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这句话看似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我们常常在别人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了自己,被他人操纵。怎么办?与他人保持距离或许是最明智的办法。同流,却不合污,才能在交往中游刃有余,轻松操纵别人。
警惕旁观者效应,不要受他人影响
你听说过“见死不救”的事情吗?几百个人围观一个落水者,没有人报警,更没有人下水救人,大家只是旁观,或许还有人在评论落水者。
1964年3月的一天,纽约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不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双方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
在社会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参与行为的抑制作用,通常事件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事件参与的抑制程度越高,结果导致“集体冷漠”事件时常发生。旁观者效应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因此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怎么做,相信其他人一定会采取与自己不同的行为等等。
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混杂在一起。是什么阻碍了人们采取行动提供帮助呢?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解释就是责任扩散。社会学家认为,为了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产生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解释是对害怕自己举止失措而让人笑话。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旁观者效应随处可见。当你看到许多人围在一块关注某种产品时,未必就有人购买,这就造成了一种繁荣的假象。他们并非不想买,假如只有他们一个人在时,他们通常会很快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但当人多时就不同了,大家都在观望和等待。没准最后根本就没人买,只要一个人走了,大家也就跟着散了。
比如在一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的手机连锁专卖店中,某款原价3 000多元降价为800元的手机显得十分耀眼。看广告的人很多,感到好奇的人都跑来看,场面看上去非常火爆。可是,过了一个多小时,还未见一位顾客买这款手机。
这是什么原因呢?几位看热闹的顾客说:“实际上,原本是打算来看看的,可看过后,就感觉跟广告上说得不太一样,顾客真正关心的东西,比如手机的质量和资费等问题,商家都没讲明白,而且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大家都是只看不买,那就说明大家的看法几乎一致,这手机也并非如大家刚开始所想像的那样好,所以也就没必要买了。”
由此可见,顾客的旁观者效应非常强,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是商家的悲哀,但作为商家,首先要做的事,并非是强迫看的顾客来买。有时,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售货员就是这样,一旦顾客看了之后不买,他就马上拉下脸,还说“不买看什么”之类的话。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联想到日常的管理。当把一件任务交给一个团队,只给团队定指标而没有详细分配团队内每个人的职责时,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旁观者效应呢?
管理企业千万要杜绝这种旁观者效应对员工的操纵,因为这是一种很难察觉的人力浪费和组织效率浪费。前些年流行一种猴子管理,当下属意识到一件事自己搞不定上司将帮忙解决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猴子放到领导的身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旁观者效应。
作为企业的领导,不但自己不能做旁观者,更要防止下属做旁观者,杜绝旁观者效应对自己和下属的操纵。强调了某事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要认为安排了大家协调工作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指定某责任人,后面跟着考核,那样才十有八九得到落实。
认清你自己,免于被暗示操纵
人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做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甚至操纵。
曾有一位著名的马戏艺人,名叫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表示他受欢迎的秘诀就在于“永远要让每个观众都感到自己若有所获”,即他的节目里包含了所有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能让每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次研究。他们请来了一些大学生做实验对象,让他们看一段笼统且基本上适用于每个人的话,接着让他们判断这段话是不是适合自己。结果,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段话准确而细致地描述了自己。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话的原文:你非常需要他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很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未发挥出来,同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你通常可以克服它们;你和异性交往有点困难,虽然外表上显得非常从容,实际上内心却焦急不安;有时你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者事情是否是对的;你喜欢生活有一点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而自豪,如果他人的建议没有充分的证据,你就不会接受;你觉得在他人面前太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爱交际,而有时却内向、谨慎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常常不切实际。
看完这段话,你是否认为它也同样适合自己呢?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瓶药效良好的万金油罢了。人们非常容易受到来源于外界信息的暗示和操纵,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所以,人们会觉得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在电影院或剧场中,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一个人大声地咳嗽,他身边也会有人忍不住咳嗽起来,这些人咳嗽并非由于他们的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受到了暗示,而没有咳嗽的人常常是受暗示性弱的人。那么,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在这里,心理学家教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办法。
首先,让被测试者伸出双手,举至与肩同高,掌心朝上,闭上眼睛。然后对他(她)说,现在他(她)的右手上系了一只氢气球,一直往上飘;左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一直往下坠。3分钟之后,若他(她)感觉自己双手间的差距愈大,就表示他的受暗示性愈强;相反,受暗示性就愈弱。
某人到医院就诊,诉说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精神颓丧,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症。正巧,医院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一身舒泰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暗示作用。
二战时,**在一个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双眼,搬动器械,告诉战俘:现在对你进行抽血!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听到血滴进器皿的嗒嗒声。战俘哀号一阵之后气绝而终。其实,**并没有抽该战俘的血,滴血之声乃是模拟的自来水声。导致战俘死亡的,是抽血的暗示:耳听血滴之声,想着血液行将流尽。死亡的恐惧,瞬时导致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血管发生障碍,心功能衰竭。
这两个例子,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足以证明巴纳姆效应的魔力。
巴纳姆效应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在各类书籍、杂志和网络上看到星座预测,有的读者感觉它们说得很准。我们先不去探讨其中是否具有科学性,设想一下:全部星座加起来一共才12个,而中国人口就有13亿之多,平均每一个星座的人数都有1亿多,假如这种预测很准,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可能有1亿多人出现大致相同的情况。如果认真看看那些星座预测的描述语言,就会发现尽管每一个星座都说得不同,可大都是笼统的描述性语言,让人多少都感觉有些道理。当然,也有一些人看了预测以后,认为它们所谓的运程或者运势很难令人信服,这些人的受暗示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