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树五斤所料,由妻子苏丽无意中制造出来的他与李茜的“桃色新闻”,很快在部队传开,比传达红头文件还及时深入。
主要传播者是干部科的李长水。夏一天科长不像李长水那么外露,把这条新闻挂在嘴上,夏科长是暗地里运动,先是装模作样地去与王主任商量,显出关心科里干事成长进步的样子。他问王主任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的话,就要教育一下树干事,发展下去对他没有好处。夏科长忧心忡忡地说:“科里出了这种丑闻,我当科长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宣传科是教育别人的,竟然教育不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干下去,到时我请求组织处理我。”
王主任还算头脑清醒,连忙制止夏科长:“事情是真是假说不清楚,夫妻之间吵架的话不能听信。再说,即使真有这么回事,咱政治部的人也不能出去乱说,要有个集体荣誉感,出了事情组织自然会处理的。另一方面呢,我们还要相信同志,树五斤不像是那种人,比较忠厚诚实。”王主任还说:“我找树干事谈过,他向我发誓没有这种事。”
夏科长很深沉地笑了笑,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实话实说的,况且有的人表面老实巴交的,内心滑着呢,比如我们在基层战士的思想分析中,就发现一些平日不吭不哈的兵,倒很容易发生事故。”
王主任点头承认有这种现象,但又说:“不能一概而论,树干事的事不管红白,背后不能乱议论了。”
夏科长嘴上说不乱讲,背地里却又把对王主任说的这些话,以请示工作的方式向政委作了汇报。
假如树五斤没有胃病,恐怕去年就转业了,夏科长和李长水也不会把他当成对手。但树五斤偏偏在到了转业的年限时得了胃病,把转业的名额转嫁给了夏科长和李干事他们。他病的太是时候了,运气呀。
假如树五斤弄的女人不是医院的李茜,夏科长和李长水也不会这样积极去传播,李茜何许人?是众所周知的医院大美人,一个清高得让人望而生畏的白衣天使。许多英俊的小伙子想接近她都没有蹭上去,瘦瘦的矮小的树五斤却把她拿下了,凭什么?
李长水在得知这条新闻的当天中午,就对另几个干事忿忿不平地直咧嘴。一个干事说:“李干事不服气?那你也去找李茜呀,这叫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李长水说:“嘿,我还嫌腥呢。”
其实,树五斤在去年胃病住院以前,并不认识李茜,只是平日听别人聊天,知道医院有个如何如何漂亮的护士。树五斤住院正好在外三科,当时李茜休班,第二天上班时,发现病床一览表上写着树五斤的名字,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别看树五斤身边的人天天与他打交道,但对他了解得并不深入。他们只知道他的文章写得好,却不知道他的小说在军外很有些名气。树五斤发表在杂志上的小说从不让部队的首长和干事们看,一者他担心自己作为新闻干事,本应该集中精力写“本报讯”,多数首长喜欢歌颂单位的新闻稿子,写小说会被视为不务正业;二者是许多人并不完全懂得小说是虚构的,容易把小说中的人和事与本单位扯在一起。后来还是李茜说得对,她说:“我比他们——包括你的老婆——更了解你。”
李茜爱看文学作品,却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她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学鉴赏力,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树五斤的小说专写部队生活,又是李茜比较熟悉的,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李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难文学杂志,她认识树五斤这个名字是在《小说月报》上,那篇小说的名字叫《列兵》。见到目录上有兵的字眼,她首先去翻看,看完后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流出了许多泪水。她断定能写出如此兵味浓厚的小说的人,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军人。再仔细去看作者简介,这就把树五斤的名字烙在脑子里。想不到作者和自己还是一个部队的,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涌上心头。
虽然树五斤的单位离医院并不远,但是李茜没有去找他。北京太大太深了,是藏龙卧虎之地,驻地附近肯定会有许多名声赫赫的人物;在大街上任何一个站在你对面的其貌不扬的人,都可能是你崇拜的对象。李茜关心的不是树五斤这个人长得如何,而是关注地的小说又写了些什么。
“来住院的树五斤是不是常写小说的那个树五斤?”她有点急促地问身边一位年轻的医生,同时快速地去查病历。年轻医生看到她大惊小怪的样子,就撇了嘴说:
“还有几个树五斤呀?就是政治部搞新闻的,瘦了吧唧的样子。”
看完病历,李茜去了病房,推门后目光直抵三号病床。树五斤正在低头看书,感觉进门的护士一直盯着自己,有点吃惊地把目光从书里摘出来,这就看到了气质不凡的李茜。
树五斤疑惑地说:“找我?”
李茜说:“你就是写《列兵》的树五斤?”
树五斤点点头,有些呆板地看着她。
“结尾处理得拖沓了。”
树五斤张大嘴呆在那里。有位评论家朋友就曾经这样给他指出过,说小说美中不足的是结尾拖沓,想不到这位护士也这么说。
李茜笑一笑,转身走了。李茜心里想树五斤就应该是她看到的这副大智若愚的样子。
年轻医生对走出病房的李茜说:“你认识他?”
李茜点点头。
年轻医生马上有股醋意,于是说:“你不知道?他在政治部混得最窝囊,现在还是副营呢。”
李茜说:“副营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