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410400000003

第3章 古希腊 古罗马音乐(2)

其中,由自然四音列所构成的四声音阶体系-大完全体系和小完全体系是音乐实践中最常见的音阶体系。

公元2世纪,理论家克里奥尼德斯(Cleonides,生卒年不详)对之前的大完全体系做出进一步分割,建立出新的调式音阶体系。他采用古希腊时期的几个部族名称作为其四声调式音阶的名称。这些调式的基本名称分别是多利亚(Dorian)、弗里吉亚(Phrygian)、利地亚(Lydian)。它以自然四音列为调式的基本结构单元,并将两个结构相同的自然四音列联结为一个四声调式音阶(当时称作“托洛斯”,Tonos)。上述是三种最基础的四声调式。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音乐理论家托勒密(Ptolemy,约85-165)也以自然四音列为基础构建四声调式音阶,并可分别构成7个不同调式音阶体系,每个调式音阶体系中包括4个同类型四声调式音阶。克里奥尼德斯与托勒密的做法虽有所不同,但都得出近乎相同的结论。

3. 音乐观

音乐的和谐与否,是古希腊人衡量音乐优劣的标准之一。对于和谐与否的判断方式,有数理派和听觉派两种。前者以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72-497)的学说为代表,后者以公元前4世纪亚里斯多塞诺斯的学说为代表。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学问家之一,毕达哥拉斯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于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此外,他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都可以用数学方式加以解读,音乐也不例外。因此,他与他的学派皆喜好以数学的方式对音乐现象进行解释。毕达哥拉斯学派著名音乐和谐理论,就是其对音程和谐程度所订立的判断或检验标准,即:1/2为纯八度,2/3为纯五度,3/4为纯四度。其和谐程度决定于构成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比率,若比率值(分子/分母)的前数(分子)与后数(分母)相加之和越小,则音程越和谐,如:纯八度为1/2,1+2=3;纯五度为2/3,2+3=5;3小于5;纯四度为3/4,3+4=7。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八度比五度协和,五度比四度协和。虽然,这种和谐理论存在许多显而易见并无须赘述的牵强或荒谬,不过,按照这种比率值计算方式能够推衍出五度相生律。五度相生律是欧洲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近似泛音律的律制。

古希腊人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强调音乐能对人的意识、心态、行为、智慧产生引导和启迪作用,音乐被视为人格培养的基本内容。古希腊晚期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音乐对人的教化意义和娱乐功能。柏拉图在其《国家篇》中说:“如果人们听不正经的音乐,就会变成不正经的人,反之,常听正经的音乐,就会变成正经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篇》等文章中,既肯定了音乐的教育作用,又肯定了音乐的娱乐和心智享受功能。并且把“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作为人们学习音乐的目的。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教育是非理论化、非系统化、非技能化的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修养水平,而非培养专业音乐表演者和作曲家。

三、乐器

在古希腊时期的乐器中,最常见的弦乐器为里尔琴和基萨拉琴,最常见的管乐器为阿夫洛斯管和排箫。它们遍布于东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当代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乐器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它们既广泛用于诗歌、舞蹈等娱乐活动,也广泛用于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尔尼所斯的祭拜活动。里尔琴用于崇拜阿波罗的仪式活动,阿夫洛斯用于崇拜酒神的仪式活动。不过,古希腊的一切乐器最常使用的领域仍然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世俗音乐活动。

1. 里尔琴

里尔琴(Lyre)是古希腊时期出现的一种弹弦乐器,其琴的音箱采用龟壳或木料,其框架通常采用一对动物犄角或木料并跨以横杆联结做成,在横杆与音箱之间张弦,弦用动物的肠或筋腱制成。里尔琴的琴弦数约3-8根。琴的外型多样,大小不一,声音纤细柔和,情绪平静、节制。从遗留至今的古希腊陶制花瓶、果盘上图案可见到当时这种乐器的一些基本形态。

里尔琴的外型图案被称作“乐徽”,作为专指西方艺术音乐的特殊徽记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2. 基萨拉琴

基萨拉琴(Kithara)与里尔琴是同类型乐器,它由里尔琴发展而来,其琴体通常比里尔琴大,做工也更加精致,琴弦数有5-12根,音量也较里尔琴大一些。最常见到的是7弦基萨拉琴。

里尔琴与基萨拉琴为同一类型乐器,皆属于拨弦乐器,它们常作为抒情诗歌演唱时的伴奏乐器。该类乐器从古希腊一直流传到中世纪,并在欧洲许多国家的世俗音乐领域中广泛使用。14世纪以后,它逐渐淡出西欧音乐领域,但在东欧的芬兰和爱沙尼亚、亚洲的西伯利亚一带、以及非洲东部地区人可见到它的踪影。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所谓的弦乐器,皆为里尔类拨弦乐器,没有拉弦乐器。最早有关拉弦乐器的记载出现在中世纪文献中。

3.阿夫洛斯管

阿夫洛斯管(Aulos)是古希腊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管乐器。它属于双簧哨片类吹管乐器,管身以芦管制成,管体长短无定制,管身上的指孔多少不一,有4-15个指孔不等,管底端开口,声音明亮、粗犷,情绪豪爽、放纵。演奏阿夫洛斯管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一支乐器演奏的“单管演奏”,另一种是用两支乐器同时演奏的“双管演奏”。目前所见到的阿夫洛斯管演奏图片中,几乎都是呈“V”字的形态双管演奏。依照管乐器发声原理,“V”形管体是绝不可能只有一个吹嘴。图1中所显示的“V”字乐器形态,实际上应为同时演奏两支乐器时的形态。目前所见图片皆为“V”字型演奏形态,说明当时最为常见的阿夫洛斯管演奏是双管演奏,即演奏者将两支管的哨嘴同时置于口内,双手各持一管,两支管呈现“V”字形态。

公元8世纪以后,该乐器被广泛用于世俗的队列行进、宴会、舞蹈,以及宗教仪式活动中。无论是古希腊的酒神崇拜仪式,还是雅典悲剧的合唱伴奏,阿夫洛斯管都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乐器。

4. 排箫

排箫(潘管Panpipes、西林克斯Syrinx)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管乐器之一,公元前7世纪以后大量出现,有多种形制,最常见的是7管排箫。排箫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被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世俗音乐活动。该种乐器一直流传至今。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活动是非商业性的,它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种各样的祭祀歌、劳动歌、爱情歌、颂歌等,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古罗马音乐

古罗马时代音乐生活非常丰富,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都大量使用音乐,古希腊音乐在古罗马时期的贵族和平民中得到广泛传播。同古希腊人一样,古罗马人在劳动、休闲、节日、礼拜等活动中都会唱着各式各样的歌曲,尽情享受着音乐给予的精神抚慰与心灵快乐。然而,古罗马又是一个典型的重视经济、轻视文化、崇尚享乐的时代。从宫廷到社会,处处弥漫着享乐风气。王公府邸中拥有大量从事音乐、舞蹈、戏剧演艺的专职奴隶艺人,他们为贵族们的享乐表演着各式各样的节目。社会上开始出现以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他们在罗马帝国的城镇、乡村巡回演出换取收入。古罗马时期音乐的职业化、商业化趋势开始显露。

古罗马社会注重音乐的享乐性,忽视音乐对人类理性和修养的教化意义;强调音乐的技艺性、实用性,忽视对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古罗马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好恶自由地取舍古希腊音乐文化的精髓,古希腊音乐文化在古罗马时期只获得了部分地继承与延续。

乐器在古罗马时期的宗教集会、婚丧礼仪、节日庆典、军旅仪仗等活动中经常使用。古希腊时期的里尔琴、基萨拉琴、阿夫洛斯管、排箫等乐器在古罗马时期仍然得到广泛地运用。同时,古罗马人也在不断地改造和创制新乐器,铜管乐器和水力管风琴是古罗马时期创制的两类新型乐器。

1. 提比亚管

提比亚管(Tibia)即阿夫罗斯管在古罗马时期的又称。这类乐器经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不断演变更新,其形制多样,音域、音色、制作工艺均不断提高。该乐器广泛地用于民俗和宗教活动。

2. 古圆号。G状铜管乐器,常作为信号乐器使用。形制可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类。大型的叫作科尔努(Cornu),其管身最长超过3公尺,音量较大,常在重要集会、重要人物莅临的昭告仪式中奏响。小型的叫作布契那(Buccina),常用于军旅事务,如:起床、用餐、上下岗等。

3. 图巴号

图巴号(Tuba)是一种直管长喇叭,常用于军事、仪仗和宗教等活动。

4. 里图斯号

里图斯号(Lituus)是一种喇叭口呈上钩状的铜制吹管乐器,管身细长,古罗马骑兵队伍常用。

5. 水力管风琴

水力管风琴(Hydraulis)约于公元3世纪中叶,在埃及亚历山大城,一位名叫克特西比乌斯(Ctesibius)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通过注水施压气囊、气囊鼓风吹响排管发声的机械装置-Hydraulis,20世纪学者称这台发声机械为后世管风琴(Organ)的前身。Hydraulis的中文译名通常为“水力管风琴”。因水力管风琴的音量很大因而被置于室外,常用于各种大型的公共娱乐活动,如:为竞技场、角斗场中的竞赛、厮杀场面制造声势、渲染气氛等。

古罗马音乐部分地继承与延续了古希腊音乐遗产,两个时期的音乐形态具有许多相同特征。这些相同特征主要为下述三个方面:

1. 单声部音乐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是单旋律的,即所谓的单声部音乐,其音乐理论与实践都基于单声部音乐观念。当时的音乐表演形式多样,有用里尔琴或基萨拉琴伴奏、自弹自唱的诺莫斯(Nomos)独唱;也有用阿夫洛斯管伴奏的酒神颂歌(Dithyramb)群唱;还有各种独奏和群奏的音乐形式。虽然,音乐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作乐者的单声部音乐观念却基本相同。这个时期的所有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是单声部音乐。目前,音乐理论界仍将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归类为“单声部音乐时期”。

2. 声乐为主

声乐和器乐相比,声乐居于主导地位。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约40个古希腊字母谱残篇几乎都是歌谱,谱上只标出曲调轮廓,用以提示歌唱者的曲调记忆。声乐是单声部歌曲,曲调与诗密切结合,表演形式为独唱、齐唱(群唱、混唱),没有多声部的重唱、合唱。乐器的主要功能是为歌曲、舞蹈、戏剧表演等伴奏。

3. 即兴创作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表演并无严格曲谱和规则约束,演唱、演奏或伴奏几乎都是即兴式的,音乐创作几乎仅指歌曲创作,创作随演唱过程同时完成。所谓歌曲创作即先依旧曲填新词,再随兴歌唱、尽情发挥。歌手的每一次表演都不会追求完全一样,因而每一次演唱都可称为一次音乐创作。当时所谓器乐曲,也仅仅是指用乐器即兴演奏或变奏既有歌调或舞蹈曲调。没有与歌曲无关的器乐曲写作,也没有专业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