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中学版
14275200000008

第8章 不做孤胆英雄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现在做什么事都流行团队,助人这件事上,团队的作用也很重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效果是惊人的。

雷锋战友张训社回忆,雷锋当年做好事,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出风头”,经常拉上战友一起帮助别人。一天早上,张训社还在被窝里睡懒觉,雷锋兴冲冲跑过来,把他拉起来,说要带他“出去玩玩”。两个小伙子一人带了一个窝头就上路了。他们翻过两座山,来到一家五保户的小屋。老两口70多岁,无儿无女,看见经常到家里干活儿的雷锋来了,别提多高兴了。“老人家的麦子该收了,没有人帮忙,咱俩把麦子割了吧。”这个时候,雷锋才向张训社说明了来意。两人二话不说,卷起袖管就开始干。7月的太阳晒得脊背发烫,两人一直干到下午4点多。饿了嚼一口窝头,渴了就趴在河沟边捧水喝。割完麦子,两人又认真地把麦子捆好,送到老人家里。

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和雷锋一起做好事的情景,张训社感慨良多,雷锋感动了他,影响了他。雷锋离开的日子里,张训社在家乡默默践行雷锋精神,为家乡人民服务。

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面对茫茫麦田,雷锋纵是有助人之心,一个人恐怕也收不完一整片麦田吧?都说雷锋助人,他其实也懂得“求助”,为了帮助别人去求助。

与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郭明义也是个懂得“求助”的人。2006年年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下班后,在齐大山矿职工浴池里,工友们都会看到郭明义准时来到浴池,当起搓澡员,义务为工友们搓澡,最多时,他每天要搓20多人。郭明义为什么要义务给工友搓澡呢?原来,除了想为工友服务,他还有别的心思。那年,齐大山矿有两名工人的孩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要想治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是国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还不够多,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于是,郭明义萌发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矿里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增加一个捐献者,就增加了一线挽救工友儿女生命的希望。为此,他义务给工友们搓澡的同时,向工友们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在郭明义的真情感召下,2006年年底,共有400多名矿业职工参加了矿业公司首次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为造血干细胞库提供了宝贵资源。

助人为乐需要团队。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某工兵团运输连二排四班为“雷锋班”。多年来,上百名青年成为“雷锋班”的战士。他们在“雷锋班”当兵时间无论长短,都自觉以雷锋为榜样,做合格的“雷锋班”战士。而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遍布全国,辽宁、北京、重庆、山东、湖北……陆续组建150多支爱心分队,成员从2010年8月的5800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这些人中有部队官兵、大中小学生、机关干部、清洁工人,甚至耄耋老者、学前儿童。曾经一个人的跋涉,成为一群人的爱心之旅。

众人拾柴火焰高,助人为乐,需要发扬团队精神。

郭明义爱心团队

郭明义爱心团队正式成立于2009年7月,下设希望工程爱心联队、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大队、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慈善义工大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和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七个支大队。

团队正式成立之前,郭明义2006年开始已经先后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希望工程爱心联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服务队等爱心组织。郭明义爱心团队是在此基础上整合、发展建立的。

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发展,见证了一个公益团队的进步。2006年以来,郭明义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得到1700多名矿山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响应,占鞍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的三分之一;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号召,600多人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不断扩大,如今已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集了中国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遍布全国,辽宁、北京、重庆、山东、湖北……陆续组建150多支爱心分队,成员从2010年8月的5800人,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人。这些人中有部队官兵、大中小学生、机关干部、清洁工人,甚至耄耋老者、学前儿童,本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朋友也加入其中。曾经一个人的跋涉,成为一群人的爱心之旅。