学。他是个非常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知识分子,一年四季差不多都在外面跑,到各个学校去巡视检查。无论是城里的小学还是山村的小学,他一个也不拉下。去那些山村小学巡视时,路非常难走。他的前任就是在一条山路上不幸摔死的。但他仍然坚持下去。而且为了给家里省点钱,他不要轿夫,也不要挑夫,总是自己一个人跋山涉水,一直到年底,才回到乐山来写巡视报告。
隆莲出生后不久,他又走了。隆莲的母亲一个人在家,又要带孩子又要操持一家人的家务,实在是辛苦。加上在婆家做媳妇总不如在娘家做女儿那么舒坦,于是她就找了个理由,背着孩子回娘家去了。娘家有母亲,还有两个姊妹,都可以帮她一起照看孩子,日子要好过得多。她在娘家一住下就不想走了。
若是现在,妻子带刚出生的孩子回娘家养,做丈夫的可能会感谢岳父岳母的帮忙。但那时候可不同,那时候的男人不愿意妻子孩子回娘家住。男权思想辐射到方方面面。
年底时,隆莲的父亲从外地回来了,一听说妻子带女儿回了娘家,心里老大不高兴。他觉得辛苦了大半年,进门却不能见到妻子的笑脸,太不应该。于是差人带话去,让妻子赶快回家。隆莲的母亲听说丈夫回来了,知道不能不回去。但一想到回去后的劳累,很不情愿,就磨磨蹭蹭的,大半日才动身。等她带着女儿,坐着一顶轿子摇晃到婆家时,隆莲的父亲已经生气了,将门插死不准她们母女进去。
隆莲的母亲也是个自小受宠的孩子,哪受过这种气?好吧,你不让我进,我就不进。我巴不得回娘家去!于是将就着来时的轿子,又重新摇晃着坐了回去。这一去,就不复还了。
隆莲的母亲回娘家一年后,隆莲的爷爷生气了,托人带话给易家说,如果媳妇再不回去,他们就要另娶了。隆莲的外公听到这话,也很硬气地对带话人说,告诉他们,要另娶就另娶,随他的便。
也许是失去了儿子,外公对女儿就格外宠爱吧。反正家里房子宽,人少,他愿意女儿住在身边。何况他还有个那么聪明可爱的外孙女。
隆莲的父亲见下了“通牒”之后妻子仍不回来,真的重新娶了一位,并很快又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比隆莲小6岁的妹妹。
又过了一些年。
许是父亲、母亲年龄渐大,都觉得这样长期下去不是个办法,而妹妹的母亲又去世了,就在旁人的劝说下重修前好。当隆莲的母亲带着离开时还是婴孩,现在已6岁,并且认得许多字的女儿回到丈夫身边时,隆莲的父亲望着小女儿惊喜交加,赋诗云:
“一别六年惊面容,怜女识书不识吾。”
不过他们夫妻和好之后,因为游家的房子的确是太挤了,隆莲的母亲就仍带着女儿住在易家巷的娘家。父亲的大部分时间也住在外公家。不过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要每天回去看望一次父母。父亲的孝顺,给幼年的隆莲及弟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这样,隆莲一直住在外公家。年长日久,她几乎要忘记她的出生地了。
第六节 经史名家
在乐山城内土桥街一个叫高北门的地方,有座5米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经史名家”四个大字。人们都知道那是本城的书香门第之家——游家。走进牌楼,是四院木式结构的房屋。其中第二院,就是隆莲父亲的家。
1909年农历三月十三日,隆莲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这四院房子,是他们游家的高祖公留下来的。高祖公是个生意人,辛劳一辈子,挣下了一些钱,就修建了这四院房子,留给他四个儿子每人一院。
高祖公虽然挣了不少钱,但因为没有文化,也没有社会地位,常受人欺负遭人白眼。那时候唯有读书才能做官,唯有做官才是人上人。高祖公认识到这一点后,决定要改换他们游家的门庭。他把4个儿子召集到跟前,恩威并重地说,我已经为你们买下了房子和地,你们长大以后就不要再做生意了,都给我好好读书去,争取功名,为我们游家的祖先争光。
4个儿子十分听话,遵照父亲的指示一心一意地勤学苦读起来。每日之乎者也,心无旁鹜,从少年一直读到成年,读到娶妻成家。但不知是因为没有读书人的根基,还是少人指点,到最后,只有三儿子,即隆莲的祖爷爷一人考上了秀才,考上那年已经40岁了。
有趣的是,当隆莲的祖爷爷考上秀才时,他的儿子,即隆莲的爷爷已经19岁了,紧跟在父亲后面,第二年也考上了。家里一下有了两个秀才,高祖公满心欢喜,他专门请人在牌楼上刻下了“经史名家”四个大字,表示他的后人真正成为了读经读史的学问人,希望得到世人的敬重。不久,老人就撒手人寰了。
接下来没几年,祖爷爷又有两个儿子考上了秀才。游家一下有了4个秀才,真正成了“经史名家”。
但秀才们挣的钱总是有限的,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虽然子孙繁衍,但住房却越来越拥挤,谁也无力去扩建。就只好继续挤在一起。光是隆莲爷爷他们这一支,就有三兄弟三家人。
隆莲的爷爷自20岁考上秀才后,就开始了教书生涯。本来他完全有能力继续考下去的:举人、进上,直至状元。但因家境不富裕,为了分担父母的担子,就开始和父亲一起当教书先生了。没想到这一教,就教了55年,教了一辈子,直教到去世。
等隆莲的父亲出世时,家中已是地道的读书人家了。隆莲的父亲游辅国(字子九),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深厚的家学渊源,加上自己的聪慧好学,于辛亥革命前,他就考入了全川第一所大学——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后改为四川通省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10年省督学,以后还做过几年县长。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一所中学教书。
游家三代教书,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不仅充满了佛的祥和气息,也弥荡着世代书香的韵味儿。
第七节 德纯、永康、铭燕
隆莲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由于是个女孩子,隆莲的出生并没有给游家带来太大的喜悦。祖父和父亲见是个女儿,甚至没有认真地为她取个名字。
当初祖父为父亲取名为“辅国”,意思很明显,是希望儿子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效力。中国古时分为“九州”,故父亲的字是“子九”。子九除了“九州”这层意思外,还暗含了一层意义,即希望他能有9个儿子。那时他已想好,若生了儿子,就以九州中的一州来取名。没想到第一个是女儿,他似乎想都没想,就把她排在了“九州”之外。
后来隆莲到了外公家,外公家几乎是个女儿国。女儿们同样受宠爱。外公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德纯。这个非女性化的名字一直跟着隆莲,直到她成年以后。
小时候隆莲的身体很不好,按当地的习俗,小孩子要“拜保保”才会健康地成长。所谓“拜保保”就是认干妈的意思。隆莲的母亲就让隆莲拜了好几个“保保”,想藉此保佑女儿的健康。这其中有隆莲的大姨妈。
大姨妈见小外甥女身体这么不好,就为她取了一个寓意健康的名字:永康。这便是隆莲后来所用的正式名字的来历。
但一直在27岁以前,她都没有采用这个名字,一直用的是德纯。
隆莲懂事后,得知自己的名字并不是父亲所取。父亲在有了第二个女儿之后,终于如意地拥有了5个儿子。他果然是依照九州中的各个字来取的。老大是“冀”州,老二是“兖”州,老四是“徐”州,老五是“荆”州,老七是“豫”州。(老三老六没有成活就夭折了)
好强的隆莲心里便有些不大了然。女的怎么了,女的就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吗?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铭燕。“铭”是他们这一辈名字的前面一个字。
但这个好听的名字,却没有被大人们采纳。在家里,大人们始终叫她“孃儿”,在外面,人们叫她游德纯。
一直到去了成都后,“游永康”这个名字才正式启用,而“德纯”就成了她的字,至于“铭燕”,除了她自己,就几乎无人知晓了。
这都是后来的事。
第八节 读书为乐
应当说隆莲还是幸运的。在那个女人没有一点儿地位的年代,因为生在读书世家,她还是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隆莲从3岁起就开始认字,5岁起,已经能一个人阅读了。无论是外公家还是爷爷家,到处都是书,到处都是老师,这使她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先是她的小姨妈教她。也许是小姨妈从小残疾的缘故,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玩耍,所以书读得最好。敏慧不凡,能诗善书,她一直是隆莲的启蒙老师,后来还做过别人的家庭教师。
小姨妈从“人、手、足”开始教她。很快她就发现,这个外甥女非常聪颖,什么东西一教就会。尽管她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淘气,可一旦读起书来却十分投入,常常学着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一读就是半天,从不觉得学习是件苦事。
小姨妈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给家人,大家都很高兴。身为小学校长的外公更是满心欢喜。可他老人家实在是太忙了,没法亲自教他。他就拿回了一整套小学教材,让小姨妈一本挨一本地教她读。
小姨妈本想两天讲一课,可隆莲总觉得不过瘾,学了还想学。小姨妈便每天讲一课,从不间断。这样下来一年不到,隆莲就将小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让大人们很是惊讶。
更为惊讶的还在后面。
语文学完之后她想学算术。旧时代的女人是不学算术的,能认得几个字,读读诗作作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小姨妈不会算术,无法再教她了。
外公是个思想比较开明的人,他想既然这个外孙女会读书,就让她读吧,不要分什么男女。他从学校拿回一套算术教材,让隆莲自己看,想看她有没有兴趣。没想到她一看就看懂了,自己做起习题来。而且兴趣十分浓厚。她完全依靠自学,将小学的全部算术课本学完了。
“我喜欢解算术题,它们太有趣了。”隆莲开心地对大人们说。
这时候大人们真正感到惊异了,这个孃儿的聪明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尤其是父亲,当初他并没有太看重这个女儿,没想到这个女儿如此聪颖过人,天生一个读书的料。他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给她增加一些别的内容。
就这样,隆莲在家自修了国文、历史、地理、算术等课程,小小年纪,就显得博学多识。
第九节 “我长大了,也要穿那个黄袍子”
可这位博学多才的小姑娘,所生发的第一个人生理想,却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科学家。而是出家人。
也许这就叫因缘前定吧。
隆莲的故乡乐山,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它既面对着雄伟秀丽的峨眉山,又傍着波光潋滟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姿秀丽,寺庙雄伟,佛光普照。而在岷江、青衣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则有一座举世无双、中外闻名的石刻坐佛。
隆莲小时候,常常隔着江看那座大佛。佛的高大庄严从那时起就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中。每年正月初九,当地人都要去朝拜大佛,在大佛寺烧香跪拜。隆莲常常随着大人们一起坐船去。当她来到江对岸,走近大佛细细观看之后,更加惊叹这佛像的雄伟。
但隆莲小时候最喜欢去的,还不是大佛寺,而是乐山另一座著名的寺庙:乌尤寺。
乌尤寺的著名,缘于那里有一位有着很高文化修养和很好人品的出家人。他就是乌尤寺的住持传度法师。由于传度法师较高的文化修养,使得乌尤寺有着极浓厚的文化氛围。
隆莲的外公和父亲都与传度法师有交往。他们常去乌尤寺,喜欢在那里与传度法师谈禅说偈,浸淫在佛学幽远空寂的境界中。
隆莲的父亲对佛教的兴趣始于大学。大学里他有一位叫熊焘(沅生)的老师,其才学风度非常令他崇敬。这位熊老师就是一位深通佛学的居士。在他的影响下,隆莲的父亲也成了一位佛教徒。虽然没有出家,却喜欢与出家人一起谈佛论道。每年年底从外面巡视了学校回来,就跑到乌尤寺去找传度法师,喝茶聊天,写他的工作报告。那里清风雅静,十分适宜读书写作。
有时候父亲就带上隆莲一起去。
隆莲也渐渐喜欢上了那里。似乎她从小就在情感上,与出家人有着天然的亲近。
有一年秋天,一位当时非常著名的僧人大勇法师,从日本学成归来,准备前往西藏学法,途经乐山,去乌尤寺拜访。
大勇法师,1893年生,四川巴县人,俗名李锦章。早年毕业于法政学校,曾在军界和司法界任要职,亦曾为《国民公报》的主笔。1919年,他师从著名的太虚大师出家。1929年在入康藏学密法的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四川甘孜去世。
大勇法师拜访乌尤寺那天,隆莲恰好在乌尤寺的路边上玩儿。
当时她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和许多小姑娘一样,她也喜欢采花草,过家家什么的。正玩得起劲儿,忽听人们说大勇法师来了。她不知道大勇法师是谁,就抬起头来张望。
但见一些人簇拥着一位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从身边走过。她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人的脸庞,人群就走了过去。她只看到了一个穿着金黄袈裟的高大背影。那金黄的袈裟在绿色的山中随风飘逸,非常醒目。
不知为什么,就是这个背影,深深地吸引了她。她停下玩耍,久久地望着那个渐渐远去的黄色的身影,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个清晰的愿望:我长大了,也要穿那个黄袍子。
隆莲后来从外公口中得知,这位大勇法师是个了不起的僧人。他曾两次东渡日本学密法。日本密法是我国唐朝时期流传到日本的,后来在我国却失传了。大勇法师为了让密法重新传入我国,不辞辛苦,苦修数年,终成正果,取得了日本密法的学位。回国后,他在北京慈因寺成立了藏文学院,故准备赴藏学法。
但当时的隆莲还不知道这一切。她只是凭一种直觉,觉得那个身穿黄袍子的人,是个值得自己效法的人。
这大概是她第一次明确“人生理想”吧。但她却不知道,自己穿上这个“黄袍子”,竟是在10多年之后。
第十节 熊太先生
对隆莲走进佛门产生影响的,还有那位熊太先生。即我们前文提到的隆莲父亲的大学老师熊沅生先生。因为是父亲的先生,隆莲自然就称他为“太先生”。
早先父亲在省优级师范学校(满清时开办,后改为通省师范学院)读书时,是个高才生,很得熊太先生的赏识。他们师生关系很好。熊太先生是个举人,不仅有学问,且善于思考。但他的性格却有些怪异。当时的中国是国弱民穷,民不聊生。他厌恶这个穷苦而又丑恶的世界,但觉得自己也无力改变,于是渴望着躲避尘世独自去修行。
产生这个念头时,他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需要他供养。后来弟弟大学毕业了,他就辞去了教师的公职,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处理掉,只身一人找了个山洞,准备忍苦修行。
没想到熊太先生的这个行为引得许多人的好奇,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跑到那个山洞去看他,如同看稀奇。他无法忍受,只好换地方。但换了几个地方都不如意,他就从成都来到乐山,找到他的得意门生游子九请求帮助。隆莲那时尚年幼,但熊太先生来到家中后,那飘逸的气质和高大的形象,让她产生了极深的崇敬,她一时觉得学佛的人个个都很了不起,首先形象上就与众人不同。
隆莲的父亲对老师自然是鼎力相助,就将他介绍给了乌尤寺的传度法师,让他住在乌尤寺修行。
当时熊太先生已身无分文,只得将自己仅有的两件长衫交给隆莲的父亲,让他去当掉。隆莲的父亲悄悄将长衫留下,筹了一些钱给老师做基本的伙食费。
熊太先生在乌尤寺住了一段时间后,曾写信给当时在上海的很著名的印光法师求教。印光法师认真地给他回了信,蝇头小楷写了满满两大页。其中一句话,令幼小的隆莲牢牢地记住在了心上,终生不忘:“苟能通身放下,则何处不是道场?”
在以后隆莲漫长的学佛道路上,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她。
熊太先生看了这封信后,也顿然觉悟。从此潜心修行,直到去世。他去世后,就葬在乌尤山后山。传度法师在他的墓碑上题写了“熊高士沅生之墓”几个字。
因他始终没有出家,只能称高士。(熊沅生葬于乌尤后山山麓。时为1925年,有乐山人尹尧赓时为作碑志。见《乐山历代文献》)
第十一节 走进《径中径又径》
13岁那年,十分疼爱隆莲的外公去世了。
隆莲觉得外公真的是积劳成疾,累死的。他担任的工作太多了,学校里的,佛教会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社会工作。加之他的书法很棒(至今乌尤寺有一座石碑上,还刻有他写的“旷怡亭记”四个字和由他撰写的碑文),因此来求字的人也很多。他总是尽可能的有求必应。在隆莲的记忆中,外公常常是夜半才能入睡,早上又要起来工作。
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加上儿子去世所郁积在心中的悲痛,外公常常是愁眉紧锁,有时早上一起床就发脾气。母亲和姨妈背地里笑他发的是“眼屎疯”,意即眼屎还在就发脾气。但无论他怎样发火,她们都忍受着。尤其是外婆,从来不去顶撞他。她心里明白他发火不是真的冲自己,他是心情不好,是累的。
现在外公去世了,想到他一生的辛劳和不顺,大家都非常难过。外婆只能一遍遍地合十祈祷,一根根地在佛像前点燃香火,祈求菩萨保佑他来世能过上好日子。
外公留下了大量的书籍,其中有许多是佛学书。大人们因忙于后事和悲伤,顾不上整理这些书。隆莲就独自一人悄悄地钻进了书房,为外公整理。
就在整理过程中,她忽然看到一本书的名字非常有趣,叫《径中径又径》。起先她以为是什么小说,就翻开来读。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人皆知之,亦能言之,而终日营求靡已,曾不醒悟,大率以为死后即化。又或以为死即复生,不足为虑。……其苦无涯。欲脱离此苦,舍净上奚归耶。将起其信,先破其迷。”
在这样一种心境中,她一读,竟读了进去。
原来这是一本佛学书,具体地说,是净土宗的入门书。为晚清人张师诚所著。它告诉人们,学佛是有捷径的,只要你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很快就能入门。虽然语句不算深奥,但对一个13岁的小姑娘来说,肯定还是枯燥的。但隆莲却读得津津有味,一直到母亲来叫她吃饭,她才从书中抬起头来。
从此,她就走进了曲径通幽的佛学之路。在这曲折的道路上,整整走了一生。
就是从那一天起,隆莲决心将佛教作为自己终生学习探索的目标,“我一定要把佛学学出个所以然来。”她心中暗暗下了决心。
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仰和虔诚,她从此开始吃长素。她是从5岁起随外婆吃素的。但那时候还是吃的“花斋”。即逢三、逢九、逢十五等佛教日才吃。从13岁起,她就开始吃长素了,即天天吃,顿顿吃,一直延续到70多年后的今天。
说有慧根也好,说命定也好,隆莲法师的确是从很小的时候,一步步地向佛门走近的。既不是由于生活困难寻找出路,也不是遭受了什么人生打击而遁世。她是真正地缘于喜欢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