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410400000006

第6章 中世纪音乐(3)

② 歌词采用拉丁文格律诗,多为宗教内容,也有道德、历史等世俗内容。

③ 二至四个声部,三声部的居多。各声部几乎同步进行,类似于主调音乐形态。

歌词大意:

噢,上帝,赶快伸出你的手去拯救那些身陷绝境的人们,使他们从无尽苦难中解脱。

我们对你无限深情地高歌赞颂,荣耀属于你-基督王,荣耀属于你-吾主。

噢,基督,请屈尊以怜悯你所有的信徒,你是永恒的荣耀和至高无上的神。

阿门,阿门,阿里路亚。

13世纪的圣母院乐派音乐家佩罗坦和他那一代人,创作出许多三、四声部的孔杜克图斯,成为这种体裁的杰作。

2)经文歌(Motet,motetus)

“经文歌”(Motet)一词源自法语“词”(Mot)。经文歌最早产生于13世纪,其前身为克劳苏拉(Clausula)。最初的克劳苏拉为间插于华丽奥尔加农中的、只用一个韵母作为歌词的二声部短歌,稍后有人尝试在其上方声部填上拉丁文歌词或法文歌词,这种做法不久便兴盛起来,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经文歌”。

中世纪的经文歌通常为三个声部,其下方的定旋律声部的词和曲材料均取自格里高利圣咏或其他宗教歌曲。上方两个声部歌词既有全用法文的,也有全用拉丁文的,拉丁文和法文各用于一个声部的例子罕见。目前所见最多的是上方两个声部歌词全用法文的经文歌。中世纪的经文歌是教会音乐家创作的非宗教音乐作品。目前所见的经文歌,其上方两个声部的歌词内容和音乐情绪几乎都是世俗的,这个时期的经文歌只用于世俗环境。巴黎圣母院乐派创作的经文歌,是13世纪经文歌的典范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文歌的半圣半俗属性也在改变。16-17世纪,经文歌的各个声部歌词内容逐渐趋于一致,分为宗教经文歌和世俗经文歌两种类型,中世纪经文歌那种把宗教内容和世俗内容混杂在一起的做法从此消失。18世纪以后的经文歌几乎都是纯宗教内容的经文歌。

3)基梅尔(Gymel)

据11-12世纪英国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可知,一种叫作“基梅尔”的民间歌曲形式已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流行,其具体形态为:一组歌手演唱歌曲旋律,另一组歌手则在其下方三度以音对音的方式即兴构唱另一个声部。是一首12世纪二声部基梅尔的例子,其形态呈现三度和声音程连续平行进行。作为专业音乐术语“基梅尔”产生于14-15世纪,指平行三度的多声部歌曲。

5.“古艺术”

13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教会多声部音乐创作的中心。10-13世纪,法国先后出现两个对多声部音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会,一个是10-12世纪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的圣马夏尔教会,另一个是12-13世纪法国首都巴黎的圣母院教会。圣马夏尔教会的音乐家们对奥尔加农不断进行革新,创造出“华丽奥尔加农”体裁,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家最终完善了“华丽奥尔加农”体裁。后者还将孔杜克图斯的创作推行高峰,并确立了经文歌体裁。20世纪音乐理论界将13世纪称为教会多声部音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将圣母院音乐家称为“圣母院乐派”,将“圣母院乐派”风格称为“古艺术”风格,将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人物确定为莱奥南(Leonin,约1135-1200)和佩罗坦(Perotin,约1160-1225)。

中世纪时期,能称之为音乐家的人大都为教会音乐家,其作为主要在音乐理论方面。民间音乐虽然繁盛,但缺少乐谱以及对民间音乐家的记录。10世纪以前,教会音乐也不过只是周而复始地使用圣咏,还谈不上有什么音乐创作,当然也无从谈作曲家。约从11世纪起,应多声部音乐发展的需要,写谱作曲开始成为一种职业。遗留至今的中世纪乐谱大都出现于12-14世纪的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这些乐谱大都因为没有留下作曲家的名字而被称作“无名氏”创作。留名最多的作曲家是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莱奥南和佩罗坦。

6.圭多?阿雷佐

有记载的中世纪音乐理论家主要有公元5-6世纪的波伊提乌,9-10世纪的奥多、胡克巴尔德,11世纪的圭多?阿雷佐,13世纪的弗朗科等。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是圭多?阿雷佐。

圭多?阿雷佐(Guido d’Arezzo,约995-1050),法国人,生于巴黎,早年在意大利本笃会修道院和费拉拉附近的蓬波萨接受教育,1025年前后在意大利阿雷佐的大教堂担任教会唱诗班歌手的训练工作,约于1050年卒于意大利阿韦兰诺。

圭多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1. 确定了以四线谱表作为记录格里高利素歌专用谱表的地位。圭多采用四线谱表专门记录素歌的做法,成为11世纪以后西方素歌记谱的传统,单声部的素歌记谱方式如此(见图2-3、图2-4),中世纪多声部音乐中的素歌声部的记谱方式也如此。

2. 首创六声音阶唱名体系:ut、re、mi、fa、sol、la,并首创与之配套的“手势唱名训练法”。该训练法在19世纪欧洲的一些教会音乐学校中仍旧使用。

3. 在音乐中的使用“伪音”(Musica ficta、Musica falsa),促使调式变音理论萌生和六声音阶体系的形成。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政权中居于统治地位,基督教会音乐在中世纪音乐中也居于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是整个中世纪专业音乐的代表,其发展领域集中于音乐理论、音乐创作、歌唱训练等方面。中世纪时期,各地大教堂都设有专门训练唱诗班歌手的教会音乐学校,都有一套理论化、系统化、技能化的专业音乐创作与歌手训练机制。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孕育出西方近代艺术音乐萌芽。后世的记谱法、调式理论、唱名法、多声部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体制等多以教会音乐成就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事实上,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是从中世纪基督教会音乐开始的。

$第二节 世俗音乐

世俗音乐是一切非宗教音乐总称。由于种种原因,11世纪之前的文献没有留下太多的世俗音乐史料,目前所能见到的中世纪世俗音乐曲谱和文字资料几乎都集中于12-13世纪法国的游吟吟诗人歌曲、德国的爱情歌手歌曲和名歌手歌曲领域。

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与教会音乐以声乐为唯一表现形式的情况完全不同。中世纪世俗音乐以单声部音乐为主,声乐居于主要地位,器乐依附于声乐。中世纪民间音乐仍然沿袭固有的“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教会仪式音乐原则上只承认声乐,禁止器乐。但世俗音乐却从不排斥乐器和器乐,中世纪的器乐几乎尽在民间发展。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虽各行其道,但也相互影响。教会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以防止教会音乐世俗化,但世俗音乐因素仍然不断渗透到教会音乐领域,教会音乐家所创作的经文歌(Motetus)、“继续咏”(Sequence)、“附加段”(Trope)等音乐体裁中常常具有明显的审美倾向和世俗气息的。

中世纪民间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单声部民间歌曲的地位最突出,民间艺人的演唱多为即兴式,歌词用方言,以分节歌形式为主,用乐器伴奏,演唱中常为自弹自唱或载歌载舞,歌曲内容富于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早在古罗马时期,以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便开始出现,到了中世纪时期,各国的流浪艺人群体都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流浪艺人的称谓不同:德语称“高克勒”(Gaukler)、法语称“戎格勒”(Jongleur)、英语称“吉格勒”(Juggler)和“格里曼”(Gleeman)。流浪艺人浪迹欧洲各地从事多种多样的演出活动,技艺高超的流浪艺人们常常定居城市以求更好的卖艺为生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城市中自发组织起来,形成各种民间演艺行会,他们成为中世纪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浪艺人的技艺多样,城堡、广场、酒馆等公开场合是其主要表演场所,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多才多艺,往往集吹、拉、弹、唱、舞蹈、魔术、杂技于一身,表演形式丰富多样、风趣活泼,深受人们喜爱。流浪艺人地位低微,没有公民权,通常被视为娼妓、乞丐一类贱民,经常受到教会和地方政府的歧视、压迫和侮辱。只有少数幸运儿受雇于贵族,有固定的收入,社会地位稍高。流浪艺人的演出曲目通常是口传心授,演出是即兴式的,无需乐谱。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快速兴盛,一些高水平的流浪艺人逐渐放弃游艺生活,转而定居城市卖艺,并组成多种艺人行会组织,促使城市音乐文化水品快速提升。

一、游吟诗人歌曲

11至13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历时200年左右的十字军东征战争。十字军战争造就了骑士阶层,在骑士的文化活动中诞生了游吟诗人。最早的游吟诗人“特罗巴杜尔(Troubadour)”产生于12世纪初的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特多巴杜尔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他们大都出身贵族,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并且大都曾经在各地大教堂中接受过专业化的音乐教育,掌握了教会音乐创作的理论与技法。在南部游吟诗人歌曲的影响下,12世纪中叶,法国北部也出现了游吟诗人歌曲创作。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威尔(Trouvere)”。特罗威尔和特罗巴杜尔的显著区别在于歌词所使用的方言不同,前者使用法国卢瓦尔河以北地区的奥伊语,后者使用南部的奥克语。遗留至今的法国南方和北方游吟诗人歌曲有数百首歌谱和数千首歌词。由于这些歌曲采用当时教会音乐记谱法则记谱,因而其乐谱基本可以被译出。游吟诗人歌曲是迄今为止中世纪世俗音乐遗留乐谱最多的领域。

游吟诗人歌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赞美大自然、向往高尚的爱情、歌颂生活、抨击时政等,歌曲类型属于中世纪城市通俗歌曲,广泛传唱于上流社会和市民阶层。

法国的游吟诗人歌曲为单声部形式,分为两类: 通谱歌式和分节歌式。特罗巴杜尔多用通谱歌形式,特罗威尔则多用分节歌形式。演唱时的伴奏可有可无,自弹自唱或他人伴奏皆可,伴奏乐器以弹拨乐器为主。

著名的游吟诗人有12世纪上叶法国南部阿坤廷公爵纪尧姆九世(1071-1127)、12世纪下叶英国的“狮心王”理查(1157-1199)、13世纪下叶法国的德?拉?阿莱(约1237-约1287)。

一份出自12世纪的手绘图,图中所示为一组特罗巴杜尔,手执乐器伴奏边走边唱,从左到右的乐器分别为:响板、竖琴、琉特琴和鼓。

12至14世纪,游吟诗人的艺术传播到了德国,并很快兴盛起来,参与者与法国一样多为城市中的贵族阶层。由于他们创作的歌曲大都以爱情描写为主要内容,因此德国的游吟诗人也被称为“爱情歌手”(Minnesanger)。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著名的爱情歌手,如:瓦尔特?冯?德?福格尔维德、汤豪舍等。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曾根据德国爱情歌手汤豪舍(约1205—约1270)的传奇故事创作了同名歌剧《汤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