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迅速变迁的年代,葬礼是乡下抵制变迁最顽强的一种礼俗。相比起已极大地“现代化”了的婚礼,葬礼的变化要微弱得多。当然,年轻一代的女性还是越来越不会哭丧了(她们现在大多只会啜泣或号啕大哭,在老辈看来是“弗会哭”),有些丧家也开始在镇上酒店宴请,而不再是自己操办了,甚至冥币也出现了新内容(诸如“地府银行信用卡”和“冥府机动车驾驶证”),但最重要的还是火化后不再捧回家里供在堂屋或埋入村里地头,而是在殡仪馆举办追悼会后直接埋入公墓。这使得人们不再像我小时候一样,有时还会在田间的土墩上看到露出地面的骨殖瓮或墓牌,或在家族的堂屋里看到列在两边的祖先照片。
在城市社会,一如我二十多年前所初次感受到的那样,“死亡”的仪式大不一样。事实上,你能隐约地感受到“死亡”在现代社会中逐渐隐退。不仅医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预期寿命,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城市人的视野里已很少会有“死亡”出现。和我幼年时在乡下不时会观看或参与葬礼不同,在现在的城市社会,大部分人多年也难得参加一次。这不只是因为人的亲属网络崩解萎缩了(因而远亲的葬礼你恐怕不用参加了,少子化又使得远亲数目本身也减少了),还因为“死亡”本身已被逐渐隐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