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1413900000071

第71章 用心揣摩,情感征服(1)

巧用移情效应,建立双方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是花会流泪吗?鸟会心惊吗?当然不会。这是杜甫目睹了百姓因为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整个国家的荒凉景象,产生了一种忧虑、悲哀的心境。他怀着这种心境来看花,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了花鸟上。花溅泪实际上是他的心在落泪,这时鸟儿的鸣叫也会让他心惊,于是有了“鸟惊心”的感情转移。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描写景物的语言都是作者感情的转化表述。云能飞、泉能跃吗?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能鸣、谷能应吗?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或者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自然不会流泪,这只是李商隐怀着痛苦悲切的心境,看到蜡炬燃烧完了自己成为灰烬后才停止滴油的情景,而感到蜡炬也在哭泣流泪,直到生命的终结热泪才会干涸。

李清照在失去丈夫后,独自一人流落江南,过着悲苦、无助的生活。她独自守着窗儿,百无聊赖,愁绪万千,偏偏又是秋雨绵绵,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使她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悲惨、凄凉的心境。于是,便有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

在人与人之间,移情效应是什么呢?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

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去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去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倾听他人,用心体味他人,这样才有心与心的交流,才有彼此情感的碰撞。

现实中,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当与他人相处时,我们都要问自己一声:“假如我是他,我现在的心境怎样?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一个农场大仓库里,住着一只小猪、一头奶牛和一只小羊。一天,小猪被主人抓住,大叫起来,猛烈挣扎。奶牛和小羊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叫声,非常讨厌地说:“主人常常抓我们,也没见我们大呼小叫,瞧你喊的,犯得着吗?”

小猪涨红着它的脸,气急败坏地说:“他抓你们,是要你们的奶和毛,但是抓我,就是要命呀!”

看看,奶牛和小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小猪的问题,没有进行换位思考。

事实上,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不停地唠叨:“慢点,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出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点。哎呀,锅歪了……”

“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得,太太,”丈夫凝重地看着她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那么,真正的移情效应是什么呢?是一位智者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在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么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因为你爱别人,所以你要爱自己。

真正按照这四句话去做,体会别人的感受,明白别人的所需,并恰当地给予;并且要尊重别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你的真诚、你的心意。这样双方才能建立真正的感情。

很多人以为,当别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时,我们就该上前安慰他,抚平其内心的创伤。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倩倩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人说:“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倩倩,却是一种伤害。后来她看到有人来“慰问”,就害怕起来。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

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说教和指导,而是轻轻的拥抱、默默的支持、深情的眼神;需要的是心的体会,而不是嘴上的感叹。

我们人类是感情的动物,天生具有七情六欲,有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真正的移情是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

留出空白,让交往更深入彼此的心

有时候留出空白,什么都不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如果一幅画能够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效果。在音乐中,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触动,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这种现象是由空白效应所致的。空白效应是指在做事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空白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一言不发。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过了一会,老师才开始讲这篇课文的内涵,而学生因为经过了一会自己的思考,就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

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留白。

针对某些问题,不妨先放一放、停一停,给对方一些自省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去体会、醒悟。

在和人交往中,有时“无声”会比“有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量,这也是空白效应的表现之一。

有位高中生在她的作文里写道:

“一次,我和同学聚会去了,午夜零点才带醉而归。回来的时间超过了父母给我规定的时间,而且还喝了那么多酒,让爸妈很生气。妈妈开门的时候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说:‘你赶紧向父亲道个歉。’顿时,我一下子清醒了,感到大祸临头。我本以为严肃的父亲会狠狠批评我、训斥我,没想到父亲面色凝重,眼神复杂地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然后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去。

“那时我的心由紧张害怕变成了愧疚和感激,我爱爸爸妈妈,觉得太对不起他们了。这种自责的心理让我后来再没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当初父亲狠狠地批评我一顿,即使说得对,出于自尊心,也会使我出现逆反和排斥心理。而这无言的感情传递却比一箩筐的批评效果更好!”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感情的发展不利。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当双方的矛盾或者分歧就要一触即发,当对方瞬间就要大动干戈的时候,不妨用沉默或者其他如喝杯茶、吃个饭之类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暂时避开对方的锋芒,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通常这样更有利于双方之间最终理性、和平地解决问题。

双方交往过程中,更要适当地留出空白、空隙,像取暖的刺猬一样,彼此过于亲近,就会互相刺伤,要保持一个亲密度,留点缝隙,让新鲜灵动的空气自由出入。

须知,当你越是握紧手中的沙子,它们流失得越快,所剩无几;当你平摊着双掌捧着它们时,它们却乖乖地躺在你的掌心,不愿离去。

先抑后扬,更易得到对方好感

某公司自从多年前成立,就骏业宏发、蒸蒸日上。后来有一年,盈余竟大幅滑落。这绝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为公司拼命的情况,丝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得比以前更卖力。

这也就越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因为马上要过年,照往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多的时候,甚至再加倍。

这一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奖金。

“让多年已经习惯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会怎么滑落!”董事长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最少得加两个月奖金,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订好了,只等拿奖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愁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

“对了!”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一颗颗往回扣。那个比较可爱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颗往上加。说实在话,最后拿到的糖没有什么差异,但我就是喜欢后者。”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出小道消息:“由于营业状况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但是,紧跟着总经理就作了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大家同一条船,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只是年终奖金,绝不可能发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上的一块石头,那不至于卷铺盖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将至,人人都做好了过个穷年的打算,彼此约好拜年不送礼,以共度时艰。

突然,董事长召集各单位主管开会。看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难道又变了卦?”

是变了卦!没几分钟,主管纷纷冲进自己的单位,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

整个公司大楼,爆发出一片欢呼,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感觉了地板的震动……

这位董事长给那些不会发奖金的老板上了一课。与其因最好的企盼,造成最大的失望,不如先抑后扬,因最坏的打算,带来意外的欣喜。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施行不同的措施,结果也不同。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者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常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也就是说,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

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也就是先抑后扬,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这个月业务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10辆车。

但是老李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

经理无奈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他可能觉得老李做得太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会批评他。

“灵儿,真是不好意思,我今天下午突然有急事,可能要晚点到你那里。”晴晴给自己的老同学打电话。

“啊,要晚多久?”灵儿有点不高兴。

“大概可能会晚到40分钟吧,真是不好意思呀!”

“好的,40分钟,等你。”

实际上,晴晴只晚了十几分钟。看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晴晴,灵儿感到意外惊喜。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望值,然后突然超出对方的期望,让其吃惊、惊喜一番,对方就会对你产生格外的好感。

这比先给别人一个很高的期望值,别人眼巴巴地看着你创造佳绩,而你实际上只是做出了个平平的业绩要好得多,因为这给他造成了心理落差,使他原本对你的好感也荡然无存,甚至觉得你无能,真是看错你了。

一家报社的记者受领导派遣去采访一件事。本来这件采访工作相当困难,当领导问他有没有问题时,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