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1419800000035

第35章 战略驱动力:两个字可以概括微软(2)

美国的上网家庭有三成拥有多台电脑,其中已建立家庭内部网络的比率还不足一成。许多美国电脑用户认为,互联网产品是很困难和复杂的。微软的目标是使这个过程更加简单,借机把软件和服务推向家庭。在微软看来,家庭互联网中关键设备是路由器,它对联网的各种数字设备,包括个人电脑、电视机以及其他的家电设备进行控制。然而,目前Linksys和Netgear公司占据了家庭互联网设备市场的大半份额。为了在家庭互联网市场取得立足点,微软已和英特尔及索尼合作启动家庭互联网市场,以实现他们所说的“数字家庭互联网”,并透过一种称为“BioMedia”的技术来实现文件共用,使家庭互联网成为现实。同时微软还积极推进“MSN”,以支援家庭内部互联网,将让消费者能够以适当的价格、最新技术简便地构筑家庭内部互联网。微软制造键盘和鼠标的硬件分公司中有一个专门开发802.11b无线家庭互联网产品的团队,其研制的产品最近已发布。使用802.11b标准的设备能够无线传送网页和文件等资料,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秒11MB,传送距离为91.44米。

虽然完成“数字家庭互联网”计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良好的规划已经让微软在同类市场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盖茨坚信,这将是他们在数字时代称霸业界的一张王牌。

每天怎样才能有新产品

每天都要有新产品。

“每天都要有新产品”?即使是微软也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这不过是个比喻而已,但却是个十分重要的比喻。如果能维持一定的新产品推出速率,使得市场上定期出现你的新产品,那么,顾客便会相信你的开发者是最优秀的人才,你的企业有很强的生命力,便会始终关注你的动向,并期待新版本的诞生。这对于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是大有好处的。

让我们来看看微软推出部分重大产品的速度:

1981年8月20日 IBM推出带有微软16位元操作系统MS-DOS 1.0的个人电脑

1990年5月22日 微软推出Windows 3.0

1995年8月24日 微软推出Windows 95

1995年12月7日 比尔·盖茨宣布微软将全力支援和发展互联网

1998年6月25日 微软推出Windows 98

2000年2月17日 微软推出Windows 2000

2000年6月22日 微软推出Microsoft.Net战略

2001年10月25日 微软推出windows XP

2002年1月15日 比尔·盖茨提出“可信赖计算”概念,强调软件产品的安全性是至关重点

2002年1月15日 微软宣布.Net进入第二阶段

2007年,微软正式推出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Vista”有“展望”之意。Vista系统引入了用户账户控制的新安全措施,并且引入了立体桌面、侧边栏等,是界面更加华丽。它还添加了家长控制等实用功能。Vista拥有7个版本。然而,由于Vista对系统资源的占用过大,它在推出后市场反应不佳,主要用户集中在OEM领域,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使用经典的XP系统。

2008年6月底,微软发布Silver Light 2.0 beta,在2008北京奥运会时,NBC网站将使用Silver Light 2.0来进行奥运的网上全程直播和点播。微软Silver Light是一个跨浏览器、跨客户平台的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和发布有多媒体体验与富交互(RIA,Rich Interface Application)的网络交互程序。此技术以抗衡FLASH长期占据的媒体市场。在专业应用领域,继Windows 2000后,微软又推出了Windows 2003 Sever系统和Windows 2008 Sever系统。

2009年10月22日,微软全球发布Windows 7,核心版本号Windows NT 6.1。

2011年3月,Windows 8进入M3阶段,M3之后就是Beta 1。现在M2版本已经完成。微软计划了两个 Beta版本的Windows 8,Beta 1和Beta 2都是公开测试版本。Windows 8计划将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发布,因此它可以真的被称为微软Windows 2012“世界末日版”,至少服务器版本将会被命名为Windows Server 2012。

Windows 8将经历RQM、M1、M2、M3、Beta 1、Beta 2、RC几个重要里程碑,最终RTM。

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可见,微软的巨大潜力已经渗透到了软件界的方方面面,简直是无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

每隔几年,微软就能推出一项重要的产品,而其他产品更是不计其数。在微软发展历史中,它在商用软件、平台软件、开发工具、Internet技术、硬件产品系列、Macin-tosh、家用产品等方面推出了几百项产品,的确做到了“每天都要有新产品”。

用这样的速度来开发产品,市场怎能不被微软所掌控?

要打败对手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记住盖茨的忠告,“每天都要有新产品。”

为什么不与最终用户交谈

我们不与最终用户交谈。

1998年,比尔·盖茨发出“人机革命”的呼吁,盖茨依然走在冒险之路上,但他并不孤独。

“人机革命”是微型计算机软件中最大的革新。

“电子数据表格软件包”最初只得到了市场的一般反应,但是却激发出许多计算机爱好者的热情,他们为它拼命鼓吹。应该知道,它当时离发布之日还差好几个月呢。

在鼓吹者的外围,还没有人见过这个软件的程序。微软公司的人没有把它当做一回事,但是敏感的维恩·拉伯恩已经为它着迷了。是他先把这个软件拿给比尔·盖茨看的。

拉伯恩先生的处境很不妙。他所在的大唱片与磁带公司的财务情况极为紧张,尽管拉伯恩每月能拿回5万美元的收入,但是大唱片与磁带公司最后还是破产了,拉伯恩也失业了。

他找比尔·盖茨,催促他大规模地搞最终用户的个人应用软件,把“个人软件公司”购买下来,并且交给他经营。

个人软件公司当时正在销售流行的国际象棋软件,卖得挺红火。在此之前,微软公司是为硬件制造商提供软件的,对卖个人使用的软件兴趣并不是很大。如果真要开办个人软件的销售,也不是件难事。但是,要想卖“电子数据表格软件包”,就非得买下这家公司不可,因为“电子数据表格软件包”的独有权在人家手里握着。

比尔·盖茨看中的不是个人最终使用的软件,而是“电子数据表格软件包”。他与公司负责人认真地谈了合并的事,可惜谈崩了。

比尔·盖茨对最终用户的软件抱有很大的偏见,这个偏见从他的软件被盗版者复制时已经开始了。他是个很难被说服的人,对一些事物反应强烈。所以,他在微软公司内部和备忘录中又一次重申了微软公司的政策:“我们不与最终用户交谈。”

最终用户,从来不是比尔·盖茨喜欢的人。比尔·盖茨把他们形容为用愚蠢的问题占用电话、偷软件的人。再者,微软公司的硬件制造商给比尔·盖茨的活儿已经够多的了,他认为用不着再去为那些可怜的小客户做什么尽善尽美的服务。如果有时间,他应该与那些硬件制造商们更多地打一些交道。

绝不屈居第二战略

在一切事情上,决不屈居第二。

在哈佛大学上二年级时,比尔·盖茨继续选修数学,这是他喜欢的课程之一。上中学的时候,他就曾一度希望将来做数学家。他在这方面显示出了特殊的天赋,但是在每次上数学课时,他的表现却有些奇特。据他的同学亨利·莱特说:

“他坐在教室里,课桌上连一个笔记本也没有,只用两手抱住脑袋,样子显得十分厌倦。他看老师在黑板上证题,过了半小时左右,便举手说:‘老师,你有个地方不对,让我来给你说说。’常常让老师窘得下不了台。他觉得给老师挑毛病是一种乐趣,并不顾及老师的面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他只做20%,但那是有分量的20%。他认为做那些一目了然的作业无异于浪费时间。”

莱特还说:“每当我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便打电话同他谈上几分钟,他总能使我从复杂的数学难题中解脱出来。他真正是个人物。”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在数学方面最得意的一次经历是提出了解决一个数学难题的方法。那是刊登在数学杂志上的难题:一个厨师做了一叠大小不同的煎饼,他要不断从上面拿起几个煎饼翻到下面,最后,使煎饼按大小顺序排列,最小的煎饼在上面,最大的煎饼在下面。试问:假如这里有N个煎饼,厨师需要翻动多少次,才能完成这个排列?

数学教授克里斯托斯·潘帕莱米托说:“这个问题看起来不难,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比尔·盖茨说他知道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个办法比其他人的都要好。他对自己这个办法做了很详尽的解释,我耐心地听完了。”他把比尔·盖茨的方法记录下来,并发表在1979年的一期《非线性数学》杂志上。比尔·盖茨的这个解法使解决这一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影响至少可以在数学界持续15年之久。

比尔·盖茨本来可以按照许多同学和教师的估计,向数学方面继续发展,实现他曾经的理想——做一名数学家。可是他看见还有几个同学在这方面比他技高一筹,因此他放弃了专攻数学的打算——因为他素来有一信条:在一切事情上,决不屈居第二。

天才们在改变世界之前也会显得犹豫和迟疑,甚至失去前行的方向。但绝不屈居第二的精神激励,使比尔·盖茨在最具竞争的计算机产业中继续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